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塑,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麵人,是千百年來一種民間流傳的造型藝術,主要源於山東、山西、北京等地。近日,跟隨朋友一起參觀了山東省萊州市的一個麵塑藝術館裡,感覺大開眼界。
萊州麵塑歷史悠久,是利用當地優質小麥粉,採用傳統手工工藝製作的集觀賞和實用於一體的傳統工藝品。大體上,可以分為新婚喜慶、嬰兒滿月、長壽百歲、上梁大吉、逢年過節等5大類100多個品種。圖為萊州麵塑的代表作之一:大聖蟲。
做麵塑的都是心靈手巧的人,一個麵團、一把剪刀、一支毛筆,就可以做出各種造型,渲染出五彩繽紛。圖為給老人祝壽用的壽桃,這樣的壽桃,是不是比那些生日蛋糕更有意義?
萊州麵塑2012年獲批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15年被列為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圖為結婚用的麵塑。結婚用的麵塑,也叫喜餑餑,花鳥蟲魚都有。
結婚用的喜結良緣麵塑,主角是一對鴛鴦,擺放在大紅的茶盤裡,看起來十分喜慶吉祥。
結婚用的麵塑,麒麟送子必須要有。麒麟送子的說法由來已久,是中國祈子的一種風俗,全國各地都有流傳。據晉王嘉《拾遺記》中描述,孔子誕生之前,有麒麟吐玉書於其家院,這個典故成為「麒麟送子」的來源。
圖為農村建房上梁用的小餑餑。膠東農村建房,上梁大吉之日,一位德高望重的瓦匠師傅坐在屋脊之上,從一個柳條編的鬥裡,取出一些小餑餑,口裡吆喝著吉祥喜慶的話語,從各個方向扔下來。下面圍觀的人們一陣騷動,都去爭搶這一份喜慶。
年年有餘麵塑,年年有餘是中國傳統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語言之一,期盼生活越來越好,每年都有多餘的財富及食糧。
肥豬拱門麵塑,寓意財源滾滾。豬作為一種主要的家畜,總是與豐收、富裕等觀念相聯繫。豬生多子,構成財源茂盛,繁衍不息的吉祥寓意,所以人們以肥豬拱門,來預兆豐年之喜。
在中國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中國龍代表了一種民族的精神。這些色彩絢麗、造型誇張的麵塑,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內涵,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萊州麵塑:花虎。這些五彩繽紛的麵塑作品,每一種都有不同的作用,什麼場合用,甚至如何擺放,都有許多講究。這些風俗習慣,您了解嗎? (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小編,了解更精彩的膠東農村。本文由農裡農氣原創,剽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