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區委十三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區政府全體會議召開
今天(7月31日)上午,黃巖召開了一場重要會議——黃巖區委十三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區政府全體會議。會議的主題是「以創新引領『永寧江時代』發展 奮力交出『重要窗口』建設高分答卷」。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注意到,這是時隔一年後,黃巖再次在區委全會上部署推進「永寧江時代」發展。去年8月30日,黃巖區委十三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首次對「永寧江時代」進行系統闡述,開啟了「千年永寧、中華橘源、模具之都」新徵程,推動黃巖在高質量發展中跨入「永寧江時代」。
不難發現,「創新」「永寧江時代」「重要窗口」是這次會議的三大關鍵詞。經過一年的推進和思考,黃巖也對如何在新起點上跨入「永寧江時代」,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也作出了更為精細的部署。
永寧江 王敏智 攝
新時代新目標,要求新擔當新作為。黃巖自覺將區域發展置於全省「重要窗口」建設的宏大格局中謀劃推進,把以奔跑者姿態奮進「永寧江時代」作為未來發展的指向標,作為黃巖深度參與「重要窗口」建設的主戰場,全力打造具有黃巖鮮明特質的標誌性成果,在「重要窗口」建設中增加黃巖辨識度。
今年上半年,無論是疫情防控,還是經濟發展,黃巖都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展現了黃巖黨員幹部敢於迎難而上的勇氣,以及善於化危為機的能力。
尤其是在經濟發展上,黃巖展現出了強大韌性。上半年,黃巖主要經濟指標再次進入全市「第一方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0.7%,工業性投資增長26.2%,排名全市第一。進入五月六月,經濟運行月度評價指數,更是接連躍升了61位,排名全省第16位。
在上半年良好工作的基礎上,黃巖乘勢而為,提出要在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和穩定性、推進城市形態和功能升級、放大改革開放乘數效應、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走向縱深上等七個方面持續發力,以實現爭創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台州先進位造業高地、當好台州二次城市化先鋒、打造充分展現「中國之治」的黃巖樣板等七方面目標。
智能模具小鎮
在此過程中,黃巖把創新提升到首位戰略的高度,高舉人才和創新大旗,以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快推進「創新黃巖」建設,在新起點新方位上推動「永寧江時代」高質量發展,從而激活「重要窗口」建設強勁引擎。
如果說七大發力點和七方面目標,是黃巖未來發展的戰術安排。那麼,「創新黃巖」建設,便是黃巖未來發展的戰略支撐。在「創新黃巖」建設中,黃巖進一步明確,把打造「永寧江科創帶」作為「創新黃巖」建設的核心任務和支撐黃巖未來發展的戰略支點。
「永寧江科創帶」的提出,明顯經過深思熟慮,也是黃巖這次全會的一大亮點。
永寧江科創帶的空間規劃
打造永寧江科創帶,不僅有理論基礎,更有現實支撐。沿永寧江兩岸是黃巖產業經濟最集中、技術含量最高、經濟總量最大的經濟帶,集聚了黃巖主要的模具、塑料、醫化等核心支柱產業。在這片僅佔總面積二十分之一的土地上,孕育了黃巖全區近三分之二的高新技術企業、近三分之二的經濟總量。全區106家高新技術企業,有70來家分布在沿江兩岸,永高、天宇、聯化、濟民等上市公司、近300家規上企業、產值前20強企業中的17家均在此帶中。此外,永寧江科創帶還集聚了模塑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智能模具小鎮、台州(黃巖)人才創業園、浙江省柑橘研究所等一批創業創新平臺,以及多名國省級領軍型專家及「500精英計劃」人才,已成為區高端人才集聚的窪地。
接下來,黃巖將從「永寧江科創帶」的五大戰略目標、五大建設板塊和五大實施路逕入手,具體實施「三個五」計劃,以進一步提升「永寧江科創帶」的發展能級,將之打造為黃巖未來發展的「引擎之心」。目標是到2025年,「永寧江科創帶」初步建成,成為台州科創大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沿帶工業經濟達50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家,新增科創板上市企業5家、高層次人才50名,新引進高新技術產業項目10個、公共創新服務平臺10家、省級企業研發機構達80家。
從奮進「永寧江時代」,到建設「創新黃巖」、打造「永寧江科創帶」,其中的路徑推演和邏輯關係,已然十分清晰。在新時代新坐標下,黃巖正以捨我其誰、時不我待的實幹和擔當,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徵程,奮力交出浙江「重要窗口」建設的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