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RCEP塑造世界貿易未來 促進亞洲經濟一體化

2020-11-24 蘇州新聞網

參考消息網11月17日報導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15日發表了題為《RCEP泛亞貿易協定面面觀》的文章,作者為羅賓·哈丁。文章認為,歷時近十年談判,15個國家的領導人籤署了一份泛亞貿易協議——《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該協定覆蓋全球三分之一的經濟產出,朝著亞洲經濟一體化邁出一大步。全文摘編如下:

這份史上最大貿易協定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解讀。

RCEP是什麼?

RCEP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貿易協定。它納入東南亞國家協會10個成員國——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籤署的大多數現有協議,將它們合併成一項多邊協定並吸收了澳大利亞、中國、日本、紐西蘭和韓國參加。

布蘭代斯大學國際金融學教授彼得·彼得裡說:「以某些標準來衡量,這是史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覆蓋了全世界大約30%的人口。」

該協議的規模原本可以更大,但印度在2019年退出了會談,到目前為止不肯回歸。

據彼得裡教授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經濟學教授麥可·普盧默估算,RCEP將使全球經濟總量增加1860億美元,使其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加0.2%。

日本和韓國在最大贏家之列,但商品價格降低的好處將最遠惠及歐洲和美國。

協議有哪些內容?

該協定包含自由貿易協議的一切常規要素——關稅、海關管理、衛生措施、服務、投資等等,但有兩點格外重要。

一是原產地準則,也就是確定產品產地的標準。東協的各項貿易協議對原產地有不同規定,比方說,假如印尼某公司生產自行車,它也許會按照與日本籤訂的自由貿易協定是合格的而按照與韓國籤訂的協定需要更換零部件才能合格。

RCEP將掃清這種混亂。新加坡諮詢機構亞洲貿易中心的常務主任德博拉·埃爾姆斯說:「如果是按照RCEP製造的產品,那就對全部15個國家都有效,只需要一紙文書。」

第二個關鍵點是它標誌著中日韓三國之間首次達成自由貿易協定。雖然RCEP是一份還很淺的協議,但這仍是一個重大進步。彼得裡教授說:「RCEP讓它們得以實現了三國單獨洽談會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與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不同,RCEP相對而言要求不高,只消除90%的關稅,而TPP致力於消除差不多100%。農業基本未涉及,有關服務業的規定喜憂參半。

彼得裡教授說:「關於RCEP,很重要的一點是該地區情況複雜多樣。國家有大有小、有富有貧。協議規定基本照顧到了各方利益。」

15個國家未能就跨境數據流動和海關中止數據傳輸的規則達成一致意見。

不過,最大的欠缺是印度缺席。印度是一個大經濟體,籤訂的自由貿易協議相對較少,它的參與原本會使商貿大幅增加。然而,新德裡擔心印度製造商會被中國的便宜商品擠垮。

儘管如此,據估計,假如印度決定加入,RCEP會添加相關條款。

接下來會怎樣?

RCEP獲得批准尚需時日,關稅條款生效需要的時間就更長了。但RCEP可能會塑造亞洲貿易的未來。彼得裡教授說:「東協的協議可以漸漸改進,這個過程往往很慢,但這絕非終點。」

現在,中日韓三國在RCEP框架內達成了自由貿易協定,這件事的最大影響大概就是促使三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議談判加快步伐。鑑於這三個國家都是製造大國和技術大國,那對全球商貿將具有重大意義。

但最重大影響或許是,亞洲將以此為起點逐步成為一個輪廓清晰的貿易區,就像歐洲和北美。

資料圖片:11月15日,越南首都河內舉行的第37屆東協峰會及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閉幕。(陶軍 攝)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西班牙《國家報》:RCEP鞏固世界經濟重心東移趨勢
    ,文章認為,世界經濟的未來在亞太地區。該協定是由前總統歐巴馬一手打造的,目的是防止美國錯失未來世界的關鍵區域。到了川普即將下臺的時刻,中國卻在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的大背景下為自己量身定製了一項貿易協定,甚至將其在亞洲的最大競爭對手日本和韓國以及大洋洲的領軍者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都納入其中。
  • 從RCEP看新型經濟全球化 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成果亮眼
    其次,中國表示積極考慮加入CPTPP,主張建設開放透明、互利共贏的區域自由貿易安排,這對整個亞太地區進一步開展經濟合作、深化經濟關係起到推動作用。此外,中國和東協國家克服疫情影響,經貿關係不斷向前發展,貿易量與投資量都繼續擴大。2020年,東協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這為RCEP、CPTPP等區域一體化倡議的實現提供了重要基礎。
  • 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成果亮眼動力十足 從RCEP看新型經濟全球化
    其次,中國表示積極考慮加入CPTPP,主張建設開放透明、互利共贏的區域自由貿易安排,這對整個亞太地區進一步開展經濟合作、深化經濟關係起到推動作用。此外,中國和東協國家克服疫情影響,經貿關係不斷向前發展,貿易量與投資量都繼續擴大。2020年,東協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這為RCEP、CPTPP等區域一體化倡議的實現提供了重要基礎。
  • 英日外長會面想借中國話題搞新世紀「日英同盟」?被批「更像是兩個...
    英國媒體報導稱,日本外相此次外訪意在推動日英貿易談判,但雙方也希望能藉機在政治上加強聯繫,兩人在會談中就香港問題、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活躍航行等問題達成一致,並確定強化日英合作。日媒報導稱,茂木敏充此次訪問英國,是自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快速擴散以來,安倍內閣大臣的首次海外出訪。
  • 海外丨泰國外長: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相互促進
    泰國外長敦·帕馬威奈近日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相互促進,實現共同目標。▲ 泰國外長敦·帕馬威奈。(圖源:中新社)泰國外長敦·帕馬威奈近日在曼谷接受採訪時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相互促進,實現共同目標。
  • 開放創新促進繁榮發展(權威論壇)
    一方面,通過新一輪更大規模、更深程度的開放,加強雙邊、多邊各種形式的經濟合作,推動亞洲區域、次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不斷擴展和升級,推動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創造全方位開放的市場環境和經濟運行環境;   另一方面,通過新一輪更廣範圍、更深層次的技術創新,推動基礎科學研究與應用技術開發的創新,同時還要變革思路,在迅速變化的世界中探求並做到制度創新
  • 臺媒痛批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臺灣變亞洲經濟孤島
    「損失不大」,島內輿論痛批:這是酸葡萄心理,臺灣已成為亞洲經貿體系中的「孤兒」。臺「經濟部長」王美花16日承認,石化、紡織、鋼鐵產業恐受影響,但仍試圖淡化RCEP的作用,聲稱「對臺灣與東協的經貿影響相對沒這麼大」,還用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來搪塞民眾。新北市議員葉元之痛批這是酸葡萄心理,因為吃不到葡萄,所以說葡萄是酸的。臺灣此時在亞洲經貿體系已成為「孤兒」,民進黨當局應該拿出對策,而不是欺騙人民。
  • 外交事務:亞洲充滿活力的未來離不開中國|新京智庫
    作者是歐巴馬政府的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坎貝爾(Kurt M Campbell)和美國學者杜如松(Rush Doshi)兩位亞洲專家。坎貝爾日前被證實將出任拜登政府的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亞洲事務主管。印太地區將從歐洲史中受益該文章以基辛格關於歐洲19世紀秩序的書——《重建的世界:梅特涅、卡斯爾雷與和平問題,1812–1822》為基礎,探討了當今印太地區秩序。
  • 「年輕動脈」助力社會經濟未來發展
    2019年12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印發實施,明確了長江三角洲圍繞「一體化」與「高質量」兩個核心謀劃未來發展。在這項龐大的國家戰略中,交通運輸是「一體化」與「高質量」在形式上的直接體現,在內容上的強力支持與保障。密集化鐵路成網建設,勾勒出城市群整體結構框架。
  • 臺灣地區未能加入RCEP,經濟會受到影響?
    東協十國和韓國、日本等15國日前籤訂的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備受世界關注這一協定一旦籤署,就能涵蓋全球三分之一的經濟總量。要知道臺灣地區與RCEP成員國都有貿易往來,但是臺灣地區卻沒有加入這一協定。但是民進黨當局推動的所謂的「新向南」政策也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有學者分析,RCEP的實施會對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影響巨大,會把臺灣地區「經濟邊緣化」。
  • 全球最大區域自貿協定落地,RCEP將為旅遊業帶來哪些紅利
    歷時8年,關乎全球經濟發展趨勢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協議籤訂,這個在2012年由東協發起,涵蓋全球29.7%的人口、28.9%的GDP,擁有20億人口增長潛力的市場正在逐步影響著世界經濟的發展格局。
  • 英媒:全球大象數量不斷減少 或被逼入滅絕境地
    參考消息網10月11日報導 英媒稱,在位於烏幹達西部的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的邊緣,農民們整晚奮力敲著鼓嚇走對他們來說最具破壞性的敵人——大象。在附近的布恩迪(Bwindi)雨林,小群倖存的草原象(savannah elephant)遠離了它們日益縮小的自然棲息地,適應了躲在樹蔭下的隱蔽生活。
  • 英媒:新品意面可對抗心臟病 促進新血管生長
    參考消息網10月23日報導 英媒稱,義大利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有助防範心臟病的新品義大利麵。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0月19日報導,這種義大利麵由標準硬粒小麥粉與全谷大麥粉混合製成,後者富含一種叫做β-葡聚糖的纖維,可以促進新血管的生長。
  • RCEP籤署後美歐憂心忡忡,美媒認為,美國的出口可能逐漸失勢
    路透社報導稱,RCEP足夠寬鬆,沒有制定勞工及環境方面的統一標準,也沒有要求籤約國開放服務及其他經濟方面的脆弱範疇。因此受到歡迎。美聯社報導稱,美國總統川普推行其單邊主義的外交政策,亞太地區國家依然致力於多國聯合,謀求有助於未來繁榮的自由貿易。
  • ATT非貿未來 鏈通絲路 中非國際貿易發展掀起新熱潮
    ——2019中非一帶一路貿易區塊鏈高峰論壇新加坡勝利召開  時代變革,創新經濟的來臨,正在顛覆人類的生活。2019年3月27日,「非貿未來 鏈通絲路」2019中非一帶一路貿易區塊鏈高峰論壇在新加坡勝利召開。  此次出席會議的有國際投資大師、量子基金會創始人—吉姆•羅傑斯先生。亞洲區塊鏈產業研究院院長、中國領導人才專委會常務理事—陳柏琿先生。
  • 推動巴中合作 促進互聯互通——訪巴基斯坦中巴經濟走廊事務局主席...
    「中巴經濟走廊有力推動了巴基斯坦經濟社會發展和巴中務實合作,也有助於促進地區互聯互通。」巴基斯坦中巴經濟走廊事務局主席阿西姆·巴傑瓦近日在伊斯蘭瑪巴德接受中國媒體聯合採訪時表示,中巴經濟走廊早期收穫階段的諸多重點項目,有效填補了巴基斯坦在能源、交通、通信等方面的空白,接下來將通過工業化和擴大農業領域合作,創造更多就業和投資機會,讓中巴經濟走廊惠及更多民眾。
  • 亞洲大學崛起 英媒稱英國高校對中國學生魅力減弱
    亞洲大學崛起 英媒稱英國高校對中國學生魅力減弱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英國BBC英倫網報導,英國一家大學校長警告,亞洲大學崛起,越來越多亞洲學生可能不會去英國留學,而選擇亞洲國家的大學。
  • 日媒:RCEP是個好點子,因為它包括中國
    來源:環球網日本《日經亞洲評論》1月5日文章,原題為「貿易協定影響波及疫情後的世界,中國將受益」。中國與其他14個亞太經濟體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約兩周後,李克強總理在12月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作為RCEP成員國,我國要以自身行動積極推動協定落地生效,維護自由貿易,拓展合作共贏新空間。」這是中國領導人的常見說法。他們渴望樹立保護全球貿易體系、對抗保護主義者的形象。
  • 市場與政府雙向互動 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作者:復旦大學文理醫各課題組  改革開放40餘年,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績。在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市場與政府雙向互動,推動了經濟資源和生產要素的跨區域流動,促進了區域經濟融合和活力迸發。未來,應著力強化這種良性互動,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 外交部:中國去年貨物貿易正增長,有利於推動世界經濟復甦
    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表示,2020年,在世界經濟增長和全球貿易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遭受衝擊的背景下,中國外貿進出口實現了快速回穩、持續向好,展現了強大的韌性和綜合競爭力。中國外貿進出口從2020年6月起,連續7個月實現正增長,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