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們成功實現抗腫瘤藥物曲貝替定的商業化生產,總產值近5000萬元。」日前,中科創越藥業公司總經理甘建剛告訴記者,曲貝替定分子結構異常複雜,被稱為「藥物合成的珠穆朗瑪峰」,原先主要從海洋生物中提取。3年前,台州黃巖醫藥企業聯化公司與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合作,在黃巖科創園成立中科創越公司,引進中科院院士馬大為團隊,經過26步反應合成曲貝替定,實現重大技術突破。
包括曲貝替定項目在內,位於黃巖永寧江兩岸的「永寧江科創帶」,3年來已引進4個由院士領銜的項目,涉及戰略性關鍵材料高純鈦、球形智慧機器人等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前沿技術領域,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核心技術攻關,成為黃巖重要的創新策源地。
「永寧江科創帶」佔黃巖全區面積的二十分之一,卻集聚了黃巖三分之二的工業經濟總量和三分之二的高新技術產業,是黃巖發展的引擎。近年來,黃巖高舉創新和人才大旗,聚焦模塑傳統產業及新材料、生命健康、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建設省級模塑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搭建黃巖科創園、智能模具小鎮等高端產業平臺,深化與同濟大學、上海交大、哈工大等高校合作,引進一批高精尖項目和高層次人才,推動永寧江沿岸產業從「製造帶」向「科創帶」轉型,推動黃巖經濟向更高質量發展。
「我們應用自己研發的納米光閥技術實現玻璃智能調光,只需一個按鍵,就能精準調節玻璃透光度,達到遮光、控溫、節能的效果。」不久前,位於智能模具小鎮的精一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昱喆,向記者展示公司新研發的智能納米調光玻璃。該款玻璃廣泛應用於交通工具、建築等領域,已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
在打造「永寧江科創帶」過程中,黃巖注重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出臺專項扶持政策,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形成大眾創新的良好氛圍。建設「模來模往」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帶動中小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實現協同發展。2020年,國內擠出平模頭領軍企業精誠時代集團,通過該平臺帶動全區70多家中小模具企業創新攻關、協同生產。
據統計,2020年1月至11月,黃巖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65.6億元,同比增長6.3%,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8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08家。
(文章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