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教育基金會:資助700多名學生上大學

2021-01-09 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熊杰)近日,廈門市教育基金會通報了今年暑期助學工作的情況。今年,全市共有780多名高三畢業生申請助學金。近年來,該基金會每年都要資助700餘名「準大學生」上學,每人受助金額為6000元。

廈門市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潘世建說,今年將繼續按照「應助盡助」的原則,保障「準大學生」上大學。他介紹,受疫情影響,一些家庭收入減少,所以困難群體人數有所增加。為此,市教育基金會未雨綢繆,提前籌劃,基金會成員主動聯繫、拜訪有關企業,為貧困學子籌措助學金。

據初步估算,今年市教育基金會至少將安排500萬元用於資助貧困大學生。潘世建說,資助對象沒有名額和戶籍限制,只要確認家庭貧困,基金會都將全力以赴、盡力而為,同時將加快工作進度,確保每一個受助學生在開學前收到助學金。一些愛心人士也加入助學的行列。廈門市思明區的一對退休教師夫婦來到基金會,捐出自己退休工資,資助兩名貧困大學生。廈門大學一位老教授捐款3萬元,用於資助5名貧困大學生。

廈門市教育基金會成立於1988年9月,廈門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高度重視基金會工作,市主要領導擔任名譽會長。基金會在市教育局的直接指導下,得到本市社會各界與海外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的廣泛支持,不斷發展壯大。基多會成立30多年來,從未出現任何資金流失現象,實現了「零投訴」,有著良好的信譽與較強的社會公信力。

近年來,廈門市教育基金會致力於做好大病教師的資助、貧困大學生的資助、推進優秀文化進中小學校園等工作,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相關焦點

  • 香港慈恩基金會資助480名寧夏貧困學生
    中新網銀川5月25日電 (於翔 楊迪)5月25日,香港慈恩基金會義工來到銀川九中,向該校80名受助學生發放助學金。  在銀川九中助學金發放現場,慈恩基金會義工依次為80名受助學生發放助學金。小小的信封滿載沉甸甸的愛心,義工王協莊說:「助學金雖然不多,但代表著我們的愛心,希望孩子們好好讀書,事業有成,將來回報國家、社會,把愛心傳遞下去。」
  • 儋州大老教育基金會10年來募款400餘萬元資助224名貧困學子 大愛...
    ■ 本報記者 陳蔚林 實習生 陳卓斌  細密的汗珠打溼滿頭銀髮,82歲的儋州鄉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符驥起了個大早,終於在大老教育基金會成立十周年慶典暨教育基金發放儀式開始前,從30多公裡外的儋州市那大鎮趕到了光村鎮的大老村。  他手裡緊緊攥著一卷用細繩紮好的紅紙:「能不能幫我把這份心意交給好心人?」
  • 英維康基金會設立新項目資助科學家
    但與此同時,許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將面臨失去維康基金的危險,因為基金會為支持新的研究員基金項目,正逐步停止對部分現有研究項目的資助。 據新出版的《科學》雜誌報導,維康基金會主任馬克·沃爾波特曾積極推動這個新項目,他認為這個項目是支持英國傑出研究人員的最好方法。
  • 廣東省川中教育基金會為身殘志堅學生池瑛琦發放助學金
    廣州日報記者今日從廣東省川中教育基金會獲悉,該基金會近日對身殘志堅的龍川一中學生池瑛琦發放助學金,希望她克服困難,努力完成學業,用知識改變命運,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 在當天的助學儀式上,廣東省川中教育基金會對身殘志堅的學生池瑛琦發放助學金15000元。
  • 北京聖商慈善基金會德陽中江教育扶貧項目捐贈暨展翅計劃今日舉行
    北京聖商慈善聖使助學專項基金管委會副主任譚麗萍代表北京聖商慈善基金會向中江縣愛心捐贈150000元用於「展翅計劃」活動開展,為我縣32名貧困大學生分別提供2500、3500、4500三個等次的助學資金, 縣婦聯副主席鍾小嫻接受捐贈。
  • 425名中國學生將獲資助赴日本早稻田大學讀書
    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記者吳晶)記者11日在此間獲悉,自今年起的5年內,425名優秀中國學生將獲得每人逾40萬元人民幣獎學金,用於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研究生學位。    據了解,這項名為「世界名校獎學金計劃」的資助項目是由中國食品企業——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捐資設立,旨在推動中日創新人才培養以及中日高等教育的交流。
  • 科學網—英國維康信託基金會科學基金政策:從資助項目轉向資助人才
    (圖片提供:《科學》) 科學家們通常都會抱怨在申請經費的過程中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而沒有足夠的時間作研究。如今,英國資助生物醫學研究的慈善機構——維康信託基金會——計劃實施改革,通過給自己所支持的獨立研究人員以無約束的經費,從而解除這些束縛和限制。
  • 小欖鎮69歲老人14年資助72名學生
    歷盡千年滄桑,穿越百年塵煙,中華民族在復興徵程上昂首前行。中山日報從即日起開設《愛國情 奮鬥者》欄目,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多視角、多形式講述70年來中華兒女揮灑汗水建設祖國的追夢故事,弘揚他們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矢志奮鬥,為建設強大祖國不畏艱辛的壯志豪情,凝聚愛國奮鬥的偉大精神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 疫情再難公益不能停,天地壹號連續7年資助近700江門學子圓夢大學
    9月11日上午,由江門市扶貧辦、市教育局、市慈善會、天地壹號飲料股份有限公司、江門日報等機構代表組成的「壹號愛心」助學小組,走訪慰問江門新會區雙水鎮及司前鎮貧困大學生家庭,為他們送上「壹號愛心」助學金和慰問品。
  • GFI和尚乘慈善基金會授予精英學生獎學金並成立專業委員會
    12月23日,全球金融科技學院(GFI)和尚乘慈善基金會宣布,他們在22日晚舉行的線上頒獎典禮中向來自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SUSS)和上海財經大學(SUFE)的20名優秀學生頒發了AMTD-GFI SpiderNet獎學金,以支持他們完成特許金融科技師(CFtP)資格認證。
  • 廈門市同安區網絡教育和函授哪裡報名_閩海教育
    廈門市同安區網絡教育和函授哪裡報名,閩海教育,為適應福建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大力培育高、精、尖人才,中心與華中科技大學合作開辦在職研究生教學點,取得了不菲的業績,實用的專業設置,加上良好的教學質量,吸引著攻讀軟體、土木工程碩士研究生絡繹不絕。
  • 費縣10名家庭困難高考新生獲資助圓了大學夢
    近日,臨沂市「九州集團2013年度資助困難家庭高考新生助學金發放儀式」在臨沂賓館大學酒店舉行。現場100名來自我縣優秀困難高考新生總計獲得40萬助學金。其中許洪濤等10名學生來自費縣。  集團董事長楊沂城在致辭中,代表集團對在今年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同學們表示祝賀。
  • 博士生宿舍床上有布娃娃,教育不是只抓「面子」不要「裡子」
    對此校方回應說:近期學院檢查學生宿舍是為了讓學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網友紛紛表示,我也是服了。俗話說,一流大學抓學術,二流大學抓教育,三流大學抓紀律。大學生往往都已經是成年人,完全有為自己行為負責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某些學校就有些鹹吃蘿蔔淡操心。
  • 退休教師八旬老人胡云豹 22年牽線資助5000多名貧困學子
    ,資助大、中、小學貧困生5638人,其中上大學的2941人。  城廂鎮員宅村小殷兄妹的父母先後病故,經他及時聯繫企業家結對幫扶,得以繼續升學;龍門鎮仙地村小許的父親因車禍身亡,母親改嫁,小許寄居貧困的姑父家,站在失學邊緣,經他在春節前到處奔走呼籲,聯繫到熱心人,她終於重返校園;西坪的小王,父母都是殘疾人,2005年她考上南京中醫藥大學,交不起學費,他立刻向有關部門反映,找到殘聯支持,並聯繫到一位熱心的企業家資助她讀完研究生;蓬萊鎮嶺東村的小陳考上廈門醫高專
  • 打造線上線下金課,搭建雙創育人平臺——上海高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
    2016年,本市印發《上海市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創新創業教育和學生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環境,對經濟社會的貢獻度明顯提升」的總體目標,明確提出「轉變理念、修訂方案、創新機制、加強實踐、改革評價
  • 西南石油大學開設感恩勵志實訓班 「勞動育人」與「資助育人」相結合
    11月30日,西南石油大學化工院2018級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王國靜帶領小夥伴一起對學校夢溪湖的水質進行例行檢測,為校園生態建設提供科學依據。王國靜與小夥伴都是化工院感恩勵志實訓班的學員,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國家勵志獎學金、助學金的獲得者。據了解,該院感恩勵志實訓班開設至今已有兩年,共有300餘名學員。
  • 傑恩設計:向哈爾濱工業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暨籤署校企聯合實驗...
    傑恩設計:向哈爾濱工業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暨籤署校企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書 時間:2020年05月26日 20:36:30&nbsp中財網 原標題:傑恩設計:關於向哈爾濱工業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暨籤署校企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書的公告
  • 澳大利亞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醫療級蜂蜜
    4月23日,澳大利亞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儀式在紫金港校區校友樓舉行。
  • 據說,在陝西這所大學,學生可以餵養"國寶"大熊貓
    作為珍稀保護動物,大熊貓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被譽為&34;和&34;。2018年起,新浪微博與中國綠化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大熊貓棲息地生態保護公益行動——熊貓守護者吸引了人們的注意,網友們只需動動手指,通過採集&34;,線上養成虛擬竹子,便可以兌換真實竹子,幫助大熊貓解決口糧問題。
  • 資助1百萬白內障患者做手術,幫了1千萬殘疾人,卻被罵是外國人
    馬雲現在在慈善之路上的表現真的是越來越好了。不過目前馬雲在慈善方面,還有一座大山未超越,這座大山就是李嘉誠。說起李嘉誠的慈善事業,許多年輕人常常說一句話,都說李嘉誠捐了那麼多錢,為何我沒有看到。因為沒看到,所有許多人認為李嘉誠的貢獻並不大,甚至有沽名釣譽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