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文化的神話與現實:從歷史、數據和案例得出的結論

2021-01-12 深圳智通財經
要聞 二次元文化的神話與現實:從歷史、數據和案例得出的結論

2017年10月3日 07:50:05

網際網路與娛樂怪盜團

本文來自 「國金海外TMT怪盜團」,作者為國金證券海外TMT首席分析師裴培。

題記:2017年9月15日,我們發布了《什麼是二次元,什麼不是二次元》的深度研究報告,從歷史、統計數據和案例等多個角度,詳細分析二次元文化與經濟的走向。此後,我們收到了很多來自投資界、產業界和媒體的反饋,進一步加深了對二次元乃至整個年輕人群體消費習慣的認知。本文是我們基於二次元深度報告的路演PPT摘要,力求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地闡明我們的觀點。

關於二次元的三個神話與真相

神話1:二次元受眾主要是90-00後人群

真相:二次元受眾以85後為中堅,90-00後尚未成為中流砥柱

神話2:二次元是年輕一代消費者最重要的亞文化

真相:韓娛、日娛、網文(起點系、晉江系)、喪文化(與二次元有重疊但不雷同)在年輕一代當中的影響力不遜於二次元

神話3:所有的動漫和基於動漫的遊戲產品都是二次元

真相:二次元有嚴格的定義,日系動漫和偏向日系的國漫才算二次元,基於這個設定和美術套路的遊戲才是二次元遊戲

回顧歷史:日本二次元文化的五個階段

我們將日本二次元文化劃分為五個階段。1970年代以前,「二次元」概念尚未誕生,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日本社會思潮呈現多元化,年輕人開始以各種方式彰顯個性、形成亞文化圈子。例如,《太陽的季節》催生了蔑視社會秩序、醉生夢死的「太陽族」,摩託車的流行又催生了以飈車為追求的「暴走族」。

1970年代末,日本媒體開始用「御宅族」一詞稱呼《宇宙戰艦大和號》和《銀河鐵道999》的粉絲,「二次元文化」正式誕生。幾年之內,《超時空要塞》《聖鬥士星矢》《城市獵人》等劃時代意義的動漫作品問世,《勇者鬥惡龍》開創了日式角色扮演遊戲的版圖。當時,日本經濟處在最繁榮的時期,文化產業的創造力也很旺盛,每年都會誕生受歡迎的作品。

1980年代後期,隨著二次元文化的急劇膨脹,伴隨的社會問題也越來越明顯。1989年,發生了震驚全球的「東京·琦玉連續誘拐殺人事件」,二次元文化蒙上了汙名。隨著19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的破滅,「御宅族」的消費能力也大受影響。在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打擊下,二次元經濟進入了低潮期。

1990年代後期,《新世紀福音戰士》(EVA)大幅度提高了二次元文化的哲學內涵,加劇了二次元受眾的「成年化」。二次元作品日益多元化,出現了《最終兵器彼女》這樣的「世界系」和《涼宮春日》這樣的「空氣系」。動漫不再是二次元的絕對核心,《櫻花大戰》開創了從遊戲改編動漫的道路,《全金屬狂潮》將輕小說納入了二次元的版圖。二次元文化走出了低谷,獲得主流社會的接納。

2000年代後期以來,二次元文化得到了日本主流社會的接納。日本政府提出要讓動漫人物成為日本的「文化名片」,地方政府提出了「萌復興」一詞,熊本熊等二次元形象成為官方吉祥物。然而,二次元的「主流化」並不妨礙它的多元化,當代日本二次元作品的主題和類型千差萬別,不存在統一的「二次元粉絲」畫像。

判斷二次元的標準:中二病,亞文化,萌屬性

二次元文化的核心是「中二病」,即在成長過程中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和衝突;這是每一代人成長的必經之路。一個成年人內心也可以活著一個「中二病少年」。所以二次元註定是一種帶有叛逆色彩的亞文化,這種亞文化以「萌屬性」貫穿全局。

「萌」是二次元文化的重要概念,被「御宅族」用於形容「極端喜愛、能夠喚起內心共鳴的事物」。「萌屬性」(萌點)就是增加萌度的人物特徵,可以是外在的或內在的屬性。如何賦予角色真實可信的「萌屬性」,是二次元作品策劃的最大挑戰。

案例分析:《少女與戰車》人物的萌屬性

《少女與戰車》的五位主要人物,具備兩個共同的「萌屬性」:輕百合,技術宅。所謂「輕百合」,是指女生之間純潔無私、互相扶持的友誼;所謂「技術宅」,是指在特定領域擁有很強技術實力的專業人士。

《少女與戰車》的主要人物還具備特有的「萌屬性」。武部沙織是主角團隊中的「御姐」,外觀、個性和氣質都更加成熟,給人「可以依賴的大姐姐」的感覺;她擅長做飯,是「料理達人」,。冷泉麻子則是「反差萌」,平時愛睡懶覺、經常遲到,上了戰場卻是技術高超的坦克駕駛員,反差巨大;她沉默寡言、缺乏感情波動,在二次元文化中稱為「三無」(無口、無心、無表情)。

案例分析:初音未來:變化的萌屬性

初音未來的人物設定在不斷進化,V2是戴著耳機、穿著機械風格服裝的「電子音樂少女」形象,V3採取更加活潑和富有科幻色彩的造型,V4則更像淡化科幻色彩、更像日常系少女。人物設定越來越符合「大眾口味」,標誌著初音未來從「硬核二次元」過渡到「泛二次元」。

二次元文化主流的變遷:從熱血到喪、腐、虐

1990-2000年代是「熱血動漫」的天下,中國讀者熟悉的日本四大民工漫(《海賊王》《名偵探柯南》《火影忍者》《死神》),有三個是熱血漫。熱血動漫的情節套路很簡單:十六七歲的中二少年,因為機緣巧合或身世之謎,踏上拯救世界之路,經過漫長的打怪升級,終於打倒邪惡、成就正義。每個男生都喜歡「熱血系」,每個女生都喜歡「少女系」。

進入2010年代後期,以「葛優躺」、「蛋黃君」為代表的「喪」,以《黑執事》為代表的「腐」,加上以《進擊的巨人》《魔法少女小圓》為代表的「虐」,逐漸成為二次元文化的主流。針對喜茶的「喪茶」快閃店竟然成為網紅店,說明年輕一代的價值觀和審美口味日益多元化,更加喜歡自嘲,對未來也更加迷惘。

動漫作品人氣:日系完爆美系

從上圖的百度搜索結果(單位:百萬),或者從QQ部落的活躍人數、微博轉發數,我們都可以看到:日漫在商業宣傳力度不大、工業標準落後的情況下,仍然完爆美漫。現在的熱門國漫幾乎都是仿效日漫,即便有學習美漫的,也要對劇情、人設、畫風等進行大改。周邊產品也是日漫完勝美漫。從文化背景、經濟和社會成長路徑看,中國二次元經濟都要以學習日本為主。

硬核二次元 VS 泛二次元

「二次元文化」的核心是叛逆、非主流,「十六七歲的中二病少年」永遠是二次元故事的核心。所以,「硬核二次元」必然是小眾的,代表著一群「少數派消費者」的亞文化。能夠獲得多數消費者認可的,都是在世界觀、人物、劇情和美術風格上做了主流化改造的「泛二次元」作品。

《攻殼機動隊》是典型的日系硬核二次元動漫。在20年的傳播期裡,維持了穩定的粉絲群和不錯的人氣,被視為賽博朋克動漫的開創者。2017年,好萊塢將《攻殼機動隊》改編為真人電影,破壞了硬核二次元的精髓,然而這部「泛二次元」電影1.7億美元的票房創造系列新高。在遊戲行業,「硬核二次元」賺吆喝,「泛二次元」賺大錢,也是多年的常態。

(上圖為《少女與戰車》劇場版票房,縱軸單位百萬日元,橫軸為上映星期數)

既然「硬核二次元」的商業價值有限,為什麼廠家還要開發這樣的作品?因為「硬核二次元」的受眾群體雖然小,忠誠度卻很高,個體消費能力不弱。例如,《少女與戰車》劇場版在日本上映後,首周票房只有1.28億日元,差強人意;但是,此後20周,該片幾乎每周都能新增1億日元票房。最終,該片在漫長的50周放映期內斬獲24.4億日元,創下近年來日本動畫電影第二票房紀錄。

00後群體會將二次元真正帶入主流嗎?

直到2015年,「二次元文化」還只在B站、萌娘百科等小圈子裡流行。現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等主流視頻平臺都開設了二次元專區,騰訊、網易在漫畫和二次元遊戲方面加大投入。「二次元文化」是不是真的要走向主流了?

我們認為,「二次元文化」的主流化,將隨著00後進入社會舞臺而完成。現在的中學生大約有25-30%的時間花在娛樂和社交上,甚至超過花在學習上的時間,而動漫應用是中學生相對使用傾向(TGI)最高的應用。由於電視動畫播出政策的影響,90後是一個「二次元斷層」,作為移動網際網路原住民的00後不是。(編輯:何鈺程)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

相關焦點

  • 券商眼中的二次元:"00後"會將二次元帶入主流
    二次元文化的神話與現實:從歷史、數據和案例得出的結論本文來自「國金海外TMT怪盜團」,作者為國金證券海外TMT首席分析師裴培。題記:2017年9月15日,我們發布了《什麼是二次元,什麼不是二次元》的深度研究報告,從歷史、統計數據和案例等多個角度,詳細分析二次元文化與經濟的走向。此後,我們收到了很多來自投資界、產業界和媒體的反饋,進一步加深了對二次元乃至整個年輕人群體消費習慣的認知。本文是我們基於二次元深度報告的路演PPT摘要,力求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地闡明我們的觀點。
  • 了解中國歷史文化起源,詳解盤古開天地的神話故事!
    神話故事說到底就是故事,現在二十一世紀的人們誰都不會相信真的會有這種事情發生。但是相對於科學的論證,人們更加的喜歡神話故事,因為在神話故事中我們的思想維度可以無限的拓展和延伸,所以,一談起歷史起源,人們常常會從「盤古開天地」和「女媧造人」兩個神話故事說起。這說明了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的古代人,有著豐富多彩的想像力。
  • 從二次元手遊火爆看「二次元文化」的抵抗與收編
    一、二次元手遊成為移動遊戲市場「新金礦」 二次元一詞,最早源於日本。「原指可以用X軸和Y軸來定義的二維空間,漫畫和動畫描繪的是平面的二維空間,因此是二次元的。」根據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和伽馬數據聯合發布的《2016年7-9月移動遊戲產業報告》③數據顯示,二次元遊戲《陰陽師》上線十天即進入IOS暢銷榜前十位,並於國慶期間位居榜首。《陰陽師》《崩壞3》等遊戲的火爆,標誌著二次元手遊正成為移動遊戲市場的新「金礦」。
  • 棉花糖實驗被推翻,得出了什麼驚人的結論?
    在將近30年後,米歇爾進行了追蹤調查,當年那些能夠抵制誘惑的小朋友,後來的人生果然更成功,和自制力沒那麼強的小朋友相比,他們身材更好、社會適應性更強、學習成績也要更糖。這個實驗最大的意義在於,它用一個簡單的測試,預測了一個孩子未來的人生,這簡直就是一顆昭示命運的棉花糖啊。 米歇爾把這個結論發表後,引起了大量關注,使得米歇爾成為"延遲滿足感"和自我控制研究的鼻祖。
  • 《銀魂》人物的歷史原型,慘不忍睹的現實,我要回二次元世界
    炮姐搜索到了銀魂人物的歷史原型,我良心深切的告訴我,必須要和大家分享分享,哈哈哈。慘不忍睹的碉堡形象。反正現實的浪狠狠地拍在我的臉上,我要回我的二次元世界了,親們,二次元世界見。第一,當然是銀桑和他的原型金太郎。
  • 盲人摸象得出的結論各有不同?你是認知思維裡的盲人嗎?
    我曾經和小朋友講過盲人摸象的故事,聽完故事後,小朋友有很多疑問,為什麼盲人不全部摸完再下結論呢?為什麼盲人只摸了一部分,就認定自己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呢?面對小朋友的問題,我也有了些疑惑,這麼多盲人為什麼都不能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呢?在生活中我們遇到的各種問題,如果只從一個角度看,那麼我們和這些盲人又有什麼區別呢?
  • bilibili首度公開他們自己的二次元遊戲用戶屬性和數據
    7月28日,由ChinaJoy和bilibili聯合主辦的二次元產業峰會在上海浦東嘉裡大酒店召開。會上,bilibili的副總裁張峰發表主題演講,分析了二次元遊戲在中國的發展現狀以及二次元用戶的屬性偏好,解讀了bilibili最新的商業合作策略,首度對外公開了他們自己的運營數據以及二次元遊戲用戶的調研數據。
  • 破解神話傳說中的歷史密碼
    從考古發現來看,只發現東南地區的良渚文化瑤山、匯觀山祭壇和反山高等級大墓出土的玉器上,普遍具有「神徽」形象,以及東北地區的紅山文化祭壇和女神廟等,能夠反映神權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王權處於從屬地位或與神權合二為一。
  • 當現實與二次元「互換」:他靠「顏值」逆襲,小新臉型真實存在
    導語:現在二次元文化不斷發展,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到身邊有關二次元的元素越來越多,因為二次元文化隨著喜歡的人群增加而融入到了主流文化中去,如今二次元文化成為了大多數二次元愛好者的「精神食糧」。文/速遞君「靈感源自生活」這句話相信小夥伴們並不陌生,很多動漫作品的取材都是從作者的經歷和周邊生活中獲取,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聊,當現實與二次元「互換」:他靠「顏值」逆襲,原來小新臉型真實存在。
  • 從天而降的敦煌飛天——佛教神話和道教神話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一.印度神話,佛教神話與天龍八部印度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度在世人眼中是神聖妙域之地,這與其多樣的自然山水有極大的關係。印度境內既有終年封雪的高山峻岭、茂密的叢林草原,也有落日孤煙的蒼涼沙漠以及土地膏腴、水土豐沛的平原。由於地域環境的多樣化,印度的神話和宗教也顯得非常的豐富多彩。在這裡,印度的人和神要感激的是養育他們生命和精神的高山與大河。
  • 為什麼死宅都痴迷那些長耳朵、有尾巴的二次元萌娘?
    在當今流行的二次元作品中,有著長長的耳朵和尾巴的角色越來越普遍,而且越來越受歡迎。即便是對這類非主流文化不了解的老一代人,也對街頭戴著貓耳頭飾的年輕人見慣不怪——furry(獸人化/獸文化)作為二次元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儼然走向大眾主流。
  • 現實女生模仿二次元戴項圈,除了好看之外竟有更隱晦的意思
    有人說二次元女生只能活在「宅世界」中,因為一旦到了現實生活中,他們就會變成「見光死」。算起來,二次元的文化確實發展很快,而現在也有很多二次元元素在現實生活中流行起來。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人都模仿二次元美女的打扮。對於這樣的女生,我們稱之為「破次元」,雖說還無法達到真正二次元的高度。
  • 都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小呆呆親自實驗了一下得出結論,假的!
    都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小呆呆親自實驗了一下得出結論,假的!
  • 科學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在現實中,的確有很多鏟屎官體會中他們與狗狗的這種關係,就像是朋友一樣。但實際上,這裡還有科學研究所得出的結論來證明,狗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是正確的。不過肯幫助和選擇保持中立的人,狗狗是同等對待的。這個實驗表明,狗狗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群體動物,而是和人類一樣是高度社會化的生物,很少有生物會有這種能力。(2)狗很會解讀情緒並做出舉動狗和人已經生活了上萬年,這毫不意外。
  • 南大教授基於1000多份問卷得出結論:在中國,貓是百億殺手?
    和美國的數字不相上下。」聽起來又精確、又專業、又與國際接軌對不對?如此龐大的數據統計,想必一定是李教授科學家團隊餐風露宿,通過紅外相機布控,GPS追蹤,在全國各地長年研究數以萬計的流浪貓的行動軌跡,通過極端複雜的量子運算才能得出……事實證明我錯了。最後,李教授用驚嘆號強調:」貓在中國就是百億殺手!」
  • 文化神話,信仰與歷史中的象徵性蝴蝶意義
    我們越是尋求自然中的象徵主義,我們就越認識到我們與野生動物,昆蟲和生命有很多共同點。實際上,我們與動物女王/王國密切相關 - 與自然和她的運動密不可分。絕大多數文化神話和傳說都將蝴蝶視為轉型的象徵,因為其令人印象深刻的變態過程。從雞蛋到幼蟲(毛毛蟲),到蛹(蛹或繭),從繭中,蝴蝶出現在她不顯眼的榮耀中。這個小小的生物經歷了多大的過渡。考慮一下這種消耗的能量。
  • 一位日本動漫宅,月薪17萬,近1/3的錢都用來追二次元,讓人驚訝
    眾所周知,日本是現今最能夠代表二次元文化的國家,在多年的發展歷史中,日本的二次元文化不僅發展了遊戲、動畫、漫畫這三種二次元文化的基本形態,與此同時一些新的二次元文化產業也被創造出來。例如女僕咖啡館、手辦產業還有動漫周邊等各種各樣。在這種背景下,日本也出現了一種新的群體,名字叫作—御宅族。
  • 科學和宗教到底有什麼關係?
    也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的系統。「科學」還指可合理解釋,並可靠地應用型知識的主體本身。而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
  • 女媧造人傳說和伏羲創世的神話,哪個是真,這個故事怎麼來的?
    關於女媧造人的神話,歷來被當作,華夏文明的起源之一,當然,這一種神話傳說很少有人把他當作正史來看,權當作姑妄聽之的態度,不過,這種故事不可能憑空產生,最少反應了先民關於人類由來的思考和研究,這一些莫衷一是的神話故事,最少可以整理出一個觀點。
  • 遊戲文化碎碎念:從《戰神》看北歐諸神的神話傳說——巴德爾
    OK,筆者就先說到這,因為在這裡真的需要先停一下,如果有之前閱讀過筆者寫的《遊戲文化碎碎念:從戰神4看北歐諸神的神話傳說-洛基篇》的朋友(本文底部附連結),應該記得筆者曾在文中提到過,北歐神話絕對算得上是世界六大神話體系中保存最不完整、故事版本最多、又自相矛盾BUG最多的一個......而第一次閱讀我文章的朋友可能就不知道這個事了,這裡筆者不水字數,如果想詳細了解的也可以翻看我的歷史文章,在洛基篇中會有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