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錯刀頻道 蔡文姬
說起養豬,你會想到什麼?
滿地糞水的豬場,飯館不要的剩飯泔水,方圓5裡都會臭氣燻天。各種髒亂差……
今年6月,河南鄧州的一家養豬場附近,原本清澈見底的小河北汙染成墨色,發出陣陣惡臭。
9月,廈門一男子擅自在承包地上開設大規模養豬場,造成大面積環境汙染,被罰了90多萬。
這幾天,網曝內蒙古自治區又發生了「非洲豬瘟」……
但是,有這樣一家養豬場,畫風酷似圖書館——
每隻豬豬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編號,他們從小都佩帶一個晶片「耳環」,這種耳環記錄了一隻豬從出生到上餐桌前的全過程,做到了真正的全程有機可追溯。
每頭豬的待遇一級棒:跟人們吃著一樣的口糧,喝著高山礦泉水,還經常聽音樂,定時洗澡……簡直不要太幸福。
這家奇葩養豬場,每年處理2100萬頭生豬,如果號召他們國家的男女老少全民吃豬肉,每人每年可以吃3.6頭豬。
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
因此,這家養豬場92%的豬肉都出口國外,沒幾年,就成了全球最大的豬肉出口企業。這家養豬場就是——丹麥皇冠。
皇冠集團的屠宰場,有10個足球場大,輸送帶總長度超過11公裡。旺季時,每天至少有2萬隻豬送來這裡進行加工處理。
經過處理的豬肉,會給每一頭豬進行登記、編碼,確保後續消費者能追溯自己吃的這塊豬肉的來源。
如今,丹麥皇冠向全球近130個國家每年出口大約94萬噸肉製品,集團年銷售額高達662億元人民幣。
1
6個人養17000頭豬,
一點都不累,還幸福的不要不要的
說起丹麥皇冠,人們知道的最多的就是丹麥皇冠曲奇餅乾,賣豬肉的丹麥皇冠成立於1887年,至今已經有130年歷史了。
今年52歲的艾瑞克是丹麥皇冠的董事長,已經跟豬打了半輩子交道了。艾瑞克的父親、爺爺、曾祖父也都是養豬人。
養豬是個又髒又累的活,艾瑞克的父輩們,需要每天早早起床,扛著沉重的豬糧,親力親為,給豬餵食、打掃豬圈。一天下來,累到直不起腰。
艾瑞克看在眼裡,發誓要改變這種現狀。
身為丹麥皇冠第四代養豬農民,艾瑞克從二十四歲就繼承了父親的衣缽,一頭扎進了養豬場。這個1米96的小夥子,跟董事長的畫風完全不搭。他常年穿著洗得發白的藍色連體工裝,泡在豬圈裡。
丹麥皇冠董事長艾瑞克
艾瑞克的家,離他的養豬場,直線距離不超過50米。住得近,是為了隨時能趕到現場,解決問題。「豬可不會因為是周末,就不需要你照顧了。」艾瑞克笑著說。
艾瑞克的養豬場,現在每年能養17000頭豬,卻只僱傭了6名工人,全面實現了豬場工業自動化。利用現代化的養殖管理技術,這6名工人不用再像父輩們那樣,整日累的直不起腰,繁重的餵食流程,現在都由電腦操控完成。
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就是觀察、記錄豬的成長情況等,與其說他們是豬農,不如說是「豬類觀察家」。
實際上,艾瑞克的產業不止這些。丹麥皇冠集團由2000多家養豬農場組成,每一個豬場主都是丹麥皇冠的股東。
丹麥人把豬當成上天賜予的恩典,既然全國的人都要靠豬吃飯、靠豬發財,那就把豬當成發家致富的「衣食父母」來對待。
真心地喜歡每一頭豬、關心每一頭豬,善待每一頭豬。心往豬身上想,勁往豬身上使,讓豬們得到應有的尊重,讓豬們快樂的生長。
2
這群豬的鏟屎官,
個個都是碩士學位!
小時候常常被家長教育:「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只能養豬!」
可是,在丹麥,養豬的門檻極高,不是什麼隨隨便便的人都可以當豬的鏟屎官。
平均3個人管1萬頭豬,這對於養豬人的水平要求很高。在丹麥,想成為豬農,必須先到農業學校上五年的專業訓練課程。
這五年,他們寄宿在學校,從農場助理的基本課程上起。將近一半的時間,他們在學校的實習農場邊做邊學。
到了高階的專業農夫、農場經理的課程,他們不僅要學習照顧豬只的生活起居,更要從財務管理、機械、生態等不同專業,思考農場的未來。
結業後,拿到綠色證書的人,才能購買三十公頃以上的土地,進入市場。
漢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是丹麥皇冠旗下的一個養豬農民,花了整整8年時間,獲得了農業養殖相關的學位。求學期間,漢森一有時間就往農場跑,經常跟豬豬們吃住生活在一起。
花8年的時間學習,這在中國都可以考到博士學位了。
漢森
因此,想要加盟成為丹麥皇冠的豬場主,不拿到農業碩士學位都不好意思申請。
丹麥皇冠中國工廠總監託馬森說:「他們不但要學習專業養豬知識,還要學習管理、金融、投資……他們早已不僅僅是農民,而是企業家!」
3
這家豬場靠「五門大炮」,
逼死5000萬養豬老炮
實際上,丹麥人在養豬這件大事上,也曾留下過汙點。
1982年,丹麥豬發生了口蹄疫,日本轉而開始從中國臺灣進口豬肉,一度將中國臺灣的養豬業推向世界第二的水平。
接連爆發的兩次口蹄疫,使丹麥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恥辱。
可丹麥的養豬產業非但沒有被打垮,反而愈挫愈勇,丹麥皇冠作為丹麥豬肉的領軍品牌,制定了一套極其變態的生產流程,沒幾年,就讓丹麥養豬產業重新站回了世界第一。
這套變態的生成流程是怎樣的打法呢?
1. 軍事化管理每一頭豬豬
丹麥皇冠的小豬崽們作息時間表完全實行統一的軍事化管理,豬農們科學統一地安排豬們的吃住玩睡:定點吃飯,定點喝水,定點排便,定點運動,定點聽音樂,定點體檢,定期檢疫。
豬場的每一頭豬,平均的活動面積是2平方米,給豬媽媽會配備更大的房間,準豬媽媽就更厲害了,可以在豬場裡自由溜達。
豬農說:「豬活的幸不幸福,是檢驗豬場合不合格的唯一標準。」
2.豬豬們會被統一安排安樂死
影視劇裡常常刻畫的屠夫,總是一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血腥場面,皇冠屠宰場一天要宰殺2萬頭豬,卻沒有聘用一名專業屠夫。
原來,在丹麥皇冠豬豬們在被宰殺之前,會享受音樂、淋浴,而後讓其休息兩個小時,最後會被統一送到一間二氧化碳室,三分鐘之內,豬豬們就陷入了昏迷,在感受不到痛哭的情況下快樂的死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皇冠認為這種做法不僅是出於人道主義,更是為了追求高品質的豬肉。因為「只有在完全放鬆的情況下,豬體內才不會分泌應激激素,肉質才會更好。」
3.加工車間堪比圖書館
在丹麥皇冠的加工車間裡,一排排豬肉被碼的整整齊齊,像陳列在圖書館的書籍一樣安靜。
加工廠是對外開放的,但是對前來參觀學習的人要求很高,需要穿上統一的無菌服,要是有沒刮鬍子的男人,還會被要求帶上一次性口罩。
4.隨便丟棄死豬,就等著關門大吉吧
在這樣高規格的飼養環境下,豬豬們因病而死的機會很少,一般都是被母豬不小心壓死的小豬,或者是打鬧受傷死掉的小豬。
丹麥法律明令禁止隨便丟棄死豬,否則會受到環保、衛生和食品監管部門的重罰,豬場會信譽掃地,關門大吉。
「我們會按照管理部門的要求,把死豬的屍體放在統一規格的塑料箱子裡,冷凍後儲存。專業的回收公司會定期上門回收死豬,用於製造生物柴油、工業油脂、洗滌用品或者其他動物的飼料等。」
5.豬糞成了「綠色黃金」
如果嚴謹的養豬的模式還打動不了你,那麼,皇冠的這套糞便回收系統,一定會令你拍案叫絕。
他們通過糞漿熱能回收系統,利用熱泵來產生可持續再生能源。
糞漿中的熱能被收集用於供暖,使用熱泵可以節約75%的供暖成本,綠色環保,擺脫了以煤為主的燃料加熱方式,減少了環境的汙染,改善環境衛生,節約了大量的能源,不僅不影響糞汙清除,而且糞漿冷卻後,有助於減少氨氣和臭味的排放。
這也是刀哥前文提及的,為什麼皇冠董事長艾瑞克的家,離豬場直線距離只有50米。
丹麥的國土面積是有4.29萬平方公裡,是我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三分之二,如果養豬技術水平不高,沒有強大的環保技術做支撐,僅僅這麼個小國家的土地面積,每年卻繁殖飼養出如此數量龐大的生豬,這個小國家的自然環境還不知道會被汙染成多麼惡劣的狀況了!
但實際情況卻是恰恰相反,現實中的丹麥,世界公認,自然環境優美,生活環境乾淨整潔,是享譽世界的北歐著名旅遊勝地。
結語:
去年,網易CEO丁磊在杭州濱江區的網易園區裡,喝著明前特級龍井,吃著豬飼料,錄製訪談節目。
丁磊說:「我家黑豬的飼料,人都可以吃,隨便吃。但是中國的養豬業還停留在100年前的水平。」
這並不是丁磊詆毀中國養豬業,包括散養戶在內的5000萬個養豬場,年出欄量500頭的大型養豬場卻是26萬家,佔產業的0.5%。
沒有統一嚴格的標準,被端上飯桌的,大多都是散養豬。為了擴大利潤,散戶們在豬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瘦肉精。
據統計,中國豬每年大概會攝入19600噸抗生素,一隻豬一天通過糞尿會排出175毫克抗生素,每年中國生豬排出的抗生素有2460噸。
2013年春季,浙江嘉興南湖區新豐鎮河裡的死豬
驚喜的是,艾瑞克看上了中國這個大市場,明年,他們在中國砸下4個億的加工廠就要開業了,並且嚴格按照丹麥標準出產豬肉。
這下,5000萬中國豬農怕不是已經集體慌了……不說了,刀哥想去養豬了。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