收養孩子為何有如此嚴格的法條?且看法官以案說法

2020-11-22 騰訊網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近期對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進行審議,其中同時提請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對監護、收養等人員性侵犯罪作出相關規定。收養制度中的異性收養問題,由於收養人屬於無配偶者,被收養人又是異性,往往涉及倫理道德和法律規範等問題,一直引發社會關注和網絡熱議,這也促使我們從法律視角重新審視這一社會問題。異性收養是否存在法律空白,是否有罪惡之手遊走於法律的灰色地帶呢?如何防範收養人借收養之名侵害未成年人?其實,這些問題都能從民法典收養制度中找到答案。

1、異性單方收養應有40歲以上的年齡差

收養制度是我國婚姻家庭法中的一項重要制度。「在法律效力上,收養是一種法律擬制血親關係,自收養關係成立之日起,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係,等同於自然血親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法官介紹。在社會意義上,收養是一種社會家庭關係的重要補充方式,不僅可以使喪失父母的孤兒、或因特殊原因不能與父母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子女,在養父母的培養教育下,享受家庭溫暖,得到健康成長。同時,也能幫助一些單身人士、失獨家庭或不能生育的父母享受天倫之樂,晚年老有所養。

為了維護社會倫理道德、保護被收養人合法權益,即將施行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對於異性收養制度規定了特殊要件和禁止限制。其中,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條規定了收養人應同時具備的五個條件:無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有撫養、教育和保護被收養人的能力;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無不利於被收養人健康成長的違法犯罪記錄;年滿三十周歲。第一千一百零二條規定:無配偶者收養異性子女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40周歲以上。這是對無配偶者收養異性子女的特殊規定,由於法律上允許單身無配偶者收養異性,為了防止借收養之名侵害未成年人或以結婚為目的收養兒童,根據民法典的相關規定,法律對異性收養規定了如下特殊要件:

一是年齡差距四十周歲以上。民法典規定的「以上」包括本數,因此異性單方收養時,應具有40周歲以上(包括40周歲本數)的年齡差距。此處與舊的收養法相比,涵蓋了單身女性收養男性,也應具有40周歲以上的年齡差距。與某些地區立法僅要求收養人與被收養人年齡相差20歲以上相比,我國民法典立法採用「40周歲」年齡差,更有利於保護異性被收養人的權益,生理年齡差的加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異性收養性侵犯的發生概率。

二是禁止血親結婚的限制。收養人與被收養人一旦在法律上形成收養關係,雙方之間成立擬制血親,也就是在法律關係上等同於有血緣關係的血親,收養人與被收養人建立起父母子女關係。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八條的規定:「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因此,即便被收養人日後成年,異性收養人與被收養人之間也受此條禁止血親結婚的限制,雙方不得締結婚姻,進而遏制了「養女變養媳」這種以結婚為目的收養兒童的行為。

2、新增「無不利於被收養人健康成長的違法犯罪記錄」法條

王某是某公司董事長,經濟條件頗豐,但是無奈膝下無子,便想收養一名棄嬰,日後養育成人繼承家業。於是,王某向相關民政部門遞交了收養申請。在審查收養人資質時,相關部門發現王某曾經因吸食毒品被處十五日拘留,存在違法記錄,因此認定王某不符合收養人的法定條件,其違法行為不利於被收養人的健康成長。

「與收養法原規定相比,民法典新增了一項收養人的法定條件,即無不利於被收養人健康成長的違法犯罪記錄。」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法官介紹,收養人除了在經濟上應具備撫養能力,在道德層面和法律意識層面上也應具備一定的標準才能作為適格的收養人。法官認為,本項規定的「不利於被收養人健康成長的違法犯罪記錄」,不僅是指犯罪記錄,還應擴大解釋為包括違法記錄。例如收養人存在嫖娼、吸毒等違法行為,雖然該行為尚不構成犯罪,但是從保護被收養人健康成長,維護被收養人利益角度出發,存在此種違法記錄的人,在法律上宜認定為不具有收養人資格。此項新增規定,從源頭上對收養人的資質進行審查、篩選、把關,確保被收養人利益最大化原則得以實現。

3、收養八周歲以上兒童應徵得本人同意

招弟(化名)今年9歲,她在家裡排行老四。招弟的父母受傳統觀念影響,一直想生個男孩延續香火。但是直到招弟出生,他們依舊未能得償所願。隨著孩子的增多,招弟家的日子越過越窮。拮据窘迫之下,父母想把招弟送養給隔壁村的王某,王某欣然同意。但是聽說了送養之事後,招弟表示堅決反對,在她幼小的內心裡根本無法接受離開父母和姐姐們去其他家庭生活的事實,她堅決不同意自己被送養。那麼,對於還是孩子的招弟來說,她的意見在法律上會影響收養關係成立嗎?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四條規定:「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應當雙方自願。收養八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被收養人的同意。」可見,收養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時,並非收養人、送養人均自願同意,收養關係就可以成立。「收養實際上是涉及三方的合意,即收養人、送養人和被收養人。」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法官介紹,對於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雖然他們在法律上還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但是已具備一定的智力水平和對事物一定的識別判斷能力,因此在建立收養關係時,對於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要取得被收養人的收養同意權。收養同意權的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遏制一些收養人和送養人想借收養之名變相買賣兒童的行徑。

4、收養程序從形式審查轉為實質審查

王某想通過兒童福利院收養一名孤兒,他到福利院準備收養孩子並辦理收養登記時,工作人員告知他,收養孩子必須要先經當地民政部門對其進行收養評估,並作出評估報告。當地民政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收養評估一般包括收養人家庭基本信息、收養動機、經濟能力、個人文化水平、身體健康情況(包括心理健康)、家庭背景、子女情況、收養人主要社會關係對收養的看法、居住條件和環境、道德品行、對收養作出的準備、婚姻家庭關係等諸多指標。此外,還要重點評估收養人及家庭成員有無虐待兒童、家庭暴力、酗酒、吸毒、暴力犯罪等違法犯罪行為。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五條規定了收養的程序事宜:收養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部門登記,收養關係自登記之日起成立。收養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辦理登記的民政部門應當在登記前予以公告。收養關係當事人願意訂立收養協議的,可以訂立收養協議。收養關係當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辦理收養公證的,應當辦理收養公證。

此條與收養法原規定相比,新增加一款「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依法進行收養評估。」民法典規定民政部門收養評估制度,標誌著我國收養關係的建立由形式審查轉變為實質審查,從立法及制度層面上為保護被收養人合法權益築牢了最後一道堅強有力的防線。民法典正式實施之前,現行法律對於收養制度程序的規定主要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和《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從上述規定可見,我國收養登記採用的是形式審查主義。由於收養制度涉及重大身份法律關係,對於收養人、送養人和被收養人三方均產生相應的法律後果和社會關係影響,因此,國家公權力介入收養程序審查是國際上普遍通行的做法。政府監督權體現在收養程序上,充分將形式審查與實質審查相結合,全面評估與實地考察相結合,綜合評判,科學評估,使收養人的資質與能力評估更加實質化、專業化、科學化,從而最大程度維護被收養人的合法權益。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袁京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且看法官以案說法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在司法實踐中,進口食品領域是網售食品安全案件的高發區。那麼,網購進口食品安全方面有哪些突出的法律問題?消費者又該如何防範?情景一:無檢驗檢疫合格證的進口奶粉能買嗎?新手媽媽米女士對進口奶粉情有獨鍾,經過精挑細選,她在一家網店購買了3罐日本某品牌嬰幼兒奶粉。涉案產品的詳情頁面顯示,奶粉產地為日本,適用人群為0至1歲。
  • 廣西南寧律師//以案說法:27歲那年,他被人收養……
    被收養的不都是孩子嗎? 的確如此,但本期案例的情形不適用該規定。 以案說法 結合本案 審理法院認為,1992年頒布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學習宣傳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通知》第二條規定「收養法施行前發生的收養關係,收養法施行後當事人訴請確認收養關係的,審理時應適用當時的有關規定
  • 收養法17年未修改 諸多規定已不符合當下需求
    胡女士說,考慮到家庭情況,她想從老家收養一個男孩。可是,多方詢問後的結果讓她有些鬱悶:根據收養法規定,她並不具備收養資格。「沒想到只讓我生,不讓我領養。」  我國收養法旨在保護合法的收養關係,維護收養關係當事人的權利,對於收養人的資格認定有著嚴格的規定和限制。
  • 法官說法典丨遛狗不牽繩咬到人怎麼辦?
    法官說法典丨遛狗不牽繩咬到人怎麼辦?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法條連結
  • 法官說法丨一小時內連下四單再舉報?如此操作為了啥?
    法官說法丨一小時內連下四單再舉報?如此操作為了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第十項規定,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範圍。第六十九條第一款第八項規定,行政行為對其合法權益明顯不產生實際影響,已經立案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被告對該公益性舉報事項的履職查處,因其對原告合法權益沒有實際影響,不屬於法院行政訴訟受案範圍,對原告要求履職查處的訴訟請求裁定駁回起訴。
  • 協議收養了9年的孩子要回家
    案 情 回 顧2010年4月間,聽說被告伏某的孩子要送養,當時已生有一女的艾某夫婦得知後想要領養,於是與伏某協商收養孩子,伏某當時與孩子生母楊某並未結婚,想了想同意將孩子交給原告收養,但楊某當時並未在場,艾某夫婦擔心其以後會找她們要回,故與伏某籤訂《領養協議》,協議表示:伏某自願把兒子給艾某領養,以後決不會認回,艾某也要真心對待,不能將孩子換錢財和給予他人,如果今後有什麼糾紛
  • 【以案說法】生母找養母索要撫養費?竟是為何?
    【以案說法】生母找養母索要撫養費?竟是為何?為何生母將養母告上法庭索要撫養費典型案例,今日播報近日敘永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特殊的撫養費糾紛案件生母將孩子送養為何再找養母索要撫養費?
  • 網絡預約收養興起 前提是送養收養關係要合法
    對於為何在網絡上領養或送養?記者與數名群友交流後發現,雙方都是因為「特殊情況」。一名群友稱:「我們夫妻都快到40歲了,沒有自己的孩子,希望能領到一個男寶。」群友廣東待產寶媽告訴記者,其堂哥結婚10多年沒孩子,前年領養了一個寶寶。在群內,此類說辭成了領養一族的「特殊情況」。
  • 為何美國人熱衷收養中國兒童,且幾乎都是女孩,背後有什麼隱情?
    收養在不同時代的意義有所不同,過去人們為了能夠增加宗族的實力以及家庭的勞動力,會收養很多孩子。不過到了如今,人們收養多半是無法生育,或者說不願意生育。收養孩子並不容易,在唐代時頒布的《唐律疏議》就規定,收養孩子就需要對他們負責到底,還要有年齡上的限制。
  • 「說法」送養的親生孩子能要回來嗎?
    近日,永定法院就審理了一起因孩子送養產生的糾紛案件,送養的親生孩子能要回來嗎?且看法官如何審理這起親情案。01戀人負氣分手 親子送養他人小芳與小軍原本是一對恩愛戀人,在兩人尚未辦理結婚手續時,小芳便懷孕生下孩子小頂,原本恩愛的戀人在小頂出生不久後便爭吵不斷,最終兩人負氣分手。
  • 夫妻倆想離婚,法官卻發現,兩人的孩子來路不明…
    夫妻無法繼續生活,選擇離婚也是無可厚非,可是,家住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板橋鎮的王某夫妻倆離婚時,卻被法官發現他們的孩子來歷不明。原來 兩人有一個收養的孩子如今已經三歲多了遵義市匯川區法院板橋人民法庭庭長 梁奕:我問他收養的孩子是從哪兒來的,有沒有辦理相關的手續,男方又說這孩子是撿的;我又問他在哪兒撿的呢,他又說是抱來的。我就發現這個事情有一點蹊蹺。
  • 法律對收養人規定嚴格義務 收養地震孤兒應謹慎
    做出收養決定一定要慎重災害之後,報名收養震地孤兒的好心人絡繹不絕。記者注意到,甚至有網友開始擔憂「競爭過於激烈」。關於收養的問題,記者採訪了朝陽法院婦女兒童維權合議庭法官申紅。對於收養的意義和責任,她進行了詳細的解讀。申紅告訴記者,收養意味著責任。因為收養關係一旦確立,養子女就獲得了與親生子女相同的權利和義務。
  • 香港大律師公會人士指特首指定法官是「人治」湯家驊:這種說法很...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範凌志】《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主要內容20日公布,相關措施包括中央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設立維護國家安全公署,香港特別行政區設立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等。
  • 以案說法|收養協議之效力
    案例:甲和乙達成收養協議,約定由乙收養甲6歲的孩子丙,任何一方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隨後雙方辦理了登記手續,甲依照約定向乙支付了10萬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23條:」自收養關係成立之日起,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係,適用法律關於父母子女關係的規定;養子女與養父母的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係,適用法律關於子女與父母的近親屬關係的規定。養子女與生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因收養關係的成立而消除。
  • 【晉法君說法】 晉江一男子故意傷人後裝傻充愣自稱「魚的記憶...
    【晉法君說法】 晉江一男子故意傷人後裝傻充愣自稱「魚的記憶」,法官:判一年四個月 2020-11-10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官嫖娼不是「私德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三節第六十六條的規定:「賣淫、嫖娼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除此之外,《賣淫嫖娼人員收容教育辦法》第七條規定「對賣淫、嫖娼人員,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外,對尚不夠實行勞動教養的,可以由公安機關決定收容教育」。
  • 淺析事實收養的認定和保護
    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學習、宣傳、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通知》第二條:「收養法施行後,各級人民法院必須嚴格執行。收養法施行後發生的收養關係,審理時適用收養法。收養法施行前受理,施行時尚未審結的收養案件,或者收養法施行前發生的收養關係,收養法施行後當事人訴請確認收養關係的,審理時應適用當時的有關規定;當時沒有規定的,可比照收養法處理。
  • 秦小妹說法 | 第30期 想收養,需要滿足這些條件
    秦小妹說法 | 第30期 想收養,需要滿足這些條件 2020-10-22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合法收養AB面:被家庭收養孤兒佔總數5.3%,律師稱部分法條已滯後
    國家統計局於2019年12月發布的《2018年<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統計監測報告》顯示,2018年被家庭收養的孤兒達1.6萬人,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佔孤兒總數的5.3%。在中國如何辦理合法收養手續?為何「非法收養」屢見不鮮?
  • 未辦收養登記的小孩撫養問題怎樣解決
    主要有以下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小孩隨原告生活,被告承擔撫養費。理由是雙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與小孩共同生活,已承擔了撫養、監護義務,雙方離婚後,對小孩仍有教育撫養的義務。雖然未辦收養登記,但是原、被告符合收養子女的條件,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收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