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9 1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月5日,《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了「2020年十大語文差錯」,整理了讀音、書寫和誤用較多的十大詞語。其中,受疫情影響,柳州螺螄粉迅速走紅,不少商家在宣傳時錯把「螺螄粉」寫作「螺絲粉」,成為「十大語文差錯」之一。
現狀:「螺sī」「螺shī」傻傻分不清楚
「可能因為同音念成『sī』,容易寫成『螺絲』。」「不知道正確讀音的還有打成螺『獅』粉。」「螺螄粉裡有螺螄,沒有螺絲。」「小時候一直覺得螺螄的尖尖是因為長得像螺絲才叫螺螄的。」這兩天,「十大語文差錯」公布後,螺螄粉的錯誤寫法和叫法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網友發出「螺螄粉怎麼讀」的投票
在某社交網站上,一位網友發出的帖子設置了「螺螄粉怎麼讀」的投票,其中共有1400多個網友投票,80%的網友投了「螺sī粉」,剩下的網友投了「螺shī粉」。帖子中,不少網友也發表自己的觀點。在一些網友看來,受南北方言差異的影響,北方方言容易念錯翹舌,南方方言很多不分平翹舌;也有網友認為,有部分人把螺螄讀成螺shī,可能是受「師」讀音的影響,讀錯拼音。
網友熱議
不光是網友對螺螄粉的名稱有迷惑,在電商平臺上不少袋裝柳州螺螄粉商家為了便於消費者搜索購買,在標註了銷售產品「螺螄粉」的同時,還加上了「螺絲粉」「螺獅粉」等叫法。
原因:語言運用、生活習性有差異
為何會出現螺螄粉誤讀、誤寫的現象?記者就此採訪了我市兩位語文教學老師。
「究其原因,首先是語言習慣,廣西乃至國內一些南方地區,在發音上沒有平翹舌之分,在讀音上『螺螄』與『螺絲』相同。另一方面,現在大家用電腦多了,手寫少了,有時候對螺螄粉的『螺螄』二字字感不夠,打拼音時容易混淆,容易打成『獅』。」柳北區教育局教研室中學語文教研員李佳樺說。
而柳州市第三十九中學老師李蔚虹則覺得,在地域上,兩廣之外沒有吃螺螄的傳統,對螺螄這種生物用於食物,如螺螄粉,特別是北方人認識不到位,所以誤用也難免。除此之外,她還認為現在網絡發達,語言運用與傳統語言的規範差距太遠,諧音替代很普遍,所以亂用很「常態」。
堪憂:是否對柳州螺螄粉有影響
「網紅」美食爆紅的背後,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螺絲粉」「螺獅粉」等不規範名稱的叫法也讓人擔心:錯誤的叫法會給柳州螺螄粉這張城市美食名片的傳播帶來什麼影響嗎?
「在網際網路上,網友在不知道螺螄粉正確讀音的情況下,容易打錯字。」柳州市螺螄粉協會會長倪銚陽認為,螺螄粉的錯誤叫法有多種,這樣網際網路式的傳播無可厚非,可以理解。但從保護和規範柳州螺螄粉的角度來說,一些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在電商平臺假借柳州螺螄粉的名義,蹭著熱度打著名稱諧音「擦邊球」,生產和銷售假冒、山寨產品會影響柳州螺螄粉形象。
曾有個別螺螄粉店將「螺螄粉」錯寫成「螺獅粉」
「2018年,柳州螺螄粉獲得了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這是個很好的維權工具,必要時可以對於一些仿冒品牌進行查處和罰款,現在已經針對了30多個生產仿冒柳州螺螄粉品牌的企業進行了維權。」倪銚陽說。
2020年度「十大語文差錯」
來源/柳州1號 記者 周枳伽、人民日報
原標題:《「螺螄粉」還是「螺絲粉」?愛它更要讀對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