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的水黴病如何預防?這幾個防治措施值得學習
作為一個新手養魚人在養魚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小挫折,比如魚兒生病了,這就很難應付。我本想以佛系的態度養魚,可是現實不允許。俗話說得好,「懶養花,勤養魚」我這算是見識了。養殖觀賞魚真的是要勤勞些,勤於觀察,勤於思考,勤於換水。養魚先養水,在之前的文章裡面我也說過很多次,但是這是養魚的一個基本原則。
作為新手養魚的最害怕魚兒生病了,觀賞魚生病了不僅影響觀賞效果,而且還會讓人十分心疼。可是新手怎麼才能判斷魚兒患上水黴病呢?其實我們可以從魚的日常狀態中分辨,若是發現缸中的魚遊動緩慢,食慾不佳,在它的身上還能看到灰白色毛狀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判斷這是水黴病了。在這裡我就給各位魚友分享一下自己在養魚過程中預防水黴病的幾種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新手觀賞魚的水黴病該如何預防?這幾個防治措施值得學習。
措施一:養好水質。
養好水質不是說換換水就能解決的,新手養殖觀賞魚不可偷懶哦,平時記得及時清理缸中的殘留餌料,若不及時處理時間久了會滋生大量的細菌,對魚兒的身長及其不利。要加強過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水質處於一個良好的狀態。有條件的魚友可以養殖一些水草,水草也能改善水質。
措施二:保持魚缸中的水溫穩定。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我們有時候會感冒發燒,有些人的感冒發燒是因為氣候變化導致的,是因為外界環境忽冷忽熱,身體一下無法適應就就生病了。其實魚兒生病也是這個道理,水溫不恆定忽高忽低的,它也會受不了。所以在平日裡要增加光照,水溫不要太低,一般控制在22~28度最為適宜。
措施三:在每年春秋季交換時,進行水體和過濾系統消毒檢疫。
在魚缸中沒有魚的時候,可以直接用高錳酸鉀消毒,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魚缸中的魚是比較多的,所以我建議各位魚友還是用一個盆子兌一盆淡淡的加了高錳酸鉀的水,倒入魚缸之中。當然還可以用殺滅水黴菌的一些藥物,將這些藥物和鹽、小蘇打混合在一起清洗自己的魚缸。條件允許的魚友可以加強過濾系統,通過升溫爆氧的方式進行消毒也是可行的。
措施四:若發現病魚及時隔離。
若是發現病魚及時將其隔離,先不要給它餵食,讓它靜養幾天。在隔離期間使用粗鹽水清洗魚身,但是前提要將它身上的毛狀物用棉籤沾掉。做好這一步之後給它上藥水,用高錳酸鉀和鹽水混合之後,給魚浸泡20到30分鐘左右,進行殺菌處理。一般情況下隔離時間為一個星期,就要進行兩次下藥處理,等到它痊癒之後就不用那麼操心了,可以採用正常狀態養殖了。
想要防止魚兒生病我們得先學會預防這些疾病措施,這樣在以後養殖的路上也能少走彎路。今天的養魚知識就給各位魚友分享到這裡,我會定期更新關於養魚的更多知識,感謝您的關閱讀,請多多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