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黴病是侵蝕觀賞魚的一大疾病,我們先來了解下水黴菌。水黴菌大範圍的分布於世界各地的淡水或者半鹹水域,以及潮溼的土壤裡,會在有機物身上滋生,是一種普遍常在的黴菌,包括水黴目、雙黴目,水節黴目等,水黴菌是最常見的,最適合生長的溫度是在10-15℃。但是很奇怪的是,有一種銀龍魚完全不怕水黴菌,觀賞魚被水黴病侵蝕,決勝者只有「銀龍」,原因是什麼?
先來了解下水黴菌是怎麼產生的。其主要原因是觀賞魚在擁擠的生活環境裡,受到周圍不好的環境因素導致表皮組織受傷,水中的水黴菌就會抓住這個空隙侵蝕觀賞魚,在魚身上壞死的組織上發芽,形成菌絲,不僅僅只有在壞死的組織上滋生,水黴菌也可以侵入壞死組織附近的正常組織,會分泌消化酵素來分解侵蝕周圍的正常組織,魚的皮膚肌肉壞死。繼而可以由水向各處傳播。
觀賞魚染上水黴菌有什麼具體症狀呢。一開始被沾上水黴菌的時候,魚的身上沒有什麼變化,當出現「白毛」的時候,就要注意了,這時候的菌絲已經侵入了魚身上受傷的部分,一旦分布全身,就糟糕了,魚的食慾會大減,肌肉會腐爛,最後死亡。而水黴菌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防止水黴菌滋生的有個小方法就是,在水中倒入大量的食鹽。
銀龍魚最常見的疾病是眼球下垂症、翻鰓症、白點症。那銀龍魚為什麼不會受水黴菌的侵蝕呢?跟銀龍魚的生長環境也有關係,由於金龍魚是大型魚類,所以準備的魚缸要很大,其體格很壯,生長速度很快,而且食量大,關鍵是可以吞食小型魚類,這就決定了銀龍魚不能和其他魚混著養。對於水體的管理也是嚴格要求的,這就減少了水黴菌出現的可能性,對於缸內的水質情況,會進行吸汙操作,而且嚴格控制水的酸鹼度,容氧量,溫度等,並且要求水內PH值在6.8-7.2之間,溫度在28℃,一旦發現了水內水質的變化,就要立即採取相應的措施去調整。
觀賞魚被水黴病侵蝕,決勝者只有「銀龍」,原因是什麼?銀龍魚自身的表皮組織也不易受傷,其病害也比較少,只要養殖人注重預防,銀龍魚就不會出現什麼疾病,更不會讓水黴菌沾染。其養殖銀龍魚時,養殖人用每缸240萬單位硫酸慶大黴素對水體進行消毒,殺掉水裡的病菌,防止水體感染被破壞了,進而對銀龍魚產生保護作用。當觀賞魚被水黴菌侵害的時候,銀龍魚完全不怕,生長環境和日常管理的不同,導致水黴菌在銀龍魚身上無法施展自身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