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1號洪水最新情況
淮河1號洪水在安徽境內形成,預計7月21日(下周二)左右從淮安市盱眙縣進入江蘇,來水將進入洪澤湖,洪澤湖將開閘洩洪。不過,洪澤湖目前水位處於較低位置,預計不會受太大影響。
但這並不代表淮北地區防汛壓力降低,7月20日前,強降雨帶北抬影響淮河流域,屆時,淮河流域可能迎來「七下八上」(指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防汛關鍵期。
昨日至今,淮安普降大雨
南部大到暴雨
中北部小到中雨
具體降水量情況如下
昨天6時到今天6時,淮安國家級站點24小時降水量(毫米)為:市區9.8、淮陰區5.8、淮安區8.9、漣水3.2、洪澤區10.7、盱眙36.1、金湖31.7。有6個測點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最大降水量出現在盱眙王店天文臺,為68.5毫米。最大1小時降水量24毫米(盱眙王店鄉,19日2-3時)。
今天上午10時
淮安市氣象臺繼續發布
暴雨警報、大風警報
為何今年暴雨那麼強?
今年入梅偏早和梅雨鋒偏強,是長江中下遊梅汛期降雨異常偏多的主要原因。
2019年秋季開始了一次弱厄爾尼諾事件,同時北印度洋海溫異常偏暖,導致副熱帶高壓顯著偏強,副熱帶高壓引導的水汽向長江中下遊地區輸送明顯偏強;南海夏季風爆發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水汽往長江中下遊地區的輸送也較強。中高緯度經向環流發展、冷渦活躍,冷空氣向長江中下遊地區爆發偏強。冷暖空氣在長江中下遊交匯,致使梅雨鋒偏強,長江中下遊地區降雨明顯偏多。
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及2016年均為強厄爾尼諾次年。可以說,長江流域的強降水與厄爾尼諾之間是存在一定聯繫的。
目前,江蘇全省各城市
都在全力應對嚴峻複雜的汛情
洪澇災害
可能破壞環境、影響飲水衛生
以下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
一、 加強環境衛生
1、搞好廁所衛生,做好糞便處理
及時修復被洪水淹沒的公廁,進行消毒處理。修建臨時廁所應在居民區下風向,不滲漏,至少與水源相隔30米。糞便及時清掏,高溫堆肥、厭氧發酵或脫水乾燥的方式處理;應急情況下,糞便內加入等量石灰粉,攪拌後集中掩埋。防止廁所、貯糞池成為腸道傳染病疫源地、蚊蠅孳生地。
2、及時清運垃圾,處理動物屍體
合理布設垃圾收集點,垃圾日產日清,一般生活垃圾無需消毒處理,傳染性垃圾焚燒處理。家畜家禽和其他動物屍體漂白粉或生石灰處理後進行深埋。
3、洪水退後環境清理
及時清淤,清淤之後再做好環境消毒工作。對受淹場所室內外環境應進行徹底清理消毒,可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噴灑消毒30分鐘。
二、保障飲水安全
1、正常運轉自來水廠水質處理及消毒
自來水廠正常運轉,建議民眾飲用自來水廠供水。水廠在洪澇災害期間,應根據水源水水質變化情況,及時調整水處理工藝,使用或加大混凝劑和消毒劑的使用量,保證出水水質符合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做好水質檢測工作,密切關注水質變化,必要時停止供水。
2、洪水淹沒供水設施的水質處理及消毒
供水設施被淹期間停止供水,水退後清除構築物內淤泥,清洗排空汙水,徹底清洗、消毒管道,細菌學指標合格後重新啟用。
3、洪水淹沒水井的水質處理及消毒
經水淹的水井必須進行清淘、衝洗與消毒。水井掏幹,清除淤泥,清水衝洗井壁、井底,掏盡汙水。待水井自然滲水到正常水位後,投加漂白粉,浸泡12-24小時後抽出井水,待自然滲水到正常水位後,按正常消毒方法消毒,即可投入正常使用。
4、分散式供水的水質處理及消毒
水源水較清澈,可直接消毒處理後使用;水源水混濁,可自然澄清後或使用明礬進行混凝沉澱後再消毒,常用消毒劑為漂白精片或泡騰片。
三、 臨時應急供水
難以就地獲取合格飲用水的情況下,採取應急供水措施,保障民眾飲水安全。
1、瓶裝水運輸方便,水質安全,通常在災後一至兩周用於解決應急飲水問題。
2、在道路交通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可利用水車送水,居民就近取水。送水工具在使用前必須徹底清洗消毒。水車供水時,需由專人負責,並注意飲水消毒,確保飲水安全。
3、根據水源水情況選擇適宜的水處理技術或設備,建立臨時集中式供水站。
四、做好個人防護
1、不喝生水,儘量喝燒開的水、瓶裝水或經救災指揮部認可的飲用水(淨化設備現場製備或送來的桶裝水)。
2、不喝來源不明或被汙染的水,不用來源不明或被汙染的水漱口、洗菜等。
3、缸、桶、盆等盛水器具要經常消毒,消毒後用乾淨的水衝洗。
4、自覺保護生活飲用水水源及環境,在指定地點堆放生活垃圾、傾倒生活汙水、大小便。
來源 :微信公眾號「無線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