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海洋雨林珊瑚礁

2021-01-10 人民網

  珊瑚礁對地球非常重要,全球有5億人直接依賴於珊瑚礁生態系統生活。同時,作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珊瑚礁生態系統所佔的海洋面積不到0.2%,卻為超過30%的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地和家園,有近33%的魚類棲息在此,是大量海洋生物的棲息地和育幼所。

  但如今珊瑚礁面臨著各種威脅,一是大氣二氧化碳 濃度升高,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引起全球升溫,海洋酸化,給珊瑚礁帶來傷害;二是沿岸開發、汙染、富營養化等,造成珊瑚礁退化、覆蓋率減少甚至毀滅;三是颱風、海嘯等短時、急性的因素也會對珊瑚礁造成暫時的破壞,但這種情況也易於珊瑚恢復。

  目前,全球超過20%的珊瑚礁被徹底破壞,24%處於危險狀態,26%將遭到破壞。

  中國珊瑚礁面積尚無統一的說法,大致為3.8萬多平方公裡,約佔世界珊瑚礁總面積10%以上。

  我國對珊瑚礁實施多項保護,在立法上,寫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生物多樣性公約》等法律中;在設立保護區方面,1983年建立了廣東省級大亞灣水產資源自然保護區,1990年建立了國家級海南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1998年建立了省級福建東山珊瑚自然保護區,2007年建立了國家級徐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

  目前,我國珊瑚礁保護主要分為管理的方法(軟的、被動的)和生態修復與恢復的方法(硬的、主動的)。但建立保護區的管理辦法最多只能減少珊瑚礁退化的速度,還需要進一步在軟的方面加強研究,如保護區規劃設計與聯網、監測評價技術與補償機制、有效保護管理、可持續機制等。

  今後,保護珊瑚礁工作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繼續加大珊瑚礁生態的保護與修復力度,開展珊瑚礁生態環境現狀調查與評估,建立珊瑚礁生態系統基礎信息資料庫工程,構建以珊瑚礁為主的典型海洋保護區網絡,實施珊瑚礁生態修復工程,加速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恢復。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

  

(責編:劉佳、連品潔)

推薦閱讀

八家航空公司角逐北京新機場 競爭格局已明朗  近日,奧凱航空與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在京籤署《進駐北京新機場運營合作協議》。至此,共有8家客運航空公司確定入駐北京新機場。【詳細】

上半年我國出境遊超6千萬人次 "買買買"模式被拋棄  我國入境旅遊已經走出了金融危機後的蕭條期,正在從全面恢復轉向持續增長的新階段,而出境旅遊則從高速增長步入穩定增長期,國際旅遊順差有望進一步擴大。【詳細】

相關焦點

  • 自然資源部南海局開展珊瑚礁白化應急監測 保護「海洋中的熱帶雨林」
    珊瑚礁被譽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為豐富多樣的海洋生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場所,同時也被認為是異常敏感的生態系統之一。2020年8月,海南島西北部海域出現大片珊瑚礁白化現象。珊瑚礁因何出現白化?影響究竟有多大?其後,自然資源部南海局迅速組織監測隊伍開展了應急監測。
  • 我從事珊瑚礁保育工作,珊瑚礁對海洋有多重要,問我吧!
    我從事珊瑚礁保育工作
  • 探秘「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珊瑚礁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為展現廣東省自然保護地的多彩生境和大美風光,呼籲大家愛護自然,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良好氛圍,廣東省林業局推出「粵野覓鏡——大美保護地探秘」系列宣傳活動。本期將走進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探秘珊瑚礁。
  • 為海洋發聲 保護珊瑚礁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現場,崔老師帶著同學們走進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中小丑魚尼莫的家園——珊瑚礁。這個原本美麗的家園現在卻發生了白化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崔老師以生動的講解幫助同學們了解了珊瑚礁的生態系統,以及珊瑚白化的成因和影響。 「全球變暖是珊瑚白化的罪魁禍首。不止尼莫的家園,北極熊等動物的家園也因此遭受威脅。」崔老師告訴同學們,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節能減排,愛護環境。
  • 養活四分之一海洋物種,如果所有珊瑚礁都消失,地球會怎樣?
    可以說,硬珊瑚主內,負責建造;軟珊瑚主外,負責裝飾和保護,共同讓珊瑚礁更美好!珊瑚礁如何影響生命  珊瑚礁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們是許多生物的唯一供應者,因其重要的生態功能被稱為「海洋雨林」。  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依賴於珊瑚礁,有些生物需要它們作為食物,而有些生物在它們的石灰質外殼中尋找庇護。請記住,這些珊瑚礁只佔不到海底總面積的1%,小身體承擔著大責任!  全球珊瑚礁分布
  • 海洋環保科普(8)|我國的珊瑚礁,請你一起來關注它們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小百科」珊瑚礁生態系統珊瑚礁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生態系統,被譽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珊瑚礁佔不到海洋面積的0.25%,但為30%的海洋生物提供了棲息地;珊瑚體內蟲黃藻吸收二氧化碳形成有機碳,珊瑚鈣化將碳以碳酸鈣形式儲存,維持和促進碳循環;許多具有商業價值的魚類都由珊瑚礁提供食物來源及繁殖的場所;部分珊瑚礁是藥用資源並具有藥物開發潛力;珊瑚礁還具有消浪護岸和休閒漁業等安全和經濟價值。
  • 關於我省珊瑚礁生態系統保護與管理的建議
    關於我省珊瑚礁生態系統保護與管理的建議(B類) 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對政協海南省第七屆   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130號提案的答覆(B)      朱傳華委員:   您提出的關於我省珊瑚礁生態系統保護與管理的建議收悉
  • 珊瑚礁魚類小丑魚「安家落戶」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日前,監測中心科研人員經過近2年的人工馴養,已在實驗室條件下成功將這種珊瑚礁魚類配對並開始陸續產卵繁殖。小丑魚屬於鱸形目雀鯛科海葵亞科,是一種生活在珊瑚礁區喜歡與海葵共生的海洋魚類,因臉和身體上有一條或多條白色條紋,酷似小丑,所以俗稱「小丑魚」。
  • 海洋保護從珊瑚保育出發
    珊瑚礁被譽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珊瑚礁系統是維繫海洋生態體系的基石,是眾多海洋生物賴以生息的重要鏈條。世界環保組織提出,保育珊瑚不但可以維持漁業發展,更可以維持觀光旅遊業發展,作為海岸線的天然保護屏障,保護珊瑚更是保護人類自身。
  • 全球珊瑚礁魚類生物量分布確認加強漁業管理有助珊瑚礁保護
    英國《自然》雜誌16日發表的一篇生態學論文,確認了世界範圍內魚類生物量顯著高於或者低於預期值的珊瑚礁。這些發現得益於一種綜合考慮環境和社會經濟學因素的新的跨學科方法,其研究結果可能有助於解決全球珊瑚礁退化問題。
  • 知識丨走進自然科學,探秘海洋無與倫比的珊瑚礁,自然王國的技術
    珊瑚礁生長的水域不需要營養充足,在遠離混濁河水或者深海洋流的地方,它們才能快速生長繁殖。只有滿足如此嚴格的生活環境,生活在珊瑚礁周圍的海葵才能健康生長。這些海藻生長在珊瑚蟲變質的珊瑚礁網絡中,珊瑚蟲的子孫們通常躲在祖先有外骨骼建造的骨架下方。珊瑚蟲和海藻之間關係密切,兩者之間是互利互生的關係,珊瑚蟲是海藻的庇護所,為海藻提供保護和養分。
  • 如果所有的珊瑚礁都死了,地球還能維持原樣嗎?
    珊瑚是與海葵相關的一種海洋無脊椎動物。它的身體呈圓筒狀,有觸角,因而得名「珊瑚蟲」。珊瑚分為兩種——軟珊瑚和硬珊瑚。 硬珊瑚可以從海洋中自由地吸收鈣,然後產生自己的碳酸鈣外殼。軟珊瑚則沒有這些結構。正是由於這種堅硬外殼的形成,所以只有硬珊瑚才能夠形成巨大的珊瑚礁。 珊瑚蟲多群居,所以你總是看到很多珊瑚蟲生活在一起。
  •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有著世界七大自然奇觀的美譽,你猜是哪?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它貫穿澳大利亞東北海岸,全長2011公裡,最寬處161公裡。它以其樸素的自然美而聞名,同時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早在1981年,它就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並享有世界七大自然奇觀之一的美譽。然而,自古以來,令人驚嘆的珊瑚礁生態系統其實非常脆弱。由於水溫和水質的變化,大堡礁白花現象嚴重,珊瑚礁褪色面積不斷增大。
  • 掌握第一手珊瑚礁資料--黃暉
    工作單位: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推薦單位:中國科學院中國網訊(記者:奚婷)黃暉研究員自1996年9月在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工作以來,一直從事珊瑚生物學及珊瑚礁生態學研究工作。該系列技術已申請發明專利20多項其中有10項已授權,部分工作於2013年獲得了海洋科學技術獎。分別成功的在三亞、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開展珊瑚礁修復示範,緊密服務於南海島礁工程,為國家安全貢獻力量。黃暉研究員同時還擔任瀕危水生野生動植物種科學委員會委員,通過對保護類珊瑚物種鑑定,多次協助公安邊防與海關等執法部門打擊非法捕撈和走私瀕危物種犯罪行為,全力保護瀕危物種資源。
  • 上海交大生科院與三亞珊瑚礁生態研究所聯合建立南海珊瑚礁生態...
    2021年1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與三亞珊瑚礁生態研究所「南海珊瑚礁生態聯合實驗室」籤約與掛牌儀式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舉辦。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鄧子新院士、常務副院長馮雁、副院長李志勇,三亞崖州灣深海科技研究院副院長魯佳寶、三亞珊瑚礁生態研究所所長吳川良及三亞市委、三亞珊瑚礁國家自然保護區、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海南大學、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領導和代表參加了聯合實驗室籤約與啟用儀式。李志勇與吳川良代表雙方籤署聯合實驗室協議,該實驗室同時在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掛牌。
  • 海洋酸化對珊瑚礁魚類影響或可忽略不計
    英國《自然》雜誌10日發表一份為期3年的研究報告,指出二氧化碳水平升高導致的海洋酸化,對珊瑚礁魚類關鍵行為的影響或可忽略不計。該結果來自一項評估海洋酸化對珊瑚礁魚類影響的多年多物種研究,對過去多年的結論提出了顛覆性挑戰。
  • 在泰國普吉島珊瑚礁捕殺保護魚類,2中國男子被逮捕
    據各大泰媒報導,兩名中國男子在普吉島Nui Bay的珊瑚礁中捕殺「鸚哥魚」被捕,該魚屬泰國保護動物。最先爆料的是普吉島臉書「Phuket News Fans」,4月5日發布了一條帶有圖片的消息,指責中國導遊兼潛水教練偷偷帶著2~4名中國遊客,駕駛紅色四輪車,到普吉Yanui海灘潛水並用魚槍捕魚,重點是捕殺的是鸚鵡魚,是保護動物。
  • 海底世界最美的景點是珊瑚礁 珊瑚礁生態科普小知識
    對許多具有商業價值的魚類而言,珊瑚礁提供了食物來源及繁殖的場所。珊瑚礁也是海南省一大重要海洋生物資源,其品種、分布面積和生態條件居全國之冠。 2、珊瑚礁能吸引觀光遊。愈來愈多的潛水觀光遊客在尋找珊瑚礁這種風情萬種的旅遊資源,它集熱帶風光、海洋風光、海底風光、珊瑚花園、生物世界於一體,是發展生態旅遊的絕好勝景。
  • 南海珊瑚礁生態聯合實驗室啟用
    三亞珊瑚礁生態研究所駐崖州灣科技城實驗室暨南海珊瑚礁生態聯合實驗室1月6日啟用。該實驗室由三亞珊瑚礁生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聯合舉辦,旨在集聚全球深海科技創新資源,進一步推動海南深海產業技術創新和政策創新,助力三亞珊瑚礁生態保護工作。
  • Jack Randall · 珊瑚礁魚類探索簡史
    十幾歲的時候,我痴迷於閱讀威廉·比貝關於探索海洋王國的書——尤其是《在熱帶海洋之下》——講述了關於在海地的珊瑚礁上戴著頭盔和軟管潛水的經歷。它是激發我成為一名海洋生物學家並且是在我成年後致力於研究珊瑚礁魚類的主要的靈感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