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復的《浮生六記》是記錄他生活的一本故事集,其中最受人關注的就是他和妻子陳芸的點點滴滴,無論身處怎樣的困境,陳芸總能從中找到生活的樂趣,她的樂觀是許多人喜歡她的原因。
陳芸是沈復心裡的硃砂痣,她聰慧玲瓏,好學上進,對事物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夫妻兩人的相處常使人啼笑皆非。可嘆紅顏多薄命,她終究在夫家受盡誤解早早去世。
沈復在《浮生六記》之中也感慨道∶「先起小人之議,漸招同室之譏」。陳芸既不拘泥於封建禮教的「女子無才」論,又無法完全擺脫這些束縛,這樣的矛盾使她令人惋惜的結局多了一些可預見性。而在她親身的經歷之中,我們也讀出了為人兒媳的艱辛不易與忌諱之處。
寡言不解釋
在沈復的眼中,陳芸活潑聰穎,多了灑脫之心 少了世俗之氣,在所見所聞中盡情揮灑著心中的見解。
她既是他的妻子,亦是他的知己。他會帶著女扮男裝的陳芸出門遊玩,陳芸即使在二人都潦倒之時仍然願意「拔釵沽酒,不動聲色,良辰美景,不放輕過」。
明明是這樣一個有趣的人,最後卻會不得公婆喜愛,鬱鬱而終。其中緣由之一,就是她的少言寡語,懶於解釋。
禍起之初,是陳芸識字並且會寫字,所以她公公希望她能為婆婆代筆,寫家書寄給他們,可是家書寄出後,家裡卻響起了風言風語,於是婆婆首先疑心是陳芸敘述不清、代筆有誤。
其實到這裡,她們的婆媳關係就可見一斑了——她們婆媳關係並不好,否則怎麼可能光憑這不見來源的風言風語,就認為是自己的兒媳婦的過錯。
也正是這樣的不信任之心,給芸娘以後的痛苦生活埋下了禍源。
而後才會在旁人有意無意的推波助瀾之中,將她推向婆媳關係的萬丈深淵。
因為有了不好的言語,她的婆婆決定不再讓她代筆,這樣一來陳芸的公公收到的信並非陳芸親筆,心中就起了芥蒂,沈複寫信回去詢問緣由,也沒有收到陳芸的回覆。這一來二去,芥蒂就加深了,她公公怒道∶「想是汝婦不願執筆」。
待沈復回到家中,想讓陳芸向父親解釋是母親不讓她執筆,她也只是說:「寧受責於翁,勿失歡於姑也」
陳芸沒有針對家裡的風言風語,對婆婆作出合理的解釋,導致婆婆對她不滿,也沒有針對「不執筆」一事向公公解釋,使得公公惱怒。
這樣一來,對於這件事的處理,她已是「裡外不是人」了。
人與人的相處之中,不可能全然心意相通,也不是人人都能領會別人的好心,很多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明白的小事,如果不解釋的話,就會釀成大錯。
這一點既是人際關係的薄弱之處,也是人際關係的便利之處。若能善於利用言語這把雙刃劍,就能在人際關係的博弈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穫。
自作主張
陳芸的公公曾言∶「一生辛苦,常在客中,欲覓一起居服役之人而不可得」,於是陳芸就想方設法為公公尋了姚姬為小妾,甚至還設計讓姚姬與公公相見,給他們一個一見鍾情的藉口。
此事本應是一樁美談,誰知她竟沒有事先知會自己的婆婆,婆婆不能對夫君發作,心中又惱怒有加,再一次將火氣對準陳芸,自此,陳芸所得與初衷背道而馳,算是徹底「失歡於姑」了。
其實這件事,陳芸就算事先告訴婆婆,結果也於事無補。
女人善妒,而給自己丈夫身邊安排小妾的竟然是自己的兒媳,妒忌就會發酵成怒火。
陳芸不該自作主張為公公擇小妾,更不該瞞著婆婆就促成此事,這樣的事不該做兒媳的來操持。
她這樣莽撞行事,只會使自己的處境愈發艱難。
陳芸自己是寬容大度的妻子,她還曾主動為丈夫擇妾,所以她以為婆婆是如她一般的人,卻沒料到百人百性,處處以己度人終究行不通。她既沒有弄清自己的身份,也沒有摸清婆婆的性格,身在局中卻不明局勢,最後落得個人厭鬼棄的下場,說到底,也是咎由自取。
不顧人倫,多管閒事
在《浮生六記》中有這樣一個情節∶陳芸的小叔向別人借錢,要陳芸出面做擔保。
她的確出面做保了,但是等到對方索債的時候,陳芸的小叔卻拿不出錢了。
這使得追債的人只能找到陳芸,恰巧在此時,陳芸的公公生病了,此時外面風傳公公的病是由姚姬引起的,姚姬既然是陳芸介紹而來,她自然也覺得這件事與自己有關,因此她寫信告訴沈復,希望能設法將姚姬送走。
好巧不巧,這封信恰巧被公公看到,知道自己的兒媳要遣走自己心愛的小妾,他心裡怒火中燒,又不好直接發作。
於是他找藉口提起陳芸做保借錢一事,他既對這一次借錢的事情耿耿於懷,又不忍直接責罰自己的兒子,還記恨陳芸要遣走姚姬。
於是就對這個「外來婦」發洩心中的怒火,以陳芸在信中對公公婆婆的稱呼不正確這樣奇葩的理由做導火索,問責陳芸。
陳芸將公、婆、小叔得罪了個遍,弄巧成拙,算是將家裡人得罪透了,自此,處境更是雪上加霜。
從陳芸的經歷中,可以看出她過得並不順暢,為人婦者,於娘家而言,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而於夫家而言,又始終是外人。相夫教子的同時還要處理與夫家的關係,須處處周旋,小心謹慎,一旦行差踏錯,誤會就會接踵而至。
陳芸身處封建時代,聰慧上進,做事有主見、灑脫大方,行事風格頗具有當代女性的影子,卻不被當時社會所接納,只因這些行為於當時而言已是出格,最終造成了陳芸的悲劇人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