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魚計劃|紅斑馬魚怎麼養?詳細介紹紅斑馬魚及其養殖方法

2020-12-03 農情萬家

文|大李話魚

點右上方【關注】看更多精彩文章,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

前言:萬魚計劃是「大李話魚」推出的首項專屬介紹各種觀賞魚的美文活動,旨在用通俗、簡便的語言,讓眾多的觀賞魚愛好者有機會了解更多的觀賞魚品種,以便更好的輔助養殖選擇。如果你有想了解的魚,請在下方留言,小編一定竭盡全力,完善其簡介說明,力求能給大家提供更多的信息。

萬魚計劃|紅斑馬魚怎麼養?詳細介紹紅斑馬魚及其養殖方法

斑馬魚主要分為普通斑馬魚和大型斑馬魚兩種,而我們今天要講的紅斑馬魚則屬於普通斑馬魚的一種,紅斑馬魚原產地是孟加拉國,其自身美麗鮮豔,周身布滿粉色斑紋,通體呈現紅色,分外亮眼。從外形看,就知道這種魚的觀賞價值是極高的。

紅斑馬魚在魚缸中很容易成為主角,因為其色彩過於鮮明,而又活潑好動,總感覺它可以24小時不休不止,真是精力充沛啊!紅斑馬魚屬於熱帶魚中的一種,是眾多觀賞魚愛好者追捧的對象之一。紅斑馬魚性情溫和、玲瓏剔透,可以單獨飼養也可以與別的小型魚進行混養,養殖方法簡單易學。

紅斑馬的養殖主要在後期餵食上,這不是一種嬌滴滴的魚類,對水質的要求也不高。養殖觀賞魚的水必須是困過的水,不要直接用自來水養魚。新魚入缸前需要特別注意過溫、過水細節,剩下的就是按時投餌料了,簡單吧?

現在是冬季了,受到氣溫的影響,對熱帶魚的養殖必須提供水溫加熱設備,水溫的恆定是養好魚的關鍵(具體的新魚入缸我們有文章已發布,歡迎大家查閱)。紅斑馬魚能夠存活的最低水溫大約在15℃,而適宜生長的水溫在22-26℃之間。小編對養殖紅斑馬魚的建議是每周換一次水即可,除非有特殊情況,比如遇魚病等。

紅斑馬魚是草缸的最佳搭配魚類,「紅魚綠葉」仿佛渾然天成一般,景象異常迷人。紅斑馬魚屬於雜食魚類,能吃的它都吃,尤以好食熱帶魚專用餌料及紅線蟲為主,這種餌料對水質汙染程度很低。其餌料便宜且獲取簡單,餵食時,每天控制在一次即可,不宜超量,否則紅斑魚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擾。

此魚大約5個月內即可長成,便可繁殖寶寶,且數量很多,大約3天就能孵化出幼魚,此時必須分缸養殖,不然幼魚有被成魚吃掉的風險。看了這紅斑馬魚的介紹,你有什麼看法?有沒有想養殖的衝動?請在下方留言。感謝大家的閱讀,特別感謝添加關注的朋友們!

相關焦點

  • 斑馬魚怎麼養的?如何分公母?其壽命有多長?
    斑馬魚因成群遊動時猶如奔馳於非洲草原的斑馬群,故此得斑馬魚之美稱。其常用於水質環境的監測,也是比較好養的一種魚。那麼斑馬魚究竟是怎麼養的?
  • 斑馬魚的飼養
    斑馬魚可以分為普通斑馬魚和大型斑馬魚,我們一般飼養的斑馬魚屬於最普通的品種,而其中的紅斑馬魚原產於孟加拉國等地,是很美麗的一種熱帶魚,身上布有斑紋,身體顏色為紅色,紅斑馬魚怎麼養其實很簡單,只要準備合適的環境並且按時餵食就好。
  • 斑馬魚繁殖
    隨著斑馬魚飼養越來越多,斑馬魚繁殖被日漸提升到另一個階段。在斑馬魚繁殖中,需要有哪些注意事項,或者說需要有哪些準備工作,都需要有一個規劃。 斑馬魚繁殖前,先了解斑馬魚。斑馬魚屬於卵生魚,4個月左右會進入成熟期,觀察體型不是很大,若進行繁殖,最佳的選擇應該是5個月左右。當然斑馬魚繁殖周期不是很長也不會是太短,大概在一周7天左右,繁殖產卵效率很高,300—1000粒不等,可連續6——7次/年。
  • 用斑馬魚研究治癒人類疾病 南京浦口一企業出臺養殖標準
    2019-12-21 11:40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利用斑馬魚來研究治癒人類疾病,是近年來全球熱點科研項目,研究顯示,包括癌症在內的約2000種人類疾病能出現在斑馬魚身上,研究斑馬魚的最終目的是找到治癒人類相關疾病的方法
  • 養魚的技巧,斑馬魚與珍珠斑馬魚,飼養方法和注意事項
    生活中很多人喜歡養寵物,今天分享兩種魚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斑馬魚也被稱為印度斑馬、藍條魚、條紋魚、鯉科魚。魚長5-6釐米,身體細長紡錘形,腹部圓,尾柄扁平,頭部小,眼睛大,嘴朝上。背鰭很小,位於背部稍後。其他的鰭又長又優雅,尤其是長袖胸鰭和薄紗尾鰭給人印象深刻。
  • 小小斑馬魚 醫學界「網紅」
    本報訊 身長不過幾釐米的斑馬魚,卻是醫學界的「網紅」。12日,第14屆國際斑馬魚大會在蘇州開幕,吸引了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多位行業專家、技術人員與會。這也是該會議首次在美國以外的地區舉辦。
  • 小星說寵物:如何養好斑馬魚
    斑馬魚有叫藍條魚或者是花條魚,它最開始是養殖在印度的,後面被移植到新加坡等地,他是因為他身上的顏色豔麗,是很受歡迎的一種觀賞魚,那麼它該怎麼養呢。一、生活特徵1、品種:斑馬魚它長4-6CM,最大的斑馬魚可以長到8CM,身形稍微的偏扁。它的背部是橄欖色的從他的尾巴到頭部布滿了藍色的條紋。
  • 通過斑馬魚快速檢測水源毒性
    原標題:通過斑馬魚快速檢測水源毒性 近期,記者從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獲悉,由該園研究員陳峰完成的「斑馬魚測試水質及其毒性的用途和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據介紹,對日益惡化的水源汙染問題,自來水廠所採取的方式是加入大量超過標準的氯(漂白粉)來消毒殺菌。
  • 長鰭斑馬魚簡介
    遊泳速度長鰭斑馬魚性情溫和,小巧玲瓏,幾乎終日在水族箱中不停地遊動,它們還會群遊,遊動速度奇快,沒點技術還真的很難撈到。飼養長鰭斑馬魚易飼養,可與其他品種魚混養。在5-40℃均能存活,飼養適宜水溫範圍為23-30℃,對水質的要求不高。
  • 斑馬魚怎麼養,教你3個技巧!
    雖然斑馬魚屬於寵物熱帶魚裡面對水溫要求不高,在18攝氏度一下的水域裡也能很好的存活。但是,在飼養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幾個方面,確保你的愛寵斑馬魚更加的靈活多動。很多朋友覺得飼養斑馬魚水溫不是最關鍵的,小編這裡想說的是,想要寵物熱帶魚——斑馬魚的狀態好的話,最好還是要控制好你魚缸裡的水溫!
  • 用來代替小白鼠的斑馬魚 杭州有企業能養殖了(圖 視頻)
    >  養殖中的成年斑馬魚 此前,他們用到的斑馬魚都是從北京運過來的。現在,杭州也有企業能養殖和實驗斑馬魚了。    今天,杭州環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接受了AAALAC的授牌,成為了中國第一家獲認證的斑馬魚實驗動物機構。這也是浙江省第一次有實驗動物機構獲得AAALAC認證。
  • 神奇「轉基因斑馬魚」現身
    本報訊即便水中環境雌激素汙染僅達到極微量程度,轉基因斑馬魚的肝臟就會發射綠色螢光。這種可直觀監測環境雌激素汙染的「轉基因斑馬魚」近日在復旦大學研究成功。專家認為:該轉基因斑馬魚用於檢測水環境中的雌激素十分方便、快速,對環境保護和生殖生理以及生殖病理具有重要應用和理論研究價值。
  • 斑馬魚1號染色體全基因敲除取得進展
    在斑馬魚研究歷史上,歐美學者發起過幾次大規模的隨機誘變突變體庫,開展基於「從表型到基因型」的正向遺傳學篩選,奠定了斑馬魚作為國際公認模式動物的重要基礎。隨著斑馬魚全基因組測序的完成和CRISPR/Cas9等基因組編輯技術的成熟,規模化靶向構建斑馬魚基因敲除突變體庫,系統開展「從基因型到表型」的斑馬魚反向遺傳學研究成為可能。
  • 中國領先斑馬魚實驗室環特生物通過CNAS認可
    環特生物斑馬魚實驗室通過CNAS認可,標誌著環特斑馬魚實驗室具備了按相應認可準則開展檢測和校準服務的技術能力。同時,獲得了籤署互認協議方國家和地區認可機構的承認,環特斑馬魚實驗室也可在認可的範圍內使用CNAS國家實驗室認可標誌和ILAC國際互認聯合標誌。
  • 斑馬魚能長多大,能活多久
    斑馬魚是一種外觀比較好看並且也比較好養的魚,所以它們比較受養殖者的歡迎。
  • 如何飼養斑馬魚?
    斑馬魚的體長4 ~ 6釐米,體呈紡錘形,顏色很漂亮。背部為橄欖色,體兩側為深藍色條紋,中間雜有金色或銀色的線條,花紋和動物斑馬的條紋相似,追逐起來,恰似一群斑馬奔馳,故此得斑馬魚之美稱。 斑馬魚品種較多,常見的有大斑馬、珍珠斑馬和閃電斑馬等。大斑馬魚體長可達到12釐米,是一般斑馬魚的1倍。珍珠斑馬魚身體上布滿珍珠斑點,而沒有藍色條紋。
  • 斑馬魚你知多少?
    斑馬魚斑馬魚體側從頭至尾分布數條淺粉色條紋。體長4~6釐米。體呈紡錘形。斑馬魚身體延長而略呈 紡錘形 , 頭小而稍尖,吻較短,全身布滿多條深藍色 縱紋 似斑馬,與銀白色或金黃色縱紋相間排列紋路比較有條理。在水族箱內成群遊動時猶如奔馳於非洲草原的斑馬群,故此得斑馬魚之美稱。
  • 劉廷析:不舍離別斑馬魚(人物)
    劉廷析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發育與疾病實驗室研究組長,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組長,曾獲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擇優支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支持、「上海浦江人才計劃」擇優支持等;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10年榮獲第三屆「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
  • 家庭常見的觀賞養殖魚-斑馬魚的雌雄辯認及繁殖技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人在家裡養起了觀賞魚,而斑馬魚是是觀賞魚中較好養的魚種這一,下面就來談談斑馬魚公母的識別及繁殖技巧
  • 顏色的喜好影響斑馬魚學習,斑馬魚
    結果表明,斑馬魚優先選擇綠色,而不是藍色;當附有獎勵時,馴化的魚選擇綠色而不是藍色。斑馬魚也偏愛紅色而不是綠色。來自一個野生種群的魚類既學習了兩種顏色,又反向學習了從綠色到紅色的知識,反之亦然。不論獎勵多少,來自另一種群的魚都顯示出對紅色的壓倒性偏好。馴養的魚沒有逆轉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