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都網訊(於殿宏)文明,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2013年,我市發出向全國文明城市衝刺的「動員令」,踏上追逐城市文明、追求人民幸福的新徵程。
七年逐夢,終得所願。今年,我市如願捧回代表城市最高榮譽的「桂冠」。
七年創建之路,城市每一天細微的變化,都鐫刻著文明的烙印。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讓城市更宜居、人民生活更幸福,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持續改善生活環境,補齊民生「短板」,內外兼修,久久為功,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文明城市創建,讓城市實現華麗蝶變。
從「面子」到「裡子」 文明新城在崛起
「以前都是躲著走,臭味難聞,垃圾亂飛,現在每天飯後我都要到這兒散散步!」如今,談起生活環境的變化,沙溝河沿線的老居民,一臉的幸福。
在老輩人的記憶裡,沙溝河是一條讓人留戀的河,岸青草綠、波光粼粼。「小孩子夏天在河裡洗澡,河裡面有魚、蝦、甲魚!」老居民盛茂德回憶說。
隨著城市發展,沙溝河成了臭水溝、垃圾場,臭味四散,垃圾亂飛,居民出門繞道走,沙溝河成為附近居民苦心中的痛。
文明城市,要讓城市居民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沙溝河生態修復工程啟動,列入市政府「七件大事」,進行河道沿線拆遷、流域雨汙分流、河道主管道建設、景觀節點建設,斥資2.5億元,修建休閒遊園、親水平臺、綠地、溼地,新建城市綠道、停車位公廁、橋梁,配備健身器材、座椅、路燈等,配套電力、通信、燃氣、路燈、垃圾收運等市政設施,拆遷安置沿線1100戶棚戶區居民。
文明城市創建,讓昔日的「龍鬚溝」,變成了今天的「秦淮河」,一個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城市新地標,呈現在市民面前。穿行在綠地花海,聽流水潺潺,鳥叫蟬鳴,居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文明創建,不斷增進民生福祉,讓城市更宜居,我市堅持創建為民,從補齊民生「短板」入手,用「繡花功夫」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和功能品位,讓城市「面子」靚,「裡子」實,為群眾創造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
「文明夢」助推「大城夢」。圍繞「宜居宜業宜旅的現代化生態濱江城市」定位,打造「一主兩副」城鎮格局,深入推進中心城區和六裡坪、習家店兩個市域副中心以及環庫生態濱江城鎮群建設,全市城鎮化率達到53.8%。投入63.2億元,建設環庫生態公路,打通「一小時交通圈」,沿庫12個鄉鎮「一線串珠」,形成完整的城鎮「項鍊」,「漢江明珠」更加璀璨。
「文明城」扮靚「老舊城」。開展背街小巷專項治理,打通丹五巷等「堵點」,暢通城市「毛細血管」;老舊小區改造,新建擴建化糞池,鋪設透水磚,建設雨汙分流管網,打造「海綿」城市。增加健身器材、休閒座椅,改造小區綠地,美化小區環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文明花」裝扮「景觀城」。提升城市品位,打造「一江兩岸」景觀帶,建設滄浪洲溼地公園、砂石體育公園、西城山健康公園等大型公共休閒樂園。建造「健康步道」「健康知識長廊」,形成濱江特色的健康文化長廊、生態長廊、風景長廊和休閒長廊,形成河流、森林、公園等交相輝映的「景觀城」。
新城崛起,舊城「美容」,一批美化、亮化、綠化、淨化工程的實施,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從「硬體」到「軟體」 文明新風拂面來
「大手拉小手,文明一起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悄然間,在我市的街頭,一批造型美觀、顏色鮮豔的景觀式公益廣告牌,讓市民眼前一亮,成為城市街頭靚麗的風景線。
文明城市創建,是一個改變城市面貌、增進民生福祉的過程。幾年來,從「硬體」到「軟體」,文明,一直在悄無聲息地改變著這座城市。
夯實「硬體」,讓文明創建惠及人民群眾。投入4.61億元,實施「十大惠民工程」,對城區市政道路、園林綠化、城市路燈等基礎設施「補短板」,開啟「美顏模式」。新建1個智能停車場,提升城區公共停車場功能;改造提標城區公園、遊園、城區公廁,新增遊園13處;綜合改造32個老舊小區及3個「城中村」;新建2處垃圾中轉站,實行城區垃圾分類及無害化處理,增添分類垃圾箱5萬多個,安裝城市照明設施,維修市政道路15條,安裝文明隔離防護欄5000米,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方便百姓生活。
優化「軟體」,讓文明之風吹拂城市的每個角落。開展「10+1專項行動」,剷除「野廣告」,清理「殭屍車」,整治「狗患」,規範「門前三包」,整治燒烤、餐飲油煙汙染,整治「髒、亂、差」。開展公共場所禁菸、斑馬線禮讓行人等,提升文明水平。開展不文明行為整治,對「隨地吐痰、亂丟垃圾」「斑馬線不禮讓行人」等5類不文明行為,在媒體上公開曝光。對不禮讓行人機動車駕駛員,開展「敲門行動」,把文明教育送上門,一條斑馬線,折射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
創建為民,讓文明成果共建共享。推窗見景、出門見綠、抬頭見花,市民生活在美景花園;健身綠道、休閒廣場、購物超市、農貿市場步行十分鐘可達,生活更便捷……城市,因文明而改變!
從城市到鄉村,文明之花遍地開
「廁所改造後,再也聞不到臭味,蒼蠅蚊子也少了,我們乾乾淨淨奔小康!」涼水河鎮的貧困戶,對「廁所革命」交口稱讚。我市實施農村「廁所革命」,改善農村衛生條件,提高群眾生活質量,讓農村衛生環境面貌一新。
以人為本,創建為民,文明城市創建,我市築牢民生「裡子」,撐起城市「面子」,城鄉面貌脫胎換骨,有顏值更有氣質。
開展衛生整治,全面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過去「一塊木板兩塊磚、三尺破布圍四邊」的露天旱廁成為歷史。集中養殖雞鴨等畜禽,配套垃圾池,治理汙水,全面改善衛生環境。
整治人居環境,整治柴草亂垛、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汙水亂潑、畜禽亂跑等行為,開展「轉圈會」,進行評比打分,納入星級戶評選,提高村民文明意識。
建設美麗鄉村,開展「美麗家園」建設,實施鄉村道路村村通、戶戶通,水泥路到了家門口。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汩汩清泉流進萬家,山區群眾告別「望天喝」。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日漸完善,村容村貌顯著提升,農民生活越來越好,文明素養越來越高,鄉風越來越文明,蒿坪鎮餘家灣村榮獲「十大荊楚最美鄉村」稱號,一批美麗鄉村、美麗城鎮脫穎而出,美麗鄉村的文明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種桃種李種春風。文明城市創建,讓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日漸完善,生活環境日益改善,城市發展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文明城市創建,見證一座城市的蝶變,見證文明之花的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