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開始今天這篇推送的編輯之前,我看了一下後臺的編輯歷史。
這裡的上一次書店探店,已經是接近5個月前的中信K11店;
而上一次做北圖的新店探店,更需要追溯到兩年多之前龍之夢第三代店面的開業。
也就是說:從2017年6月到2019年6月這長達兩年的時間裡,北圖在瀋陽地區沒有開店。
反而,在去年5月,北圖關掉了位於三好街的誠大店,並宣布將其遷址到鐵西區的千姿匯商場,預計同年7月開業。
在誠大店撤店之後,北圖在千姿匯商場的1層設置了臨時辦公室,並在1層中庭和2層北側設置了兩塊臨時的店面區域,用於售賣特價書籍。這批特價書並不是每年惠民書市的產品,而是另外一批庫存書,外加原誠大店的《老夫子》漫畫。
位於千姿匯2層的北圖千姿匯臨時店,2019.03.18。
而商場內則設置有招商廣告牌,其中有幾幅店面效果圖惹人關注:
千姿匯商場內的店面招商廣告及店面效果圖,2019.03.18。
這幾張效果圖裡,圖二無疑最吸引我。因為,這個架構讓我想起了地王店的那列「火車」,給我一種縱深的感覺。再加上廣告中提到的整體規劃,無一不讓我對這裡產生期待:北圖能夠盤活千姿匯這麼一棟已經沉寂多年的商業建築嗎?
通往3F及以上的扶梯曾長期處於關閉狀態,去往樓上的萬達影城及英語培訓機構一度要繞行兩端的直梯,2019.03.18。
千姿匯商場於2012年開業,曾經先後定位為新興商業街區和社區購物中心,並且最初曾對外招商過一批小型商鋪。但由於地理位置和門前的交通情況不佔有絕對優勢,商場人氣一直不高。
在北圖進駐前,千姿匯幾乎只存在三種業態:餐飲、影城和培訓機構。
商場的1層擁有美津火鍋、喜家德水餃和麥當勞(瀋陽為數不多位於樓體內的得來速餐廳);地下層至2層則因「朵朵童世界」的原因,聚集有大批培訓機構,從聲樂到英語,圍棋等等一應俱全,某個在全國有數十家分校的英語培訓機構甚至將這裡設為總管理處。
至於3層以上,曾經只有KTV和影美影城兩個主力店。後期,KTV因經營不善停業,於是3層變為空置;而影美影城則被萬達院線收購,成為萬達影城興工北街店,也是目前瀋陽唯一一間不設在萬達廣場,且沒有特效廳的萬達影城。由於客流不佳,今年初開始,這間萬達影城曾一度變為只在每周五至周日營業,後變為工作日晚間及周末午後至夜間營業。
或許北圖也了解到這些內容,因此計劃中的書店區域一直處於擱置狀態,沒有進行大規模動工,原定的2018年7月正式營業也隨之一拖再拖。這段期間,臨時店面一直在樓內不同區域銷售著有限的圖書,臨時辦公區也一直有人留守辦公。而3F的書店工地區域也沒有對外封閉,仍然可以通過電梯進入:
尚未動工的千姿匯F3書店區域,2019.03.18。
(圖片從客梯內拍攝)
上面這批圖片的拍攝,是因為3月時我得到消息:千姿匯項目準備重啟。而在6月初,千姿匯樓體上開始掛出北圖招牌:
位於千姿匯原KTV門臉的北圖招牌,2019.06.11。
而位於2層的臨時店也已經遷到地下,原位置開始了裝修。
3層的裝修也同時重啟,下圖中可以看見有書架被搬進工地:
電梯中觀察到的F3裝修情況,貨架為誠大店遷入,2019.06.11。
樓下的一塊廣告牌,則明確將開業時間鎖定在了6月——事實也如此。
留在F1臨時店位置的開業預告廣告牌,2019.07.01。牌子下方的桌子就是之前臨時店的貨架,後方則是臨時辦公室(現已騰空)。
6月26日,北圖在微信訂閱號上宣布:改名為「鐵西店」的千姿匯店正式營業,開業初期全場圖書進行75折促銷。但,「鐵西店」這個名稱似乎不太妥當,因為北圖在鐵西區還有滑翔、大都匯和仙女湖三家分店。
由於開店首幾日是我的工作日,因此這次的探店拖到了昨天(7月1日)我休息才進行。我在BGM上選擇梁博的《我不知道》,第一層意思就意在於此。
事實是:探店之後,我依然不知道,該如何開啟這篇推送...
因為,關於這裡的現在與未來,我只能說Just wait...
這個位置與之前相比,唯一的不同是樓梯上被貼上北圖字樣。但走近了才發現:這個入口是鐵將軍把門,書店的入口依然在商場內部。
上到F2原臨時店位置,看到的第一個物品是水吧。時隔兩年,北圖的新店竟然沒有設置大規模的簡餐或者咖啡吧,這才是最讓我驚訝的地方——畢竟,盛文系統的校園門店都開始出現自營比薩了。
少兒組低架區,靠近窗外的位置設置了一間小型的真人CS館。
少兒高架區,設置有幾套兒童桌椅,一個小型的滑梯,樓梯上方放置有幾幅畫作。未來,這塊區域可能會有定期的少兒繪畫活動。
靠近入口的位置,旅行社,售賣學習機和學習桌椅的店鋪正在籌備。
店面裡設置了一塊小黑板作為「塗鴉牆」。不知這是店員的傑作,還是孩子的傑作?
到了這裡,第一部分店面探店結束。
等等?不是同一家店嗎?怎麼還分成兩個部分?這裡就不得不提千姿匯商場的喪病結構了。
北圖這次承租的,是2層北側原遊樂場的部分,外加3層全層。因為先天原因,兩部分之間互不相通,只能通過商場的扶梯與直梯相連。因此,這家店的少兒組和其它圖書區域是分開的,結帳也要分兩部分進行——類似市店大東書店老店的結構。
3F店面扶梯一側的門臉,也可以說是真正的書店門臉。通往樓上萬達影城的扶梯則位於書店裡。
南側的門臉,右邊為培訓機構教室。這個門臉正對著商場的另一組直梯(千姿匯有兩組直梯,一組可以直通書店裡,另一組則位於圖中位置的對面)
左手邊是3F部分的收銀臺(圖二圓形部分),晨光文具及眼鏡店。這也應該是北圖系統的門店中第一次出現眼鏡店。
向對面看去,就是效果圖中那個帶透視效果的貨架。店面的歷史圖書擺放在這一區域。實際效果來看,這個部分更像市店長安裡店的閱讀休息區。
和誠大店時期一樣,三聯,商務印書館等都擁有專架(本組圖二,可以看到很多的商務館漢譯名著系列),並且面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擴大。
靠近南側電梯口大門的區域是文教圖書區,售賣外語、辭書及教輔類圖書。不得不感嘆,誠大店作為前總店,到底為這裡打下了多好的圖書基礎...
文教區向裡走,是生活及科技圖書區,兩塊區域無縫連接。
由於店面還沒有完全布置完畢,因此有個別空貨架。
靠窗位置設置有一排吧檯樣式的閱讀區,座椅花色非常別致。
靠窗區域後方,有一個小型舞臺,書架上擺滿「譯林經典」的藍皮,還有譯林軟精裝名著系列,酷似歌德店那個滿牆「企鵝經典」的舞臺;它的旁邊設置有金融類圖書區域。
至於文學圖書區,則是背對扶梯入口,設置在3F北側。
從南側走過去,先看見的卻是保溫杯售賣區域。
外國文學及精品圖書區域,幾乎是誠大店原各自區域的複製版。
靠窗外的一部分仍然處於裝修狀態。沙發後面的這排書架裝飾,似乎是天地店原來VIP書房裝飾的翻版。
另外,可以透過玻璃看到有工人在天台施工。或許,這家店未來有開放天台的可能性?
所以,在歌德店、新谷店和盛文系統都有自營簡餐的情況下,為啥北圖還要招商外部的簡餐呢...
到了這裡,千姿匯店的探店才算真正結束。
這裡還要提一個小插曲:
在我走到外國文學區域的時候,兩個整理圖書的店員毫無徵兆地衝我說:「需要什麼圖書嗎?」
我:「沒關係,我自己看看。」
店員:「教輔書在對面!」
我:「我不找教輔書,謝謝啊...」
呃...或許在北圖店員眼裡,像我這種長得年輕的就只可能是學生,就應該來書店找教輔書...
作為一家從書架到圖書繼承了前總店各項設施和服務的店面,千姿匯店還是值得一提的,因為這家店體量足夠大,鐵西區現有的幾間北圖根本無法與之相比。
但,問題是:北圖究竟如何定位這家店?如果是旗艦店的話,裝修卻十分簡約;而如果是社區店標準,兩層樓的圖書總量又是按大型店面規模布置的。
這裡最大的軟肋,還是千姿匯商場人氣不佳。這裡不像曾經的新誠大,有著博庫打下的濃厚底子,還有周邊龐大的客戶群。
即使臨時店開設了一年多,千姿匯的客流依然有限,只靠附近居民與樓內培訓機構的學員及家長肯定不足以支撐下去。
但,這裡與鐵西區內其它的書店可以互補,正好彌補鐵西區,還有皇姑南部靠近鐵路地區在大型書店上的缺失,因此未來可能會輻射鐵西區乃至皇姑區南部的客流。
不過...我操心這個幹什麼呢...出版集團最不缺的,不是人,不是書,是錢...至於未來,Just wait就好了...
誰能知道,等待著這間北圖的,是一個怎樣的未來呢?會不會按照我們說的劇本來上演呢?
「城市書香」,以書為媒,穿梭現實內外。
Eddie's Site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歡迎留言,歡迎分享,如需商業轉載請後臺知會。
書店名稱:北方圖書城瀋陽千姿匯店(官方宣傳名稱為「鐵西店」)
地址:瀋陽市鐵西區興工北街34號千姿匯F2北側及F3全層
公共運輸:公交興工街千姿匯/霽虹站
個人評級:四星
優點:
作為前誠大店的繼承者,這裡的圖書選品和圖書儲量足夠好,說是北圖在鐵西的旗艦店也不為過。
文創和餐飲等恰到好處,不會出現過於突兀的情況。
缺點:
兩層樓之間因為商場的設計問題被迫採用分離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讀者的整體體驗,特別是親子客流;
導向標識不清晰,讀者很難發現F3是分成兩個部分的圖書區;
圖書分類上不夠明了,僅名著就有三個不同規模,不同位置的書架,無法讓讀者準確找到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