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長江1號洪水在長江中下遊正式形成】央視新聞7月13日消息,記者從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獲悉,今天5時,受上遊幹流及鄱陽湖水系來水影響,長江中遊幹流九江水文站水位漲至20.00米,達到警戒水位。這意味著,今年長江1號洪水在長江中下遊正式形成。
昨天(12號)開始,南方地區新一輪強降雨上線,浙江、江西、湖南、廣西等地普遍出現暴雨或大暴雨天氣,安徽黃山、江西九江、廣西桂林局地出現特大暴雨。預計周末兩天,上述地區仍有大到暴雨天氣,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提醒公眾出遊儘量避開山區、河谷等地質災害易發地區。
相關新聞
南方為何「暴雨傾城」
7日至10日,我國南方地區迎來入汛以來面雨量最大的一次強降雨。如此量級的降雨襲來是否正常?這場降雨又是否告一段落了?
7月7日起,我國南方地區一直受強降雨侵襲。持續數日的傾盆大雨造成河水暴漲、房屋被淹。此輪強降雨主攻南方大部地區,並伴有雷暴大風或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國家防總已於7月9日20時啟動Ⅳ級應急響應,要求內蒙古、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甘肅、寧夏、青海等省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和相關流域防總按規定啟動相應級別應急響應,切實做好洪澇災害防範和抗洪搶險救災工作。
此輪強降雨攻勢猛烈,已成為今年入汛以來面雨量最大的一次,影響範圍廣、累計雨量大。南方地區緣何遭遇「暴雨傾城」?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芳華解釋稱,由於近期,南方地區處在有利於強降水形成的天氣形勢下,來自熱帶海洋的西南風攜帶大量水汽和來自北方的弱冷空氣在南方交匯,從而產生較強降水。
才7月上旬,南方大部就迎來了如此量級的雨水天氣,這正常嗎?張芳華告訴記者,從去年9月開始的厄爾尼諾事件仍在持續,通常厄爾尼諾事件發生後,次年副熱帶高壓易偏強偏南。相較於往年同期,雨帶通常盤踞在江淮到江南北部、華南中南部一帶,而不像此輪降水集中在江南中南部到華南北部一帶,強度也異常偏強,這與副熱帶高壓偏強偏南不無關係。
好在7月10日起,南方地區降水有所減弱,雨帶東移並南下,強降雨會主要集中在福建、廣東一帶,部分地區仍會有小範圍暴雨出現。值得注意的是,新的降水又將從四川盆地西部發展起來,雨勢依然猛烈,隨後東移將再度影響湖南、江西和浙江一帶。
氣象部門預計,12日至14日、15日至17日江南等地還有強降雨過程。張芳華表示,7日至14日兩輪降雨過後,廣西、湖南、江西的不少地方累計雨量將超常年7月全月水平,甚至局地累計降雨量可能達到常年7月的1至3倍。加之前期強降雨頻繁、土壤水分過飽和,以及多輪強降雨天氣產生的疊加效應,進一步加大了南方暴雨綜合災害致災風險。公眾需及時關注臨近天氣預報和當地發布的預警信息,謹慎出行。(記者 郭靜原)
責任編輯:鄭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