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水黴病是一種真菌性疾病,一旦發生,病魚出現焦躁不安、食慾減退、體質下降、行動遲緩,最終瘦弱而死。水黴病的發生嚴重影響養殖效益。那麼我們該如何有效防治水黴病呢?
水黴病病原菌有哪些特點?
由水黴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在我國淡水水產動物中的體表和卵上共發現的水黴有十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水黴和綿黴。水黴對溫度適應範圍很廣,對水生動物種類沒有選擇性,凡受傷的機體和卵均可被感染致病。往往寄生在傷口處吸取皮膚養料後迅速地萌發,向外生長,菌絲向內深入肌肉,向外生長棉狀毛,使組織壞死。
水黴病有哪些症狀?
患病魚典型症狀為上浮、漫遊及離群獨遊,肉眼可見患病魚體表似灰白色棉毛狀,並出現焦躁不安,常與其他固體物發生摩擦,以後魚體負擔過重,遊動緩慢,食慾減退,最後瘦弱而死。
疾病早期,肉眼看不出有什麼異狀。當肉眼能看出時,菌絲不僅在傷口侵入,且已向外長出外菌絲,似灰白色棉毛狀,故俗稱生毛,或白毛病。由於黴菌能分泌大量蛋白質分解酶,機體受刺激後分泌大量粘液。
如何診斷水黴病?
在發生水黴病的早期,取病變處組織放顯微鏡下觀察可見灰白色菌絲,感染早期治療相對容易。在發生水黴病的後期病變部位肉眼可觀察到灰白色棉絮狀覆蓋物,此時病菌菌絲已經深入肌肉,治療較難。
為什麼發生水黴病?
(1)魚體必須要有傷口,沒有傷口不會發生水黴病。
拉網操作不當,魚種跳躍,造成勒網、掉鱗;運輸過程中,密度過大,摩擦損傷;感染寄生蟲、細菌、病毒等病原造成外傷;放苗操作不當,致使受傷;凍傷或者缺氧造成組織壞死;氣泡病引起組織損傷等均會在體表造成傷口。
(2)溫度適宜,水黴數量足夠多
水黴廣泛存在於底泥中,當水溫適宜時,水黴大量萌發、繁殖。此時,若水環境惡化,水黴數量將呈暴髮式增長。水黴與魚體傷口相遇的概率大大提高,那麼它發生水黴病的機率也會相應的高。
(3)水體不穩定
水體不穩定,造成魚體應激,體質下降,同時容易發生氣泡病,是加重死亡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實踐發現水清和連續陰雨連綿天更易發生水黴病。
水黴病的防治
1、水溫:提高水溫,辦法有搭蓋保溫棚、適當提高水位、燒鍋爐等等。只要水溫足夠高,就不會有水黴病,這才是根本。因此,在實踐中,請根據魚的品種、池塘條件,採取必要的措施,從水溫這個根本上預防水黴病。
2、鹽度:根據魚的品種,在冬季低溫來臨前,適當提高水體的鹽度。這是在實踐中行之有效的預防辦法!
3、防止機械損傷:拉網抓魚、換池等操作時,儘量減少魚體損傷。進行這些操作後,水體要及時消毒,幫助魚體傷口儘快癒合。
4、做好寄生蟲殺滅工作,防止寄生蟲(如車輪蟲、指環蟲、中華鰠等)對魚體造成損傷,被水黴孢子侵襲傷口。可以在飼料中添加樂暢桉樹精油進行寄生蟲的防控,阻斷寄生蟲傳播。
5、提前使用增強魚體免疫力的產品,飼料中添加膽汁酸可以促進肝臟的解毒和排毒,修復肝臟損傷,提高自身免疫力。(
本文轉自【養殖前沿】。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wx@fishfir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