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特大洪水九江潰堤搶險記

2020-12-05 梵觀點

九江市

九江,簡稱「潯」,為江西省設區的市(地級),古稱柴桑、江州、潯陽,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名城。地處長江、京九鐵路兩大經濟開發帶交叉點,是長江中遊區域中心港口城市,是中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也是東部沿海開發向中西部推進的過渡地帶,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門」之稱。

1998特大洪水

1998年從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陽湖連降暴雨、大暴雨使長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遊來水和潮汛共同影響,江蘇省沿江潮位自6月25日起全線超過警戒水位。南京站高潮位7月6日達9.90m。沿江蘇南地區自6月24日入梅至7月6日出梅。由於沿江潮位高,內河排水受阻,形成外洪內澇的嚴峻局面。

據初步統計,包括受災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龍江四省,全國共有29個省(區、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受災面積3.18億畝,成災面積1.96億畝,受災人口2.23億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達1660億元。

九江決堤

九江市西區長江南岸,4號閘和5號閘之間,矗立著一座紀念碑,上面鏤空著雕刻著1998、1998、1998..的數字。九江人都知道,這裡就是1998年那場震動全中國的特大洪水,和九江抗洪封堵長江大堤決口的紀念碑。1998年8月7日13時50分,洶湧的長江洪水在這裡衝破大堤決口60多米,淹沒了九江市西區。

抗洪紀念碑

長江在九江地區是一條地上懸河,江堤明顯高於旁邊的村莊和城鎮。當時九江堤防險情不斷,早有無數官兵守衛在那裡。從烏石磯到賽城湖,大堤全長17.46公裡,平均每一米都有兩名戰士守衛。

決口過程

1998年8月7日,一個名叫夏長生的老公安,於13時12分在九江長江大堤4、5號閘口之間發現了3個泡泉,還沒有來得及採取措施,不到1米距離內的3個雞蛋大的泡泉突然湧成一條直徑1米的水柱。九江鋼鐵公司退休女工廖林梅,去原水泥造船廠家屬大院後院自家的菜地裡摘菜。來到菜地,她挽起袖子,習慣性地看了一眼手錶:12時30分。可當她還未彎下腰時,卻聽到了汩汩的水聲。牆外是九江大堤,大堤外是長江,這不像是長江的波濤。她撥開草叢,突然發現一股漿黃的泉湧噴發而出。「大堤出事了!」一個念頭掠過她的腦際。她扔下菜籃拔腿就跑,向廠保衛科的幹部報告了這一險情。廠裡迅速作出反應:「男人們都上堤搶險去,婦女、兒童和老人由廠裡安排所有的機動車,送進城避難!

13時10分,來自浙江金華的步兵某師炮團反坦克連指導員胡維君和劉意、劉松波、徐俊三名戰士,他們在堤上巡查,在4號閘口至5號閘口之間,發現了一個直徑約為3至5釐米的泡泉,湧出的水已經發渾。憑著10多天來在實踐中學到的泡泉知識和搶險經驗,胡維君憑直覺感到這可能是一個險情。胡維君抓起電話就向在連隊蹲點的團副參謀長王耀報告。接著,又向守護這一堤段的責任單位九江市水泥造船廠防洪辦公室羅主任報告。消息很快逐級傳到了河西指揮部、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和九江軍分區作戰值班室。在軍分區作戰值班室值班員周才權記錄的當天值班日誌上記載:市防總電話:4-5號閘口出現重大險情,13時10分發現泡泉和渾水。

13:13分,團副參謀長王耀接到胡維君的報警電話後,和連長賀德華帶領的炮團反坦克連70名官兵趕到出現險情地點的。從駐地民房趕到出事地點,僅用了3分鐘。王耀當即命令連隊分成三個小組:第一組由他自己帶隊用身體擋住泡泉眼,儘量減少流量;第二組由賀德華帶領13名戰士迅速跳入江中,尋找泡泉口子;第三組由胡維君帶隊裝運沙石,飛跑著向泉眼投塞。數分鐘後,九江水泥造船廠職工陸續到達險情現場,10多名職工與戰士一起跳入長江,手拉手探摸已經成為無底洞的泡泉口子,戰士們拿來的40床棉被和地方職工送來的10床棉絮全部填進去了,仍沒有效果。

管湧示意圖

13時30分,九江市副市長呂明趕到險情現場。泡泉口越來越大,王耀向呂明:一是迅速增加搶險兵力;二是迅速調船到附近水域,增加土石備料;三是迅速派遣潛水員探明泡泉口子。

13:35分,九江軍分區政委馬永祥大校和動員科長鄧新生乘車奔赴4至5號閘口之間。

13:36分,市防總通知駐守在大堤附近的步兵某師炮團350人火速前往搶險。

13:45分,鄧新生自現場打回電話,報告缺口發展到5米。

13時50分,炮團官兵趕到現場。此時,泡泉正在擴大,逐步形成管湧。洪永生指揮部隊迅速展開搶險,一營和二營的四連、六連從4號閘口裝運土石袋向進水口外側的長江邊填堵漏洞,王申東帶領5連黨員突擊隊躍入長江和反坦克連堵泡泉人員一起展開填堵排險。

堵口搶險

13時58分左右,堤壩外側進水口形成一個巨大的漩渦,投入的沙石袋一下子就被激流捲入堤外,為防止發生意外,王申東被迫命令水中堵口分隊撤離上堤。就在這一瞬間,大堤中央突然下沉,出現了一個直徑1.5米左右的大洞,洪水泡哮著從洞口向外噴湧。緊接著如雷鳴般一聲巨響,長江大堤混凝土防洪牆轟然斷裂,脫韁的洪水從斷口處湧入,短短10分鐘就形成了30米寬的口子。

14:15分,任江西省軍區赴九江抗洪搶險部隊指揮協調小組組長的省軍區副司令員季崇武少將和南京軍區司令部軍訓部副部長王平大校趕到軍分區作戰值班室。

14:18分,軍分區司令員呂錄庭大校和王平趕往險情現場。此時,決口現場已有部隊官兵和民兵900餘人。……

潰壩了!

8月7日,時任《中國青年報》攝影部主任賀延光正在九江採訪災民安置點,以下是他的回憶:"剛過兩點,樓下南京軍區《前線報》的範欽堯來電話催。我還沒準備停當,進屋的伍處長說:「叫你快點呢,決口了!」據說九江長江大堤固若金湯,怎麼會決口呢?催我快點,也不能說不吉的話呀——我心裡嘀咕著。鑽進「切諾基」一出門,就感覺不對了。大中午太陽毒毒的,平時街上沒什麼人,現在滿世界都是人,且五一堆,七一夥,神色匆匆,議論紛紛——長江真的出事了!我頓時緊張起來。

司機還算路熟,腳下使勁加油,手不停地按喇叭。越往前開,市民越顯得驚慌失措,人們迎著我們在跑在喊。此時,各個路口均已由警察把守,所有車輛行人準出不許進。後排座上的老範讓前排的我和他換一下位置。他穿著上校軍裝,非常時期,軍人就是通行證。開發區寬闊的九江大道幾乎沒有人了。尖銳刺耳的警報一遍遍響起,成千上萬的市民朝著城東逃去。路邊停著三部軍用卡車,幾位司機攔住我們大聲說:「水就要過來了,車不能再往前開啦!」但我和老範執意讓司機再往前跑一段。

群眾轉移

我們剛往北一拐,譁譁的水就衝過來了。我倆慌忙下車,讓司機趕緊把車往回開。我們趟著水爬上九瑞鐵路,眼看著湍急的洪水幾將鐵軌下的基石掏空,而鐵路旁一座公路小立交橋被水淹得沒了模樣,幾個電燈杆淹得只剩兩米。幸好軍分區應急分隊衝鋒舟趕來了,我倆各翻上了一條舟。

這下我確切知道了決口是在長江大堤4號閘和5號之間。

決堤潰口處

在衝鋒舟上,我拍了幾張照片,便打開手機,開始向北京總部口述現場場景。我告訴報社:「大水已漫過了樓房一層窗戶一半多,衝鋒舟的任務是到居民區救人。當我們從樓上接下來幾位老人、婦女和孩子時,一位驚魂未定的老者說:「我正在睡午覺,沒想到水來得這麼快!」

報紙報導

衝鋒舟將這些人送上鐵路,那兒已有警察接應,二百米外停著一列悶罐車,是轉移群眾的。當我們又一次返回,路經一座建築時,房頂上的一些人衝著我們大喊大叫。衝鋒舟沒理會,想先救危房裡的人。但我抬頭看見了一個熟面孔,那是幾天前江洲鎮決堤時見到的一位省水利廳副廳長,只聽他在喊:「國家防總的專家在這兒!」我趕忙叫衝鋒舟返回去接人。專家一行是趕往決口半途被困在這兒的。我緊隨幾位專家繞道涉水上了長江大堤。大堤決口已有30餘米,洶湧的江水正從撕開的口子咆哮著衝向市區。跑了幾個縣的我心裡清楚,周圍都是水,九江已是孤城,如堵不住決口,九江人只能上房了。大堤上約有上千人,人們緊張並不慌亂,也許是及時到位的解放軍安定了人心。在災難面前,人們已沒有退路,萬眾一心才可能起死回生。

洪水淹沒市區
決堤後水淹區域

搶險堵口

不到40分鐘,決口處往南已經是一片汪洋,市民淌水往東城奔逃,但還有一群人,他們穿著綠色迷彩,逆著人流和洪水,朝著決堤的大壩毅然決然地衝了上去。

戰士們把一輛輛裝滿石頭的卡車推進決口,但卡車很快就消失在洪流中,隨即出現在幾百米開外的地方。洪水的力量,恐怖如斯~絕境中,部隊和九江市代市長劉積福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沉車沉船!軍車就像自己的戰友,但是為了九江市民,汽車兵哭著把軍車開上了大壩。

堤上軍民奮戰2小時,21輛軍用卡車、2條機駁船沉入決口,仍沒能堵住洪水。眼看洪水已經漫過九瑞大道,如果和八裡湖連城一片,半個九江就都在水裡了。

不幸中的萬幸,當時在下遊不遠處有一艘75米長,裝載1600噸煤炭的甲21025號大駁船。

緊接著,一段感人至深的對話發生了。

「根據國家防洪法和九江市市長命令,我宣布依法徵用你的船。」

「你是誰?」

「我是抗洪搶險部隊的團長洪永生。」

「我的船沒動力,需要拖船。」

奉港501」輪是奉節縣港航運輸公司主力船,長31米,功率540馬力,價值200萬元,是企業的經濟支柱。同年7月27日,該輪拖帶4艘鐵駁由江蘇返航至九江,正遇封航,只得停泊在距九江市區4公裡的姚港錨地。接到緊急徵用抗洪搶險的命令後,「奉港501」輪船長餘善奎立即通知輪上各部門的船員各就各位,馬上行動。由於輪機是氣起動的,需要一定時間衝氣。

在這段時間中,劉市長、陳局長和餘船長召開了一次短會,決定由「奉港501」輪來拖甲21025號大駁船前去堵口,並強調一定要一次性靠攏潰口,不能把大堤撞壞。劉市長、陳局長還畫了張簡單的圖形,要求「奉港501」輪與潰口保持平行,逐漸靠攏潰口,接到如此艱巨而光榮的任務,餘船長既興奮又感到擔子的沉重,他望了一眼600米外的潰口,面向劉市長和陳局長衝口而出:「我一定拿出看家本領,即使付出生命,也要圓滿完成這一歷史使命!」下午3時10分,「奉港501」輪緊急起動,開往姚港2號基地,把長70米、載煤千噸的「長江21025」鐵駁頂在船左舷,迅速駛去,於下午4時20分駛抵離潰口50米處。為保證堵口成功,餘船長在駕駛室親自指揮。這時潰口已有70多米寬,而江堤修築質量差,厚度不夠,再也經受不住船隊靠撞。在這種勢態下,搞不好就可能發生船翻堤毀人亡的慘劇。餘船長當機立斷,迅速擬出3個方案:一是將輪駁拖往潰口上方;二是拋錨;三是順流緩緩將船下移,邊移邊向潰口靠攏。經請示決定採取第三個方案。餘船長招呼水手長徐金華前往千甲駁上,將該駁兩個前錨準備好,又招呼後水手長鄭明春,把長江21025駁的尾錨也準備好。當船隊移至離潰口40多米,隔岸約30米處時,餘船長命令把前錨拋下,將船隊向下順江堤緩緩移去。接著,他又用車舵控制船的辦法,使船隊與江堤平行。突然,船駁一顫,完全擱淺,正好橫靠在決口處,堵口成功!

由於堤邊水淺,「長江21025」煤駁不能完全緊貼江堤,船頭船尾形成兩個各長6米左右的空隙。空隙裡,洪水仍向堤內撲湧。晚上7時左右,見空隙無法阻住且不斷在擴大,萬分無奈之下,江西省水利廳孫廳長和九江市劉市長下達了「奉港501」輪沉船堵口的命令。

沉船堵口意味著企業的經濟效益將受到很大影響,意味著幾百退休職工將領不到退休金。餘船長緊急用電話向公司匯報、請求。公司領導積極支持。為了保住九江市450萬人的生命財產,船員們忍痛舍小家,保大家。在餘船長命令下,全體船員馬上行動起來。

這時,夜幕已經降下來,為保證沉船安全快速的進行,船員們打開了「奉港501」輪上的探照燈,兵分兩路:一路由水手長帶領,幾名水手全部穿上救生衣,在船頭船尾搜尋,將湧上船來的眾多軍民全部請下船去,以免沉船時造成不必要的傷亡。通過觀察,已完全擱淺的「長江21025」煤駁雖呈30度的傾斜度,但沉船後,船員完全可以轉移到該駁上。於是,水手們把長長的跳板搭在輪駁之間。另一路則由輪機長向洪才率領3名輪機員組成沉船開閥小組開閥。海底閥直徑約一米左右,「奉港501」輪上安有兩個,平時從不打開。每個海底閥上都有40顆左右螺絲帽,平時擰開一顆要花一分鐘。可這次沉船關係重大,可以說多花一分鐘,就可能多淹一片土地,多淹幾座樓房。因此,開閥人員一進艙,都使出渾身的氣力,拚命地幹。在開閥人員全力拚搏下,奇蹟出現了:僅用5分鐘,卸掉了全部螺絲帽。「譁——」隨著海底閥的開啟,兩股水桶粗的水柱猛衝出來。在向洪才指揮下,開閥人員緊急撤離機艙……。「奉港501」輪開始下沉,船員們顧不上艙室裡的鋪囊帳被和日常用品,迅速轉移。12分鐘後,「奉港501」輪沉入江中,把九江大堤決口完全堵住了。江堤上餘船長和12名船員,眼裡含著淚水看著「奉港501」慢慢沉入濤濤江水中。

兇猛的洪水暫時被沉船堵住,當務之急是趕緊修築一道弧形圍堰。三個建制團在團長的帶領下,衝進又冷又髒的洪水中,頂著烈日,開始沒日沒夜地修築作業。

整整七個日日夜夜,戰士們就泡在洪水之中,用驚人的勇氣和毅力修築起了一道生命的圍堰。8月13日晚,長江大堤九江段決口封堵成功!

九江保住了!幾百萬九江人民得救了,長江大堤脫離危險,京九鐵路安然無恙。

銘記英雄

九江抗洪只是98抗洪的一個縮影,在那一年,共有30餘萬名官兵奮戰在抗洪搶險的第一線。僅僅八一建軍節那天,就有19位軍人犧牲在了簰洲灣。

誓與大堤共存亡!時隔二十餘年,當年那振聾發聵的吶喊聲,如今聽來依然令人淚目。

98年抗洪犧牲的英雄

高建成(1965—1998),33歲,上尉,湖南省湘陰縣胭脂鄉湘坪村,廣州軍區空軍高炮5團225營1連政治指導員,1998年8月1日

楊德勝(1974—1998),25歲,軍士,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鐵橋村,廣州軍區空軍高炮5團225營汽車連駕駛員,1998年8月1日

馬斐(1978—1998),列兵,陝西省禮泉縣東莊鄉,廣州軍區空軍高炮5團225營1連10班三炮手,1998年8月1日

惠偉為(1979—1998),18歲,列兵,甘肅省平涼市,廣州軍區空軍高炮5團225營7連戰士,1998年8月1日

嶽福勇(1978—1998),上等兵,山東省高密市姚哥莊鎮西姚哥村,廣州軍區空軍高炮5團225營3連12班炮手,1998年8月1日

田華,(1974—1998),少尉,湖南省攸縣新市鎮文和村,廣州軍區空軍高炮5團225營1連見習排長,1998年8月1日

朱盛堂(1970—1998),軍士長,湖南省新邵縣壕塘鄉誠實村,廣州軍區空軍高炮5團225營1連火炮技師,1998年8月1日

易志勇(1974—1998),軍士長,湖南省攸縣大橋鄉安山村,廣州軍區空軍高炮5團225營1連火炮技師,1998年8月1日

黃孝聖(1977—1998),21歲,下士,安徽省六安市平橋鄉,廣州軍區空軍高炮5團225營1連8班班長,1998年8月1日

周俊明(1975—1998),上士,湖北省漢川縣,廣州軍區空軍高炮5團225營汽車連6班副班長,1998年8月1日

徐獻偉(1976—1998),上士,河南省太康縣,廣州軍區空軍高炮5團225營汽車連駕駛員,1998年8月1日

王彥平(1981—1998),列兵,陝西省府谷縣清水鄉自然村,廣州軍區空軍高炮5團225營3連12班炮手,1998年8月1日

吳德順(1972—1998),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廣州軍區空軍高炮5團225營3連13班四炮手,1998年8月1日

曹軍平(1979—1998),列兵,甘肅省平涼市,廣州軍區空軍高炮5團225營3連3班炮手,1998年8月1日

廖國棟(1978—1998),列兵,甘肅省平涼市,廣州軍區空軍高炮5團225營1連戰士,1998年8月1日

丁雲豐(1979—1998),列兵,湖南省衡山縣東湖鎮石潭村,廣州軍區空軍高炮5團225營1連戰士,1998年8月1日

梁力,(1979—1998),列兵,湖南省衡陽市,廣州軍區空軍高炮5團225營1連戰士,1998年8月1日

楊德文(1979—1998),列兵,廣東省大埔縣,廣州軍區舟橋32旅5營17連戰士,1998年8月1日

葉華林(1979—1998),列兵,江西省定南縣老區,廣州軍區舟橋32旅5營17連戰士,1998年8月1日

李向群(1978—1998),19歲,上等兵,海南省瓊山市,廣州軍區41集團軍121師361團9連戰士,1998年8月22日

吳良珠(1972—1998),26歲,安徽省望江縣,南京軍區安慶軍分區司令部勤務隊汽車班駕駛員,1998年10月31日

李佳琪,18歲,吉林省白城市,武警吉林省總隊白城市支隊衛生員,1998年8月10日

還有參加九江沉船堵口救堤的「奉港501」輪12名勇士的名字是:船長餘善奎、輪機長向洪才、水手長徐金華、後水手長鄭明春、大副陳留彬、舵工許科佳和張忠華、大管輪彭啟雲、二管輪李發明、加油工李茂文、水手楊曉龍、炊事員黃業遊。

相關焦點

  • 20年,還記得1998年的那場暴雨,還記得那個將軍的眼淚
    對很多中國人來說,1998年的那場特大洪水是刻骨銘心的記憶。
  • 98年大洪水結束後,九江萬人空巷,幾十萬百姓聚集道路兩旁送行
    1998年,在赤道東太平洋附近水溫出現異常升高現象,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厄爾尼諾現象,導致了中國北方和長江一帶形成了大範圍的強降雨。從1998年7月中旬開始,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突然南退,位置偏南偏西,造成了我國長江上遊一帶暴雨現象發生極為頻繁。
  • 看看他們在98年大洪水中吧!
    你們還記得1998年的那場大洪水嗎?長江告急,松花江告急,珠江告急,大半個中國都遭洪魔肆虐,幾億中國人都處在危險之中。暴雨傾盆,江河滾滾,堤壩不穩,靠人的身軀能把河流阻塞嗎?人民子弟兵給出了答案。1998年,全國暴雨連綿,洪水滔天,從松花江到長江,再到珠江,全國主要水脈都發生險情。
  • 98年九江抗洪紀實,將軍一聲令下,三個團長帶頭衝進洪水
    1998年8月7日江長江大堤的潰決震動了整個中國。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董萬瑞中將奉命急赴九江,坐鎮指揮。在九江的三個建制團緊急趕赴4、5號閘口決口進行決戰。在我師炮兵團之後幾分鐘趕到的是我師七團,可近千名官兵在洪水面前是那麼渺小,數以千計的石料、沙包投入江水毫無反應,瞬間就被洪水衝走。
  • 石首市1998年洪災紀實照片
    1998年8月11日 李剛1998年8月11日,湖北石首久合垸鄉團山河支堤出現「管湧」險情,解放軍官兵立即奔赴險段,以血肉之軀擋住肆虐的洪水,減低洪水的衝擊力,同時加固堤防。1998年8月12日 李剛1998年8月12日,湖北省荊江大堤石首段發生劇烈管湧。
  • 1983年銅鼓縣特大洪水損失慘重,還有多少人記得?
    小編估算37年前銅鼓的冰棒要2分錢冰磚只要5分錢豬肉7毛7一斤那時候損失2000萬相當於現在的20億那是多麼嚴重的洪災1983年7月6日至9日,受高空副高壓減弱,北方冷空氣侵入,銅鼓地區受地面靜止鋒和中層切變線影響而形成暴雨中心區,全縣普遍降了特大暴雨,導致山洪暴發損失慘重。
  • 98年洪災時的孩子已成抗洪衛士:戰士們沒人叫苦叫累,都很有幹勁
    「98年發生洪災,村裡的大喇叭突然通知,鄰村已經被洪水淹沒了,通知大家轉移。聽到廣播後我小跑回家,屁股後面一路跟著一道小溪般的水流。」現任武警江西總隊九江支隊執勤三大隊永修中隊指導員的陳章俊當時5歲,他向《環球時報》記者回憶,那道溪流後來越來越大,漸漸吞沒了各家各戶的房子。
  • 九江多地向社會募集防汛物資,包括摺疊床被子編織袋大米食用油等
    江西九江市境內多地洪澇災害嚴重,南都記者注意到,九江湖口縣有關部門發布公告,向社會緊急募集編織袋。九江都昌縣多個鄉鎮急需床、被子、大米、消毒用品等各類物資。湖口:緊急向社會募集編織袋7月12日,江西九江湖口縣水利局發布緊急募集防汛物資公告。公告稱,當前湖口汛情非常嚴峻,防汛物資告急,現緊急向社會募集60*80的編織袋(蛇皮袋)。
  • 2019年長江1號洪水正式形成 南方雨什麼時候停
    【今年長江1號洪水在長江中下遊正式形成】央視新聞7月13日消息,記者從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獲悉,今天5時,受上遊幹流及鄱陽湖水系來水影響,長江中遊幹流九江水文站水位漲至20.00米,達到警戒水位。這意味著,今年長江1號洪水在長江中下遊正式形成。
  • 98年特大洪水,那個抱樹9小時獲救的7歲女孩,如今過得怎樣?
    在1998年時,我國境內曾經發生過一次特大的洪水災害,而在那一場災害發生後,我國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當時,雖然災難的發生讓許多人的生活變得顛沛流離,但與此同時,我國境內也出現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98年洪水暴發後,曾有一位七歲的小女孩,她抱樹九個小時,最終獲得了救援。那麼,這位勇敢堅毅的小女孩現如今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 最強厄爾尼諾來了 83年陝南洪水就與厄爾尼諾有關
    對於普通市民來說,厄爾尼諾也許是個陌生字眼,但1998年的長江洪災,1983年我省安康城被淹、1998年丹鳳縣一鄉鎮被暴雨夷為平地,都是「聖嬰」在作祟。  今年又是一個厄爾尼諾年,也是一個更值得關注的厄爾尼諾年,因為據氣象專家介紹,此次厄爾尼諾現象是近500年中持續最久的一次,它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人類又該如何應對?
  • 新化平溪壩搶險記
    我們是桑梓鎮,我鎮境內昨晚普降大雨,三個小時內竟高達100mm,現在的梅青壩、平溪壩滿河洪水泛濫,已從壩頂溢水,有一定的緊急狀態,請求迅速派技術力量支援指導搶險。」當防汛辦把情況匯報給縣水利局局長楊尚文後,儘管對方報告中使用的只是「有一定的險情」,但楊尚文坐不住了,聞風而動,立即帶著技術人員吳子英等趕赴桑梓鎮。
  • 洪一線的「最強戰隊」丨他們拼盡全力,將一個個沙袋壘成封堵洪水的...
    受領任務後,該集團軍迅速成立應急指揮小組,黨委領導牽頭掛帥,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部署搶險救災任務。抵達一線後,集團軍第一時間在江西九江開設前進指揮所,成立臨時黨委,加強統一領導,合理統籌力量,整體指揮部署部隊防汛救災行動。集團軍所屬部隊受領任務後,結合兵力部署和任務實際成立臨時黨組織,配強正副書記,牢牢守住前沿陣地,爭當抗洪搶險一線的「頂梁柱」「壓艙石」。
  • 1998年特大洪水,7歲女孩抱樹堅持9小時獲救,現今她過得怎麼樣?
    尤其每當夏季暴雨之後,洪水就會以雷霆萬鈞之勢,摧毀村莊、城鎮,吞沒良田和果園,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生命與經濟損失。  各大文明歷史上都有大洪水的記錄,比如說《聖經》中的滅世洪水與諾亞方舟,再比如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大禹治水"。哪怕到了新中國成立之後,洪水這駭人惡獸也依然會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衝出來肆虐。
  • 抗洪搶險,要著力防止「小堤大災」
    ▲7月13日,昌九大道(九江通往南昌)永修縣境內,路面積水較深,交通雙向中斷。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影南方多地汛情告急,一些河流的水位仍在持續上漲。這其中,部分中小河流水位超警戒,甚至出現險情的情況尤需關注。
  • 廣州特大暴雨:轎車被淹 生豬街頭遊泳
    但由於永和河11時出現達到二十年一遇的洪水,12時左右金坑水出現達到二十年一遇的洪水。所以積水退去並不明顯。  廣州特大暴雨後市民客廳養魚。  廣州特大暴雨後市生豬街頭遊泳
  • 曲江樟市鎮遭遇特大洪水卻無一人傷亡,是他們挺身而出
    1 6月8日晚,受連續強降雨天氣影響,樟市鎮發生暴雨災害,出現山洪、塌方、內澇和農田、房屋受浸,樟市鎮最大雨量達516.5MM,日降雨量460.7MM,突破韶關市24小時降雨量記錄,達到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 有消息自洪水中來:生活為水,為房屋,為穀倉
    位於問桂道圩旁邊的桂湖村5000名村民和距離一千米以外的鄧家村7000餘名村民,以及油墩街鎮長豐村的2600名村民,一併被捲入這次特大洪災。 江西省水文局7月21日11時38分繼續發布洪水紅色預警:當前鄱陽湖湖區高位波動,目前星子站水位仍超警戒2.76米。
  • 夜以繼日的抗洪搶險:26小時5.6萬餘沙袋
    麻城市人武部副部長、搶險救援組副組長孫建軍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險情發生後,人武部第一時間調集了由民兵、消防、巡特警、城管等500餘人組成的應急力量奔赴現場展開搶險救援。另一方面,中部戰區緊急調度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生前所在的空降兵某旅應急救援力量向麻城開進,這是時隔22年該旅再次現身抗洪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