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裡歐修 - 法國奶油麵包Brioche [低溫法]

2021-01-09 桃子會說

Brioche是什麼?

Brioche是來自法國的麵包。

它是法國一款極為經典,也深得人們喜愛的麵包。

Brioche的特色是在麵團中加添大量的雞蛋和牛油(傳統配方中,麵粉:牛油的比例是2:1),

讓麵包擁有濃鬱的香氣與味道,和柔軟的質地。

名字

Brioche [讀作/bi:/(bree-osh)]這個名字還真不好譯 - 我知道譯「布裡歐修」,香港則未有統一的叫法(連真正的認識也未曾有過......)。各家麵包店各有說法,「牛油軟包」,「牛油法包」,「軟法包」之類名字都有見過。

低溫法

Brioche的做法,是搓揉好麵團,在室溫中進行第一次發酵,至兩倍大,排出空氣重新滾圓,接著就放在冰箱中,通常冷藏過夜,進行第二次發酵。低溫的環境讓酵母的活動能力大降,發酵作用因而變得很緩慢,所需的發酵時間因而很長 - 長時間的發酵,就釀造出深厚的風味~~~(不少風味強烈的麵包都會用上低溫法來做)高牛油含量的麵團十分黏手,不易操作,冷藏過後也會令製作的過程更順利

第二次發酵完成後就會造型,接著進行最後一次發酵。進入焗爐前,會在麵團表面刷上一層蛋液,讓麵包烤出來色澤金黃光亮

形狀

Brioche最典型的造型,一定是「Briocheàtête」,大家用圖片搜尋功能,就知道它可愛而獨特的造型了。另外也有「Brioche Nanterre」,做成吐司(方包)形狀的,或是捲成一般條狀麵包。我這個花冠形狀,是自己想出來的(不是傳統的造型,別給我誤導~~~)。我很想將這一年首日的第一件作品,我心愛的作品,獻上給神;於是在造型上留個紀念和提醒。

法國奶油麵包奶油蛋卷

材料:

高筋麵粉400 ......克

糖...... 55克

鹽...... 1/2湯匙

乾酵母...... 1湯匙

雞蛋...... 4隻

牛奶...... 100毫升<---室溫

牛油...... 175克<---室溫

飾面部份 -

雞蛋...... 1/2隻

鹽...... 1小撮

做法:

(一)搓揉麵團

高筋麵粉,糖,鹽,乾酵母放大盤中,打入雞蛋,加入牛奶,和小部份牛油(圖一)。

用手將材料混合成團,一邊逐次加入牛油(圖二),直至牛油全部混合到麵團中(圖三)。

將麵團移到工作桌,搓搓一會,接著抓住麵團一角,將麵團朝桌上用力甩打出去(圖四),然後對摺(圖五)。

轉另一個方向(90度)拿起麵團(圖六),重複甩打,對摺的動作,直到麵團可以撐出薄膜*(圖七)。

將搓好的麵團滾成圓形,光滑面朝上,收口朝下(圖八)。

牛奶和牛油都一定要回復室溫,太冷的話酵母會起不了作用~~

牛油要切成小丁方,逐次加入,才比較容易混合

這個配方的麵團超級黏手,要好有耐性,反覆搓揉,不能沮喪啊^^(如果會沮喪,可以請麵包機代勞搓搓的步驟)

甩打,對摺的動作,不停手做810分鐘就差不多了。

*「薄膜狀態」(專業術語應該是「擴展狀態」)是測試麵團是否已經搓搓好的關鍵:

拉起麵團一角,用手慢慢撐開,能撐出大致光滑,有彈性的薄膜,手指抵住而不會穿破(如圖七),

又或是手指穿破薄膜而破口維持完整圓形小洞,就是搓揉完成了!!!

(二)第一次發酵,第二次發酵,分割麵團

將搓揉好的麵團放在薄薄抹過油的盤子中(圖一),蓋上保鮮紙,放在溫暖潮溼的地方,

進行第一次發酵,直至麵團變成原本的2~3倍大小(約1小時)(圖二)。可以用手指測試是否發酵完成*。

將麵團移到工作桌上,重新滾圓,收口朝下,放回盤中,仍蓋上保鮮紙,放入冰箱過夜,進行第二次發酵。

翌日取出麵團,麵團變成原本的2~3倍大小(圖三)。將麵團放室溫中兩小時回溫(圖四)。

將麵團移到工作桌上,分割成6~8等份(圖五),每份滾成圓形(圖六)。

第一次發酵:夏天溫度高,麵團放在室溫中發酵就可以;冬天我習慣將麵包放在注入暖水的大鍋中,蓋上蓋子發酵。

第一次發酵好,要移出麵團,重新滾圓,才進行第二次發酵,此舉為了讓麵團排出舊氣體,留空間產生新氣體。

並不是所有麵團都要這樣第二次發酵~~這是這種麵包的其中一個做法而已,讓麵團的風味更重,穩定性更高。

從冰箱取出的麵團要恢復室溫才適合繼續操作,否則酵母起不了作用~~

分割68等份,視乎烤模的大小深淺較大,較淺的模具可以多分幾份;較小,較深的模具則少幾份。

每次移出麵團,桌上,手上都要撒上麵粉防粘。

*發酵完成與否,取決於麵團的大小(每次變大2~3倍為準),而非發酵的時間

(因為氣溫和溼度都會影響發酵所需的時間)。

除了觀察麵團大小,也可以用手指測試:

手指沾滿麵粉防粘,伸進麵團中央,再抽出來。如果洞口能夠維持,而不回彈密閉,就是發酵完成了。

(三)最後發酵,烘烤麵包

將小麵團排入模具中(圖一),蓋上保鮮紙,放在溫暖潮溼的地方,進行最後發酵。

麵團看起來很蓬鬆,變成兩倍大小,且填滿模具(圖二),就是最後發酵完成了。

將飾面部份的雞蛋和鹽打勻(圖三),用刷子輕輕沾上,薄薄塗在麵團表面(圖四)。

將麵團送入已預熱180度C的焗爐中,烤約25分鐘,完成(圖五)。

取出稍稍放涼(圖六),溫度稍降後可以脫模取出麵包。

最後一次發酵:我通常直接放入未開爐的焗爐中,旁邊放一杯熱水,讓熱水和蒸汽製造溫暖潮溼的環境。

飾面的蛋液中加入一點點鹽,出爐的麵包會有微微脆感的外皮啊^^

相關焦點

  • 漂亮又好吃,源自奧地利的布裡歐許,二十世紀初的傳統麵包
    布裡歐許什麼是「維也納式」甜酥麵包?這個詞出現在二十世紀初期,原指維也納麵包和可頌。由奧地利人奧古斯特張格(August Zang)引進法國。「巴黎風情」人們一般認為是瑪麗安東妮(Marie- Antoinette)與路易十六結婚後,把可頌麵包帶到巴黎的,但比較可信的版本應該是一位維也納前官員及企業家奧古斯特張格,他在1838年於巴黎開設麵包店,大受好評,人們爭相購買他的「維也納式甜酥麵包」。《維也納式甜酥麵包家族》,僧侶布裡歐許(brioche à tête)在原本的布裡歐許上多迭一小顆布裡歐許,因此而得名。
  • 布裡歐修夾冰淇淋拯救夏天法國人的命!Brioche的兩種常見整形手法...
    提起布裡歐修, 可能許多人還不太熟悉 但其實布裡歐修和法棍一樣 都是在法國鼎鼎有名的麵包代表
  • 製作簡單的美味甜點,巴黎布裡歐修,每次做孩子都流口水
    #手殘黨的零失敗美食#巴黎布裡歐修看圖學麵包「大解密」這是什麼?布裡歐修麵團整形成兩部份 : 小圓頭和波浪形主體甜蜜巴黎P.83,獨特的brioche parisienne或brioche à tête是一顆有著小頭冠和荷葉邊底部的布裡歐,也是最常見的布裡歐形狀。
  • 「麵包中的貴族」?在法國鼎鼎有名的麵包代表!覆盆子檸檬布裡歐修
    提起布裡歐修 可能許多人還不太熟悉 但其實布裡歐修和法棍一樣 都是在法國鼎鼎有名的麵包代表
  • 自學烘焙:法國久負盛名的濃鬱型麵包——布裡歐修辮子麵包
    布裡歐修麵包(Brioche),是法國久負盛名的濃鬱型麵包。不管你是不是喜歡它,對喜歡做麵包的人來說,它都是一款必須要嘗試製作的麵包。說起布裡歐修,大部分人總認為它是傳統法式麵包,其實這種麵包最早是從奧地利傳入法國的,17世紀初以諾曼第地區為中心傳播開來,是法國甜麵包中最古老的成員。它加入超高含量的黃油與雞蛋。在以往那個食物匱乏的年代,餐桌上的布裡歐修就是貴族的象徵。
  • 有關麵包麵包種類2-軟質麵包-甜麵團(配視頻)
    我們接著說布裡歐修麵包,Brioche據說起源於古羅馬。據說法國大革命前夕,社會上民不聊生,平民們連麵包都吃不起。而法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居然說出「S』ils n』ont plus de pain, qu』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貧民吃不起麵包,就給他們吃布裡歐修唄!)
  • 麵包當中的貴族,外酥內軟香氣四溢的布裡歐修,今天你吃了嗎?
    小夥伴們,下午好呀,今天小蔣同學給大家推薦一款麵包當中的貴族—布裡歐修。或許會有很多小夥伴們有疑問,麵包當中還會分階級的嗎?麵包還有貴不貴族之分的?其實這裡主要的原因是布裡歐修的麵團和普通的麵團團相比,布裡歐修的麵團含有大量的雞蛋和黃油,黃油與麵粉的重量比超過了20%,因此知道布裡歐修的時候就會發現它是外面非常的酥脆,而裡面的麵包的口感是非常的柔軟的,這個與丹麥的口感很相似。重點是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呢,可以吃上布裡歐修的人大部分都是貴族,因此布裡歐修被稱為是貴族麵包了。那麼今天小夥伴們就跟著小蔣同學一起來學習貴族麵包吧!
  • 「絕世好文」布裡歐修|簡單易懂的比賽作品絕世好文
    費南雪布裡歐修在法國不光只有耐嚼的法棍,還有吃起來柔軟的布裡歐修,布裡歐修被稱之為麵包中的貴族,之所以被稱之為貴族和它的製作成本很有關係,布裡歐修和普通麵包相比,含有大量雞蛋和黃油,黃油與麵粉的重量比例至少超過20%,通常這個比例會達到50%甚至更高,還有100%比例的配方,相當於吃一口麵包就是一口油
  • 來自法國的「布裡歐吐司」麵包,我還真第一次見
    國外疫情就沒有這麼好了,我一直在關注法國的情況,昨天依然新增612例,在歐洲算是新增較少的,同時你會發現,國外的一些甜點廚師也在社交平臺上進行各種直播和配方分享。從今天起,我會陸續分享這些優秀的烘焙大神們平常不怎麼公開的配方作品。由於是各種語言的版本,不能確保所有的翻譯都十分準確,如果有疑問請在留言區提出,我們共同學習。
  • 布裡歐修為何成為「麵包中的貴族」?超強配方大揭秘!
    曾經聽過一個最好笑的笑話,法國人只吃硬麵包 !NONONO!在法國,法棍是硬麵包中的經典,軟質麵包中也有不錯的代表性麵包。今天要為大家說的就是麵包中的貴族-布裡歐修布裡歐修和普通麵包相比,含有大量雞蛋和黃油,黃油與麵粉的重量比例至少超過20%,通常這個比例會達到50%甚至更高,還有100%比例的配方,那簡直就是一口麵包一口油。
  • 日本人氣名師野上智寬的「布裡歐Brioche」麵包長這樣?
    麵粉、鹽、水、酵母,簡單的四種材料,成就了美味的麵包。然而材料越簡單,就越需要講究質量以及製作的工序。而用了以上4種基礎材料和其他原料進行組合變化,則可以製作出更多各式麵包的口味,比如可以製作出布裡歐麵包。布裡歐麵包是一款加了大量雞蛋和油脂的法國諾曼第特色麵包,外脆裡酥鬆,吃起來有一種吃蛋糕的感覺。
  • 經典1+1:布裡歐修+可頌長啥樣兒?不止有圖還有配方…
    可以「合體」的那種▼布裡歐修Brioche布裡歐修Brioche是一款經典的法國麵包,是用大量雞蛋和黃油製成,外皮金黃酥脆,內部柔軟。法國當地人把Brioche當作酥皮點心或者做成甜點享用。這種麵包在製作的時候不允許有水加入,最主要的原料就是雞蛋和奶油,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面前有一個大麵包,裡面只有奶油和雞蛋,是不是讓你覺得有點膩膩的感覺,但其實這種麵包極為好吃,口感極佳,而且基本就是入口即化。可頌CroissantCroissant在中文被譯為羊角麵包、新月面包、可頌。
  • 秋日食記:布裡歐許(Brioche)麵包
    話說最近用了Thermomix足足玩了兩個月,每天都上網搜集別人的菜譜和琢磨自己想吃(準確度說是想做著玩)點什麼,某同學有天按著機器上的食譜做了個法棍
  • 法式布裡歐修麵包
    法式布裡歐修麵包By juju的巴黎廚房據說法國有200多種不同的麵包,而布裡歐修Brioche是其中最常見的種類之一。在法國「麵包」泛指只用水,鹽和麵粉做成的麵包,而國內我們常吃到的麵包是更類似與法國人指的「Brioche」-除了麵粉,水和鹽之外還加了雞蛋,黃油等很多其他的食材。你不僅可以在法國人的早餐裡發現布裡歐修,還會在下午茶的甜品裡發現它的存在,它特有的細滑鬆軟的口感讓你在不覺不知中吃掉一片又一片,完全停不住手呢~!原料:高筋麵粉、鹽、砂糖、活性乾酵母、雞蛋、無鹽黃油、雞蛋液、芝麻。
  • 布裡歐修麵包的做法
    布裡歐修麵包是一款像糕點的麵包,它的特點是麵團中的雞蛋和黃油比例比較大,口感鬆軟,布裡歐修來自奧地利,於17世紀傳到法國。我這款布裡歐修麵包黃油含量是30%.雞蛋用了兩個全蛋。2、將40克黃油和所有麵包材料放入麵包機內,使用和面菜單揉面10分鐘。3、然後加入剩下35克黃油,揉面20分鐘。4、揉面結束後檢查麵團狀態。5、然後將麵團整理好後放入麵包機中,使用發酵菜單進行一次發酵,時間為30分鐘。6、30分鐘後麵團發酵至原來麵團的2倍大左右。
  • 歐洲人真的吃國內所謂的歐包?來看看外國人究竟吃什麼麵包吧
    這種麵包往往做得比臉還大,裡面填滿了奶酪、芋泥、豆沙等各種餡兒料,拿著沉甸甸的感覺足足有一斤。我之前還給大家分享了喜茶、奈雪和樂樂茶的各種歐包。不過歐包歐包,歐洲人真的是吃這種麵包嗎?由於蘿蔔曾經在法國交換半年,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在歐洲根本買不到這種類型的麵包。麵包是歐洲人的主要食物,地位相當於我國的米飯和饅頭,種類豐富口味多樣,今天,蘿蔔就為大家盤點那些正宗的歐式麵包。
  • 焦糖香,奶酥濃,能量滿滿的早餐,布裡歐許甜甜圈
    布裡歐許甜甜圈紐約是什麼「味道」?我開始列出,能讓我想到這座城市的味道。冬天時候走出地鐵站,你會聞到路邊小販烘烤堅果時那燒焦的焦糖味﹔每間轉角熟食店會飄散出榛果咖啡香氣﹔熱狗的鹹香混合一點德國泡菜的氣味﹔熱滋滋的炒鍋散發出大蒜香氣﹔貝果店裡帶著酵母味的甜甜空氣﹔剛從烤爐拿出來,莫扎瑞拉奶酪還冒著泡的披薩香氣。每一個念頭都讓我神遊到不同的街道。
  • 一點點小改良的布裡歐麵包,成品驚豔全場
    布裡歐吐司此方適合模具:三能屋諾320克吐司模用香甜的麵包做早餐一定很幸福,這款輕盈柔軟的麵包不但口感棒,還特別漂亮,將法式布裡歐麵包稍微做了改良,沒想到成品如此驚豔,上色完美,內部均勻蓬鬆,可以用手撕著一片一片的吃。剛剛出爐就被我家小朋友搶光了,明天要多做兩個。
  • 來自臺北的冠軍麵包——MK法式烘焙
    所以,MK法式烘焙有所堅持……堅持每日現烤現做;我們提供給您最新鮮、最有溫度的產品,絕不販賣隔日的麵包,且堅持所有的餡料都是親手調製,讓您感受到手感烘焙的魅力。堅持嚴選食材;特別選用最能呈現麵包風味的食材,絕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化學添加劑,讓您吃得健康、吃得安心。堅持高品質;我們從攪拌到烘烤都層層把關,只為每日提供您最好的產品。
  • 這款布裡歐修吐司做到了
    布裡歐修,英文名稱為brioche,是典型的法式點心麵包,以加入超高含量的黃油與雞蛋著稱。在以往那個食物匱乏的年代,餐桌上的布裡歐修就是貴族的象徵。也就是說,只有在食品工業發達的今天,我等平民才能吃得起布裡歐修這個「白富美」。經典的布裡歐修造型是上半部一個球形,下半部利用菊花撻模做出裙邊效果,如同一個僧侶一樣,人們稱之為布裡歐修小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