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國超級養豬場,年產豬210萬頭!

2021-01-11 騰訊網

美國人已經知道,中國的養豬業出現了一個航母級的養豬場,他們認為這太瘋狂了,因為它比美國最大的豬場還要大上10倍。以美國的養豬重鎮愛荷華州為例,那裡豬場的平均養殖規模在4500頭左右,差距更是高達500倍。

我們國內經常吃豬肉的人,都不一定知道這個養豬業內的超級項目,它在國內被業界譽為「國之重器」。中國如今風頭正盛的豬企牧原股份在河南,搞了一個綜合性&實驗性的超級養豬場,從去年3月份開始動工建設,去年年底投入運營。雖然佔地只有2500畝,但21棟6層樓的豬舍,卻將年出欄量推到了驚人的210萬頭。

大家可能對這個豬場的產能沒啥概念,這座耗資50億的豬場,在去年下半年橫空出世,創下了全球單體養殖項目規模最大的豬場紀錄。如果將這座豬場視為一家豬企的話,那麼它的體量能排進全國前六。這個超級豬場的養殖規模佔到牧原股份全年產能的五分之一,如果全中國能夠建造300-350個這樣的豬場,每年就能出產6-7億頭生豬,足夠滿足如今全國的豬肉消費需求。

路透社曾在去年年底,就這個中國超級豬場出了一份調查報告,這消息也就正兒八經地傳到了西方世界。美國,作為全球機械化養豬業的典範,豬肉市場都控制在大型豬場手裡,但看到中國的超級豬場項目之後,還是大呼瘋狂。

美國著名的農業雜誌《摩登農夫》就發表了一篇標題為「全球最大的豬場在中國投入運營,真瘋狂」的文章。文章通篇的基調還是從專業的畜牧業角度出發,對中國如今的養豬業進行了梳理,也對這個中國航母級豬場後續能否順利運營提出質疑。

重新洗牌的中國養豬業

2018年-2019年的非洲豬瘟,猶如星火燎原,幾乎席捲了全中國,讓中國的養豬業遭受重創,在最嚴重的時候,全國損失了過半的生豬產能。對於中國人來說,豬肉有多重要,別的不說,就衝中國政府專門配置了國家儲備肉來調節豬肉價格,就能知道豬肉的影響力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

豬肉供應突然斷崖式下跌,直接引爆了豬肉價格,而這一漲,就是三年。雖然最近的一年也有過回調,但上漲趨勢仍然非常穩固,今年的元旦更是又來了一波小高潮,讓全國人民為了一口豬肉,壓力山大。國家也因為豬肉而焦頭爛額,綁架了物價的豬價,讓國家的貨幣政策制定也受到制約,讓放不放水成了兩難。

豬肉價格是漲了,但是全國大部分中小豬農卻沒能熬過去,紛紛被絞殺殆盡。美國人引用了國內的相關數據:2003年,中國人吃的豬肉,70%來自50頭以下規模的小型養豬場,因為一場非洲豬瘟,殺死了這些曾經的豬肉供應主力,同時也讓像萬科,碧桂園這樣的外場資本加入了豬肉戰局,完全改變了中國豬肉養殖業的格局。

相關預測顯示,2022年,中國人吃的豬肉,將只剩3%左右,來自中小養豬場。不斷上漲的豬肉,讓各路資本跑步入場,成立於2000年的牧原股份就是其中的激進分子。根據路透社的報告,牧原的超級豬場項目,雖然成本極高,但國內的高豬價讓它完全成了可能。這個室內高密度養殖的設施,為了防止疫情暴發,配置了熱成像攝像機來監測豬的體溫;過濾所有進入設施的空氣;飼料進入前都會進行消毒,就連路透社想要進入採訪都被拒絕,顯然是出於生物安全考慮。

這樣超大型的豬場,對於一般的價格波動是完全免疫的,因為高密度集約化的生產,讓每一頭豬的成本非常低。但誰也不能保證豬肉價格會持續高漲,或者長期維持在現在的高位水平。一旦豬價破位下行,對於以牧原為代表的不斷激進擴張的中國大型豬企來說,衝擊力將會非常可怕。

中國現如今的生豬存欄量已經恢復到了豬瘟前90%的水平,隨著養豬大軍的繼續擴張,存欄量恢復甚至超越都只是時間問題。一旦生豬供應恢復到正常水平,國內豬肉價格下跌的壓力將會非常大。

美國人認為,高密度的養殖模式也是一顆不定時炸彈。如今,非洲豬瘟的疫苗還沒出來,雖然牧原的超級豬場防控嚴密,但誰也不能保證這個體量巨大的豬場能夠100%對疫情免疫,一旦出現紕漏,結局將會很難收場。而且在美國,出於人類健康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原因,著名的立法者甚至還起草了旨在縮小大型動物養殖規模的法案。

美國人根本就不懂中國,就更別說中國的豬了,寫這篇文章的出發點也僅僅是出於獵奇,雖然文章對於中國激進豬企的擔憂倒是不無道理。

我們回到非洲豬瘟爆發前的中國豬肉養殖業。那時候的市場主力還是中小養殖戶,而大名鼎鼎的豬周期就是因為這些中小養殖戶。因為生豬出欄的周期較長,一般在8個月左右,市場的波動,在經過這些中小養殖戶們決策放大後,最終形成了3年左右一波的豬肉價格周期性波動。

非洲豬瘟聯再加上國內環境治理政策,摧毀了以中小養殖戶為主的豬肉養殖格局,讓國內的豬肉市場逐漸掌握在了那些大型企業手裡。如果認為豬肉掌握在更加殺伐果決的大企業手裡,豬周期就會消失或者縮短,那你可就想得太簡單了。

中小養殖戶當家的時候,大家雖然船小,但是好調頭,豬價跌了,就減少存欄量,豬價漲了,就反著來。現在輪到大企業來,這決策反而就更加複雜了,說得簡單點就是船大不好調頭。像牧原這樣的大型項目,一旦開弓,就沒有回頭箭了。而且這些大型項目牽扯到更多的因素:投資者、地方政府、國家貨幣政策、管理層等等,反而會讓原本的豬周期更加複雜,波峰和波谷的差額更大。

超級豬周期

這次漲了三年的豬肉,雖然主要是因為非洲豬瘟這個超級變量,但卻也從一定程度上讓大家看到了一個全新的超級豬周期局部。原來的三年期版本的豬周期,波谷和波峰的差額一般不超過波谷的一倍,現在的超級豬周期,雖然已經走了三年了,波峰和波谷都還沒確定,豬肉價格的低谷和高峰差額卻已經是低谷的三倍多,堪稱前所未有。

我國的養豬業格局已經基本向美國看齊,都掌握在了幾家大型豬企的手中。最近豬肉價格一路暴漲,讓這些企業一邊悶聲發財,一邊繼續激進擴張。只要國內豬肉的價格能夠維在高位,他們就能夠依託大規模養殖帶來的低成本,而賺取可觀的利潤。

但問題是,豬周期並沒有消失,特別是現在的豬周期已經升級成超級版的豬周期,豬企能賺錢,自然也會虧錢,來錢有多快,虧錢就有可能多快。這個升級版的豬周期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走完,它會怎樣結束,沒有人會知道,唯一確定的是,國內現如今紅紅火火的養豬投資潮,肯定會經歷第一波洗牌。那些大型豬企,因為規模大,成本優勢明顯,抗風險能力相對會更強,而那些中小企業的命運就不得而知了。

豬肉市場縮水?

除了豬周期,還有豬肉消費市場的變化也需要考慮。因為中國歷史和飲食方面的各種原因,造就了一個全球獨一無二的現象級豬肉消費市場。一個中國消費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豬肉,按照往年的數據,中國人均豬肉消費量達到40公斤。這一水平,跟那些喜歡吃水產品的發達國家,日本、挪威、韓國的人均水產品消費量50公斤相當。

說起水產品,2018年的,中國水產品人均消費量才11.2公斤,跟喜歡吃肉的美國人相比,也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美國的人均水產品消費量在20公斤左右,可見中國的水產品消費,發展潛力不小。

雖然因為疫情的關係,水產品,特別是冷凍水產品在我們國內算是「高風險」食材,大部分消費者對冷凍水產品消費持謹慎甚至是敵對態度。但資本的眼睛是雪亮的,巨頭們紛紛布局線下的賣菜生意,冷鏈系統的鋪開,讓很多曾經無法觸及消費終端的冷凍水產品都能夠高效便捷地送到消費者手中。

不止是水產品,社區買菜生意,讓那些在傳統菜場和超市無法獲取或者難以處理的食材,能夠通過簡單的手機下單,就能送菜上門。除了豬肉,很多水產品和其他各類肉食都能夠在處理好之後,送到消費者手中。

以前抱怨豬肉貴,想換點別的吃,可是一到菜場,卻發現,走了一圈,只有豬肉順眼,畢竟傳統的菜場,品類有限,現在線上菜場,不但品類多樣,選擇空間大,而且都能直接下鍋,無疑將會分流部分的傳統的豬肉消費。實打實的豬肉高價,會嚇退一部分消費者,消費模式的變化也會。

豬大爺

當然,豬肉還是你「大爺」。豬肉在中國日常飲食消費中的主力地位中短期仍然不可撼動,但不可否認,長期來看,豬肉的消費佔比將會呈現一定的下降趨勢,不論是水產品,還是禽類、人造肉等等其他肉製品,豬肉的主導地位可能很難撼動,但肯定會分去一部分市場。對於豬企來說,除了要操心豬周期,還得應對國內肉製品消費格局的變化,也許,非洲豬瘟帶來的紅利期,很快就將結束。(完)

感謝閱讀,喜歡本文就點個關注吧!

相關焦點

  • 存欄上萬頭養豬場建設方案,養殖需多少時間
    豬場總佔地面積應符合年出欄一頭育肥豬佔地2.5~4平方米的要求,生產建築面積應符合年出欄一頭育肥豬需0.8~1平方米的要求。所以,一個年出欄1萬頭的規模豬場須佔地面積約3.3公頃,生產建築面積須1公頃(10000平方米)左右。
  • 年出欄量1000萬頭 牧原股份新建養豬場惹爭議
    年出欄量1000萬頭 牧原股份新建養豬場惹爭議 來源:財富投資網 • 2020-08-31 13:48:19 近日有媒體曝光,牧原集團佔用1600畝農田建設養豬場一事被當地政府叫停
  • 武城為18萬頭「豬寶寶」們買保險啦
    此次寒潮來臨武城縣為全縣18萬頭「豬寶寶」們買上了一份意外保險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李家戶鎮志國養豬場是一家專業以種豬繁育、生豬養殖為一體的專業化養殖場前幾天剛剛出生了幾批仔豬就趕上了此次的寒潮降溫天氣這讓場長張志國犯了愁武城縣誌國養豬場場長張志國說:「養了十幾年的豬,從來沒遇到過像今年這麼冷,近期剛下了100多頭小豬,成活率和各方面都不如往年,今年行情這麼好,我很擔心影響今年的效益。」
  • 豬場建在工業區,單體出欄210萬頭!牧原打造全球單體養殖規模最大豬場
    區區2500畝的土地上,21棟6層樓房豬舍,每棟出欄10萬頭,年出欄210萬頭,年屠宰生豬和肉食加工210萬頭,這是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牧原」)在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餘關鎮耗資50億元建設的肉食產業綜合體項目。
  • 別人家的養豬場:豬飼料人也能吃,還給豬聽音樂、洗澡!
    號稱全球最高標準的豬肉要大規模進入中國了!授權 天下網商(id:txws_txws)作者 倪軼容艾瑞克(Erik Bredholt)的家,離他的養豬場,直線距離不超過50米。住得近,是為了隨時能趕到現場,解決問題。「豬可不會因為是周末,就不需要你照顧了。」艾瑞克笑著說。
  • 別人家的養豬場:豬飼料人能吃,聽音樂、洗澡!還有,他們要來中國了
    「豬可不會因為是周末,就不需要你照顧了。」艾瑞克笑著說。今年52歲的丹麥人艾瑞克,幾乎和豬打了一輩子交道。身為第四代養豬農民,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他就繼承了父親的衣缽,一頭扎進了養豬場。身高1.96米的艾瑞克,常常穿著那身洗得發白的藍色連褲工裝,行走在豬群裡,自豪於這個養豬場年復一年的發展。
  • 史上最嚴苛養豬場殺進中國,豬飼料人都能吃
    這家奇葩養豬場,每年處理2100萬頭生豬,如果號召他們國家的男女老少全民吃豬肉,每人每年可以吃3.6頭豬。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因此,這家養豬場92%的豬肉都出口國外,沒幾年,就成了全球最大的豬肉出口企業。這家養豬場就是——丹麥皇冠。
  • 為什麼美國是養豬第一大國,看看美國養豬場的豬糞你就懂了
    平時提到美國,我們都會覺得美國是一個擁有許多尖端科技的發達國家,但是其實美國也是一個農業大國,比如美國就是現在世界第一養豬大國。說到這裡我們就會好奇了,我國養豬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我國人口眾多,那為什麼會被美國拔得頭籌呢,如果你看到美國養豬場的豬糞你就明白了。
  • 白銀新希望六和飼料有限公司年產21萬噸豬飼料生產線項目開工建設
    原標題:白銀新希望六和飼料有限公司年產21萬噸豬飼料生產線項目開工建設   近日,
  • 陽光養豬場怎麼回收豬
    這款工具直接在手機上面就可以養豬了,註冊帳號給你贈送小豬以及養豬場,每天定點餵食,養大就可以賣掉賺錢了,那麼陽光養豬場怎麼回收豬呢?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陽光養豬場回收豬方法介紹吧。陽光養豬場回收豬方法介紹
  • 豬在飛,拆除大隊依然在進行,誰又被「催肥」了呢?
    火熱的豬價,主要原因是市場供求關系所致。2015年2月跌破39000萬頭,並在6月降至38461萬頭,為09年以來的歷史新低,同比下降10.3%。豬減少了,自然會減少豬的供應量,自然豬價也就上漲了。豬價上漲,養豬人自然是非常高興了。
  • 全球第一大豬肉生產商:力壓美國、巴西等養殖企業,中國公司奪冠
    排在第十名是美國的錫博德食品公司,母豬數量約34.5萬頭,公司業務主要覆蓋美國各州,有著5000多名員工;排在第九名的是美國派普斯通,母豬數量約為38.5萬頭。除美國外,在墨西哥和中國均有所布局。排在全球第八的是巴西食品公司,母豬數量達38.85萬頭,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經營項目包括禽肉、豬肉和肉製品等。
  • 1人年均養1萬頭,致富環保兩不誤!
    儘管荷蘭的國土面積較小,僅相當於兩個半北京城那麼大,且農業人口僅佔總就業人口的3%,但荷蘭確是當之無愧的農業大國,其養豬業也十分發達:荷蘭生豬的數量為1200萬頭,養豬場約為2200家,荷蘭母豬平均每年的產仔量極高,超過了美國、甚至是歐盟的平均水平;荷蘭斷奶仔豬的死亡率遠低於歐盟平均水平;此外,母豬每年生產的瘦肉重量體現了母豬的造肉能力,荷蘭豬群的造肉能力也居全球領先水平。
  • 豬飼料人可以吃,豬尿人也可以喝,這家養豬場真厲害!
    中國是養豬大國,中國人每年吃掉7億多頭豬。但是這些被吃掉的豬大多是普通的養豬場養出來的,很多是農村的中小養豬場養出來的。普通人吃普通豬肉當然是沒問題的,但國內總有一些比較富裕的人士,他們其實需要高端豬肉的。
  • 中國的豬從哪裡來?
    根據英國杜倫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的聯合研究,現今中國的土產豬與數千年前中國古人馴養的豬系一脈相承,並沒有被替換或混入野豬的血統,我們祖先吃的豬和我們在農家樂裡吃到的土豬(如果是真的話),其實是有親緣關係的。「我沒中暑,你不要過來!」(截圖自 bilibili@華農兄弟)▼作為最早飼育家豬的國家,在漢代中國豬種已外傳。古羅馬帝國曾引入華南豬。
  • 它是中國第一大飼料巨頭,砸近60億建養豬場
    也因此,養豬場和飼料廠的動態便成為無數消費者尤為關注的熱點話題。據12月31日消息,中國第一大飼料巨頭——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將繼續加大在生豬養殖業務的投資力度。新希望表示將砸近60億建立養豬場,投資養豬業務。
  • 陽光養豬場回收豬在哪 豬滿了怎麼回收穫得福氣值方法
    陽光養豬場現在很多人都在玩,但是不少人豬場的小豬豬都養滿了,這時候是可以進行回收的。而陽光養豬場回收豬在哪?怎麼操作呢?不清楚的看看下文。  陽光養豬場回收豬在哪  小夥伴們想要回收豬的話,把要回收的豬按住拉到下面中間按鈕,中間按鈕就變成回收鈕。  我們就可以看到回收站。
  • 民營豬企精氣神攜手京東農牧,投20億元布局生豬智能化養殖
    該項目由民營豬企吉林精氣神有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精氣神」)與京東農牧共同投資建設,將通過智能現代化的養殖技術,打造集生豬養殖、屠宰、加工、研發、銷售、冷鏈物流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20億元,建設期3年,計劃建設18000頭核心群及擴繁群種豬場、30萬頭智能化山黑豬農場、年產15萬噸飼料加工廠、年屠宰60萬頭屠宰場,以及熟食加工廠、中央廚房、南方總部、技術研究院及院士工作站等。吉林精氣神有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是集山黑豬遺傳育種、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的全產業鏈農業企業。
  • 宜蘭養豬場爆發口蹄疫疫情 撲殺300多隻豬
    華夏經緯網10月2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宜蘭縣員山鄉傳出養豬場爆發口蹄疫的疫情,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日前接獲民眾報案,員山鄉一家養豬場疑似有口蹄疫的豬只,防疫所人員前往檢舉的養豬場查驗沒有問題,但進一步檢驗,在鄰近的一處養豬場卻發現有豬只感染口蹄疫,連夜將300多頭豬只撲殺完畢。
  • 美國野豬成災,家豬逃亡,遍地開花,豬丁興旺
    外媒報導,美國野豬數量激增,專家警告,再不控制,將造成嚴重破壞。美國約有900萬頭野豬,數量在迅速增加。30年前17個州有野豬,現今至少39個州在應對其破壞。野豬每年造成的損失估計達25億美元。美國農業部國家野豬損害管理項目經理諾爾特告訴《聯合國發展援助》雜誌,野豬數量呈指數級增長,從一千到兩千不是什麼事,100萬頭用不了多久就能達到400萬,然後是800萬。在佛羅裡達州,喬治亞州和加利福尼亞州,野豬數量已經失控。加州和德州鼓勵獵殺,但卻適得其反,野豬在整個州分散得更開了,擴大了問題的範圍。數據顯示,在科羅拉多州獵豬使它們的活動距離增加了100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