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太平洋,北美洲的落基山脈,真的是《山海經》中的東山嗎?

2021-01-11 網易

  在很多人看來,神話是遠古時期的人們通過結合現實想像出來的故事,在科學不夠發達的遠古時代,祖先們習慣用神話來解釋他們無法理解的現象。

  比如閃電產生的原因,在中國神話裡是雷公電母,在希臘神話中則是天父宙斯,到了羅馬神話中又變成了主神朱庇特。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一切人類以當時的知識無法解答的現象,都被歸結為神怪之說。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現代人習慣用更科學的眼光看待神話,「怪力亂神」也成為一種笑談。

  但是,那些被現代人視作玄乎其玄的神話,真的只是一種想像嗎?

  科學家經過多年考證,認為中國神話中的「龍」很可能是生活在遠古的鱷魚,生於大澤,出行時攜風帶雨,而「鳳」很可能是遠古鴕鳥,體型龐大而善舞。

  很多被人們看作是沒有根據的傳說,近年來都在不斷被證實。

  比如被人們一直列作志怪的《山海經》。

  

  在很多人印象裡,《山海經》是一本奇書、怪書,完全像是一個神話傳奇。

  全書分為山經5篇,海經13篇,總計只有3萬多字,卻包含了關於天文、地理、神話、宗教甚至是動植物、礦產等。

  成書於先秦時期,卻能包羅萬象,難免讓人們懷疑它的真實性,於是這本書常常只是被人們當做研究上古時代的資料。

  可是,就像對《紅樓夢》的研究從未停止過,圍繞著《山海經》的研究和爭論也從未停止。

  《山海經》是完全虛構的?還是有據可尋的?

  書中共計五百多座山脈,三百多條河流,還有超過一百個部族,四百多種神獸,更令人懷疑其真實性的是,《山海經》中各篇的條目數量都是「7」的倍數,比如《海外南經》《海外西經》《海外北經》都是21條,《海外東經》則是14條。

  如果這些記載有跡可循,又怎麼可能在數量上如此巧合?

  但是,隨著學者不斷將《山海經》中的神獸與現實中的生物一一對應,人們開始選擇相信,《山海經》中描述的山川走獸是真實存在的。

  

  比如人魚,「狀如鮷魚,四足,音如嬰兒」,便是大鯢,即娃娃魚。

  比如招搖山的狌狌,「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形狀像猿猴,既能匍匐又能像人一樣直立行走,正是今天的猩猩。

  更令人深思的是,《山海經》中的一些奇珍異獸或是植物礦物,如今能在其他大洲找到。

  比如「犰狳」,在書中它是「其狀如菟,而鳥類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犰狳。」兔子一樣的體型,長著鳥一般的長喙,圓眼睛,尾巴細長——完全就是美洲犰狳的寫照。

  如果追溯奇珍異獸的來源,只是為了滿足好奇心,那麼《山海經》中記載的山河地貌就不得不讓人認真看待了。

  經過海外學者多年研究,發現《山海經》中描述的地理不僅是上古中國,甚至也有其他大洲。

  

  蘇雪林先生曾經寫過,「斷定此書為阿拉伯半島之地理書,古巴比倫人所作,而由戰國時波斯學者,攜來中國者」。《屈原與九歌·屈原評傳》裡更指出,《山海經》涉及地理並非中華大地,而是兩河流域。

  這本《山海經》,看似是古代中國小孩的連環畫,裡面畫著不知名的山水奇獸,就連清朝的《四庫全書》也將《山海經》歸為志怪類。

  雖然在西漢時期,《山海經》被獻給皇帝時稱其「皆聖賢之遺事,古文之著明者也。其事質明有信。」但近代學者中依舊有人堅持全盤否認《山海經》的價值。

  即便有諸多懷疑的聲音,依舊有人執著地相信《山海經》的記載,比如生於1898年的美國女學者亨麗埃特·默茨博士(HenrietteMertz)。

  《山海經》中《東山經》描述的山水,在中國根本不存在。中國地勢西高東低,西部是山區高原,東部全部是衝積平原,根本沒有山。

  可是,在中國更東,遠隔重洋的美洲大地上,這位女學者將《山海經》當作地圖,竟然完整地走出了《山海經》中的路線。

  按照《山海經》指示的大海之東、日出之處,她按照左、右方向,又將古代華裡的三百裡、五百裡等距離折合成英裡數。

  從美國中部和西部的四大山脈一路走過去,落基山脈、內華達山脈、喀斯喀特山脈和海岸山脈。

  

  (喀斯喀特山脈在北美西北部,是北美洲環太平洋海岸山脈的一部分)

  其中第一列山脈,從今天的美國懷俄明州起始,到德克薩斯的格蘭德河,一共有12座山,正與《東山經》中第一列山與山之間的距離相符。

  第二列山脈的17座山也是如此,第三列山脈9座山、第四列山脈8座山,全部與《東山經》中各列山脈中每座山之間的距離一一對應。

  也就是說,《東山經》準確記錄的,是美洲四大山脈中的46座高山,包括山脈中的河流走向與棲息的動植物種類。

  公元1492年,哥倫布第一次發現北美洲新大陸。

  

  但那時的他不知道,在4000多年前,曾經到達並且精準地丈量了這塊土地。

  於是,這本被很多人視為古人憑空想像的書籍,在學者的親自丈量下,以驚人的真實性重新出現在人們眼前,在那之後,越來越多的記載得到印證,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將《山海經》看做古人的閒談幻夢。

  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翻開它,走進它,尋找深藏其中的奧秘,見證傳承了4000多年的真實「傳說」。

  讀《山海經》,一定要讀有圖的版本。

  讀《山海經》,不僅能拓展想像力,更能培養再創造的能力。

  在孩子眼中,它可以是有趣的圖畫書,也可以是歷史的沉澱。

  翻開書頁,讓飛禽走獸開啟想像之門,也將山川綢繆納入遼闊胸懷。

  《山海經》彩圖全解讀版本,帶你走入奇幻真實的遠古世界。

  —END—

  今日話題

  你覺得《山海經》記載的是歷史還是神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落基山脈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幹,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
    在一個區域的地形分布中,山地地形通常是區域地形單元分布的骨架,以我們人體為例,山脈就像是人體的骨骼,而其他地形單元比如平原、高原和盆地等就像是人體的肌肉、器官和內臟。由於這些山脈的規模大小各不相同,有些特別高大規模大的山脈就會被稱為某一區域的「脊梁骨」,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北美洲的落基山脈,它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
  • 《山海經》中記載的異獸真的存在過?是史前核爆產生的生物?
    在漢朝時,司馬遷撰寫《史記》,但卻因為《山海經》內的描寫過於怪誕而不敢參考。但隨著現代科學研究水平的提高,人們發現《山海經》中所記載的山川地理以及異獸可能真的確確實實的存在過。近年來很多中外學者紛紛改變了對《山海經》的認識,將之看作是一部史前時代遺留下來的有價值的地理、生物類著作。
  • 山海經真的是亂寫的嗎?為什麼和現實驚人相似,那神話是真的嗎?
    山海經那為什麼說《山海經》是在遠古時候,各個大陸未分來時寫的呢?證據一:「美國地理考古學者墨茲博士研究了《山海經》,試著進行按經考察,默茨背起行囊上路了,用雙腳去丈量勘測那些山脈。她的方法是:《山海經》中的中國古人讓你向東,你就向東,讓你走三百裡,你就走三百裡,看看會發現什麼。經過幾次失敗,一英裡一英裡地依經上記過的山系走向,河流所出和流向,山與山間的距離考察,結果勝利了。
  • 為什麼北美洲東西兩側地區,山脈的海拔會相差這麼大?
    北美洲的總面積約為2422萬平方千米,是七大洲中僅次於亞洲和非洲的世界第三大洲。從地形的角度來看,北美洲的地形特徵可以總結為「北美洲的地形可以明顯分為東、中、西三大南北縱列帶,地勢東西兩側高中部低」。北美洲的東部地區以低緩的山地和高原地形為主,主要的地形單元包括阿巴拉契亞山脈和拉布拉多高原,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北美洲的西部地區以高大的山係為主,由一系列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組成,屬於科迪勒拉山系的組成部分,其中以落基山脈最為雄偉高大,此外還包括內華達山脈、海岸山脈等山脈。
  • 《山海經》到底是誰寫的?是神話還是真的存在?
    《山海經》到底是誰寫的?是神話還是真的存在?《山海經》是誰寫的?今天小段為你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眾所周知,《山海經》是我國上古時期的一本奇書,據說它記載的是上古時期的山川地貌,奇珍異獸和各種人物故事。
  • 最適合遠足放縱的「落基山脈」旅遊地,落基山之美適合遠足休閒…
    落基山脈是地球上最讓你想起太陽的地方,你可以想像在那更遙遠、更明亮的地方,面對著雪峰、溫暖的湖泊、廣闊的針葉林或沙漠、裸露的落基山脈,一段新的文明歷史將毫無保留地展現在你的眼前。在這個地方,一萬億瓦級光源的光隨意照射在落基山脈的周圍,每當這裡的第一縷陽光進入你的眼球時,你根本無法想像那種無以言表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 落基山脈,北美洲西部的主要山脈,也是北美大陸重要的分界線
    歡迎來到百家號劉奶奶逛社會,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景點是落基山脈,北美洲西部的主要山脈,也是北美大陸重要的分界線。落基山脈是北美洲西部的主要山脈(最高峰埃爾伯特山海拔4399米,位於美國本土西部),它縱貫加拿大和美國西部,全長4800千米。
  • 《山海經》裡的那些奇珍異獸,難道是真實存在的?
    《山海經》裡面介紹了很多珍奇異獸,很多人認為《山海經》裡記載的神奇動物全是虛構的,但很多資料顯示這些神奇的動物也存在於現實世界中。只是有些滅絕了,有些不在我們國內。第一隻:鹿蜀「杻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山海經》裡說,傳說南方山系中的杻陽山上有一種瑞獸,名叫鹿蜀。它的形狀像馬,白色的頭,身上長的花紋如同老虎斑紋一樣,尾巴是火紅色的,高高地在空中左右搖擺著,鹿蜀的鳴叫像是有人在唱歌。據說將它的皮毛佩戴在身上,可以使子孫昌盛,因此它們經常遭到人們捕殺。
  • 阿巴拉契亞山脈,為北美洲東部的地形區,是美國東部地區主要地形
    歡迎來到百家號黑貓小哥逛社會,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阿巴拉契亞山脈,為北美洲東部的地形區,是美國東部地區主要地形。阿巴拉契亞山脈為北美洲東部的地形區,介於大西洋沿岸平原與中部平原之間,也是美國東部地區的主要地形。南起阿拉巴馬州中部,向東北伸展,在美國境內長約2300千米。
  • 北美洲地形特徵:中部大平原貫穿南北,地勢東西兩側高中部低
    世界七大洲都有各自的地形特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北美洲的地形特徵。關於北美洲的地形特徵北美洲主體位於西半球、北半球,北美大陸北臨北冰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大西洋的邊緣海墨西哥灣,幾乎被三大洋所包圍,僅通過中美地峽與南美洲相連。北美洲海岸線曲折漫長,總長度超過6萬千米,多島嶼、半島和海灣,其中位於北美洲東北部的格陵蘭島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島嶼。
  • 北美洲的「脊骨」落基山脈,有數千公裡長,從加拿大延伸到美國
    落基山脈是加拿大境內一條比較長的山脈,由許多小山脈組成,一年四季呈現出不同的美景,曾經被《美國國家地理》評為一生必去的50個地方之一。落基山脈一直從加拿大延伸到美國,全長4800多公裡,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這裡的景色奇特優美,是北美大陸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
  • 歐洲西部和北美洲西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對比,有什麼異同點?
    就北半球而言,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西部的大西洋沿岸地區,也就是歐洲西部地區,以及北美大陸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區,如果對比這兩個區域的溫帶海洋性氣候,還是有有一些異同點。首先,從相同點來講,兩地都是常年受盛行西風帶的影響,沿岸地區都受到暖流的增溫增溼影響,其中歐洲西部沿海為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北美洲西部沿海為阿拉斯加暖流的影響。
  • 北美洲氣候特徵:氣候類型複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十分顯著
    由於非洲的緯度分布基本上關於赤道對稱,所以非洲基本上都位於熱帶地區,熱量帶十分單一,氣候類型種類只有五種;而北美洲的緯度範圍從北緯7°左右一直往北至北緯80°以北,從熱量帶角度來看北美洲地跨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和寒帶等所有熱量帶,所以北美洲擁有的氣候類型和亞洲一樣多,也就是總共有九種氣候類型分布,氣候類型十分複雜多樣。
  • 難逃厄運的志怪奇書,你不了解的山海經,是細思極恐的世界百科
    最早提到《山海經》的是司馬遷,但他被漢武帝給煽了以後,發奮撰寫《史記》,其《史記·大宛列傳》中說,《禹本紀》和《山海經》中的內容過於荒誕無稽,所以作史時不敢以為參考。最後他在《史記》中老老實實地寫道:「至《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其實不光是司馬遷,歷代史家遇到《山海經》,都要打個寒戰,對它的內容、都忌諱如深。
  • 遙望太平洋——臺東海岸山脈
    臺東海岸山脈在臺灣島的位置  為臺灣五大山脈之一,位於臺灣本島之東緣,因靠近太平洋,又稱海岸山脈。山脈北起花蓮,南迄臺東,其縱長凡150公裡,東西之平均寬度為10公裡,一般以秀姑巒溪切穿而分成南北兩段。北段北自花蓮溪口的花蓮山起(地質學家認為花蓮市的美侖山、花岡山亦系海岸山脈殘餘的山丘),經賀田山、月眉山、六階鼻山、八裡灣山、大奇山而抵秀姑巒溪,八裡灣山是北段最高峰,但高度未及900米。北段為臺十一甲線光豐公路切斷,另有米棧-水璉產業道路、奉公越嶺路等古道。
  • 號稱千古第一奇書的《山海經》到底是一本怎樣的書?
    回到上面的那張方位圖,其中中心圓圈部分就是《山經》部分,覆蓋的是現在中國大部分領土,地理範圍大概往南可到臺灣海峽,往北到蒙古高原,往西到天山山脈,往東到日本列島。至於《海經》的地理範圍,至今難以估量,甚至於有人認為山海經記錄的實際是整個地球的地圖。比如有人認為東山經的山脈其實可以在北美洲找到映證。
  • 《山海經》中的奇幻世界,竟然就在你我身邊
    《山海經》中涉及了豐富的地理內容,各種神話傳說和珍奇異獸它的價值就在於這本書中涵蓋了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民俗、神話等多個方面。對於研究有著很高的參考價值,它描述了五百多座山脈、三百多條河流、一百多個部族、四百多種神獸。這麼多的內容,到底是古人憑著想像拼湊出來的,還是對於真實世界的記載呢?
  •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位於哪個洲,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山地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基本地形之一,通常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崎嶇的地表形態,通常呈現脈狀分布,所以稱為「山脈」,山脈通常呈現一定的走向,會延伸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對於地球表面的地形,我們一般研究的是陸地地形,那麼陸地上最長的山脈是哪一列呢?那就是位於南美洲西側的「安第斯山脈」。
  • 山海經可能不是神話,而是人類丟失的一個時代,專家:可能是真的
    山海經可能不是神話,而是人類丟失的一個時代,專家:可能是真的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常識中,《山海經》是一部神話志怪小說,但伴隨著研究的深入,證明它可能不是一部神話書,而是一本很早的歷史古籍,也是一部地理書籍,記載了各種奇怪的事件,也記錄了山川河流景物動物。
  • 世界地理第二講:北美洲
    本講主要重點分析北美洲的自然地理環境,歡迎查閱和補充。考點詳談(北美洲的自然地理環境)1、概述位置:美洲北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南部以巴拿馬運河與南美洲為界。主要國家(範圍):加拿大、美國、格陵蘭島(丹麥)、墨西哥、中美地峽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