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轉大腸是山東名菜,其名聲不亞於蔥燒海參,魯菜主要以鹹鮮為主,這個菜的味道凌駕於魯菜中所有味道之和,到有點像川菜的複合路數,但是技法和用料還是非常山東的,非常明顯,味道鹹甜酸麻微微辣,帶有濃厚的香料香氣,整體味道極濃鬱,入口先是各種味道接踵而來,最後是大腸的肥香從最底層攪開千層味浪衝上舌尖。
九轉大腸做法
主料:熟豬大腸500克
輔料:蔥姜蒜末適量,生抽適量,醬油適量,老抽適量,鹽適量,糖適量,紹酒適量,醋適量,雞精適量,胡椒粉適量,肉桂粉適量,砂仁粉適量,香菜適量
步驟:
1、將熟大腸切成2CM長的段。
2、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撈出瀝乾水分。
3、鍋中倒入植物油,油溫7成熱時下大腸炸至金黃,撈出瀝油。
4、鍋中留底油,下蔥姜蒜末爆香,倒入清湯,加入生抽醬油、老抽醬油、鹽、糖、紹酒、醋、雞精。
5、再倒入大腸,大火燒開,轉小火將大腸煨透。
6、待湯汁收粘稠時,加入胡椒粉、肉桂粉、砂仁粉。
7、最後淋入花椒油,起鍋前撒上香菜末即可。
做法要點
說一下這個菜的味道,酸甜味確實蠻重的,但是一定要吃出其它的味道來,比如肉桂和砂仁和香味,鹹味兒,回味還要有麻味和微微的胡椒粉的辣才好,不能單一。
九轉大腸的腸是需要套起來的,如果不套起來,那麼做出來的菜一個是樣子不好看,大腸中間是空洞的,另一個是口感不夠瓷實筋道,沒有那種肥香的感覺,所以需要一長根的大腸最少套兩次才可以。
另一個問題就是大腸一層層的套起來,那麼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去掉腥味,若是一層,那麼在烹調的過程中異味很容易就去掉了,但這個是好幾層緊密的貼在一起的,那麼就需要在洗腸的過程中用多一些的醋把兩面多搓洗一會兒,然後掏洗乾淨,直到聞起來沒什麼味道,只有淡淡的醋味兒是最好的,這樣才能保證成菜後沒有異味。
套大腸的宗旨就是細小的那部分往粗的裡邊塞,邊塞邊捋,不要讓它在裡邊結團,弄順後再來一次,大腸裡邊差不多就能填滿了,一定要捋順了,不然在煮的時候容易吐嚕!如果看不懂也不怕,只要您懂的這個理兒,那麼就難不倒您,不管用什麼方法,塞好就行。
煮大腸的鍋剛開的時候一定要守在鍋邊,像對待新勾搭的小三兒一樣對待這幾截祖宗,要拿個牙籤不停的扎它,因為裡邊是填充滿的,受熱容易脹爆,那樣就不好玩兒了,而且等稍微熟些最好用牙籤穿過腸子,直到固定的作用,這樣裡邊的腸子也不容易跑。
一米長的大腸套兩次就變成25公分了,然後煮好了也就剩個15公分,縮的非常厲害,2斤的腸去掉油再煮完也就有個半斤打住了。
糖色水在我的另一篇文章「糖醋排骨」裡邊有做法,雖然原則上來說糖色是沒什麼甜味兒,但是大家都不是專業人士,所以炒出來的糖色水還是會有甜味兒,我炒的也有甜味兒,所以另外放的白糖量大家要好好把握,煸炒蔥段薑片我是為了讓汁好看,平時的做法炒蔥薑末更有味一些。
最後收汁的時候也可不勾芡,慢慢把汁耗幹就可以。
大腸煮完最後稍微晾一下再切,然後上醬油的時候也別使勁抓,燒的時候別用鏟子來回折騰它,這三個壞習慣容易使套在裡邊的腸子出來。
上邊這個做法如果嫌麻煩也可以不用過油炸,直接燒也可以,油炸的目的一個是上色,一個是也能去掉一部分的異味。
營養價值
豬大腸又名肥腸,含脂肪等營養物質,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虛弱口渴、脫肛、痔瘡、便血、便秘等症。
香菜富含蛋白質、維生素C、鉀、鈣和揮髮油、蘋果酸鉀、甘露醇、黃酮類以及正癸醛、壬醛和芳樟醇等營養物質。
注意事項
豬大腸烹飪前,需洗淨,避免有異味;烹飪時需注意火候,注意油溫。
香菜雖營養豐富,但需注意:服用補藥和中藥白朮、丹皮時,不宜服用香菜,以免降低補藥的療效;容易患感冒的人,卻應該避免食用香菜;癌症患者忌食;虛體弱及胃潰瘍的人不宜多食;慢性皮膚病及眼病患者忌食。
END
了解更多美食養生資訊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