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17國達成一致,中企或就此翻盤,英媒:美國打開潘多拉盒

2021-01-08 騰訊網

據《環球網》對外報導,為避免美國制裁大棒再度砸到自己頭上,歐洲17國對此達成一致協議,共同籤訂了《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聯合聲明》。該份聲明表示,在未來三到五年的時間內,歐洲超過17個國家將共同投入1450億歐元研究半導體技術,意在突破美國晶片領域的技術封鎖。英國媒體《金融時報》對此報導,既然美國率先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依仗著壟斷地位對晶片胡亂定價,影響他國企業發展,那歐洲各國也不會坐以待斃。聯想到美國試圖封鎖中國半導體領域,這次也算是中國企業翻盤的一個好機會了。

歐洲17國籤訂半導體研發協議

長期以來,不管是中國企業也好,或者歐洲各國的半導體企業也罷,都受制於美國的晶片供應難以掌握核心技術,所以在對外經營上難免要落得被美國操控的局面,尤其是現如今美國政府極力推行霸權主義,通過晶片的技術封鎖濫用單邊制裁措施,對此各國政府早就蠢蠢欲動了。歐洲已經有不少的企業聯合向政府發聲,因為美國近些年對華制裁措施越來越頻繁,一些原本和中國緊密合作的歐洲企業對此都受到了影響,美國的用意似乎是打算將歐洲企業排擠出中國市場,在限制中國企業發展的同時,還能進一步打壓歐洲經濟。

可對於歐洲政府來說,這種吃力又不討好的事情他們實在是不願意做,況且退一萬步來講,歐洲企業也離不開中國提供的龐大市場,不管美國在此之前承諾過多少補貼,都無法填補失去中國市場的空缺。既然美歐在對華方面無法達成一致協議,那歐洲17國只好聯手共同聯手抵禦美國的衝擊,不過這並不代表歐洲國家要的聯合中國共同針對美國,而是歐洲國家希望能夠通過互相之間的幫助,來降低對美國的依賴性,尤其是在金融和高科技方面。

美國憑藉二戰之後歐洲國家普遍疲弱時期,通過一系列的貨幣和金融戰爭掌控了歐洲各國的經濟命脈,可以說到現在為止美元在歐洲都還具備非常高的影響力;其次就是半導體領域,直到現在為止,美國都還是世界上的晶片巨頭,作為晶片領域規則的制定者,美國政府能夠通過晶片的供給多少來達到很多的目的,比如逼迫歐洲各個企業和中國反目成仇,共同抵制中國企業的發展。但隨著歐洲17國籤訂了《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聯合聲明》後,美國才發現胡亂揮舞的制裁大棒已經砸到了自己頭上。

美國是在自食惡果

在今年4月份起美國對中國企業華為實施技術封鎖後,就有媒體指出雖然美國的技術封鎖會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中國企業巨大壓力,但這也會成為中國晶片行業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甚至超越美國的動力。如今再加上歐洲17個國家,美國的制裁實際上卻成為其他國家發展的「催化劑」,這確實是一件比較可笑的事情。現在歐洲國家已然宣布脫離美國開始單幹,那在未來一定的時期,美國的技術優勢將會蕩然無存,不管其政府承不承認,依靠晶片技術來控制他國發展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現在美國已經開始嘗到制裁的惡果了,如果白宮方面繼續步步緊逼下去,很可能會促進歐洲企業和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進一步合作,這樣一來只會更快的將美國企業排除在國際市場之外。就如同英媒分析,中國企業或迎來翻盤,而美國很可能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美媒:歐洲讓拜登的對華政策「難上加難」
    然而,美國並不樂見中歐關係更進一步,無論是川普政府亦或是拜登團隊。與此同時,多家美媒悲觀預測,歐盟的做法將損害拜登就任後的歐美關係,打亂拜登的對華政策,讓其變得難上加難。美國《華盛頓郵報》7日發表評論文章稱,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曾表示,他希望建立起一個全球聯盟,以抗衡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此前,拜登團隊還曾表達過希望與歐盟在涉華問題上密切合作的願望。
  • 27國達成一致共識,將給中國提前送上新年大禮,美國阻攔無效
    正文共:1213字,預估閱讀時間:4 分鐘據環球時報12月30日報導,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達成歷史性進展,有望在2020年底前籤訂。這是歐盟27國與中國敲定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協議,歐盟希望能藉此使歐洲公司更容易進入中國市場,在金融業、汽車貿易及醫療保健領域獲得工作機會。
  • 對美企說不!中歐投資協定籤訂後,法國挺直腰板帶頭跟美國唱反調
    元旦前夕,中歐雙方經過了長達7年的談判與溝通,終於就中歐投資協定達成一致,這項協定的敲定,不僅是雙方領導人為國家發展作出了重要努力,同時也是中歐合作史上裡程碑式的存在。據法媒報導,1月5日,法國正式拒絕了美國某企業對法國光電科技公司的收購項目。並且該報導中強調,這是法國歷史上首次正式對盟友採取此類措施。要知道,之前有這種「特殊待遇」的一直都是中國,這也是許多美官員抨擊歐洲國家的原因之一,認為歐洲國家應該一直與美國站在一起,而現在歐洲與中國達成協議,在他們眼中就是一種變相的「背叛」。
  • 英媒:美國分發新冠疫苗困難重重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 英國《衛報》日前刊發的一篇報導指出,由於新冠疫苗的儲運條件非常嚴格等原因,美國各地的地方衛生官員目前困於疫苗分發難題。報導說,雖然輝瑞、莫德納、阿斯利康等藥企日前都傳出疫苗研製進展的好消息,但分發疫苗仍是巨大挑戰。
  • 中歐光伏達成一致 或避免47.6%高額懲罰性關稅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昨天,上證報記者從一位接近中歐光伏雙反案件的知情人士處證實,中歐光伏價格承諾談判已達成一個初步協議,價格承諾底線將在0.57歐元/瓦,這意味著中國光伏產品有可能避免47.6%的高額懲罰性關稅。就在數天前,國務院出臺促進光伏行業發展「國六條」,為光伏業在國內市場發展打開了大門。
  • 蘇格蘭等多地要「脫英」獨立,2021年英國可能四分五裂
    英國和歐盟(EU)達成「脫歐」貿易協議後,面臨的問題已開始顯現,西媒1月2日稱,蘇格蘭等多個地方要「脫英」獨立,「2021年,英國可能四分五裂」。2020年12月22日,英國「脫歐」成定局後,英國旗幟在歐洲議會被降下。
  • 美國制裁再「踢鐵板」?28國一致拒絕服從,反擊方案已準備就緒!
    28國一致拒絕服從,反擊方案已準備就緒!最近,美國曾經是世界的燈塔和發展的標準,現在卻開始拉下臉露出真面目,發揮「孤立主義」,不斷透支其在二戰後幾十年積累的國際聲譽,以及制裁了許多國家,即使是像日本這樣的核心盟友也不會放過。然而,美國到處揮舞的制裁大棒,似乎並不特別有效。
  • 美媒曝光美政府考慮列入「黑名單」5家中企名單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王心怡】多家美媒22日曝出,美國政府考慮將5家中國企業列入與華為類似的「黑名單」,禁止他們獲得美國零件與軟體,其中包括海康威視與浙江大華。據彭博社23日最新消息,消息人士稱,另外3家公司是曠視科技、美亞柏科和科大訊飛。
  • EEO全球財經周報|美國勞動市場2023年才能完全復甦;英歐接近達成...
    (來源華爾街日報)歐洲:|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準備推出新一輪刺激措施,包括降息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歐洲央行準備推出新的貨幣刺激措施,以支持歐元區經濟從Covid-19疫情中復甦,新的刺激措施包括將基準利率在零水平下方進一步下調
  • 歐洲股市小幅上漲:無懼多國收緊或延長封鎖 美國新刺激計劃提振市場
    來源:英為財情Investing.com英為財情Investing.com - 周四,歐洲股市小幅上漲,大批零售公司公布了聖誕購物季銷售數據。樂購TESCO(LON:TSCO)跌1.53%,雖然第三財季可比銷售額增長6.4%,聖誕節期間增長6.1%。
  • 釋新聞|英歐達成一份怎樣的協議?誰讓步了?還有哪些問題?
    據歐盟委員會的說法,此次達成的協議包括自貿協議,經濟、社會、環境和漁業合作,公民安全合作以及治理框架共四部分;應英方要求,協議並未包括外交、外部安全和防務領域的合作。據法新社、英國《衛報》、英國廣播公司(BBC)和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等媒體報導,英歐雙方達成的協議主要有以下幾大重點。
  • 蘋果因電池門在歐洲多國面臨訴訟 涉及iPhone 6、6 Plus、6S和6S...
    蘋果公司正在歐洲多國面臨訴訟,因舊款iPhone電池電量的誤導性提示而被索賠約1.8億歐元(2.17億美元)。Euroconsumers周三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說,歐洲五個消費者組織已在比利時和西班牙提起集體訴訟,並計劃未來幾周在義大利和葡萄牙提起訴訟。
  • 熱點問答:英歐達成未來關係協議影響幾何
    新華社倫敦12月25日電 熱點問答:英歐達成未來關係協議影響幾何 新華社記者王慧慧 金晶 李驥志 距離「脫歐」過渡期結束只剩一周,經過數月艱難博弈,英國和歐盟以貿易協議為核心的未來關係談判24日終於塵埃落定,為英國按照原計劃在2020年結束「脫歐」過渡期掃清障礙。談判期限緣何一延再延?最終達成的協議主要涉及哪些內容?
  • 英媒:RCEP塑造世界貿易未來 促進亞洲經濟一體化
    參考消息網11月17日報導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15日發表了題為《RCEP泛亞貿易協定面面觀》的文章,作者為羅賓·哈丁。文章認為,歷時近十年談判,15個國家的領導人籤署了一份泛亞貿易協議——《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該協定覆蓋全球三分之一的經濟產出,朝著亞洲經濟一體化邁出一大步。
  • 英媒:菲香蕉出口具象徵意義 「疏美親華」後銷量飆升
    參考消息網3月17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對菲律賓香蕉解除禁令並增加進口,這引出了一個問題:杜特爾特上臺後轉向中國的戰略是否獲得了足夠多的回報?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16日報導,菲律賓稱其「疏美親華」戰略已取得初步勝利:該國熱帶水果銷量飆升。
  • 全球數十國發布旅行禁令 美媒:豎起二戰後從未見過的屏障
    「德國之聲」說,中方強調,這是「為應對當前疫情,參考多國做法,不得已採取的臨時性措施」。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27日,中國通報了三天以來首例本土感染病例,現在該國絕大部分新增病例都來自境外。儘管新的入境管控措施看上去十分具「戲劇性」,但其實,很多航空公司已經停飛中國航線。香港《南華早報》說,外國人在中國入境者中佔的比例較小。
  • 英媒:歐洲多國拒絕處罰中國 駁回太陽能關稅方案
    參考消息網1月28日報導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月26日發表了題為《歐盟成員國駁回了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延長關稅的方案》的報導稱,歐盟成員國拒絕了延長中國太陽能電池板關稅的計劃,從而使試圖以中國向歐洲市場傾銷產品為由而對北京加大處罰力度的布魯塞爾遭受挫折。
  • 美國驚現大批飛蟲,密密麻麻場景嚇人,英媒:2020年又一災難?
    據《每日郵報》6月12日報導,美國再遭蜉蝣「襲擊」,美國國家氣象局發現一群蜉蝣從密西西比河向威斯康星州邊境蔓延,這些飛蟲密密麻麻飛在一起,場景令人心驚,在氣象圖上都能清晰可見,英媒甚至將其比作2020年繼新冠,蝗災後的又一大災難。位於美國威斯康星州拉克羅斯市的國家氣象局(NWS)分享了一段蜉蝣群從密西西比河跨越威斯康星州邊境的視頻。
  • 歐洲大國挺直了腰!德國媒體:中國比美國更靠譜
    摘要:歐洲大國挺直了腰!德國媒體:中國比美國更靠譜|歐盟大國挺直腰板【中油網】訊:此前,美國多次警告歐洲多國不要和俄羅斯接觸,但德國外長海科·馬斯還是在近日到訪了俄羅斯,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進行了友好會談。
  • 美媒:美國北達科他州新冠死亡率達全球最高;據美國媒體17日報導...
    美媒:美國北達科他州新冠死亡率達全球最高;據美國媒體17日報導,美國北達科他州的新冠肺炎死亡率已經超過全美所有州,甚至已經超過世界上所有國家。根據美國科學家協會的分析數據,北達科他州目前每100萬人中有18.2人死於新冠肺炎,為全球最高。與其相鄰的南達科他州,這一數字也達到每100萬人中有17.4人,排在全球第三。(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