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死5000萬養豬老炮!史上最嚴苛養豬場殺進中國,豬飼料人都能吃

2020-12-05 金錯刀

文/金錯刀頻道 蔡文姬

說起養豬,你會想到什麼?

滿地糞水的豬場,飯館不要的剩飯泔水,方圓5裡都會臭氣燻天。各種髒亂差……

今年6月,河南鄧州的一家養豬場附近,原本清澈見底的小河北汙染成墨色,發出陣陣惡臭。

9月,廈門一男子擅自在承包地上開設大規模養豬場,造成大面積環境汙染,被罰了90多萬。

這幾天,網曝內蒙古自治區又發生了「非洲豬瘟」……

但是,有這樣一家養豬場,畫風酷似圖書館——

每隻豬豬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編號,他們從小都佩帶一個晶片「耳環」,這種耳環記錄了一隻豬從出生到上餐桌前的全過程,做到了真正的全程有機可追溯。

每頭豬的待遇一級棒:跟人們吃著一樣的口糧,喝著高山礦泉水,還經常聽音樂,定時洗澡……簡直不要太幸福。

這家奇葩養豬場,每年處理2100萬頭生豬,如果號召他們國家的男女老少全民吃豬肉,每人每年可以吃3.6頭豬。

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

因此,這家養豬場92%的豬肉都出口國外,沒幾年,就成了全球最大的豬肉出口企業。這家養豬場就是——丹麥皇冠。

皇冠集團的屠宰場,有10個足球場大,輸送帶總長度超過11公裡。旺季時,每天至少有2萬隻豬送來這裡進行加工處理。

經過處理的豬肉,會給每一頭豬進行登記、編碼,確保後續消費者能追溯自己吃的這塊豬肉的來源。

如今,丹麥皇冠向全球近130個國家每年出口大約94萬噸肉製品,集團年銷售額高達662億元人民幣。

1

6個人養17000頭豬,

一點都不累,還幸福的不要不要的

說起丹麥皇冠,人們知道的最多的就是丹麥皇冠曲奇餅乾,賣豬肉的丹麥皇冠成立於1887年,至今已經有130年歷史了。

今年52歲的艾瑞克是丹麥皇冠的董事長,已經跟豬打了半輩子交道了。艾瑞克的父親、爺爺、曾祖父也都是養豬人。

養豬是個又髒又累的活,艾瑞克的父輩們,需要每天早早起床,扛著沉重的豬糧,親力親為,給豬餵食、打掃豬圈。一天下來,累到直不起腰。

艾瑞克看在眼裡,發誓要改變這種現狀。

身為丹麥皇冠第四代養豬農民,艾瑞克從二十四歲就繼承了父親的衣缽,一頭扎進了養豬場。這個1米96的小夥子,跟董事長的畫風完全不搭。他常年穿著洗得發白的藍色連體工裝,泡在豬圈裡。

丹麥皇冠董事長艾瑞克

艾瑞克的家,離他的養豬場,直線距離不超過50米。住得近,是為了隨時能趕到現場,解決問題。「豬可不會因為是周末,就不需要你照顧了。」艾瑞克笑著說。

艾瑞克的養豬場,現在每年能養17000頭豬,卻只僱傭了6名工人,全面實現了豬場工業自動化。利用現代化的養殖管理技術,這6名工人不用再像父輩們那樣,整日累的直不起腰,繁重的餵食流程,現在都由電腦操控完成。

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就是觀察、記錄豬的成長情況等,與其說他們是豬農,不如說是「豬類觀察家」。

實際上,艾瑞克的產業不止這些。丹麥皇冠集團由2000多家養豬農場組成,每一個豬場主都是丹麥皇冠的股東。

丹麥人把豬當成上天賜予的恩典,既然全國的人都要靠豬吃飯、靠豬發財,那就把豬當成發家致富的「衣食父母」來對待。

真心地喜歡每一頭豬、關心每一頭豬,善待每一頭豬。心往豬身上想,勁往豬身上使,讓豬們得到應有的尊重,讓豬們快樂的生長。

2

這群豬的鏟屎官,

個個都是碩士學位!

小時候常常被家長教育:「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只能養豬!」

可是,在丹麥,養豬的門檻極高,不是什麼隨隨便便的人都可以當豬的鏟屎官。

平均3個人管1萬頭豬,這對於養豬人的水平要求很高。在丹麥,想成為豬農,必須先到農業學校上五年的專業訓練課程。

這五年,他們寄宿在學校,從農場助理的基本課程上起。將近一半的時間,他們在學校的實習農場邊做邊學。

到了高階的專業農夫、農場經理的課程,他們不僅要學習照顧豬只的生活起居,更要從財務管理、機械、生態等不同專業,思考農場的未來。

結業後,拿到綠色證書的人,才能購買三十公頃以上的土地,進入市場。

漢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是丹麥皇冠旗下的一個養豬農民,花了整整8年時間,獲得了農業養殖相關的學位。求學期間,漢森一有時間就往農場跑,經常跟豬豬們吃住生活在一起。

花8年的時間學習,這在中國都可以考到博士學位了。

漢森

因此,想要加盟成為丹麥皇冠的豬場主,不拿到農業碩士學位都不好意思申請。

丹麥皇冠中國工廠總監託馬森說:「他們不但要學習專業養豬知識,還要學習管理、金融、投資……他們早已不僅僅是農民,而是企業家!」

3

這家豬場靠「五門大炮」,

逼死5000萬養豬老炮

實際上,丹麥人在養豬這件大事上,也曾留下過汙點。

1982年,丹麥豬發生了口蹄疫,日本轉而開始從中國臺灣進口豬肉,一度將中國臺灣的養豬業推向世界第二的水平。

接連爆發的兩次口蹄疫,使丹麥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恥辱。

可丹麥的養豬產業非但沒有被打垮,反而愈挫愈勇,丹麥皇冠作為丹麥豬肉的領軍品牌,制定了一套極其變態的生產流程,沒幾年,就讓丹麥養豬產業重新站回了世界第一。

這套變態的生成流程是怎樣的打法呢?

1. 軍事化管理每一頭豬豬

丹麥皇冠的小豬崽們作息時間表完全實行統一的軍事化管理,豬農們科學統一地安排豬們的吃住玩睡:定點吃飯,定點喝水,定點排便,定點運動,定點聽音樂,定點體檢,定期檢疫。

豬場的每一頭豬,平均的活動面積是2平方米,給豬媽媽會配備更大的房間,準豬媽媽就更厲害了,可以在豬場裡自由溜達。

豬農說:「豬活的幸不幸福,是檢驗豬場合不合格的唯一標準。」

2.豬豬們會被統一安排安樂死

影視劇裡常常刻畫的屠夫,總是一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血腥場面,皇冠屠宰場一天要宰殺2萬頭豬,卻沒有聘用一名專業屠夫。

原來,在丹麥皇冠豬豬們在被宰殺之前,會享受音樂、淋浴,而後讓其休息兩個小時,最後會被統一送到一間二氧化碳室,三分鐘之內,豬豬們就陷入了昏迷,在感受不到痛哭的情況下快樂的死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皇冠認為這種做法不僅是出於人道主義,更是為了追求高品質的豬肉。因為「只有在完全放鬆的情況下,豬體內才不會分泌應激激素,肉質才會更好。」

3.加工車間堪比圖書館

在丹麥皇冠的加工車間裡,一排排豬肉被碼的整整齊齊,像陳列在圖書館的書籍一樣安靜。

加工廠是對外開放的,但是對前來參觀學習的人要求很高,需要穿上統一的無菌服,要是有沒刮鬍子的男人,還會被要求帶上一次性口罩。

4.隨便丟棄死豬,就等著關門大吉吧

在這樣高規格的飼養環境下,豬豬們因病而死的機會很少,一般都是被母豬不小心壓死的小豬,或者是打鬧受傷死掉的小豬。

丹麥法律明令禁止隨便丟棄死豬,否則會受到環保、衛生和食品監管部門的重罰,豬場會信譽掃地,關門大吉。

「我們會按照管理部門的要求,把死豬的屍體放在統一規格的塑料箱子裡,冷凍後儲存。專業的回收公司會定期上門回收死豬,用於製造生物柴油、工業油脂、洗滌用品或者其他動物的飼料等。」

5.豬糞成了「綠色黃金」

如果嚴謹的養豬的模式還打動不了你,那麼,皇冠的這套糞便回收系統,一定會令你拍案叫絕。

他們通過糞漿熱能回收系統,利用熱泵來產生可持續再生能源。

糞漿中的熱能被收集用於供暖,使用熱泵可以節約75%的供暖成本,綠色環保,擺脫了以煤為主的燃料加熱方式,減少了環境的汙染,改善環境衛生,節約了大量的能源,不僅不影響糞汙清除,而且糞漿冷卻後,有助於減少氨氣和臭味的排放。

這也是刀哥前文提及的,為什麼皇冠董事長艾瑞克的家,離豬場直線距離只有50米。

丹麥的國土面積是有4.29萬平方公裡,是我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三分之二,如果養豬技術水平不高,沒有強大的環保技術做支撐,僅僅這麼個小國家的土地面積,每年卻繁殖飼養出如此數量龐大的生豬,這個小國家的自然環境還不知道會被汙染成多麼惡劣的狀況了!

但實際情況卻是恰恰相反,現實中的丹麥,世界公認,自然環境優美,生活環境乾淨整潔,是享譽世界的北歐著名旅遊勝地。

結語:

去年,網易CEO丁磊在杭州濱江區的網易園區裡,喝著明前特級龍井,吃著豬飼料,錄製訪談節目。

丁磊說:「我家黑豬的飼料,人都可以吃,隨便吃。但是中國的養豬業還停留在100年前的水平。」

這並不是丁磊詆毀中國養豬業,包括散養戶在內的5000萬個養豬場,年出欄量500頭的大型養豬場卻是26萬家,佔產業的0.5%。

沒有統一嚴格的標準,被端上飯桌的,大多都是散養豬。為了擴大利潤,散戶們在豬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瘦肉精。

據統計,中國豬每年大概會攝入19600噸抗生素,一隻豬一天通過糞尿會排出175毫克抗生素,每年中國生豬排出的抗生素有2460噸。

2013年春季,浙江嘉興南湖區新豐鎮河裡的死豬

驚喜的是,艾瑞克看上了中國這個大市場,明年,他們在中國砸下4個億的加工廠就要開業了,並且嚴格按照丹麥標準出產豬肉。

這下,5000萬中國豬農怕不是已經集體慌了……不說了,刀哥想去養豬了。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

相關焦點

  • 豬飼料人可以吃,豬尿人也可以喝,這家養豬場真厲害!
    中國是養豬大國,中國人每年吃掉7億多頭豬。但是這些被吃掉的豬大多是普通的養豬場養出來的,很多是農村的中小養豬場養出來的。普通人吃普通豬肉當然是沒問題的,但國內總有一些比較富裕的人士,他們其實需要高端豬肉的。
  • 別人家的養豬場:豬飼料人也能吃,還給豬聽音樂、洗澡!
    今年52歲的丹麥人艾瑞克,幾乎和豬打了一輩子交道。身為第四代養豬農民,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他就繼承了父親的衣缽,一頭扎進了養豬場。身高1.96米的艾瑞克,常常穿著那身洗得發白的藍色連褲工裝,行走在豬群裡,自豪於這個養豬場年復一年的發展。艾瑞克和父親、祖父那一代相比,艾瑞克這一代的養豬人要輕鬆得多。
  • 別人家的養豬場:豬飼料人能吃,聽音樂、洗澡!還有,他們要來中國了
    住得近,是為了隨時能趕到現場,解決問題。「豬可不會因為是周末,就不需要你照顧了。」艾瑞克笑著說。今年52歲的丹麥人艾瑞克,幾乎和豬打了一輩子交道。身為第四代養豬農民,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他就繼承了父親的衣缽,一頭扎進了養豬場。
  • 全球最大豬企突然殺入中國,一套奇葩打法讓世界跪...
    來源:每天學點經濟學有一家奇葩的養豬場:餵豬的飼料人可以吃,豬每天喝的是礦泉水,不止給豬聽音樂和洗澡,還設立專門法律……更不可思議的是,最近這家全球最大養豬場宣布馬上就要開到中國了!每一條都讓你匪夷所思,卻又不得不服!奇葩一:所有豬農都有學位走進丹麥皇冠總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群豬的雕塑。大廳裡一面「It’s all about food(一切關於食物)」的牌匾十分引人注目。毫無疑問,養豬關乎食品健康,在這裡是一件神聖的事情。在皇冠,甚至在整個丹麥,養豬都必須要專業學位。
  • ...零汙染環保養豬場本周投入使用!今年將完成5000頭梅山豬出欄
    今年將完成5000頭梅山豬出欄 2020-05-14 0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易豬聽音樂,京東豬要識別,阿里豬有大腦,網際網路養豬到底哪家強?
    利用網易的技術,將養豬過程向全球直播,讓大家都吃上我們的豬肉。說幹就幹,網易選中了浙江湖州安吉縣。安吉,是全國聞名的生態縣,網易在安吉大手一揮,劃了1200畝地,用來養豬。一開始過了很長時間網易也沒啥動作,大家都以為丁磊說著玩的,好多人開啟了嘲諷模式,2013年還有媒體報導丁磊的養豬場瀕臨「散夥」。
  • 農村小規模養豬場一般需要投資多少錢?養豬老人告訴你
    現在,農村養豬戶建造養豬設施,只要在已經確權的普通承包土地上是不需要審批手續的,也不會收取任何費用的。一般農村養豬戶建造一個小規模的養豬場,即300頭生豬以下規模的養豬場,需要多少投資,本人通過幾天的養豬經驗,作出估算如下,以供參考。第一,自建小規模的養豬場佔地面積和設施。目前,自建小規模養豬場佔用的土地資源是不需要投資的。按標準化養豬場,每頭豬佔地3平方米。
  • 科學養豬,年純收入200萬元,請看養豬達人是怎麼做到的
    在山西省萬榮縣有一位養豬專業戶,他的名字叫張向陽,今年47歲,老張不算剛剛出欄的200頭肥豬外,現在豬圈裡有母豬100頭,豬崽500頭,正在育肥的豬400頭。去年和今年,每年大約都純賺200萬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養豬專業戶,也是當地一個最大的農民養豬場。
  • 養豬農民與養豬場不是勞動關係?官司打到再審
    農民大姜在養豬場工作,雙方口頭約定,大姜每年4萬元勞動報酬,吃住均在養豬場。一天,大姜正在給豬上飼料時突然暈倒,後經搶救無效身亡。法院認為大姜是農民勞動者,不適用勞動法,檢察院抗訴。【麒麟普法】:該案經過仲裁,到一審、二審,後檢察院抗訴後再審,才算塵埃落定。
  • 美國:中國超級養豬場,年產豬210萬頭!
    美國人已經知道,中國的養豬業出現了一個航母級的養豬場,他們認為這太瘋狂了,因為它比美國最大的豬場還要大上10倍。以美國的養豬重鎮愛荷華州為例,那裡豬場的平均養殖規模在4500頭左右,差距更是高達500倍。
  • 實地考察丁磊養豬細節:歷時一年考察養豬強國-實地考察,丁磊,養豬...
    丁磊投身養豬這兩年,中國豬肉安全事件頻發。別的不說,單是國內著名運動員就有不少人深受其害。2009年,北京奧運會女子柔道冠軍佟文在女柔世錦賽奪冠後被查出克倫特羅陽性,被國際柔聯禁賽兩年。今年3月,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支持了佟文的上訴,取消佟文禁賽。克倫特羅就是俗稱的「瘦肉精」,這種物質拌進飼料,可以讓豬降低脂肪生長速度加快。
  • 荷蘭人養豬有妙招?1人年均養1萬頭,致富環保兩不誤!
    今天,就讓我們從每一頭豬的食物、住所、健康保障以及與農場工作者的關係入手,解讀荷蘭人別樣的「養豬致富」之路。豬也以食為天,荷蘭的豬都吃得很「精緻」?過去,豬主要的食物是人們家裡的剩菜剩飯,但是在養豬業擁有良好聲譽的荷蘭,豬可以吃到的食物也十分「精緻」。
  • 為什麼養豬人要有飼料顆粒機?專家說明了「實情」?
    前些日子,筆者受邀回訪老客戶,跟這位養豬人聊了很久。他養豬10多年了,以往養豬都是與飼料廠直接籤訂購買合同,飼料廠定期向他供貨。但近幾年飼料廠的成袋飼料不斷加價,又使這位養豬人愁苦萬分。後來找到了筆者,進了幾種飼料機械。現在見到筆者總是熱情備至,連聲道謝。
  • 養豬吃什麼最省錢?
    【筆者】答疑:養豬吃什麼最省錢?豬是六畜之一,也是我們農村人養殖的主要牲畜,在過去,農村每家都建有一個豬圈,每年最少要餵養一頭豬,人口多的人家一年也有養兩三頭豬的,一頭豬留下來作年豬,供全家人食用,另外的豬出售給外貿公司換錢來補替家用,這樣,加上餵養一些其它畜禽,農村人的日子過得雖然平淡,但也能「豐衣足食」。
  • 史上「最能生」的豬,14年繁殖近1.8萬頭豬,如今享受專人特殊待遇
    史上「最能生」的豬,14年繁殖近1.8萬頭豬,如今享受專人特殊待遇。作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元素,豬肉廣受人們歡迎。豬肉沒有羊肉腥氣,也沒有牛肉貴,並且繁殖和飼養也都不是太難,因此作為漢族人為主要民族的中國,豬肉是葷菜首選食材。
  • 一個規模化的養豬場需要哪些飼料機械設備呢?
    一家成規模化的養豬場,對於飼養管理,養豬管理都是十分精通的。對於飼料的搭配來說也是不具備壓力的,但如何選擇節約成本或者說製作飼料中怎麼樣搭配顆粒飼料機組也尤為重要。雖然我們知道在選擇飼料機械之前要對廠家、質量、產量、場地、需求等都要做一一的考察,但前提是,像成規模的養豬場是需要選擇哪些飼料機械設備呢?
  • 過年,農民自己殺的豬,為啥都不餵飼料?有什麼區別嗎?
    農村養豬不限定什麼餵法,只要有包穀面少量拌入各種雜食如菜葉地邊山上各類野菜植物就行,肥膘是豬品種關係,我們地方老品種本地豬可達成人4指厚的肥膘,煮砣砣肉只放鹽就空氣中都是肉香味,我前些年經常到山區打工,只要有時間回家就買10多20多斤帶回家洗好砍小砣清水煮。有人想吃放心食品,還禁止農民散養,棚著的豬、雞離了藥能活嗎?
  • 在農民家吃剩菜剩飯的豬,和在養殖場吃飼料的豬!哪個更乾淨?
    說起農民自家養的豬,那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過年豬了。每年臘月的時候,都是農村最鬧熱的時節,不僅是外出的人陸續回來了,最重要的是村子裡的一些人家開始張羅著殺過年豬了。只有這個時候,你才能在越來越沒有年味的農村,感受到過年的氣氛。
  • 緣何豬肉不再可口 土豬歸來遭遇飼料難題
    中國每年出欄7億頭左右生豬,99%商品豬是國外豬種,採用西方玉米加豆粕的精飼料飼養方式育肥,豬肉千篇一律口感粗糙而不香。這為包括飼料創新和生豬新品種繁育在內的肉質改良業務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沈利明介紹,中國傳統養豬的飼養模式中以糠和青飼料加放牧為主飼養生豬,這在客觀上給豬補進了大量的硫胺素(影響豬肉香味的一種維生素,也就是維生素B1)和維生素E,其後又在催肥期補給大量澱粉類飼料,而澱粉類飼料是一種促進肌內脂肪沉積的高能量低蛋白。豬肉因此吃起來香。
  • 低成本養豬,偷偷給豬吃這東西,他們養的豬還能吃嗎?
    能夠長期滿足3000頭豬養殖需求的泔水量,顯然不是小數目。此外,個案只是一個縮影,泔水能夠流入養殖場,難道僅僅只一處漏洞?是否有更多的泔水流到其他的地方?4月13日,通州區北堤寺村養豬場內的養豬大棚邊,貨車上裝泔水的桶還沒有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