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燒感冒基本可以用一年三兩次的節奏準備。一方面現在空氣汙染比較嚴重,另外現代孩子被父母保護的好,運動量少,故而抵抗力低也有相當大的關係。
目前針對小兒發燒感冒的治療方法多半採用打點滴(掛水)的方式來治療,但抗生素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會帶來相應的負面影響。
可孩子太小,就讓孩子硬抗也是不實際的做法。於是,最古老的小兒推拿被人們再次重視起來。下面,就推拿的手法和位置加以普及,希望能夠幫助到正為寶寶生病的寶媽們。
1. 補(清)肺當天氣寒涼乾燥時,或者因為感冒發燒而導致孩子肺葉受到影響時,可以使用這個手法。
穴位:無名指指腹
方法:旋轉推拿這個穴位,被稱為「補肺金」,如果是向上只推為「清肺金」。以火為病原導致受邪寒的時候,需要用清肺的手法來操作。當肺虛而致孩子咳嗽發燒時,則需要用補肺的手法了。
2.補(清)脾
脾胃吸收異常而導致小兒發燒感冒的寶媽可以使用這個手法。
穴位:拇指指腹
方法:將寶寶拇指屈曲,向上直推為「清」,旋推(就是來回推)為「補」。
當寶寶發燒的同時出現了嘴唇發紅,大便乾燥時,可以採用清脾的手法。而寶寶在睡眠時出現了流口水的情況,則需要用補脾的手法。在清補脾的同時,不建議單獨使用,兩種手法相互配合才會擁有更好的療效。
3.補(清)腎
感冒發燒的直接結果就是導致孩子的腎水受損,所以,需要根據孩子的不同表現,通過推拿加以清或補。
穴位:小指指腹。
方法:與其他穴位不同的是,在推拿小指指腹時要注意區別開來,直推為「補」,反之為「清」。而且此處,宜補不宜清。補相當於給予充分的水分,相當於幫助發燒的孩子降熱,而清如果不是富有經驗的專業人員不建議自行給孩子操作。
其實,除了以上三個位置,捏脊(從上至下)按揉外勞宮等手法同時使用,孩子康復的速度會更快更有效。
另外,要注意飲食等一些注意事項。
1.儘管孩子發燒,但如果他已經睡著,千萬不要叫醒他,以防止孩子因為發燒而燒毀腦子。其實,人體的溫度是受下丘腦來控制的,通常情況下,這裡會保證人體發燒不會超過人類所承受的41度。當然這也是緊密的人體「儀器」一個自保的功能「設計」。
而保證孩子的睡眠,則是孩子們提高身體免疫力,有精力和體能應付「外侵」的一種好辦法。
2.不要給孩子這時候使勁吃東西。
這些一旦給胃腸造成負擔不但不會讓孩子儘快的好起來,還會給孩子的身體和自愈能力造成一定的負擔,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