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稱呼禮儀,你知多少?

2020-12-04 客家幫

客家人有著「尊人者人尊之,敬人者人敬之」的一句古訓,他們帶著尊敬稱呼他人,走進大山,走出圍龍、大海,去謀求生存安居和事業興旺發達。

客家人是衣冠之族後裔,知書達理的一支漢族民系,由於戰亂災荒,從中原遷徙到南方,在宗族關係,與當地土著民眾之間,從事生產生活交往融合中,將向對方的禮貌稱呼,認識到作為反映兩者之間的遠近關係的基礎;一個得體的稱呼,會使對方如沐春風,成為良好的社交的開端。因此客家人對親友、同事乃至陌生人都十分重視禮儀稱呼。

對親人熟人的稱呼禮儀。依照關係密切的程度,按照親屬的性別、年齡、身份來確定稱呼,使用「姓加親屬稱謂」、「姓名或名加親屬的稱謂」,在正規的場合,以稱呼熟人的職務、職業,但對於長輩來說,用以親屬稱謂去稱呼他們。對於平輩則以稱姓名或用親屬稱謂,年齡稍大的直接稱年少的名,夫妻間互稱姓名,還可以用暱稱,但要注意場合,在父母孩子面前和公開場合,一般都不使用。稱呼晚輩,則稱其親屬稱謂,或者直呼其名,這樣顯得更親切。當晚輩成了家而且有了自己的子孫後代,一般都不直呼其名,因顯得有些失禮了。

對父母稱:高堂、椿萱、雙親、膝下。父母單稱:家父、家嚴;家母、家慈。父去世稱:先父、先嚴、先考。母去世稱:先母、先慈、先妣。兄弟姐妹稱:家兄、家弟、舍姐、舍妹。兄弟代稱:昆仲、手足。夫妻稱:伉儷、配偶、伴侶。

同輩去世稱:亡兄、亡弟、亡姐、亡妹、亡妻。別人父母稱:令尊、令堂。別人兄妹稱:令兄、令妹。別人兒女稱:令郎、令媛。妻父稱:丈人、嶽父、泰山。別人家庭稱:府上、尊府。自己家庭稱:寒舍、舍下、草堂。男女統稱:男稱鬚眉、女稱巾幗。夫妻一方去世稱:喪偶。老師稱:恩師、夫子。學生稱:門生,受業。學校稱;寒窗、雞窗。同學稱:同窗。

對社會間的人士,認真地視以不同對象,區別禮貌地稱呼。

對於同志的稱呼。對同志的稱呼流行於新中國成立後,這一稱呼不分男女長幼,地位的高低,除親屬之外,所有人都親切地稱呼同志。改革開放後,對公務員、軍人和國內普通的公民都用這一稱呼,但對兒童、不同政治信仰、不同國家的人多視其身份來稱呼。

對於先生的稱呼。在舊時一般對父輩、老師稱呼先生。現在對所有的成年男子,包括西方國家成年男子,以及對在知識界中高學問的女子都稱呼為先生。

對於老師的稱呼。這一稱呼一般用於學校中傳授知識,或同行同領域之間,有資深知識的人員,如在文藝界都尊稱其老師。

對於師傅的稱呼。對工商戲劇行業中傳授技藝的人的一種尊稱,但有職稱有學位的人,則多稱其身份職位。

對陌生人的稱呼。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根據人的具體年齡、性別、職位稱其為「同志」、「朋友」、「先生」或「小姐」等。對男人可稱為「先生」。對未婚女性稱為「小姐」,已婚女性側稱為「夫人」、「太太」。二、對陌生人可以互稱謂。根據雙方的親屬關係、雙方的年齡差距、性別可互稱親屬稱謂。如:「大伯」、「阿姨」、「老爺爺」、「叔叔」、「大嫂」、「大姐」等。

客家人講究稱呼對方的技巧。在日常生活的交談中稱呼對方時,一般要加重語氣,通常稱呼完以後稍停頓一會兒,然後再談要說的事,認為這樣能引起對方的注意,他會認真地聽下去。如果你的稱呼很輕又很快,不僅讓對方聽著不太順耳,還會聽不清楚,就難於引起聽話者的興趣,讓人感覺你不太注重對方的姓名,而過分強調要談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把對方的完整稱呼,認真、清楚、緩慢地講出來,以顯示對方的尊重。

相關焦點

  • 客家人親戚稱呼大全!趕緊收藏!
    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身邊的親戚越發的少了,又或者很早就從村裡搬出來了,也沒有以前的「一大家子」了,突入冒出一個親戚,我們這些後生仔可能根本不知道怎麼稱呼了。  那些被80後90後00後生疏了的親屬稱謂,是時候該重新撿起來啦!
  • 端午的到來 中國傳統禮儀你知道多少?
    那麼中國傳統的禮貌、禮儀用語方面的用詞大家還知不知道或者還用不用這方面的詞? 而這方面的詞又或者被一些現在流行的網絡用詞所替代。「令」:令代表美好的,好的。用於稱呼對方的親屬或有關係的人,比如:令尊(對方的父親)。令堂(母親)。令嶽。令郎。令愛。
  • 為什麼客家人會把媽媽叫做「阿姆」?
    ,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看他怎麼稱呼自己的媽媽,因為以前幾乎全世界的客家人都管自己的媽媽叫做「阿姆」(mei)。 「姆」,據漢語大辭典注釋:古代對中年婦女的稱呼。這說明在古代「姆」不一定指母親,可以指關係比較疏的女性。 在稱呼上叫疏一些是為了避免和減少父子、母兒之間的命運衝突,即是相衝相剋(佛相學術語),主要與生辰八字有關。
  • 實用口語:英語中的各種「尊稱「知多少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實用口語:英語中的各種「尊稱「知多少 2012-09-27 17:04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1
  • 客家人的勞動用具:一部記錄客家人生活的歷史文書!
    世界很大,勞動者很美 你知道以前客家人的 勞動用具是怎麼樣的嗎? 他們又是如何勞作的呢? 先來考考大家
  • 道家禮儀你知道多少?也是中國最傳統的禮儀。
    而現在很多人已經忘了自己家的本土禮儀,尤其現在網絡很發達,在小視頻中更是非常流行一種合十禮,而觀看視頻的人也是有一學一。這種行為的初衷是對的,也為了表示尊重他人。但是因為這種流行,導致多數人更是忘記了老祖宗最初留下的禮儀,只有極少數人還記得漢民族文化的抱拳禮。接下來道門後進末學給大家簡單講一下什麼才是漢民族文化的傳承禮儀。若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指正。
  • 在深圳,客家人真的很強大!|客家人|深圳|改革開放|鶴湖新居|大萬...
    在深圳,客家人真的很強大! 意味著原居民當中有近六成都是客家人 碗粄和發粄 圖/葉廣傑 客家「粄」種類很多~ 甜粄、老鼠粄、憶子粄、捆粄、黃粄、簸箕粄、 艾粄、仙人粄、蘿蔔粄、味酵粄、碗粄、筍粄、 薯粄、釀粄、細粄、煎粄、發粄…… 總有一款,是你還沒吃過
  • 你知道的社交禮儀都有哪些?拱手禮是中國特色的問候禮儀
    什麼是社交禮儀?文明是人類情感的高級體現,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古人口中的禮節正如現代人口中的文明,糧倉充實、衣食飽暖人們才能自發、自覺、普遍的注重禮節。一般而言,現代文明通常指的是經過時間沉澱的,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具體的表現如社交禮儀、文明用語等等。疫情以來,由於新冠病毒的感染性使得日常的社交禮儀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如握手、擁抱、近距離交談等等行為被倡議禁止,為了你我他的安全,我們應當不握手、不擁抱,相隔不少於1米距離。
  • 沙巴州客家人的發展史
    客家人無處不在,只要有地方,就有客家人。在海外華人中,客家人佔的比重最大,據不完全統計,已有2000萬餘人。主要分布在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臺灣等地區。據上期小編所寫的圖文,海外客家人中,除了印尼之外,馬來西亞的客家人數最多。
  • 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2020網課答案-智慧樹-知到
    C、我不清楚,你的問題怎麼這麼多D、治好你的病就可以啦,問這麼多問題幹嘛?E、均不是正確答案58、給病人送「住院一日清單」時,應採取的恰當方法是( )。從服務禮儀上看,護生的回答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
  • 黑人有多少種英文稱呼?
    如果你最近有出國讀書或旅遊的打算,一定要記住,在口語中千萬不能用「Negro」稱呼黑人。除非你想跟他幹一架!Black 是一個泛指Black一詞通常指具有非洲血統的人。在某些情況下, 「Black」這個詞在社會、政治和日常生活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語言中,它是用來表示非洲血統的。但是,它掩蓋了不同非洲人口之間的文化差異性。
  • 嘉興港區機關事務部門積極開展「講文明 樹形象 知禮儀 優服務...
    為進一步規範機關工作人員和物業人員文明行為,加強職工文明素質,提升機關整體形象,近期,嘉興港區機關事務部門在機關大院開展「講文明 樹形象 知禮儀 優服務」活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認真謀劃,精心部署。
  • 客家人的家規家訓
    作者:吳中勝(贛南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客家家規家訓是傳統中國家訓文化的代表,是客家人注重家教、傳承優良家風的集中體現,蘊含著客家人忠孝為本的家國情懷、親善睦鄰的行為規範、克勤克儉的生存智慧,處處彰顯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蘊含著豐富的人生經驗和深厚的文化精神。  對於家庭,客家人重視「孝」的教育。
  • 梅州客家人過年的習俗
    梅州作為客家人最集中的聚集地,她的民俗風情富有魅力。「百節年為首」,客家人視過年為一年中最為隆重和歡樂的節日。在客家過春節我感覺到異常的熱鬧,客家人很重視春節,家家戶戶張燈結彩,都會在自家門前或陽臺上掛著內存帶著燈的紅燈籠,甚至在牛欄、豬舍也要點上燈。夜晚休息時主人會告誡你,無論如何紅燈籠裡的燈,不能關掉。
  • 走進雲水謠,探尋客家人的遷徙奮鬥、四海為家
    自唐宋起,由於天災和戰亂,客家人輾轉南遷。他們先在閩粵贛交界的廣袤山區中紮根,省又向南方各省及海外播衍。在一次次的遷徙過程中,客家人形成了自己極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土樓就是客家獨具特色的民居建築,在福建境內最為密集,建築大多為三到四層,牆厚一到兩米,外土木內磚木,族群聚落。
  • 廣西客家釀的菜很經典,如果你是客家人,你應該至少吃兩個
    地方客家人,使用當地的食材,創造屬於地方美味,形成了獨特的客家飲食文化。客家人尤其是鍾情在一種美食烹飪技術——釀造中。釀製而成的美味佳餚叫釀菜,以新鮮為皮,以餃子的方式填充餡料,做成像餃子一樣的食物。衝泡,客家話的意思是「包」!
  • 古道 茶亭——客家人永恆的記憶
    古道 茶亭——客家人永恆的記憶  李程/文  引子:客家地區多茶亭,萬山叢中的鹽米古道,蜿蜒曲折,一座座茶亭點綴其中,為過往行人提供一方遮風擋雨的場所。茶亭多建於鹽米古道,每隔數裡或十裡均有茶亭,為行人小憩與避風之所。茶亭分官亭和民亭。
  • 文明餐桌禮儀,你知道多少?
    可能有小夥伴要問我們能為文明餐桌做點什麼看看小編給你帶來的「乾貨」下面這些事跟你息息相關1 遵守餐桌禮儀,禮貌用餐,禮讓他人, 遵守用餐秩序,愛護用餐環境,談吐文雅, 不吵鬧、不喧譁。這些文明餐桌禮儀您都做到了嗎快與我們一起加入文明餐桌行動編輯:鄭豔如責任編輯:唐淑楠
  • 客家人常說的「番鴨」,你吃過嗎?
    與負責日常禽蛋供給的水鴨、經濟型的泥鴨比較,番鴨肉質細嫩鮮美,脂肪少,沒羶味,營養價值高,穩居鴨中C位,深得客家人的喜愛。家庭主婦往往選擇端午節後,買三五隻一斤重的正番鴨苗,以糠飯玉米餵養,加上它們自行覓吃放養,大概180天後就宰殺,正好可以赴過年食用。
  • 贛南客家人發明的成語,你知道幾句?
    客家語是漢族客家民系(包括粵東客家人、東江水源人、粵西-桂南涯人、四川廣東人)的母語,分布區域非常廣泛,遍及中國東南沿海、南部、西部等省份、香港新界北區、臺灣、海外客家人移民地區(如模里西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 客家話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方言 客家話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