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基山脈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幹,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

2021-01-10 地理沙龍號

地球陸地表面的地形通常可以分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山地地形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的地表形態。山地通常呈一定走向的脈狀分布,稱為「山脈」,比如我國著名的東西走向的山脈「秦嶺」,就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而在一個巨大的構造單元或一個大型構造體系範圍內發育形成的,在形態、成因、結構上有緊密聯繫的屬於同一系統的若干相鄰山脈的綜合體,我們通常稱為「山系」。

「北美洲的脊骨」落基山脈

也就是說山系通常是由多列山脈組成的,世界上著名的山系有科迪勒拉山系、阿爾卑斯山系、喜馬拉雅山系、天山山系、崑崙山系等等。在一個區域的地形分布中,山地地形通常是區域地形單元分布的骨架,以我們人體為例,山脈就像是人體的骨骼,而其他地形單元比如平原、高原和盆地等就像是人體的肌肉、器官和內臟。由於這些山脈的規模大小各不相同,有些特別高大規模大的山脈就會被稱為某一區域的「脊梁骨」,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北美洲的落基山脈,它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

科迪勒拉山系和落基山脈分布圖

「落基山脈」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幹,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陸地上最長的褶皺山系,該山系是由於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擠壓而隆起形成的。科迪勒拉山系位於美洲板塊的西側,西臨太平洋,北起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南至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島,總長度超過1.5萬千米,其中科迪勒拉山系位於北美洲的部分稱為「落基山脈」,位於南美洲的部分稱為「安第斯山脈」。由於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在北美洲西側發生猛烈的碰撞,使得北美洲沿海地區發生強烈抬升,從而形成了一系列西北東南走向的褶皺山脈。

落基山脈形成示意圖

落基山脈主要的部分從加拿大卑詩省加到美國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綿延總長度達4800千米,包括一些小山脈共同組成,其中有名稱的山脈就有39個,規模十分巨大,其寬度在有些區域可以達到數百千米寬。落基山脈的平均海拔在2000至3000米左右,相對於北美洲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脈而言,落基山脈的海拔就高得多了。落基山脈有很多山峰的海拔超過了4000米,其中主峰埃爾伯特峰的海拔為4399米。落基山脈和世界上許多高大險峻的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安第斯山脈等一樣,都是屬於年輕的山脈。

北美洲落基山脈

落基山脈大約是在距今6500萬年至1.4億年左右的白堊紀時期隆起的,其地質結構主要是火山巖和變質巖,在第三紀時期板塊碰撞更加劇烈,發生了大規模的造山運動和火山噴發,形成了巨大的褶皺山系,目前兩大板塊在這一區域的相互碰撞作用依舊在繼續,所以落基山脈依舊在生長發展中。從整個北美洲的地形分布來看,可以分為三大區域,西部為高山高原分布區,主要就是落基山脈,中部為貫穿南北的大平原,東部為相對低矮的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亞山脈。所以在北美洲,西部的落基山脈區域是地勢起伏最大,海拔最高的地區,就像是北美洲的「脊梁骨」。

北美洲地形圖

由於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脈的存在,對於北美洲的其他自然地理特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比如在水文方面,落基山脈是北美洲重要的分水嶺,落基山脈西側地區屬於太平洋水系,而東側廣大的地區屬於北冰洋水系和大西洋水系。發源於落基山脈的河流包括阿肯色河、阿薩巴斯卡河、科羅拉多河 、哥倫比亞河、弗雷塞河、庫特奈河、密蘇裡河、皮斯河、普拉特河、格蘭德河、薩斯喀徹溫河、斯內克河和黃石河等。這些河流的水文特徵很不相同,主要是受落基山脈對於北美洲氣候的影響導致。

北美洲氣候類型分布圖

落基山脈的存在深刻的影響了北美洲的氣候分布,首先在落基山脈的高海拔地區,由於海拔高形成了高山高寒氣候。此外,由於落基山脈的阻擋,使得北美洲的氣候分布以落基山脈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落基山脈的西側至太平洋的狹窄區域,從北至南分布著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這些氣候類型的分布都呈狹長的條帶狀。由於來自太平洋的盛行西風帶受到落基山脈的阻擋,抬升形成強烈的地形雨,所以這裡的溫度海洋性氣候年降水量十分豐富。不過,當盛行西風翻越落基山脈到達東側地區時,空氣中水汽含量很少,使得這一地區的降水十分稀少,分布著乾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北美洲立體地形圖

相關焦點

  • 北美洲的「脊骨」落基山脈,有數千公裡長,從加拿大延伸到美國
    落基山脈是加拿大境內一條比較長的山脈,由許多小山脈組成,一年四季呈現出不同的美景,曾經被《美國國家地理》評為一生必去的50個地方之一。落基山脈一直從加拿大延伸到美國,全長4800多公裡,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這裡的景色奇特優美,是北美大陸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
  • 落基山脈,北美洲西部的主要山脈,也是北美大陸重要的分界線
    歡迎來到百家號劉奶奶逛社會,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景點是落基山脈,北美洲西部的主要山脈,也是北美大陸重要的分界線。落基山脈是北美洲西部的主要山脈(最高峰埃爾伯特山海拔4399米,位於美國本土西部),它縱貫加拿大和美國西部,全長4800千米。
  • 為什麼北美洲東西兩側地區,山脈的海拔會相差這麼大?
    北美洲的東部地區以低緩的山地和高原地形為主,主要的地形單元包括阿巴拉契亞山脈和拉布拉多高原,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北美洲的西部地區以高大的山係為主,由一系列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組成,屬於科迪勒拉山系的組成部分,其中以落基山脈最為雄偉高大,此外還包括內華達山脈、海岸山脈等山脈。
  • 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它也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梁」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發現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形分布特徵也十分顯著,那就是位於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由於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在南北美洲西側區域發生了強烈的碰撞擠壓,從而使得美洲板塊一側發生強烈的抬升隆起,這一過程大約始於中生代後期,一直持續到第三級時期。
  • 被譽為「第二個歐洲」的北美洲,詳解各種區域劃分
    主要是以前英國法國荷蘭西班牙對北美,加勒比地區的輪番殖民的關係。1:世界上最長的山系.北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長的褶皺山系。1:北美最高峰.美國阿拉斯加洲的麥金利山海拔6194米,為北美洲最高峰。2:北美最發達的兩個國家.美國和加拿大。3:北美洲瀕臨3大洋。
  • 阿巴拉契亞山脈,為北美洲東部的地形區,是美國東部地區主要地形
    歡迎來到百家號黑貓小哥逛社會,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阿巴拉契亞山脈,為北美洲東部的地形區,是美國東部地區主要地形。阿巴拉契亞山脈為北美洲東部的地形區,介於大西洋沿岸平原與中部平原之間,也是美國東部地區的主要地形。南起阿拉巴馬州中部,向東北伸展,在美國境內長約2300千米。
  • 北美洲地形特徵:中部大平原貫穿南北,地勢東西兩側高中部低
    地球表面的形態稱為地形,我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形態劃分為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世界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形類型,以及不同的分布狀況,形成不同的地勢高低起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形特徵。世界七大洲都有各自的地形特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北美洲的地形特徵。
  • 北美洲氣候特徵:氣候類型複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十分顯著
    在北緯20°以南的中美地峽地區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分別分布在陸地東西兩側,中部地區為從阿拉斯加一直穿過北美洲西側,直到南美洲南端的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洲的部分主要包括落基山脈、內華達山脈等,由於這些山地海拔較高主要分布「高山氣候」,也包括中美地峽的中部地區。
  • 跨過落基山、遙望大平原,北美地區經濟地理之極簡況
    美洲是「亞美利加洲」的簡稱,在自然地理上,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分為北美洲和南美洲,有時也被分為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然而,在政治地理上則把墨西哥以南的美洲統稱為拉丁美洲,墨西哥以北的地方稱為北美地區,我們這期講的北美,指的是政治地理上的「北美地區」。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北美洲主要使用英語,通用西班牙語法語、荷蘭語、印第安語等。居民主要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在歐洲殖民者入侵前,印第安人世世代代生息在美洲大陸。他們在北美洲創造了美洲兩大文明之一的瑪雅一阿茲特克文明。北美洲大陸平均海拔約700米,平原和丘陵約佔總面積的4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佔58%。地形的基本特徵是南北走向的山脈分布於東西兩側與海岸平行。
  • 最適合遠足放縱的「落基山脈」旅遊地,落基山之美適合遠足休閒…
    這就是美麗的落基山脈,整個山脈從加拿大西部一直綿延到德克薩斯,當地人稱之為「北美的支柱」。落基山脈的外面就是拉斯維加斯和西雅圖,這裡有聖弗朗西斯科(舊金山)的神秘之美,也有加利福尼亞沙漠的自然之美,更有好萊塢夢幻般的天堂之美。加利福尼亞的冷洋流充滿了來自太平洋中心的液體,這樣冷洋流及時地為落基山脈帶來了獨特的冬季和美麗的雨季。
  •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位於哪個洲,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山地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基本地形之一,通常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崎嶇的地表形態,通常呈現脈狀分布,所以稱為「山脈」,山脈通常呈現一定的走向,會延伸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對於地球表面的地形,我們一般研究的是陸地地形,那麼陸地上最長的山脈是哪一列呢?那就是位於南美洲西側的「安第斯山脈」。
  • 《荒野大鏢客2》落基山脈母麋鹿圖鑑一覽
    18183首頁 荒野大鏢客2 《荒野大鏢客2》落基山脈母麋鹿圖鑑一覽 《荒野大鏢客2》落基山脈母麋鹿圖鑑一覽 來源:網絡
  • 跨越太平洋,北美洲的落基山脈,真的是《山海經》中的東山嗎?
    書中共計五百多座山脈,三百多條河流,還有超過一百個部族,四百多種神獸,更令人懷疑其真實性的是,《山海經》中各篇的條目數量都是「7」的倍數,比如《海外南經》《海外西經》《海外北經》都是21條,《海外東經》則是14條。  如果這些記載有跡可循,又怎麼可能在數量上如此巧合?
  • 世界地理第二講:北美洲
    本講主要重點分析北美洲的自然地理環境,歡迎查閱和補充。考點詳談(北美洲的自然地理環境)1、概述位置:美洲北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南部以巴拿馬運河與南美洲為界。主要國家(範圍):加拿大、美國、格陵蘭島(丹麥)、墨西哥、中美地峽等國家。
  • 依偎落基山脈,自駕全球最美公路之一,將風景嵌入觀光路線中
    作為加拿大阿爾伯塔省93號高速公路其中一段的冰原公路肯定屬於後者,沿途風景秀美,被稱為全球最美公路之一。冰原公路橫跨阿爾伯塔省225公理,它與北美洲大陸分水嶺平行,穿越崎嶇的落基山脈,穿過班夫國家公園和賈斯珀國家公園。
  • 世界上最狹長的兩大半島:亞洲馬來半島和北美洲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地球表面可以分為陸地和海洋兩大部分 ,其中陸地面積約佔地表總面積的30%,陸地和海洋的交界處稱為「海岸線」,陸地的海岸線通常是彎彎曲曲的,從而就形成了半島、海灣等地理事物。所謂「半島」是指一半深入海洋(或者湖泊),一半與陸地相連的地表形態,也就是三面環水一面與陸地相連的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