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為何只能是有頭無尾?不想自取其辱

2021-01-08 騰訊網

1940年7月,面對強硬的英國,德國決定實施「海獅計劃」。按照計劃,25萬德國陸軍乘坐駁船、拖船和運輸船,在英國南部320公裡的海岸線,進行搶灘作業;佔領英國後,將所有17至45歲的男子拘禁起來,運往歐洲大陸。

該計劃一出臺,在德軍內部立刻出現「贊成」和反對兩種聲音。海軍總司令雷德爾的反對聲是最大的一個,在他看來,渡海和渡河作戰根本就是兩回事,面對波濤洶湧、長約40公裡的英吉利海峽,另有英國皇家海軍嚴陣以待,渡海戰役必敗。

與之相反的是,陸軍將領們紛紛「贊同」這個方案,表示一定全力以赴、確保勝利,但希望在登陸之前,由空軍先獲得海峽制空權,並完全摧毀英國的空中力量。也就是說,在沒有取得制空權的情況下,陸軍將不進行渡海戰役。

原來,這些陸軍將領們也不同意,這個幾乎是「送命」的計劃,但考慮到德國元首一貫的自以為是,如果反對,那麼對自己和部隊都沒有好處;直接將「球」扔給好大喜功的戈林,既有了退路,又不得罪上級。看來,陸軍將領們的「情商」很高。

陸軍建議,雷德爾也自然十分高興。一是,在德國空軍沒能擊敗英國皇家空軍之前,海軍是不會出動的,避免了與其在海上進行對抗;二是,一旦擁有制空權,渡海戰役開始,按照德國元首的性格,一定會親自指揮,出了問題和海軍無關。

空軍擔任「海獅計劃」的「主角」,戈林是沾沾自喜的。從入侵波蘭開始,空軍在各種戰役中只能是配角,「彩頭」都被陸軍搶去,一直忿忿不平的戈林,終於在敦刻爾克包圍圈「小露了一把」,儘管戰果不怎麼樣,但他堅信空軍能大有作為。

他信心滿滿地保證在9月15日前,消滅英國皇家空軍。在他看來,德國空軍無比強大,在數量上2倍於對手,各類戰機2600多架,而且飛行員都是久經沙場的高手,戰鬥素養很高。於是,德國空軍雲集法國機場,「海獅計劃」準備開始。

在德國元首看來,他還是寄希望於英國能夠主動求和。

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一經出臺,除了戈林欣喜若狂外,並沒有太多人對這個計劃抱太大希望,就連德國元首自己也不看好。或者說,他不希望在英國消耗太多的有生力量。儘管他已經將下一個打擊目標確定為蘇聯,但「海獅計劃」必須執行。

一是,德國自崛起後,頻頻出擊從未失手,任何有反抗行為的國家都遭到沉重打擊,可以說是打遍歐洲無敵手。眼前的英國堅決不和談,是根本沒有把德軍看在眼裡,這對優越感極強的德軍來說,猶如給了一記耳光,這個面子必須找回來。

二是,「放走」敦刻爾克被圍的30多萬盟軍,以及通過梵蒂岡、瑞士教皇等傳遞和平建議,結果卻是「無情的」拒絕。這有點「給臉不要臉」,換做是誰都會惱羞成怒,更何況是一向感覺良好的德國元首,再無動於衷就會成為對方嘲笑的對象。

最關鍵的是,實施「海獅計劃」,一方面可以顯示德軍強大,逼迫英國就範,或者佔領其本土,解決後顧之憂,避免兩線作戰;另一方面,如果不成功,也可以轉移蘇聯人的注意力,掩護德軍地面部隊向東線轉進。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但從其內心來說,還是不願在英國方面消耗太多的精力。儘管他命令部隊:「鑑於英國不顧自己軍事上的絕望處境,……決定對英國登陸作戰,若有必要,即付諸實施」。其中的「若有必要」,就已經說明了德國元首對和談,還是抱有一線希望。

同時,他還說:「這次作戰行動的目的是,消除英國本土上對德作戰的基地,並在必要時全部佔領該國。」這句話,實際上已經給「海獅計劃」定下了行動限制,只針對其本土的基地,避免襲擾德軍的下一步行動,佔領英國並不是重中之重。

由此可見,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儘管「鋪得架子大」,但空中決戰是第一步,也是最後一步,不會再有登陸英國本土的戰役。因為,德國元首心裡也很清楚,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不可撼動,一旦實施登陸,既自取其辱,又打亂德國戰略規劃。

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美國牛蛙入侵德國,導致德國泛濫成災,而在中國卻只能依靠養殖
    德國的牛蛙絕對是讓德國人非常頭疼的問題,由於牛蛙的泛濫德國人都是束手無策,面對這種繁殖力極強破壞力極大的牛蛙德國人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其實這些牛蛙都是由於美國牛蛙的入侵後所導致,美國牛蛙個頭比德國的青蛙還要大,而美國牛蛙到了德國後馬上就熟悉了這個新環境,不斷的繁殖,據說一年能繁殖好幾士萬隻牛蛙出來,是一個非常驚人的產量。
  • 猜疑鏈的博弈:二戰中德國為什麼選擇率先與蘇聯開戰,而非英國?
    德軍情報部門其實得到了消息,卻不知為何情報沒有傳達到前線。而大將隆美爾,在回德國休假的路上了。冥冥之中,耶穌自有安排。」 01.德國人可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眼睜睜看著戰局朝著對自己不利的方向不停發展。
  • 二戰蘇德戰爭,巴巴羅薩計劃為何不是佔領蘇聯全境?心有餘力不足
    第一,巴巴羅薩計劃是個分階段實施計劃,它是德國稱霸歐亞的一部分。如果將德國發動二戰的目的梳理一下就會發現,蘇德戰爭只是德國稱霸世界的一個重要環節。而這個計劃的本身也是分步驟實施的。第一階段,佔領列寧格勒、莫斯科和基輔,並以此形成前出基地;第二階段,建立巴倫支海到莫斯科以東及南到裏海的穩固戰線;第三階段,對蘇聯東部廣大地區實施空襲作戰。
  • 黃蜆入侵美國,計劃耗資75萬美元根除,為何在中國這麼受歡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地球上,生物入侵可以說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但是入侵的物種大多數都非常容易導致當地的物種出現減弱,消失,甚至最終還可能出現區域性的滅絕,所以面對入侵的物種,大多數都是以「絕對性」的消滅為主,當然能夠將入侵的物種轉化為
  • 新聞「全歐了」:軟萌小睡鼠「入侵」英國 本土生物打不過
    目前全球各地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到了入侵物種的「禍害」,而歐洲各國也為此頭疼不已。 一隻小小的松鼠驚動英國英國野生動物專家近日在德比郡和漢普郡的新森林發現了一種不屬於本土的睡鼠,生物學家預測它們可能會導致英國本土生物物種的滅絕。 《每日星報》報導,歐洲睡鼠的外形酷似英國睡鼠,但是它的體型更大,飲食屬於雜食偏肉食性,喜歡捕食其他嚙齒類和鳥類的幼雛。
  • 二戰時德國潛艇「狼群戰術」屢屢得手,後期為何突然偃旗息鼓?
    他將德國的潛艇部隊編組成若干個小隊,然後嚴格按照作戰計劃,在水底輪番對敵方軍艦、商船等目標發動攻擊。1939年9月1日,德軍閃電入侵波蘭,二戰全面爆發。9月3日,英國對德國宣戰,話音剛落。鄧尼茨這隻「頭狼」便率狼群出擊,在海上大開殺戒,第一個目標居然是英國「雅典娜」號客輪,兇殘得令人髮指。
  • 紐倫堡計劃是被故意洩露的嗎?
    這年的3月22日,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的助手海瑞·巴徹少校在為他記下的戰事日記中寫道:「斯班茨將軍(美國的空中轟炸部隊司令)對這件事並不感到吃驚,而是承認該計劃會讓德國空軍冒火。」而在前三個星期,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部隊司令亞瑟·海瑞斯元帥命令氣象專家匯報3月30日夜晚關於德國的天氣預報。
  • 嚇死貓了,英國慘遭該物種入侵束手無策,中國吃貨也集體失聲
    最近丹麥慘遭生蠔入侵,讓不少中國吃貨操碎了心,紛紛出謀劃策。但是在繁華富饒的英國最近很多人不開心了,因為他們也遇到了生物入侵,世界各國的吃貨們都默不作聲,就連滋生最多吃貨的中國大陸,也選擇了集體失聲,這讓英國人尷尬不已。
  • 二戰德國的「奶媽」,小國羅馬尼亞多重要?德國沒它打不起閃電戰
    我們都知道,二戰時中國不是孤軍作戰,而是跟美國、英國、蘇聯等國組成盟國。其實德國當時也有自己的小聯盟,除了日本和義大利兩大軸心之外,歐洲的芬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都是德國的盟友,這些國家被稱作「僕從國」,為德國的侵略出錢出力。其中羅馬尼亞的地位最重要,是德軍主要的的石油來源,被現代的軍迷戲稱為「德軍的奶媽」。
  • 衝動的懲罰:德國為何輸掉對英海軍競賽
    倘若德國能建立以大海軍和廣闊的殖民地為基礎的「世界均勢」,在歐洲以外成為英國的戰略夥伴甚至繼承者,它的外部理想和內部問題必將獲得同步解決。1898年德國強租膠州灣的冒險,便是在這種動機驅使下進行的。至於那位「狼吞虎咽地啃著馬漢上校的書」的威廉二世陛下,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更是誇張。1889年,他以維多利亞女王外孫的身份被授予英國皇家海軍名譽元帥軍銜,並受邀檢閱英國艦隊。
  • 二戰法國戰役後,古德裡安進軍北非的建議為何被無視?東進更重要
    實際上,1940年6月份德軍佔領法國以後,古德裡安就提出了用5到6個裝甲師登陸北非的建議,但因德軍統帥部在考慮進攻英國本土的「海獅計劃」和為閃擊蘇聯作前期準備,並沒對這個有重要意義的建議予以重視。那麼,當時古德裡安為什麼要提出這樣一個建議呢?德軍統帥部為什麼到1941年春天又派隆美爾指揮裝甲軍團登陸北非呢?
  • 做事不會有頭無尾,凡事懂得堅持,為人比較沉穩的三個生肖
    做事不會有頭無尾,凡事懂得堅持,為人比較沉穩的三個生肖 生肖狗 生肖屬狗的朋友,他們是一個性格特別直接的人,平時在生活中總是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即使周圍人都不看好,他們都會繼續堅持,而且他們做事不會有頭無尾
  • 二戰中,英國戰艦獲得一隻德國貓,為何帶上戰艦不久就後悔了
    事情要回到1941年5月,德國噸位最大、技術最先進的俾斯麥號戰列艦,在布雷斯特附近,遭到了英國皇家海軍和空軍的圍殲,最終因寡不敵眾,被炸沉沒。在俾斯麥號戰列艦沉沒後,英國哥薩克人號驅逐艦上的皇家海軍,在其沉沒的地方負責搜救,但是由於他們來得較遲,俾斯麥號戰列艦早已沉入大海,根本沒有人可能生還。
  • 英國和蘇聯有何仇怨,為何邱吉爾一直慫恿美國打蘇聯
    文/寂寞的紅酒1945年,隨著納粹德國的戰敗,第二次世界大戰逐漸進入尾聲。打了數年終於贏得勝利的美蘇英終於長出一口氣,心中的石頭算是落了地,期待已久的人們總算看到了和平的曙光。不過,就在歐洲戰事即將結束的時候,英國人卻跳了出來。英國首相邱吉爾聯合巴頓等美軍高級將領,強烈要求對蘇聯採取強硬措施,英國人甚至制定了代號為「不可思議」閃電戰的對蘇作戰計劃。按照英國人制定的計劃,美英將於7月1日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不過這項計劃遭到了美國總統杜魯門的拒絕,美國人拒絕發動對蘇聯的戰爭。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英國和蘇聯有何仇怨,為何邱吉爾要慫恿美國打蘇聯?
  • 為何翻車魚被海豹,海獅咬啃不逃跑?
    自然界翻車魚的天敵有虎鯨、海獅,海豹等,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兩種生物「啃食」翻車魚,但是對於翻車魚來說,面對這樣的天敵為何不逃跑,為何這種物種如今還沒有滅絕,我們來具體的看下情況。為何翻車魚面對天敵啃食不逃跑?
  • 二戰德國空軍的戰術轟炸,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德國閃擊戰的殺手鐧
    導語:前面在說「戰略轟炸」的時候也提到了德國空軍對英國的轟炸,雖然德國對英國國本土的轟炸也一度將大英帝國推到懸崖邊緣,但是無論是持續時間還是作戰規模都無法和美、英兩國相比。
  • 希特勒為何自掘墳墓?蘇德戰爭,歷史的必然(一)
    史學界一直有觀點認為,希特勒置英國不顧而主動進攻蘇聯,才導致百萬德軍精銳步拿破崙侵俄後塵,進而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危險境地。因此,許多人認為發動侵蘇戰爭是納粹集體自掘墳墓的行為。那麼,希特勒為何要這樣自掘墳墓?
  • 鯉魚入侵全世界:在澳洲吃得膘肥體壯,為何在中國都活不到成年?
    今年八月,《科學日報》上刊載了一條標題名為「澳大利亞鯉魚病毒計劃,胎死腹中」的新聞。什麼是鯉魚病毒?計劃的內容是什麼?澳大利亞為何要執行此項計劃?種種疑雲團聚在心間。想解開疑團,就得先了解一下這則新聞。我大致為大家概括一下主要內容,好奇的朋友也可以找來原文閱讀。
  • 英國統治蘇格蘭,都已長達三百多年了,為何還無法同化蘇格蘭
    蘇格蘭加入英國300年,其間相親相伴,為何英國卻始終難以同化蘇格蘭,它到現在還在鬧獨立呢?(維京人入侵波蘭)一、 蘇格蘭和英格蘭的歷史淵源。公元8世紀,北歐的維京人入侵蘇格蘭,和凱爾特人共同融合成蘇格蘭人的祖先,並在9世紀成立蘇格蘭王國。到1034年,鄧肯一世繼承國王時,已經和今天的蘇格蘭疆域大體一致了。與此同時,德國南部的盎格魯和撒克遜人開始進攻英格蘭,成了英格蘭的主人,建立起英格蘭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