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脾胃虛,常吃一個食療方,可以有效調理

2021-01-10 養生雜誌

活到89歲的乾隆皇帝,其長壽的秘密就是養生,尤其注重祛溼養脾。

祛溼這麼重要嗎?

千寒易去,一溼難除。而且溼氣特別狡猾,溼加寒為寒溼,溼加熱為溼熱,溼加風為風溼,溼加暑為暑溼。

如果體內溼氣重,又沒注意祛溼,日積夜累的溼氣就會形成溼毒,當溼毒長期滯留體內,最先傷害的就是脾胃。因為脾胃喜歡乾燥,脾被溼困,不能正常運化,又會反過來加重溼氣。這兩者互相影響。

溼氣不除,吃再多的補藥,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溼氣重,有「七看」:

1. 看形體:虛胖水腫

中醫有說「瘦人多相火,肥人多痰溼」。很多虛胖的朋友其實身體並不好,稍不注意就生病了,就是因為體內水溼過重。

2. 看狀態:倦怠懶動

溼氣重往往會有一大特點「懶」,身體總是特別睏倦,懶得活動,頭腦混沌,還會有胸悶的感覺,長呼一口氣才舒服。

3. 看胃口和食慾:食欲不振

溼氣重的人到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飢餓的感覺,而且什麼也不想吃,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脹、腹脹,特別難受。日常有隱隱的胸悶感,這種感覺就好像吃下去的東西自己往上頂似的。

4. 看大便:鬆軟黏膩

大便往往稀溏不成形,就算大便基本成形便質也很鬆軟,容易粘在馬桶上很難衝走。人也總有大便排不盡的感覺。

5. 看小便:尿頻量少

小便往往表現為多次少量,顏色泛黃,還感覺尿得不痛快,有灼熱感有時還會微微犯痛。

6. 看舌頭:寒溼苔白、溼熱苔黃

對著鏡子看看舌頭,舌體會比較胖,而寒溼的人,舌邊有齒印,苔白膩;溼熱的人舌體顏色偏紅,舌苔呈黃色。

7. 看頭部:髮膚油膩、面色晦暗

溼熱的人耳朵裡面的耳屎往往呈油狀,容易流出來。頭髮愛出油,面部皮膚油膩發亮,早晨眼皮腫,有下眼袋,面色晦暗發黃也常提示體內有溼氣。

乾隆是怎麼祛溼健脾的呢——八珍糕

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後羅大倫,在《陰陽一調百病消》一書中,稱八珍糕是千年養生第一糕。這種糕點由八種東西組成:黨參(或者人參)、白朮、茯苓、薏米、蓮子肉、芡實、山藥和白扁豆。全部磨粉後,加糯米麵和白糖,一起蒸成糕。

這些東西大多是藥食同源之品,有比例的組合到一起,就成了調理脾胃的好食方。

這個方子裡面,山藥、蓮子肉、白扁豆能滋補脾陰;黨參、白朮是滋補脾陽;茯苓和薏苡仁是祛溼的;芡實是收澀的。整個方子有升有降,有陰有陽,平和有偏,健脾又祛溼。

八珍糕的發明者,明朝大醫陳功實說,一個脾胃虛弱之人,如果服用八珍糕百日以後,他就會身輕氣爽、元氣大增,其絕妙之處難以盡述。

八珍糕的味道也很好,當點心吃即可,無論孩子和大人,只要脾胃不好,溼氣重,都可以吃一下。

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卡片購買哦~↓↓

相關焦點

  • 溼氣重怎麼調理吃什麼
    那麼溼氣重怎麼調理吃什麼呢?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吧。溼氣重怎麼調理1.運動調理運動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大量排出汗液,把身體裡多餘的水分都排出來,還可以增強抵抗力,因此運動祛溼是很好的方法,尤其是天氣寒冷的時候,運動可以讓全身都暖和起來,減少溼氣侵入身體。2.拔罐調理拔罐不僅驅寒祛溼的效果明顯,而且還可以起到舒筋活絡的作用。
  • 溼氣重的人怎麼調理,去溼氣吃什麼食物好
    隨著夏日炎熱天氣的到來,大家就會開始吹空調,以及食用一些生冷的食物,從而導致很多朋友們就容易出現身體溼氣比較重的情況,當然了,還有一些朋友們喜歡熬夜也會導致溼氣重,當然對於熬夜的人群對身體的傷害不僅僅是導致體內的溼氣重這單一的原因了,今日只是針對溼氣重的方面進行介紹。
  • 溼氣重怎麼調理 在人體會有哪些表現
    現在生活當中,很多人體內的溼氣都很重,長期如此,對身體健康是很不利的,平時生活當中要注意好好調理。那麼,溼氣重怎麼調理好呢?體內溼氣重會有哪些表現呢?什麼原因導致溼氣重?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溼氣重怎麼調理越懶越要運動很多人體內溼氣重,這大多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平時經常回覺得自己的身體沉重,不太願意活動,這樣不愛運動。體內溼氣會更多,時間長了,就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導致一些疾病產生。
  • 脾胃虛弱可以用這些方法調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健健康康的,不要患上疾病,想要健康,也要注重身體內臟的保護,現在很多人脾虛,那麼脾虛有哪些症狀?脾虛吃什麼好?脾胃虛怎麼調理?一起來看看關於脾虛的相關情況吧!脾虛吃什麼好1、胡蘿蔔性味甘平,能夠潤腸胃,安五臟,有健食,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可以經常吃些胡蘿蔔改善身體不適。
  • 溼氣重的人都有這些表現,佔3個以上,建議你早調理
    溼氣重的人該怎麼排溼呢?別著急,醫生告訴你這4個小竅門(1)艾葉泡澡艾葉作為驅寒的藥材,很多人都知道用來泡腳來驅寒。艾葉其實還可以用來泡澡祛溼,但是在這過程中也不要再吃一些寒性或者涼性的食物,以免讓溼氣再次進入體內。
  • 脾胃虛寒如何調理?藥補不如食療,常吃養胃食材好得快!
    使我們的身體產生一連串的問題,所以,體內溼氣重不容小覷,必須引起大家的重視。我們更是要通過正確的方法祛溼氣,讓自己的身體健健康康。脾胃虛,寒溼氣重,這些食材可以祛溼氣1、陳皮大家都知道陳皮是一種藥材,一般被用於中藥較多。
  • 4道川貝食療方調理寶寶秋咳
    寶寶易咳,一咳就沒完沒了,家長發愁,除了霧化,到底吃什麼藥材能有效止咳呢?現在正值初秋,咳嗽病易犯,並且天氣逐漸乾燥,燥咳蠢蠢欲動。對付熱咳、燥咳,常見的化痰止咳藥材是否能給寶寶吃?性寒之物,有哪些禁忌呢?今天要講的川貝,就是比較適合初秋燥咳服用的一名「止咳高手」。初秋熱咳,川貝對證一說到咳嗽,很多家長首先就會想到川貝。似乎止咳化痰的很多藥都是以川貝為主力的。
  • 溼氣重吃什麼好 解決溼氣可以吃這些
    溼氣重會造成很多的身體不適,很多人都喜歡去拔罐來解決體內溼氣重的問題。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體內溼氣重吃什麼好、溼氣重有哪些表現以及溼氣重要注意什麼。一起了解一下吧。溼氣重吃什麼好1、紅豆紅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
  • 「脾虛百病生」,一個食療方,隔三差五喝,脾胃越來越好了!
    如果您的脾胃不好,趕緊花5分鐘讀完這篇文章,「脾虛百病生」,一個食療方,隔三差五喝,脾胃越來越好了。脾胃不好,皮膚變差、全身無力,腰腹部的贅肉會越來越多,脾胃虛弱的人,溼氣也很重,會排出黏膩的大便,並且粘馬桶。如今,很多老人、年輕人甚至是孩子都有脾胃虛弱的情形。
  • 溼氣重吃什麼 三種食療祛溼效果更好
    身體的疾病在不經意之間就會出現,溼氣重就是其中的一種類型,那麼我們知道在日常的生活中哪些原因是會導致我們體內有溼氣的,同時在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調理呢?我們都知道飲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比較重要的,那麼在發生溼氣重的時候我們應該吃什麼進行祛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神經衰弱怎麼調理?中醫教你3個食療方
    那麼,神經衰弱日常生活中應該怎麼來進行調理呢?本期文章小編將跟大家分享關於神經衰弱食療調理方面的知識。3.肢體症狀由於神經衰弱是由於神經活動過度疲勞所致,患者常會伴有肢體方面的症狀出現,如緊張性頭痛、肌肉酸痛以及消化不良或是不能放鬆等。
  • 溼氣重的人,可分為「脾虛生溼」和「水溼犯脾」兩種,調理不同
    溼氣重的人,可分為「脾虛生溼」和「水溼犯脾」兩種,調理不同。「溼氣重」,是大家經常聽到的一個問題了。本來,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按理應該身體狀況更好,為何溼氣卻加重了呢?根據這個特點,一般來說,溼氣重的人,會有「重」的感覺。無論是身體上、精神上、動作上,都有點偏於「重、濁、慢」。比如莫名的犯困、嘴裡感覺黏膩、身體覺得沉重。這些都是溼氣悄悄在體內滋生的表現。溼氣作為一種「邪」,它最容易影響的就是我們的脾胃,而我們脾胃有了點問題,最常產生的又是「溼氣」,可以說,溼氣和脾胃是互相影響的、互為因果的。
  • 這個調理食方可以幫你
    脾胃受損後,運化能力就會減退,造成吃下去的食物得不到吸收,身體沒有營養供給,自然看著病怏怏的,呈乾瘦體型。2、腹脹、沒食慾、口臭脾胃虛弱之後,吃的食物得不到運化,就會堆積在胃裡,出現腹脹、胃痛、反胃、食慾下降、經常打嗝的情況。長期脾胃虛沒得到調理,囤積的食物會熱化生氣,向上躥走,一張口就是一股酸臭味。
  • 女人腎虛吃什麼 女人補腎食療方推薦
    其實腎虛不是男性單獨有的,女性如果不注意也是可能發生腎虛的情況,所以女人調理腎虛也是勢在必行的。那麼,女人腎虛吃什麼呢?調理女性腎虛的食療方有哪些?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些女人補腎食療方。女人補腎食療方1:山藥百合大棗粥山藥不僅可以補腎養腎,還有益氣補脾、入住腦的功效。吃山藥百合大棗粥補腎養胃齊了,很適合脾胃腎不好的女性。
  • 脾虛溼氣重?教你調理方法,輕鬆補脾趕跑溼氣
    女性若是脾虛溼氣重,會讓女性又怕冷又怕熱,關鍵是月經也會受到影響,會出現經血量過多的情況,對女性來說就是很大的困擾。脾虛溼氣重,麻煩真是多,該如何調理脾臟,趕走溼氣?健脾可以常按一個穴位,這個穴位就是太白穴。
  • 溼氣重吃什麼好 什麼原因導致溼氣重
    我們都知道人體內溼氣嚴重對身體健康是不利的,平時要注意調理才好。合理的飲食是可以幫助我們去溼氣的。那麼,溼氣重吃什麼好呢?溼氣重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接下來,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溼氣重吃什麼好薏米紅豆粥薏米是很好的去溼食物。它可以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紅豆也是可以利水、消腫、健脾胃的。對我們的身體有利。
  • 溼氣重的人,多半會有「3個特徵」,教你3個小妙招儘快調理
    如今祛溼已經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越來越多的人也會關心如何祛溼,溼氣重的人,多半會有「3個特徵」,教你3個小妙招儘快調理。一、那麼,溼氣重身體會出現哪些信號?2、臉部出油嚴重,還有粉刺、痘痘油性皮膚的人比較苦惱,只要幾個小時不洗臉或者不補妝,臉上就會油光滿面的,有些人的臉上甚至還出現粉刺、痘痘,其實這也是溼氣重的表現。因為溼氣重,身體能量代謝就會受到阻礙,體內毒素就無法及時地排出體外,從而導致了痘痘的出現。
  • 溼氣重,對身體有什麼危害?中醫:日常需要重視好這幾點
    脾胃虛溼氣重,對身體會有什麼危害呢?大便異常:會引起便秘,也會使大便發粘。體型虛胖:溼氣較重,下肢易水腫,脾胃消化不良,會導致脂肪在小肚子內堆積。腹瀉腹脹:脾虛食物正常吸收和排出的食物會導致溼氣入侵,腹瀉和腹部增大。臉色變差:脾胃虛溼氣重的人的臉會變黃、變白、變黑或者變青。怎麼知道自己是否脾虛?
  • 一個健脾胃的食療方,專門調理脾虛,幫助了很多人
    脾虛導致面黃肌瘦,或者身體虛胖;脾虛會引起血虛,面色黯淡,成為黃臉婆;脾虛會導致大便長期不成型,便溏;脾虛導致免疫力低下,動不動就傷風感冒;脾虛者多吃一點食物容易產生飲食積滯現象,食積的人有的會腹瀉,有的反而便秘,腹脹滿 ,兩、三天不解大便,出現口臭。
  • 溼氣重有四種表現,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有!調理脾胃,多做3件小事
    中醫認為脾臟可以運化水溼,如果脾臟健康則體內的溼氣運轉正常,反之則會導致身體內的溼氣過重。有溼氣重的人會表現出頭昏腦脹、四肢酸軟、關節會疼痛不適。總而言之,自身會感覺到一種萎靡不振襲來,所以要想身體健康,趕走溼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