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和影視作品中經常出現勤王兩個字,那麼勤王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1-01-10 鮮花暢談歷史

前言:

不管是史書中,還是當代影視作品中,我們總能看到勤王兩個字,那麼,勤王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鮮花這就來帶您具體的了解一下何謂之勤王。

(一)勤王的基本釋義

所謂的勤王,他的意思,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在古代漢語以及史料中,我們所能固定的勤王的含義,有兩種。

第一種,是為盡心盡力與王事的意思:

《左傳 僖公二十五年》有記載云:

「狐偃言於晉侯曰,求諸侯莫如勤王。」

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636年,當時,周王室爆發內亂,周王子姬帶勾結戎狄,進攻周襄王,周襄王大敗,被迫逃到汜地去避難。

與此同時,周襄王派人向晉文公姬重耳與秦穆公嬴任好求救,此時,晉文公的舅舅狐偃對他說道:

「與其求秦國幫忙,不如我們自己去盡力王事。」

因此,晉文公當即婉言拒絕秦國出兵的打算,單獨率領晉軍擊敗戎狄,活捉周王子姬帶,交給了周襄王,安定了周王室。

除此之外,在《周禮 春官 大宗伯》中記載為:

「秋見曰覲。」

意思就是說,諸侯春夏秋冬都要朝見君主,且每一次朝見周天子,都要有不同的含義與稱謂,秋天的朝見就叫做朝覲,對於這句話的意思,東漢的鄭玄為其做註解解釋道:

「覲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

指的就是覲見就是勤的意思,寓意諸侯們盡心盡力於王事。故而,不難發現,在西周以來,直到東漢末年的時候,在古代漢語中,勤王的意思,是盡心盡力與王事的意思。

而勤王的第二種意思,則是由第一種意思的基礎上的衍生意義,是為臣子發兵去救援受到威脅的君主,稱之為勤王。

有一點需要明確,古代漢語中,字義的演變,不是驟然出現,有明確的時間節點的,而是在緩慢的潛移默化中,逐漸生發,比如,勤王的第二層含義,實際上,最晚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南朝範曄所著《後漢書 袁紹傳》中曾經有這樣的記載:

「乃下詔書於紹,責以地廣兵多而專自樹黨,不聞勤王之師。」

指的是曹操借漢獻帝,下詔書指責袁紹,其中又「勤王之師」的說法,意思是漢獻帝被李傕郭汜以及楊奉董承等人玩弄於股掌之間的時候,袁紹沒有率領軍隊來解救君主的危難。

此外,在隋唐時期撰寫的《南史 梁武帝紀》中也有這樣的記載,是為:

「畜兵九派,用擬勤王。」

這裡的勤王,也是指臣下率軍解救君主的意思,因此,我們不難發現,最起碼從南朝開始的時候,勤王的意思已經逐漸的嬗變為臣子率軍解救危難中的君主了,而這種意思,也是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被大家所熟知。

(二)勤王的方式

勤王的方式,一般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天子下詔書給各地的諸侯、郡守等,例如明朝末年,崇禎皇帝在乙巳之變中、甲申之變中就曾經下詔各地督撫、總兵入京勤王。

而勤王方式的第二種,是大臣得知君主有難,自發的前往救援,比如明末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的乙巳之變中,大名府的知府盧象升沒有接到皇帝的勤王詔令時,自發的招募了萬餘人,前往北京救援。

這種情況在崇禎年間很常見,但是此前,臣子為了避免君主懷疑大臣私自率軍來到京畿重地,一般比較少。

勤王方式的第三種,則是大臣別有用心,想要謀權篡位,一般打著所謂的清君側旗號,進攻京都,目的是為了自己的權力與地位。

所以,對於勤王的含義,我們可以明白,大約南北朝之前,是盡心盡力於王事的意思,南北朝至明清,是我們今天熟知的臣子率軍救援君主的意思,兩種意思並不衝突,而是一脈相承的,至於勤王的方式,也大體分為三種,依照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就可以。

以上,便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

相關焦點

  • 「勤王之師」抵達華盛頓,警察傾巢而出:市民都躲家裡
    "勤王之師"連續兩次,拜登的選票都優於川普,但是川普拒不認可這個結果,反而指責民主黨在作弊,他表示要在1月6日進行一個大的活動,以推翻拜登。而在這之前,川普也進行了法律起訴,但是都以失敗告終,川普陷入死局中。在1月6日,"勤王之師"抵達華盛頓,正在國會要宣布拜登勝選的時候,有大量的川普支持者竟然衝進哥倫比亞特區,後來闖進國會大廈進行破壞,導致會議被迫中斷。
  • 真正的勤王之師來了!各方諸侯派兵衝入華盛頓,美國變天已成定局
    美媒報導,美國陸軍部長麥卡錫稱,來自6個州的5000多名軍人將加入已經在華盛頓執勤的1100名國民警衛隊成員的行列,他們主要是負責守衛國會大廈周邊的檢查站,確保華盛頓不會再出現什麼大亂子。之前川普支持者趕往華盛頓鬧事,被戲稱為"勤王之師",但實際上,那些人都是"叛軍","叛軍"兵臨城下之後,現在趕到華盛頓的這5000多名美軍,才是真正的勤王之師,是來保護拜登的選舉結果的,並且還是各方諸侯出的兵,名正言順。國民警衛隊可以理解為負責對內的美軍,指揮權在各州州長手裡,除了進入緊急狀態,否則即便是總統也沒有權力指揮各州的國民警衛隊隊員。
  • 川普號召數萬粉絲「進京勤王」,拜登改戰術:軍隊護駕直搗白宮
    近日,川普號召成千上萬的支持者進入華盛頓「進京勤王」,阻止美國國會宣布拜登獲勝。與此同時,川普聯手以色列加大了對伊朗的軍事施壓,企圖通過對外戰爭來增加拜登的麻煩,爭取更多的民意支持率。面對川普採取的一系列措施,拜登又該如何「出招」呢?
  • 終於來了,「勤王之師」抵達華盛頓,警察傾巢而出:市民都躲家裡
    如此一來,就成為了一直真正的"勤王之師"了。不少人都盼著這一天的到來,因為這一天是要分出最終的勝負,雖然拜登已經是普遍承認的當選總統,可川普始終沒有認輸,現在都看這最後一哆嗦了,只要國會認證了,就再也沒人能夠改變大選結果,如果川普真的攔住了,甚至是挑起內戰,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僅從一些美國當地的民調來看,民眾還是非常擔心爆發內戰的。
  • 永曆帝逃往緬甸時,已經收復臺灣的鄭成功,為什麼不去勤王
    那麼這時候的他,為什麼不去勤王,或是派人去將永曆帝接到臺灣呢?如果永曆帝能夠順利去到臺灣,那麼南明或許還能延續一段時期。有的人認為,是鄭成功不願意去接永曆帝,為什麼呢?因為他心中奉的是隆武朝,並非永曆朝,是隆武帝讓他成為國姓爺的。但鄭成功既然接受了,永曆帝為他冊封的延平郡王爵位,就說明他是承認朱由榔這個皇帝,並且奉永曆為正統的。
  • 「進京勤王」鬧出人命 美國國會大廈200年來首次被佔領
    當地時間1月4日晚,川普甚至在喬治亞州的一場集會上公開喊話副總統彭斯幫把手,還說如果彭斯不幫助自己「渡劫」,那自己就不會那麼喜歡他了。川普和支持者企圖做最後掙扎的意圖明顯,不過實際情況卻是,作為參議院議長,彭斯的角色僅是儀式性的,他無權拒絕選舉結果或者以其他方式影響結果。
  • 「進京勤王」提前上演,華盛頓一片混亂「三分鐘法治新聞全知道」
    封面新聞「進京勤王」提前上演,華盛頓一片混亂在美國總統川普的反覆煽動下,「進京勤王」大戲提前拉開帷幕。當地時間1月5日,「黑命亦貴」(BLM)團體、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警察、國民警衛隊、川普支持者,以及親川普民兵組織「驕傲男孩」匯聚特區街頭;局部地區發生肢體衝突,場面混亂。
  • 《紅樓夢》中主子口中,經常說丫頭是『小蹄子』是什麼意思?
    不管是看原著還是看影視劇,出現的:『小蹄子』這個稱呼比較多,那麼這個是包含了什麼意思呢?『蹄子』這個詞語最開始是出現在:水經注的書中。蹄子這個意思就是說小孩子,小動物,小東西的稱呼。但是北方人卻是覺得這是麻煩的詞語,跟王八羔子的羔子是想等的意思。可見詞彙的歷史的悠久,而且這個詞彙也從北往南的慢慢延伸,紅樓夢的人物的祖先是金陵人士,所以蹄子蹄子的非常口語化。
  • 泰山上的「蟲二」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又為何會在尼姑廟前?
    我們現在在登泰山的時候,會看到在萬仙樓北側有一塊石頭,石頭上刻著兩個大字,蟲二,其實這兩個字並不是蟲二,只是因為蟲字上面加一撇不是什麼字,所以也就被當成是蟲二了,而石頭上寫著作者的名字,劉廷桂。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劉廷桂這個人,歷史上關於這個人的記載很少,只知道他是清朝光緒年間的才子,並且這個人12歲就中秀才,所以被人們稱為是劉十二,那麼劉廷桂這個人我們知道是誰了,而「蟲二」兩個字又是什麼意思呢?
  • 「卐」和「卍」這兩個字分別是啥意思,它們的發音又是什麼?
    引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管是在什麼地方都有當地獨特的文化,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看起來非常相似,讀音也相同的兩個字——「卍」和「卐」,雖然說他們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字,而且讀音也相同,但是表達的含義卻大有不同。
  • 古人說的「蟲二」到底是什麼意思?
    風月這兩個字的縮寫,還有一部分人認為「蟲二」的意思則是代表「風月無邊」,那麼到底哪一種才是正確的答案了?人們一直看不懂其中的意思,後來李白在嶽陽樓遊玩時看出這是一副字謎對聯,其對聯為:「水天一色,風月無邊」,並當即在木壁上寫下了這幅對聯,雖然這件事只是個傳說,但是我們卻能從中解開一點謎團,最起碼知道了「蟲二」與「風月」二字有一定的關聯。
  • 古文中的「離騷」二字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屈原要以此為詩名?
    「離騷」這兩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曾經很多人認為「離騷」就是「離別」。還有人用《離騷》原文中兩句詩來說明,認為屈原已經解釋過了:餘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用現代的角度來看,這兩個字的確難懂,而且很難想像它和詩詞有什麼關係。所以,我們不妨從古代的角度出發探討。古代的語言表達方式和如今的有著比較大的差距,因為古代的造紙技術並不發達,所以古人一般會在竹簡或者是動物的毛皮上邊寫東西。但是由於這些東西並不是像如今的紙一樣,在我們的身邊那麼普遍,所以古人寫東西的材料是十分珍貴的。
  • 陳奕迅《十年》第一句歌詞「那兩個字」到底是什麼,依舊是個謎
    周杰倫早期的歌,是因為他的唱腔,讓網友不看歌詞,就不知道他在唱什麼。 那陳奕迅的這首《十年》就有點讓網友們腦洞大開了,因為從這首歌出來到現在,這首歌的第一句歌詞,雖然歌詞咬字清晰,但是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還是讓網友們爭論不休。
  • 史書中稱黃帝為「有熊氏」,黃帝到底是龍圖騰還是熊圖騰
    據史料記載,黃帝生活在距今5000年到4700年前的中原地區,戰勝了蚩尤和炎帝,全面佔據了中原地區,而中華文明開始進入了農耕時代。黃帝以龍作為部落族群的圖騰,所以中化兒女也稱自己為龍的傳人,為了紀念黃帝,後人又將黃帝稱為軒轅氏,但是在如今的傳承下來的史書止中,稱黃帝為有熊氏,熊與皇帝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 銀行卡上有「閃付」兩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又需要注意些什麼
    銀行卡上有「閃付」兩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又需要注意些什麼雖然說如今人們支付基本靠支付寶以及說微信就可以了,但是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都是需要綁定銀行卡。關於銀行卡類型也是分許多種,而有不少的銀行卡上都是有「閃付」兩個字,有些卻是沒有。
  • 網絡詞名場面是什麼意思 名場面是什麼梗
    名場面,這是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經常在彈幕上會看到的一個詞語。網絡詞名場面是什麼意思?網絡詞名場面是什麼梗?  名場面,這是在網絡詞上非常流行的一個詞語,經常看到有人在彈幕中刷這個詞語。網絡詞名場面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梗?網絡詞名場面是什麼意思:  名場面的意思:很有名、很經典的場面。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到底什麼意思?很多人經常用,卻用錯了
    這種在流傳過程中,誤傳了一個字,讓大家理解錯的情況我們也尚且能接受。但杜甫的「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明明是諷刺朝中大臣逾越禮制,用皇帝才能用的樂制,如今卻常被人用來誇人彈得好、唱得好。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詩聖這個詩寫得太含蓄了,諷刺意思從字句上根本看不出來,用錯了也是能接受的,沒什麼不對。
  • 很多人說餌料會被「打死」,你知道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嗎?
    在釣魚圈子裡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餌料是不能反覆揉搓的,會被「打死」。那麼餌料到底會不會被打死,這兩個字究竟又代表什麼意思呢?你不信可以自己試試超誘單開,輕輕揉搓10下和用力揉搓10下的狀態絕對不一樣如果你是用拉餌釣魚,加了大量類似超誘的餌料後又不斷的揉搓則會導致拉不出來的現象餌料真的那麼容易就會被「打死」嗎?
  • 《貓和老鼠》80周年丨淺談影視作品的商標權和著作權保護
    打開各類視頻網站,也能看到各類方言版本的《貓和老鼠》動畫片、經剪輯和編譯的短視頻等。作為一個IP人的職業敏感,小編不禁疑惑各方是否獲得授權?談到授權,那麼就首先要了解作為一部動畫片和其中的卡通人物,到底可以授予別人什麼權?根據著作權法,卡通人物形象作為美術作品、動畫片作為影視作品,自其完成之日起即可自動獲得著作權。
  • 寵物是影視作品的萬能膏藥
    在電影上映前後,這條狗忙得夠嗆,不但跟隨主創出現在觀眾見面會上,還頻頻在微博賣萌,為影片宣傳立下了「汗狗功勞」。有網友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在人滿為患的微博上,我關注了一條狗,這科學嗎?」關於狗的影視作品,當下談得較多的是《神犬奇兵》,有觀眾開玩笑說,「狗比演員演得好」,這是廢話,哪一個動物在鏡頭面前不是自然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