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青花罐竟裝鹽幾十年 屬於雍正年間景德鎮窯

2021-01-11 搜狐網

  東北新聞網 東亞松原訊(記者 劉秀波文/攝)做工精美的雍正年間暗八仙青花罐,竟被一名老人當了幾十年鹽罐。昨日,記者見到了這個雍正年間的青花罐,它現在的主人張英家先生向記者講述了曾經三年輾轉得到它的曲折經歷。

  收集古幣時發現寶貝鹽罐

  張英家是松原市一位小有名氣的古董愛好者,他經常到民間收集一些零散古董。上個世紀80年代,他到前郭縣王府站鎮去收集古錢幣,來到一位當時70多歲老人家。偶然間,張英家一下看到了放在廚房的這個青花罐,便拿過來問老人青花罐的來歷。

  老人說,年輕時曾經在當地一大戶人家餵馬,走時拿回來的,此後一直用它來裝鹽。經過長年積累、有一些古董鑑定常識的張英家一看,這個青花罐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東西。

  花3年時間把寶貝買到手

  張英家問老人是否出賣。老人說,可以賣,要價200元。當時一個普通工人月工資才30多元,200元相當於半年多的收入。80元老人不同意,張英家猶豫著放棄了。

  沒有得到寶物,張英家朝思暮想。第二年,張英家再次來到老人家,提出150元購買,老人堅持200元不退步。這次,張英家無功而返。第三年,再也按捺不住對青花罐的想念,張英家第三次踏進老人的家門,以180元買回這個想了三年的青花罐。

  屬於雍正年間景德鎮窯

  昨日,記者有幸在張先生家見到了這個青花罐。它整體成一個圓罐形,周身有八個不同的圖案。據張英家介紹,這個罐名叫清代雍正暗八仙青花罐,罐周身的圖案是「佛家八寶」(輪、螺、傘、蓋、花、瓶、魚、長節)。這個青花罐造型優美、釉面肥厚、畫工精細、胎質潔白,屬於雍正年間景德鎮窯。不過由於長時間當做鹽罐,裡面已經出現浸色。

  張先生說,他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文化陶瓷學習班學習過三年,目前已成為松原市收藏家協會的秘書長,也是專家鑑定委員會副主任,對古錢幣、陶器、瓷器、玉器方面有一定的鑑定專長,根據他的了解,他所收藏的這個清代雍正暗八仙青花罐目前的價值在8萬至10萬元間。(東亞經貿新聞)[責任編輯:錢文勝]

相關焦點

  • 承前啟後的雍正青花瓷器辨別方法!
    康熙時期流行的觀音尊、棒槌瓶、馬蹄尊等器物,到了雍正中期,官窯基本不再製作,而是更多地製作仿古器物。雍正朝仿製了大量明永樂、宣德、成化時期的作品,如纏枝蓮大盤、一束蓮大盤、雞心碗、纏枝蓮碗、執壺、天字罐、十六子小罐等。其中纏枝蓮大盤、一束蓮大盤是雍正時期仿得最多的,質量遠遠高於永宣時期。
  • 古陶瓷罐、罐、罐,罐、罐、罐!
    1978年浙江慈谿鳴鶴瓦窯頭出土的西晉堆塑穀倉罐,造型雖然與上述二例相似,但罐上部的堆塑著重表現了豪門貴族生前居住的城堡式樓閣建築,在莊園門前有歌舞伎樂俑,以及飛鳥、牲畜等。    元祐6年(1319年)青花纏枝牡丹紋塔式蓋罐,黃梅縣西池窯廠出土,江西九江市博物館藏1955年出土於廣東番禺石碼村五代南漢墓的一件
  • 張子嫣:青花釉裡紅雲龍紋天球瓶
    這是鈞窯的一個誕生傳說,下面就到了今天主角出場的時候了,我要介紹的是清乾隆的青花釉裡紅雲龍紋天球瓶,又稱蒜頭瓶,一聽到蒜頭瓶是不是一下子就知道了它的樣子呢?它的瓶口直,長頸,腹渾圓似球,圈足。內施白釉,外壁以青花、釉裡紅繪雲龍出海。外底署青花篆書「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天球瓶是明永樂、宣德時期景德鎮窯的創新器形。多以青花裝飾。
  • 元 青花雲龍紋獸耳盤口大罐鑑賞
    而且本品在整體紋飾布局方面頗見特色,常見此式鋪首罐的腹部會分別繪飾兩層圖案,而本品則合二為一,整一個腹部空間皆繪畫雙龍戲珠圖。檢閱當今公開出版資料,此式鋪首罐繪飾雙龍題材者總共不過八例,而與本品類似風格者僅見山東明魯荒王戈妃墓出土的青花雲龍紋鋪首殘罐和香港葛氏天民樓典藏青花雲龍紋鋪首罐,(圖一、圖二)而且前者整體紋飾分布與本品最為相似,尤其輔助紋飾畫法、布局皆幾無差別,如出自同一人之手。
  • 細品元代青花大罐(瓶)
    青花孔雀牡丹紋罐 高30.2釐米 口徑20.3釐米 足徑18.4釐米 大英博物館藏青花昭君出塞圖蓋罐 高28.4釐米 口徑21.2釐米 足徑20釐米 日本出光美術館藏青花雲龍纏枝牡丹紋獸耳蓋罐 通高46釐米 口徑14.6釐米 足徑18.8釐米 高安市博物館藏
  • 人間瑰寶青花瓷,將中華陶瓷青花藝術推向頂峰的元代
    元代隨著國內外貿易的發展需要,中國瓷業較宋代又有更大的進步,景德鎮窯成功的燒制出青花瓷器。元青花瓷以景德鎮為代表,其製作精美而傳世極少,故而異常珍貴,根據時間大致分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個階段,其中又以「至正型」為最佳。
  • 雍正皇帝,一個被治國耽誤的藝術家
    在位十三年,據說雍正的批文高達上千萬字,平均每年一百萬字、每天三千字啊!只是讓人想不到的是,這樣勤奮工作看似無趣的雍正皇帝,卻是清朝皇帝中的審美巔峰。雍正登基僅半個月,就給清宮造辦處下了一道聖旨,要求工匠們精心為皇家打造各種器物,並且親自行文頒布工藝流程,要求他們「往細處收拾」。造辦處自然竭力迎合皇帝的要求和喜好,其成品也極大地反應了皇帝的審美。
  • 鑑賞明代青花瓷器的頂峰階段作品——永樂、宣德青花瓷器!
    永樂官窯青花瓷中目前僅見壓手杯上署有青花篆體「永樂年制」四字款,款識署於杯內底心。宣德官窯青花瓷則多署青花年款,但落款位置不固定,或署於內外底部,或署於器身其他部位,素有「宣德年款遍器身」之說。內外均繪青花紋飾。杯心有葵花一朵,花心署青花篆體 「永樂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繪朵梅,腹部繪纏枝蓮紋。壓手杯是明代永樂時期景德鎮御窯廠創製的新型瓷杯。
  • 那些年出品的古董收藏陶瓷罐古巴雪茄 9個罐子誰才是你的最愛
    從2012年開始,古巴哈伯納斯每年都為西班牙市場定製一款「Colección Vintage古董收藏」陶瓷罐雪茄。
  • 滄海遺珍 十一月初三庚子年「鼠年」戊子月 甲午日 之三
    晚清青花鬥彩六方博古圖帽筒一對晚清豆青五管花插【官窯】青花同治纏枝蓮盤【官窯】青花礬紅洪福齊天盤【官窯】乾隆紅釉盤清中期爐鈞釉盤口瓶清同治礬紅三果紋水盂清中期哥釉馬蹄形水盂滄海遺珍十一月初三庚子年 【鼠年】戊子月 甲午日 之三順治八年,清室沿襲明代宮廷舊制,下令燒造「黃龍碗」,後派江西巡撫郎廷極督理景德鎮窯事,從此便開啟了清代輝煌而漫長的官窯瓷燒造歷史。
  • 美瓷鑑賞—丙午年五彩人物罐
    彩為明清時期景德鎮窯的新品種,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明代彩料中無藍彩,需用藍色表現之處,皆以青花代之,稱「青花五彩」,成為獨特的時代特徵,以嘉靖、萬曆五彩為代表。嘉靖、萬曆朝五彩施彩特點是:大量採用釉上礬紅和釉下青花二彩,釉下青花與釉上多種彩相結合,多用黑彩或赤褐色線勾描紋樣輪廓,畫面濃重豔麗。
  • 舉例論證(明嘉靖五彩魚藻紋大罐)
    在藝術品收藏中,做為藏家經過多年的勵志實戰,不論是在地攤兒撿漏過程中,或者是在古董店的探寶中以及是拍賣市場購買中。真金白銀的付出很多人力物力財力。也通過這些真正的交易,也許會受過巨大的損失,才得以獲得豐富的經驗,練就了一雙慧眼識珠的火眼金睛。
  • 嬌黃釉、五彩瓷,明代瓷器精美的不只有青花
    據《韻石齋筆談》的記載,仿造之前,周丹泉先「以手度者再」,再以「片楮」摹花紋,燒造出來的成品竟與原作無纖毫差別。讓藏家唐鶴徵嘆服之餘,以「四十金」作為代價,買下偽作,作為收藏的「副本」。足見周丹泉技妙入神及其影響的層面。2.明 五彩百鹿尊
  • 「雜交」而成的青花釉裡紅憑什麼能價值高達千萬?
    真正結合一致、發色完美的青花釉裡紅是在清康熙時期開始燒製成功的,在雍正、乾隆兩朝達到工藝水準的高峰。在當前的拍賣市場上,青花釉裡紅最為我國瓷器中的名貴品種,其價值一直很高,不論是元明稀見之物,還是康熙到乾隆三朝的青花釉裡紅瓷器,都是風頭倍出。青花釉裡紅,是我國古代瓷器中的一種裝飾手法,也是釉下彩瓷器中的一個名貴品類。
  • 清宮藏瓷中為何不見宣德蟋蟀罐?
    明宣德年間(1426—1435)離宋代不足兩個世紀,宮中尚促織之戲,當然不足為怪;但問題是宣德帝本人是否有此愛好,如果有,這位帝王必然會留下相當精美的蟲罐(蟋蟀罐)。這是因為從宋代開始,鬥蟲家十分講究養蟲的盆罐,如《西湖老人繁勝錄》記南宋臨安的鬥蟲者就擁有所謂「銀絲為籠……黑退光(漆)籠……」之類,明人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記當時北京人竟把蟋蟀罐稱作「將軍府」。
  • 鼎興天和「東瀛拾珍」古董珍玩專場,精品雲集,更有一眾無底價拍品...
    鼎興天和「東瀛拾珍」古董珍玩專場將於北京時間 12 月 15 日 14:00 時舉槌,本場拍賣共計 172 件拍品,主要涵蓋精品瓷雜、古董家具等  Lot 26 明 素叄彩人物故事大罐  尺寸:高32.5 cm  起拍價:20,000 人民幣
  • 老外在北京地攤花10塊買一瓷罐,當雜物罐用92年,如今賣了2.3億
    同樣的情況,放在藝術品身上也一樣,比如元朝著名玉雕瀆山大玉海,它可是由足足7000斤的玉石打造而成,代表了當年最高水平的玉作工藝,忽必烈更是對它愛不釋手,然而這樣貴重的文物,後來卻被道士們當成了醃菜缸,醃了幾十年的鹹菜,散發出一股「怪味」;再比如價值2億的絕世珍寶兮甲盤,當年被不明真相的百姓拿來烙餅,不知道那餅子的滋味咋樣。
  • 中漢拍賣上的御窯精選:色釉絢爛,青花濃豔的明清御窯佳瓷!
    估價: 100,000-200,000人民幣Lot 250 清雍正 青花穿花飛鳳海浪紋雙夔鳳耳尊記錄:北京中漢,2017年12月19日,編號2參閱:廣東省博物館藏,清雍正,青花飛鳳紋大天球瓶(見廣東省博物館官網)尺寸:48.5 cm Height估價:200,000-300,000人民幣Lot 251 清雍正 青花福山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