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們花20多年的青春研發北鬥衛星只為三個字「安全感」

2020-12-05 騰訊網

為什麼美國GPS系統對全球用戶開放服務,中國科學家們還要花20多年的青春研發北鬥?三個字:安全感。

美國的GPS是分為軍用和民用兩種模式。開放的只是民碼,民碼的序列是一致的,容易捕獲。而軍碼只能通過特殊的解密模塊才能捕獲,相對更加安全。萬一打起仗來,美國人把民碼一封,飛彈就會像無頭蒼蠅四處亂飛,後果不堪設想。或者更隨意點,它不封碼,給你一個欺騙碼,讓你炸了自己都有可能。

1993年,美國就曾經關掉我國銀河號的GPS服務,迫使貨輪在海上漂泊33天之久。孤立無援不說,還被冠上了莫須有的罪名。打碎了牙,都只能往肚子裡咽。如今我們有了北鬥,再也不用看別人的臉色了。距離1994年的北鬥項目啟動已經26年了。26年裡北鬥人哭了又笑了,笑了又哭了,終於實現了自主衛星導航系統從0到1的蛻變。

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已經實現了核心元器件,以及所有單機部件100%國產化。關關難,關關過,中國航天人就這樣把北鬥衛星一顆顆打上天。今天北鬥已經向億級以上用戶提供服務,並且2020年產值可達4000億。一年就回本了(北鬥項目投入700億)。可見,北鬥系統不僅是國之重器,更是利國利民的好工程,這一切多虧了中國航天人的不懈努力。

相關焦點

  • 北鬥衛星最後組網,全產業鏈布局下的北鬥星通能否加冕為王?
    因此,擁有自主研發的衛星地位系統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對於我國而言,改變這種格局是當時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國家不懈努力和攻堅下,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中國導航衛星「北鬥一號」的前兩顆衛星發射升空,這兩顆衛星構成獨特的雙星定位系統標誌著我國衛星導航行業取得實質性突破。但這也意味著屬於我國衛星導航市場第一次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產業契機。
  • 銣原子鐘研製團隊:讓北鬥衛星的「心臟」300萬年差一秒
    【北鬥背後的故事】銣原子鐘研製團隊:讓北鬥衛星的「心臟」300萬年差一秒央視網消息: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宣布建成開通。從1983年「雙星定位」理論提出,到2020年完成全球組網;從單星研發到多星並舉,從艱難追趕到昂首超越,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鬥,讓中國的北鬥終成世界的北鬥。 北鬥的研製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今天我們的節目將為您講述。作為北鬥衛星的「心臟」——銣原子鐘,它的每一次跳動都直接決定著北鬥衛星定位、測速和授時功能的精度。
  • 打破GPS一家獨大 北鬥衛星「牛」在哪裡
    沈苑  不久前,隨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請聽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導航所副所長、北鬥星航衛星副總指揮沈苑在「造就演講」上講述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艱難建設歷程。
  • 北鬥衛星發射成功率百分之百,靠的是什麼?
    由於三種軌道都是中高軌道,而當時在中國只有西昌發射場具備發射中高軌衛星的能力,因此,西昌與北鬥結下了不解之緣。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面對的最大難題就是時間緊、任務多。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原來平均每年只發射2-3顆衛星,北鬥工程啟動後,任務一下增多了兩倍,這對發射場所有工作系統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 我國為何要拼命研發北鬥,真的是被逼急了
    我們中國的北鬥衛星全球定位導航系統全面組網建成,已經過去了挺長一段時間。但是對於北鬥系統的話題討論熱度,卻至今絲毫不減。即便是在北鬥系統已經全面建成的今天,還是有小夥伴不太明白,我們中國當初為什麼要斥巨資獨立研發北鬥系統。
  • 為什麼有谷歌高清衛星地圖,我國北鬥為何沒?
    GPS是美國國防部牽頭的衛星導航定位聯合計劃局領導,將辦事機構設立在洛杉磯的空軍航天處。該機構成員眾多,包括美國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交通部、國防製圖局、北約和澳大利亞的代表。美國的目的就是搜集情報,觀察地形,後來用到民間,美國的GPS在創造初期就是繪製地形圖和定位導航系統的,所以會有谷歌高清衛星地圖。中國北鬥地位導航系統是中國完全自主研發的,北鬥具有信號,定位,國際救援等功能,中國北鬥首先實現的是區域有源定位,區域無源定位和全球無源定位的功能的基礎上才可以繪製全球地形衛星圖的。
  • 成都衛星導航產業迎來利好政策 川內5家北鬥導航概念股有望獲益
    記者注意到,專注於圍繞北鬥衛星導航應用的「元器件-終端-系統」產業鏈提供產品和服務的振芯科技,主營業務為衛星導航和衛星通信終端設備研發、製造、銷售和技術服務的盟升電子,以及從事時間頻率產品、北鬥衛星應用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天奧電子,其註冊及辦公地址均在成都。
  • 一張「星網」耀太空 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9時43分,伴著山呼海嘯般的巨響,騰空而起的長徵火箭底部拖曳著耀眼的白色尾焰,託舉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飛向太空。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中國的北鬥:體現中國智慧的中國方案  天上的七星北鬥,自古就為人們指引方向。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增強後定位達釐米級
    據央視新聞報導,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據了解,「北鬥」指北鬥七星,七顆亮星分貝名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它們在天空排列成鬥(或勺)形,北鬥七星常被當作指示方向和認識星座的重要標誌,故我國衛星導航系統取名「北鬥」。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 許喬嘉:以北鬥為盼,在智慧航運時代逐浪而行
    以我國自主建設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技術核心,禹江科技開發的智慧航運數據監測系統正不斷為長江航運注入新鮮的科技動力,為航運物流搭建起智慧的「神經」。  「物流是一個不會衰竭的產業。」在位於南京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的辦公室裡,禹江科技的董事長許喬嘉談起選擇智慧物流行業進行創業的原因時這樣說道。
  • 【長城評論】致敬北鬥,致敬中國創造
    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nbsp&nbsp&nbsp&nbsp在此前的20年,也是在這裡,我國先後發射了54顆北鬥衛星。作為北鬥全球系統的「收官之星」,這顆衛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至此,中國人正式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
  • 美國GPS終於剝下「民用」偽裝,開始軍用升級,幸好我們有北鬥
    5G在全世界收到了許多發達國家的限制和阻撓,但卻沒任何一個國家對北鬥導航的啟用指指點點,因為北鬥的所有零部件的生產都是來自中國工廠,這背後是中國8萬名科學家長達20年的辛苦付出。今天就來說一說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北鬥導航的發展歷史說到北鬥導航不得不說一個故事。
  • 北鬥——冉冉升起的指路明燈
    6月23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也是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的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星座已完成部署。 今天(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終於可以向全世界鄭重宣告:由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現已全面部署完成。
  • 從道教信仰看鬥日裡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的意義
    本文摘自隨方設教公眾號,作者為尚德Shand,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農曆五月初三,恰逢鬥日,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三號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意味著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具短報文通信能力,已經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那麼,不過分解讀從道教看有何現實意義呢?其實,道教信仰中的北鬥,居天之中,為天之樞紐,斡運四時,凡天地日月、五星列曜、六甲二十八宿、諸仙眾真。
  • 北鬥導航,問道何方?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完成全球組網,標誌著北鬥系統邁入全球服務時代。在此背景下,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已於2020年11月23日至25日在成都舉辦,這也是衛星導航年會首次進入四川。
  • 相比華為,美國更恨中國北鬥導航!美國為何不敢對北鬥下黑手?
    對於一國來說,衛星導航系統的戰略意義不言自明。唯有利用我們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我們才能在戰鬥中得到完全的保障,而我們的國家在這一點上已經蒙受了損失,所以我們決定發展我們自己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那時,第一代反衛星武器系統是建立在「奈基-宙斯」反彈道飛彈武器系統之上的。這架飛機於1978年由F-15飛機發射。小的反衛星攔截裝置。目前,天基雷射反衛星技術正在研發之中。需要指出的是,在一流的反衛星技術面前,美國不敢談論太空戰。該聲明並未提及「摧毀北鬥導航系統」。防禦意識很強,因為害怕別人會引起太空戰。  十一月五日,中國在中心發射第49顆北鬥導航衛星,該衛星是由西昌發射的。
  • 北鬥來了,怎麼看手機使用的是北鬥還是GPS
    隨著我國北鬥三星全球成功組網,北鬥已經開始全面為我國甚至外國服務。在北京地區,已經有公司率先利用北鬥導航無人送菜。作為國人,我為祖國的強大,為科技的先進,感到驕傲,感到自豪。不知道你們知道自己的手機正在使用的是北鬥還是GPS導航服務。不妨來看看我寫的文章吧,對你有很大的幫助哦。
  • 百度地圖亮相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基於北鬥強大能力持續打造極致出行...
    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和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的全面完成,地圖導航的位置精準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11月23日,以「衛星導航,全球新時代」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CSNC2020)在成都召開。
  • 北鬥已建設完成,那「北鬥導航」怎麼用?「短報文功能」怎麼用?
    6月23號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北鬥導航系統(BDS)最後一顆衛星,也就是第55顆衛星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全球導航系統的收官之作,整個導航系統建設耗時20年。中國北鬥(BDS)是繼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第三大成熟的全球定位導航系統,以上三大導航系統和歐盟(GALILEO)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認定的導航服務提供商。
  • 苗前軍:北鬥導航系統打破GPS一家獨大
    2000年,我國建成北鬥導航試驗系統,成為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定位精度10米,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可全天候、全天時為用戶提供高精度的導航、定位服務,並具短報文通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