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用「更」記時,是一種古老的方法,是把一個夜晚分成五個時間段,每段就叫做「更」。「一更」是在戌時,相當於今天傍晚的7:00~9:00,也就是傍晚即黃昏過後到夜晚的一段時間。太陽已經落山了,外出的農夫已經放下手中的農活回到家裡,準備吃晚飯。這個時候天色並沒有完全黑下來,還有人在收拾晾曬的東西。「二更」便是在亥時,是相當於今天的9:00~11:00,也就是深夜時分,農村人都吃過了晚飯,在進行適當休息之後,夜深人靜,除了少數家庭主婦在忙碌著之外,大多數的農村人都停止幹農活或家務活,準備上床睡覺休息了。「三更」是子時,相當於今天的11:00到明天凌晨01:00,大約也就是夜半時候,又叫子夜,包括前一天的最後一個小時和第二天的開始一個小時。這個時候屋外夜色濃重,農村人已經熟睡進入夢鄉,是農村老人哄孩子時傳說中的遊魂野鬼開始出來活動的時候了。~~
「四更」是在丑時,是相當於明天的01:00-03:00,是明天12時辰的第2個時辰,天氣已經接近凌晨,農村雞叫一遍,天色仍然黑暗,勞累一天的農村人也是最困頓和疲倦的時候,往往處於深睡狀態。農村民間所謂雞鳴狗盜和土匪之輩,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小偷會在這個時間開始出外活動偷東西,古時候這個時間段處處充滿兇險。「五更」是在寅時,是相當於明天凌晨的03:00-05:00。這時已經是凌晨了,農村雞叫三遍,太陽慢慢地爬出地平線,天色也由昏晦變明亮,農村人也逐漸從睡夢中醒過來,身體慢慢開始恢復正常狀態,準備開始一天的緊張忙碌的農事活動。~~
「不貪三更色」。農村俗語不貪三更色說的是,在晚上11:00到次日凌晨01:00這段時間裡,農村青年夫妻之間,應該不宜進行做房事。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個時候,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勞累一天的人剛剛睡下,身體十分疲憊,慢慢進入睡眠狀態,處於一種很疲倦嗜睡的狀態。如果接近深夜的這時候,貪念妻子的美顏膚色,卿卿我我,摟摟抱抱,會讓為繁重的農活忙碌了一天的身體,會更加疲倦,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夫妻倆在行房之後,身體會處於最高度興奮的狀態時候,疲勞不堪的身體不利於睡眠,會導致久久難於入眠。如果天天幹活的人晚上睡不好覺,第二天就將會精神不振,影響一天的農事勞動和生活。~~
「不戀一更食」。農村俗話不戀一更食,就是說在晚上7:00~9:00的這段時間之內,是不宜進食的。古代人有過午不食的傳統說法,人吃飯太晚了,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古代人和現代人飲食習慣是不一樣的。古代人每日只有兩頓飯,即早飯和晚飯,晚飯一般在下午4~5點鐘的時候天未黑之前就已經吃過。現在農村人吃飯的時間通常在傍晚六點,古代人吃飯的時間在下午五點,比現在農村人要早許多。因為,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沒有電燈,沒煤油燈,沒有良好的夜晚照明的燈具,所以人們習慣早吃早睡。古代人吃完飯後,需要活動消化一下再睡覺。如果吃飯過於晚了,沒有經過活動舒展身體,便倒頭就睡,很容易出現積食消化不良等等腸胃疾病。~~
「不動五更氣」。農村俗語不動五更氣,說的是在第二天凌晨03:00-05:00的這個時間,新的一天剛剛開始的時候,農村人要集中精力做一天的農活,凌晨不宜動用元氣。古人云:一天之計在於晨,剛剛起床開始新的一天生活,如果這個時候人在生氣,心情將會受到影響,精力不集中,一整天都提不起精神來乾重要的農活。在古代農村,一般是大家庭生活制度,社會上普遍提倡大家庭生活的方式,在進行農業生產勞動過程中,人多力量大,有利於適應當時的農村社會生產力低下的狀況。如果早晨有人生氣發脾氣鬧矛盾,馬上就要吃早飯了,將就會因為一個人的吃飯心情,導致早飯吃不好,又要進行繁重的體力農活,造成所有人一天都過得不開心,勞動效率下降。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