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豹清理大師是一款專門針對手機緩存垃圾清理的應用管理軟體,特殊的是先在海外推出,成績不錯,剛獲得了 Google Play 免費工具類第一,獲得超過260萬條評論,總評分4.8,季度下載量甚至超過了 Twitter,熱度可見一斑。
一款單純做緩存和垃圾清理的工具,獲得這樣的關注度和成績,不得不說耐人尋味。雖然Android 系統工具類應用一直需求比較大,但更多的成績是被安全類應用獲得的。獵豹清理大師為什麼火了?
APP行業亂象我們的手機存儲空間受硬體技術的限制,本來就不大,雖然目前許多中高端安卓智慧型手機有16G或32G的較大容量版本,但仍有大量中低端機型的內存(RAM)只有1G,而機身存儲空間(ROM)只有2G或4G,除卻系統後可以存放東西的空間所剩無幾。
獵豹清理大師統計發現,接近60%的手機內置存儲不超過4GB,使用最多的是1G -2G,為24%;512MB-1GB,為11%;超過16GB,為9%。
眾所周知,安卓系統是個開放平臺,代碼全部開源,許多手機廠商據此還開發了眾多定製系統。另外,安卓的應用商店不同於蘋果iOS平臺只有一個App Store,數量可謂多如牛毛。僅在國內,安卓應用商店就有91助手、豌豆莢、360手機助手、騰訊應用寶、安卓市場等至少幾十個。多則易亂,這些應用商店對上架APP的審核標準不一,多數審核不夠嚴格。
安卓系統的開放以及應用審核的不嚴格就給了APP開發不夠規範、存在亂象地帶的空間。這些亂象包括一下的情況:
第一,卸載不乾淨。在蘋果iOS平臺上,一個APP卸載後就被完全刪除乾淨;但安卓上大量的APP在卸載後仍然殘留了許多文件。尤其是視頻類、音樂類等的APP,殘留文件更大,往往高達數百MB,比如在線視頻觀看後留下的緩存,用戶數據等。
第二,緩存不自動清理。以新聞客戶端類APP舉例,用戶每次預覽新聞後,總會留下大量的文字、照片或視頻緩存,這些APP均不會自動清理。但其實新聞有很強的時效性,閱讀過後,這些緩存全無價值,佔用大量空間,但用戶卻不知道去哪裡刪除。
第三,預裝軟體無法卸載。用戶新購買了手機,經常會發現手機中已經預裝了許多軟體,往往超過十款,更令人不滿的是這些預裝軟體無法刪除,浪費存儲空間不說,有時還要耗費不少手機流量。
第四,頻繁後臺聯網自升級。統計發現,約有20%的常用APP即使不運行時也在後臺啟動聯網,主要是提交產品及用戶使用信息、獲取廣告信息、查詢是否升級等,同樣會造成用戶手機的流量和空間無謂地消耗。
第五,濫用隱私權限。金山手機毒霸對超過100萬款安卓軟體使用的系統權限進行分析,統計發現過半應用濫用了安卓系統隱私權限。其中有近40%應用會申請獲取位置信息,69%的應用會嘗試獲取用戶手機號碼,18%的應用會讀取通訊錄。
這些隱私權限的調用來自於安卓軟體內置的廣告插件,目的多用於數據統計、追蹤用戶、精準投放廣告。安卓軟體濫用敏感的系統權限對用戶造成的危害主要就是個人隱私洩露。同時,軟體對用戶廣告的投放也會佔據手機空間。
由於這些Android 開發的亂象,導致了Android平臺的許多問題,包括垃圾文件、耗流量、隱私問題等。
相對比於蘋果嚴格的審核,安卓APP在考慮用戶使用習慣方面還有不少功課要補。開發者或許只需要多寫幾段代碼,就不會產生那麼多垃圾文件,也不會給用戶帶來那麼多的困擾。
用戶需求轉移緩存、殘留、無用安裝包等文件都是已經看過的歷史信息,留在手機中毫無價值,隨著時間日積月累體積巨大,白白佔用寶貴的空間,還會拖慢手機速度。清理垃圾文件、拓展存儲空間的應用自然就成了智慧型手機用戶的一個重要需求。
艾媒諮詢(iiMedia Research)發布的今年二季度《中國手機安全市場季度監測報告》顯示,中國手機安全用戶認為手機安全軟體最重要的功能是內存、進程清理,佔比36.4%;軟體管理和病毒查殺分別只佔14.9%和12.2%。
獵豹清理大師統計到,垃圾清理和內存加速是用戶使用頻率最高的功能。國內用戶一周內清理安卓手機垃圾的平均次數為2.78次,首次清理平均能釋放出超過1G的手機存儲空間。
獵豹清理大師專注圍繞清理這個細分領域,號稱首創「雲端+人工」深度清理體系,主要的清理性能來自強勁的雲端引擎,基於百名工程師對數萬款流行APP的手工分析,清理效果很好,據清理大師透露,清理效果可以比同類軟體多清理30%以上。
此外,獵豹清理大師針對安卓用戶習慣提供策略性清理:建議清理和深度清理。獵豹清理大師在掃描垃圾文件時,可列出詳細列表,不僅包括運行的所有APP,還包括每個APP裡存放的不同緩存文件類型,如微信裡的緩存垃圾就包括監控日誌、好友頭像、朋友圈圖片瀏覽緩存等。
除文件和緩存清理外,獵豹清理大師的一鍵提速等用於內存清理加速的功能也是非常重要,還有主界面跑車式儀錶盤設計,簡單易用,用戶傳播口碑也不錯。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