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習俗是什麼意思 有什麼特殊寓意

2020-11-30 閩南網

臘月二十六是幾號

  查詢後,我們可以得知,2018臘月二十六是2018年2月11號

臘月二十六是什麼節日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臘月二十六是殺豬割年肉的日子,在新曆日期中,2018臘月二十六是2月11日,2月11日是日本建國紀念日。

  》》臘月二十三小年到 為什麼南方小年和北方時間不同

  》》二十四掃房子是什麼意思

臘月二十六有哪些習俗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嗎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臘月二十六春節傳統民俗「燉大肉」。

  在臘月二十六這一天,各地就有了「臘月二十六,裡外洗一洗」;「 臘月二十六,洗淨禽畜屋」之說。關於臘月二十六,漢族民間還流傳著「臘月二十六割年肉」的說法,也就是說,從這一天起要開始置辦年貨了。在各地鄉村,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邊各村的百姓紛紛前往趕集買年貨,煙、酒、魚、肉、鞭炮和走親戚用的禮品一樣也不能少,年味已漸濃了起來。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的意義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此外,在農村還有個講究:就是在除夕前把一切該切的東西都切出來,在初一到初五期間就不再動刀了,動刀剪是不吉利的。過去對窮苦人來說,平時吃的油水少,一年到頭就盼著臘月二十六割幾斤「年肉」,好在過年能吃上一頓肉餡兒餃子。

原標題:農村老年俗:「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 「燉大肉、聞肉香」家家戶戶年味濃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今日大寒,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 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 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過年春節的傳統民俗簡單介紹
    每每節日降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區總會踐行一些春節習俗來傳遞過年的紅火意味與熱鬧氛圍。這些年俗,大多傳統且歷久彌新,在今日仍被廣泛使用。那麼春節有什麼風俗習俗呢?傳戒的傳統民俗介紹。春節的習俗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1、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 進了臘月門:九種習俗,五種禁忌,必須知道!
    因為是祭祀之月,所以在我國的傳統民俗中,臘月的講究與禁忌也比較多。九種習俗1、臘八臘月初八是臘八節,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臘八」是「佛祖成道紀念日」。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稟報這一家人的德行,讓玉帝賞善罰惡。所以人們在這一天準備好供品送灶神上天,其中最重要的是糖果,又甜又黏,讓灶王上天之後嘴巴被黏住,說不了壞話。
  • 臘月二十八是什麼日子 農曆臘月二十八有什麼傳統習俗
    臘月廿八是中國農曆十二月(臘月)二十八的俗稱,中國春節傳統習俗之一。 臘月二十八的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 各地風俗有所不同,如山東、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地區、安徽省宿松與太湖交界之處的地方有許多姓的人家是在臘月二十八過年。
  • 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吃飴糖的由來習俗
    明天就是小年了,你知道過小年要吃什麼嗎?小年習俗要吃的美食可不少,如餃子、年糕、米餅、粽子等。具體過小年要吃什麼?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吃哪些食物呢?為什麼過小年要吃飴糖?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1、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 臘月二十七是什麼日子 農曆臘月二十七有什麼習俗風俗
    臘月二十七是什麼日子  農曆十二月【臘月】二十七過年的前夕的俗稱。是漢族春節傳統習俗,漢族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採購。  》》臘月二十三小年到 為什麼南方小年和北方時間不同  》》二十四掃房子是什麼意思臘月二十七有什麼習俗  洗浴  漢族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七洗浴為「洗福祿」。
  • 春節習俗始於臘月二十三:祭灶後正式開始迎接過年
    雖然春節年年過,但仍有許多人以為,過春節就僅僅是大年三十這一天的時間,因此,除了對除夕這一天的習俗特別熟悉以外,其他與春節相關聯的習俗,慢慢地也就變得模糊。其實,春節的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便開始有了。  臘月二十三 祭灶  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
  • 除夕是什麼日子節日?過年和除夕的寓意含義意思介紹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除夕到底是什麼節日呢?為什麼除夕這麼重要?除夕的寓意含義是什麼?
  • 立冬是什麼時候什麼意思 立冬含義習俗吃餃子寓意介紹
    大家都知道,帶節氣中「立」為開始的意思,所以立冬的含義就是冬季開始的意思。那麼,立冬具體是什麼時候什麼意思 ,立冬的含義、習俗與寓意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立冬是什麼時候  2018年11月7日,農曆九月三十,星期三,就是2018年的立冬了。
  • 春節各日習俗與禁忌大全,值得收藏
    那麼你知道我國春節都有哪些習俗呢?小編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 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老傳統。 小年的時候一般也是祭祀灶君的時候,而北方地區的人在小年給灶君上供的時候,就要端上一碗餃子,因為「送行餃子迎風面」,給灶君送行,所以要準備餃子。山東的部分地區,有一句民謠叫做「二十三,粘糕粘」,指的就是在臘月二十三小年這天要吃粘糕,粘糕的粘性很足,也有著希望灶王粘住嘴的意思。
  • 臘月二十六,一起「割年肉」 為何會存在這個春節年俗?
    百家號文史領域春節特輯獨家供稿臘月二十六有個年俗,就是「割年肉」。在封建社會,不管是城市居民,還是村屯百姓,全都會在這一天,直奔集市,買回沉甸甸,肥嘟嘟,下鍋一煮,噴香撲鼻,張口一咬,滿口流油的年肉。有讀者看到這裡,心中會暗問:難道買一塊肉吃,在封建社會也是很困難的事兒嗎?
  • 春分是什麼意思含義介紹 春分立蛋習俗風俗有什麼寓意
    春分是什麼意思含義介紹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分者半也」,一年之中,從立春到立夏整90天,春分「當九十日之半也,故謂之『分』。」春分恰值晝夜均,寒暑平,春色正中,桃李半開。「已過春分春欲去」,立蛋,就是人們要把橢圓形的雞蛋直立在平面上,從情感上「作意留春住」。
  • 南北方小年習俗差異及小年微信文案
    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民俗,傳統佳節在不同地區也略有區別,一起來看看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原因、小年的由來,以及小年微信朋友圈的文案吧!》》》推薦閱讀: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小年到底是哪一天?
  • 夢見殺豬是什麼意思 女人夢見殺豬預示著什麼
    夢見殺豬是什麼意思 女人夢見殺豬預示著什麼夢見自己殺豬,是不祥之兆,不幸和疾病會降臨。夢到自己殺豬,表示你的家庭中有些困擾將很難處理。夢見殺豬,子孫會生病,發生交通事故或有其它災難,尤其是用刀器殺豬的夢,是一家之中有人會生病之兆。
  • 明日臘月初一,年味漸濃,這6種傳統食物記得吃,美味寓意好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那麼臘月初一又該吃什麼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這6種傳統美食不要錯過了,好吃又好寓意。 爆米花 小時候的民謠有:「臘月初一蹦一蹦,全家老小不得病。」這裡的蹦也就是崩的意思。
  • 春節前大掃除時間哪一天合適寓意好 過年掃塵日是什麼時候
    掃塵日,2019掃塵日是什麼時候?春節前大掃除是哪一天?一般過年打掃衛生都是農曆臘月二十四,「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2019掃塵日是什麼時候?掃塵日就是今天,很多人肯定早就在家裡開始打掃了吧,這也是每年過春節的慣例,要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的,才能用全新的姿態迎接春節的到來,寓意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 元宵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鬧元宵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寓意兆頭
    今年正月十五是幾月幾號放假嗎元宵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說明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於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麼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