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發布「十三五」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南京11月21日電(記者黃垚、董峻)農業農村部日前總結並發布了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等10項「十三五」期間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

20日,在江蘇南京舉行的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上,農業農村部發布了這10項成果:水稻基因組學研究及應用國際領先、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H7N9禽流感疫苗研發成功並大規模應用、轉基因玉米和大豆新品種培育成功、豬病毒性腹瀉三聯活疫苗研發成功並應用、冬小麥節水新品種與配套技術集成應用、玉米籽粒機收新品種及配套技術體系集成應用、黃瓜番茄白菜等蔬菜基因組學研究利用國際領先、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取得重大進展、寒地早粳稻優質高產多抗龍粳系列新品種國際領先。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在論壇上說,「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推廣應用,取得了一大批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突破60%,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水平超過70%,支撐保障糧食產量5年保持1.5萬億斤以上的水平,為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做出了巨大貢獻。

張桃林提出,「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科技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農業基礎研究和前瞻布局,聚焦農業「卡脖子」技術,持續加強系統創新,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加快轉化應用,打造一批科企融合創新聯合體和產業技術創新應用示範樣板,建設好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相關焦點

  • 「十三五」十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發布
    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科技是根本性決定性力量。「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糧食實現歷史性「十六連豐」,果菜茶肉蛋魚等產量穩居世界第一,這其中科技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
  • 了不起的農業科技!「十三五」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發布
    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 科技是根本性決定性力量。「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糧食實現歷史性「十六連豐」,果菜茶肉蛋魚等產量穩居世界第一,這其中科技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
  • 「十三五」十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發布哈獸研兩項成果入選
    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了「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等10項「十三五」期間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其中,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H7N9禽流感疫苗研發成功並大規模應用」「豬病毒性腹瀉三聯活疫苗研發成功並應用」兩項研究成果榜上有名。
  • 「十三五」十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發布 超級稻、禽流感疫苗等上榜
    農業農村部20日發布「十三五」期間十大重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這十大重大標誌性成果是這十大重大標誌性成果是從2018、2019年公開發布的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十大引領性技術以及獲得國家科技獎勵一、二等獎的成果中遴選出的。
  • 「十三五」十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佔兩項
    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了10項「十三五」期間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其中,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H7N9禽流感疫苗研發成功並大規模應用」「豬病毒性腹瀉三聯活疫苗研發成功並應用」兩項研究成果榜上有名。
  • 「十三五」農業科技十大標誌性成果發布!
    11月20日,「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在江蘇南京舉辦。此次論壇是目前國內農業科技領域的最高層次活動,也被譽為農業科技領域的「香山會議」。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出席論壇並講話。
  • 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在南京舉辦
    11月20—21日,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在南京舉辦,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出席論壇並講話。他強調,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戰略部署,緊緊圍繞農業農村發展大局,堅持「四個面向」,以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為基點,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為關鍵,以農業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動力,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支撐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
  • 發揮科技優勢 中國農業科學院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再上新臺階
    新華網北京12月20日電(李楠) 12月17日, 中國農業科學院召開脫貧攻堅與成果轉化工作會。會議全面總結「十三五」中國農業科學院脫貧攻堅與成果轉化工作成效,謀劃部署「十四五」工作思路和目標舉措,為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 「十三五」農業十大科技成果|冬小麥節水新品種與配套技術集成應用
    回顧「十三五」,我國農業科技基礎前沿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推動農業產業發生一系列重大變革,對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一系列重大貢獻。現遴選出了10項重大標誌性成果【詳情】,為大家逐一介紹。 NO.
  • 農業農村部發布第二批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
    新華社太原10月11日電(記者王飛航)農業農村部11日在山西省晉中市召開全國農業生產託管工作推進會,會上發布了第二批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案例包括服務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各類服務主體共24個。近年來,隨著現代農業深入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加快發展,多元化服務組織蓬勃興起,服務領域覆蓋農林牧漁等多個產業,湧現出各具特色、形式多樣的服務模式。為總結推廣各類服務主體在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中的典型經驗,進一步發揮典型模式的引領示範作用,農業農村部在2019年推介首批20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的基礎上,面向全國徵集遴選了第二批24個典型案例。
  • 農業農村部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科群召開2019年度學術年會
    本網訊 7月13-14日,「農業農村部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科群2019學術年會暨學術委員會」在吉林省長春市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我校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吳常信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生命學院包振民教授、吉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吳興宏、吉林省畜牧業管理局副局長孫曉峰、吉林省科技廳農村處副處長高佔波、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高新技術處徐長春等出席會議。年會由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玉民主持。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農業農村部 關於深化農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
    長期在縣鄉及以下農業農村一線和各類涉農企業從事技術推廣服務工作,取得農業系列副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符合條件的可申報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職稱,暢通基層農業技術人員成長成才通道。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評審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主組織開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不再統一組織全國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職稱評審。3.完善專業設置。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臺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十三五」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加快構建,技術裝備支撐能力明顯增強,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走出了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農業科技水平更高,農民挑上「金扁擔」,豐收底氣更足。
  • 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臺階(「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十三五」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加快構建,技術裝備支撐能力明顯增強,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走出了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農業科技水平更高,農民挑上「金扁擔」,豐收底氣更足。
  • 「十三五」成就巡禮:農業現代化添薪助燃農民紅火生活
    農業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十三五」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時期。  科技日報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獲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的各項涉農任務全面完成,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提出的31項主要指標完成率超過九成、8項約束性指標均能如期實現,高標準農田、現代種業等14項重大工程高質量建成,現代農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 農業農村部關於印發《農業農村部中央預算內直接投資農業建設項目...
    為加強和規範中央預算內投資農業建設項目管理,強化項目管理制度建設,我部制定了《農業農村部中央預算內直接投資農業建設項目管理辦法》和《農業農村部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農業建設項目管理辦法》。現予以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關於印發山東省農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價標準條件的...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遵循農業技術人才成長規律,進一步建立完善符合農業技術人員職業特點的職稱評審和人才評價制度,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關於深化農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9〕114號)、《中共山東省委辦公廳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 中國農業科學院:打造引領農業科技發展的戰略科技力量
    科技創新,人才為本。作為經濟社會的「壓艙石」,農業領域的科技創新迫切需要更多人才。中國農業科學院日前召開第四次人才工作會議,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科技自立自強和「四個面向」,提出未來五年要打造一支引領農業科技發展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搶佔農業科技制高點,解決區域共性關鍵技術問題和「卡脖子」問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人才支撐。
  • 農業農村部:農業科學家群星閃爍,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農業脊梁!
    農業農村部部長5月1日勞動節發表一篇文章:「我的農業科學家朋友」,突出介紹了在農業各領域作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為保障我們的「米袋子」「菜籃子」「油瓶子」「果盤子」等等付出了智慧和汗水,這些農業科學家們才是我們新時代應該追的星。
  • 頤和論壇——2020飼料替抗與綠色養殖大會暨農業農村部動物營養與...
    導語:當前中國畜牧業正處於前所未有的轉型升級期:一方面,非洲豬瘟疫情日趨常態化,養豬業深受重創,「防非復養」形勢嚴峻,此時禽業與水產養殖卻趁勢而起,以「綠色發展觀」為指導的「綠色養殖」模式發展迅猛;另外一方面,農業農村部正式發布第194號公告,「飼料禁抗」實錘落地,「飼料無抗技術」的研發與應用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