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便形狀看腸道健康:對照5個特點,排除疾病可能

2020-12-05 奇妙的本草

「醫生,我爸今年59歲了,他這兩天胃不怎麼舒服,總是感覺肚子出現脹氣,經常放屁,就連大便也是黑色,還十分粘膩這正常嗎?

人上了年紀,腸胃很容易出問題。對於案例中的不適症狀,妙姐相信大部分人也有。偶爾幾次,問題其實不大,但若經常出現黑色、黏膩、頻繁放屁的症狀,就要留意了,這很可能是消化性潰瘍,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情況。建議儘早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大便雖然是排洩物,人人談而厭之。但正是這不起眼的存在,往往更能反應出身體一些問題。

如何從大便看健康?

1997年,英國布裡斯託的兩位學者,西頓和路易斯率先發明了布裡斯託大便分類法。因為大便的形狀代表了大便在大腸內的狀況,也可以據此判斷食物經過消化、到形成大便所需要的時間等。

西頓和路易斯將我們的糞便,根據形狀形態,將問題分為七類:

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從第一類到第七類,糞便是根據糞便本身的粘質來決定。

從第一類和第二類略硬的形態可以得知,這樣的糞便表示身體有便秘的情狀。

第三類到第四類則是理想的大便形狀。

第五類到第七類則代表人體可能有腹瀉的狀況。

健康大便具備的5個特點:

我們分析了大便的形狀以後,就可以進一步分析出大便與身體健康的關係。健康的糞便一般具有五種特點:

首先是排便順暢速度快,沒有便秘阻隔,也不會有腹瀉的痛感。我們可以在平時觀察一下自己的排便速度。如果是在比較短的兩三分鐘內排洩出來,並且非常順暢,沒有特別的粗糲感和不通,那就說明腸道蠕動健康。

其次是糞便的顏色呈現黃褐色。說明身體比較健康,消化良好腸道好。許多時候,大便出現黑褐色或者其他異常的顏色時,都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腸道和消化問題,或者說明身體內雜質較多,排毒不暢,導致糞便顏色很深。

另外還有糞便的形狀,這個我們上文已經分析過,最健康的糞便形狀就是長條形、比較順滑,沒有過硬或者過稀。這種狀態代表人體消化功能良好。

還有就是糞便沒有反常的異味。雖然糞便都是臭的,但是消化不良的身體排洩出的糞便味道非常刺鼻並且臭味很不正常,有「惡臭」感。如果臭味正常,則代表身體健康,吃下去的食物也正常。

最後一點就是排便比較規律,大便表面也光滑,沒有粗糙感導致的便秘。一般來說,健康的身體每日排便是比較規律的,一天一次或者一天兩次。如果有便秘情況的人,則糞便粗硬、排洩不暢,並且排便時間不定,有時候一天一次,有時候好幾天也沒辦法正常排便。

如果大家根據這些表現判斷出自己的排便異常的話,就要早日發現,早日採取措施來緩解便秘、或者腹瀉等狀況。

排便姿勢也大有乾坤

除了從糞便觀察身體狀況以外,我們也要關注排便的方式、姿勢。不同的姿勢也對排便大有影響。

首先是我們中國人最熟悉的蹲便。採取下蹲姿勢時,肛直角為100度左右。肛直角越大,排便所需的力氣就越小,也讓排便更加順暢。但是這個姿勢並非適用於所有人。據研究發現,亞洲人比歐美人會更加容易下蹲,所以這個姿勢也叫作「亞洲蹲」。對於不能亞洲蹲的人來說,蹲便就是一種痛苦了。並且,蹲便的時間過長的話,也會讓腿部血液不通,造成腿腳麻木。

另一個經典姿勢就是坐便了。馬桶的發明讓人們可以舒適地坐在馬桶上進行排便。這樣的姿勢可以有效緩解腿部壓力,不會讓人在排便時候急急忙忙,比較舒適。但是這個姿勢有另一個缺點是,舒適的坐姿讓人很容易就在廁所停留更久的時間,有罹患痔瘡的風險。並且,我們採用坐姿的時候主要是腹部發力,比起蹲便來說,這個姿勢比較費力,不如蹲便容易。

因此,兩個姿勢相比較下,蹲便可以更容易地幫助我們排便。

不管採取哪種方式排便,醫生建議大家,預防腸胃病,都要謹記4個秘訣定時定點、速戰速決、專心致志、隨有隨去。

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每天固定排便時間,每次排便要專心,不要坐在馬桶上玩手機或者看書。且每次排便不要超過5分鐘為佳。如果實在一次無法解決的話,也可以分成多次去上廁所。

排便這件事大有學問,希望大家經過這篇文章的學習,可以通過大便更加了解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態,不要讓排便成為身體的負擔與疾病隱患。

參考資料:[1]王立柱,肖斌,於貝貝.患者入院前排便姿勢及排便狀況與痔病發病的關係探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6(10):56-58.[2]肖勇洪,唐超炫,王宏,李黔雲.淺析仲景「固小便以通大便」思想[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43(12):1348-1350. [3]王貞虎.大便,人體健康的「黃金密碼」[J].綠色中國,2015(10):70-7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屎」就是腸道內的一面鏡子!通過大便形狀、氣味等反應健康狀態
    由此可見,屎真的是一個好東東,在農村經常被用作有機化肥,天然健康又環保。屎就像一面鏡子,可以照出腸內環境,藉此來判斷我們的健康狀況。臨床上的"糞常規"檢查就是基於這個道理。通過大便的顏色、形狀和味道,就可以了解整個消化系統的狀況。
  • 你觀察過大便嗎?大便裡有大學問!這樣形狀的大便可能是疾病信號
    01為什麼要觀察「臭臭的」大便?大便裡有大學問!首先,觀察大便的當下形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健康狀況。如便秘和腹瀉,這兩種情形是患病前身體狀況不良的信號,大便往往通過它此時的形狀警示我們要多注意飲食,注意保護脾胃。其次,大便的形狀是衡量健康的準則!
  • 大便看健康:大便顏色不同,暗示不同的疾病,早發現早調理
    消化系統所負責的工作就是將每日攝入的食物分解、吸收,但是這些食物並不能完全被機體利用,剩餘的食物殘渣,會不斷在大腸內堆積,水分被再次吸收之後,就變成了大便!成年人每日大便次數在1-2次左右,不過畢竟每個人的消化功能、飲食等都不相同,從科學角度來看,只要一周內大便次數在3次以上,腸道就處於正常工作的狀態。
  • 大便有這幾個特徵,說明你的腸道很健康,恭喜你
    人想要維持健康狀態,一日三餐必不可少。但是,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並不會被完全消化和吸收,在腸道內完成最後一項吸收工作後,食物殘渣就會變成「廢物」,然後隨著便意到來排出外。此時很多人都會無情地按下衝水鍵,殊不知「大便」並非毫無用處,它可是腸道健康的晴雨表。
  • 體內有疾,大便先知?大便的7種形狀5個顏色,暗示身體的健康情況
    俗話說:腸胃好不好,主要看大便,意思是看看自己的胃腸是否有問題,等上廁所的時候看看自己的大便就可以了。因為糞便的形狀、顏色等特點反映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從而可以得知自己是否有便秘或者腹瀉,更可以通過這些了解胃腸道是否有病變,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大便了解胃腸健康呢?出現便秘或者腹瀉的人又該吃什麼東西來改善呢?
  • 經常便秘,病根在腸,大便出現3個變化,多半是腸道疾病問題
    往往這種情況又被大家忽視,認為是消化不良的原因,吃一些消化藥就可以緩解,但是孰不知腸道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容易演變為腸癌。經常便秘是很容易出現腸道疾病,因為在腸道疾病發生的前期是沒有任何的徵兆的,因此在早期很難發現,長時間出現便秘的情況是導致腸道疾病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說如果患者們大便習慣發生微妙的變化,這種情況持續到兩周以上,並且沒有得到什麼緩解。
  • 大便顏色、大便次數、大便形狀的這些改變,預示著這些疾病
    我們可以通過大便顏色、形狀、次數來初步判斷可能存在的問題。一、大便的顏色健康成人的大便為成形的黃色或褐色的。2、血便一般是下消化道疾病,比如痔瘡、如直腸癌、肛部腫瘤、腸結核、直腸息肉、肛門裂傷。部分人吃完某些食物,比如吃西瓜等紅色食物或服用某些藥物,也可造成紅色大便。3、綠便消化不良、腸道功能失調等疾病時,大便呈綠色。
  • 腸道問題不能拖,糞便出現5種表現,腸道可能已經病了,需重視
    通常常規檢查,大便的性狀、顏色、氣味等都很重要,正常的大便一般是黃色或棕黃色,柔軟的形狀,多為柱狀。如果飲食中攝入的蔬菜較多,則氣味較少;如果攝入的肉類較多,則糞便中存在的蛋白質分解物,則氣味較大。腸道問題不能拖,糞便出現5種表現,腸道可能已經病了,需重視1、柏油樣便這一便樣的出現,可能與人體消化系統有關,也可能與近期過度食用豬肝、動物血等食物有關;為保證身體健康,若出現此種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檢查消化系統,包括十二指腸、胃、食管等部位,排除可能的出血。
  • 大便粘馬桶懷疑溼氣重?未必,也可能是腸道問題,及時檢查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大便粘馬桶都和溼氣重有關,還有可能是你的身體已經生病了,特別是以下幾類別忽視:1、腸胃功能紊亂胃和腸道就是人體內最重要的兩個消化器官,在二者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排出的便便為黃褐色偏軟但成形的狀態。
  • 經常大便是這些形狀?當心這幾種病,千萬留意!
    而對於體檢,也許我們總會以沒時間、沒錢各種藉口來敷衍,但生活有很多小細節同樣也可以作為健康體檢儀。因此,只要你細心留意下,還是能夠從中獲得有價值的健康信息。例如上完廁所不妨可以回頭看下你的便便......
  • 上廁所時,大便總是「先軟後硬」,原因在哪裡?可能是腸道病了?
    可能是腸道病了說的具體化就是在排便初期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多人用了很大的力氣才把大便排了出來,但是仔細看會發現大便的形態和平時的大便不一樣,我們正常的排便過程是比較通暢的,排便後還會有一種舒服、排出毒素的爽感,而且大便的形態也是軟軟細長的,顏色金黃。
  • 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個是大腸癌?幾天排便一次最健康
    大便顏色要正常健康成人的大便呈黃色或者褐色。如果排便顏色過淺,即是不正常的現象,說明膽管梗阻,膽汁沒有進入腸道,常見於膽管癌、胰腺癌等疾病。大便檢查是醫學中三大常規檢查之一,大便顏色、次數、形狀出現異常,都說明身體出了問題。
  • 大便形狀反應腸道的健康,出現3種異常,腸癌的可能性較大
    據悉,肖曉琳去世前曾留下遺言:要宣傳,不要像我一樣忽視健康。你們健康、長壽,我就在。感謝你們! 不少專家也曾公開表示,我國腸癌具備兩個特點:一是年輕化,二是發現得晚。年輕化是跟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有關,而發現得晚,主要是腸癌、腸鏡的普及不夠。
  • 大便出現這些顏色和形狀,暗示健康出現異常
    其實這種胡思亂想沒有必要,每個人平常的大便反映了人們的身體狀況,偏綠色的大便可能跟腸道炎症、感染、腸易激綜合症、以及對某些食物不耐受所致,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聊各種不同的糞便對人們的影響。你的大便是什麼形狀?不妨上廁所後觀察它們,看看是否正常和健康的糞便。什麼是健康的糞便?
  • 大便的7種形狀,只有第三、第四種形狀是正常的,預防結直腸癌,平時...
    結直腸癌是腸道腫瘤,容易影響腸道處理大便的生理功能,最早期的症狀多數反應在大便習慣上。 許多人沒有養成觀察大便的習慣,往往就錯過了發現結直腸癌的最好機會。 觀察大便一般要重點觀察哪些方面呢?
  • 從大便顏色也能知腸道狀態,學會這4種方法,自測腸道健康情況!
    現如今,隨著養生意識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關注自己的健康情況;其實這也是一件好事,畢竟大家對於自己的健康已經開始有所重視;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的腸道並不是很健康,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方法,不花錢就能夠自己知道腸道是否健康;其實這個方法很簡單,那就是從自己平時的大便性狀和顏色來辨別。
  • 大便顏色異常需警惕 黑色大便或是腸道出血
    *每天都要排便,排便就是排毒的過程,不同的大便顏色能夠反映出身體的不同問題。*正常的大便,應該是為黃色、黃褐色或醬色,不幹不稀,成條狀。但是根據不同的飲食習慣,*排便的顏色也會受到影響。不過經常出現下面這些顏色的大便,就要小心了,有可能是身體患上了某些疾病。
  • 長期大便帶血,可能是什麼原因?對照3種疾病,可自行檢查下
    大便總是讓人感覺很髒,很遭人嫌棄,想做個小調查,請問大家平時大便後會看一下自己大便嗎?平時自己大便什麼顏色的?有沒有帶血、發黑的情況?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放假回家,小林媽媽聽小林說自己一直大便帶血,趕緊帶小林去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小林為直腸癌。其實長期大便帶血,可以是存在三種疾病,一定要有所分辨。長期大便帶血,可能是什麼原因?
  • 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個是大腸癌?關鍵要看形狀和顏色
    這正如我們要探討的大腸癌與大便次數的關係,許多人認為一天三次大便或者三天一次大便,都害怕自己患上了大腸癌,實則不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分析。關於「大腸癌」的這5個知識點,你了解嗎?1.大腸癌的患者一般是會有大便性狀和顏色的改變正常的大便是圓柱形狀的,顏色為多為黃色,次數一天一般一次為宜,但是如果說是一天三次或者是三天一次,只要是規律排便也可以算作是正常大便。而當大便的形狀變成了長條形狀,顏色變為黑色或者帶有暗紅色或者是果凍樣物,那麼懷疑大腸癌的可能性則較大。
  • 疾病警示:大便出現這幾個異常,記得做個腸道檢查
    很多人一提到大便就覺得很髒很臭,但其實通過大便我們就能得知我們的身體是否處於健康狀態。如果把我們的身體比喻成工廠,那大便就是我們產出的產品,產品的好壞直接反應了這家工廠的質量,所以說大便是我們身體健康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