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 Commun:人體中存在的脂肪酸促進金黃色葡萄球菌抵抗FASII抑制劑
儘管抗菌劑藥物發現是研究的重中之重,但是涉及宿主脂肪酸的耐藥性策略能夠阻止利用脂肪酸合成抑制劑治療葡萄球菌感染。相關研究結果於2016年10月5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Environmental fatty acids enable emergence of infectious Staphylococcus aureus resistant to FASII-targeted antimicrobials」。
-
新型抗生素有助對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新華社雪梨12月9日電(記者陳宇)金黃色葡萄球菌附著在醫療器械上造成感染是醫學界面臨的一大難題。澳大利亞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抗生素,有助於消除這種感染。 金黃色葡萄球菌容易附著在導管、人工關節、手術植入體等醫療器械以及病人的創口等位置,並形成一種保護自身的生物膜,而常規抗生素難以穿透這層生物膜去殺死細菌。
-
糖尿病增加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風險
根據3月10日發表於《歐洲內分泌學雜誌》上的一項病例對照研究,糖尿病患者感染社區獲得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可能性約為對照組的3倍,而且風險隨疾病惡化程度逐步上升。來自丹麥奧爾堡大學醫院的Jesper Smit博士和同事在研究中表示,金黃色葡萄球菌仍是菌血症的主要原因,並且與30天20%-40%的死亡率相關。儘管糖尿病增加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風險已成為普遍的臨床理念,但是目前缺乏證據支持。
-
科學家用光來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
近日,範德堡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Eric Skaar在其tweet上發表了這樣一句話「如果金黃色葡萄球菌像吸血鬼一樣喝我們的血的話,那麼讓我們用太陽光來殺死它」。推文一經發布被轉發了好多次,當然了,這也是研究領域中發表的最流行的推文之一了。
-
致病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新療法
目前眾所皆知的甲氧苯青黴素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MRSA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已普遍散播在社區與醫院環境中,伺機引起機緣性感染。 在足以致命的病原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可以侵襲人類皮膚,軟組織,骨頭,關節,甚至導致菌血症。
-
【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大揭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宿主新機制
近日,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病原體》雜誌在網站首頁以「特色研究」的形式,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和生命科學學院周叢照、陳宇星研究組的最新成果:金黃色葡萄球菌黏附宿主的結構基礎。 金黃色葡萄球菌(以下簡稱金葡菌)是人類的一種重要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膿感染,也可引起肺炎、偽膜性腸炎、心包炎,甚至敗血症、膿毒症等全身感染。
-
豬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療方案
2008年11月23日,我鎮一生豬養殖戶自家繁殖的一窩仔豬(16隻,20日齡)有三隻發生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一隻死亡,另外兩隻經治療後痊癒。現將診療過程報告如下。 1 臨床症狀、病變 病豬體質較弱,全身有褐色脂質滲出物,呈麥麩樣附在體表,皮膚觸摸呈粗糙感,有異味。
-
AAC:開發出抵禦白色念珠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酒精療法
國際著名雜誌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刊登了一篇題為「Efficacy of ethanol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polymicrobial biofilms」的研究報告,文章中,來自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者揭示了酒精在抵禦白色念珠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感染上的作用
-
IgE效應子機制與肥大細胞共同促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宿主防禦的建立
IgE效應子機制與肥大細胞共同促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宿主防禦的建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2 21:48:55 維也納醫科大學Sylvia Knapp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IgE效應子機制與肥大細胞共同促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宿主防禦的建立
-
Sci Adv:阻斷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新策略
2015年6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常見的在人體鼻腔中繁殖的細菌,攜帶該菌的個體往往容易引發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近日,來自國家血清研究所(Statens Serum Institut)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表明,我們或許可以利用一些良性的細菌來將金黃色葡萄球菌「趕出」體外;研究者指出,在確定細菌的繁殖能力上,人體機體的環境遠比基因更加重要,而且有時候某些常見的鼻腔細菌就可以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在鼻腔中的繁殖。
-
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什麼
金黃色葡萄球菌到底是種什麼樣的細菌?為什麼國家標準會「降低」?作為消費者,我們又該如何保護自己呢?脆弱的細菌產生頑強的毒素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球狀細菌,在顯微鏡下看,它們聚集成簇,像葡萄一樣。不管有沒有氧氣的存在,它們都可以生長。在良好的營養環境中,它們會長成黃色的「菌落」。
-
Sci Signal:首次揭示金黃色葡萄球菌耐受高鹽濃度機制
2016年8月17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的方法來攻擊金黃色葡萄球菌。他們揭示出這種細菌如何調節它的鹽水平。金黃色葡萄球菌是食物中毒的一種常見的來源,能夠抵抗用於食品製備和儲存的高溫和高鹽濃度。研究人員希望利用這種知識開發出一種通過確保食物中的所有細胞被殺死從而阻斷食物中毒的處理方法。他們也正在研究這些發現是否能夠有助於為病人開發出除抗生素之外的一種療法。在每4人當中,就有一人的皮膚上或鼻子中存在著金黃色葡萄球菌。
-
兒童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療進展
作者:符躍強 許峰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嚴重威脅兒童健康和生命安全
-
Nature:重組抗生素藥物可以有效治療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這類藥物是由抗體與抗生素搭配組成的,它能夠特異性消滅金黃色葡萄球菌,即使是最難以殺滅的耐藥性菌株。對小鼠進行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後,這類藥物的使用能夠顯著降低感染的程度,比單獨使用萬古黴素還要明顯。相關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自然》雜誌上。如果這類發現對人類的微生物感染同樣適用,那麼它將能夠幫助提高金黃色球菌感染的治癒率。
-
金黃色葡萄球菌菌血症的臨床處理(1)
文獻來源:JAMA 2014 Oct 1;312(13):1330-41在美國,金黃色葡萄球菌菌血症的年發病率為4.3例/10萬人-年~38.2例/10萬人-年。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金黃色葡萄球菌菌血症的30天全因死亡率未發生過變化,一直是20%。甲氧西林耐藥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菌血症死亡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
-
金黃色葡萄球菌:「不好惹」的食源性致病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其繁殖過程中產生的腸毒素是引發食物中毒的致病因子。該菌最適宜生長溫度為37℃,pH為7.4,耐高鹽,可在鹽濃度接近10%的環境中生長。金黃色葡萄球菌常寄生於人和動物的皮膚、鼻腔、咽喉、腸胃、癰、化膿瘡口;空氣、汙水等環境中也無處不在。
-
JCI:科學家闡明免疫系統保護機體抵禦金黃色葡萄球菌皮膚感染的...
2018年2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闡明了免疫系統如何保護機體抵禦金黃色葡萄球菌引發的復發性細菌性皮膚感染,相關研究或為後期科學家們開發疫苗來抑制葡萄球菌皮膚感染提供一定的思路
-
詳解金黃色葡萄球菌危害 日常生活如何避免
其中涉及的病菌是一種被稱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細菌。究竟什麼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什麼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人類的一種重要病原菌,隸屬於葡萄球菌屬,可引起多種嚴重感染。有「嗜肉菌"的別稱。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空氣、水、灰塵及人和動物的排洩物中都可找到。因而,食品受其汙染的機會很多。
-
思念水餃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
7月檢出帶菌 現在對外公布 北京市工商局的信息顯示,批次為「20110628106A」的「思念」牌三鮮水餃,被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按照我國現行的《速凍預包裝米麵食品衛生標準》(GB19295—2003)相關規定,它是「不得檢出物質」。
-
AAC:金黃色葡萄球菌擴散到眼球威脅視力
2016年2月1日訊 /生物谷BIOON/ --金黃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 是人類的一種重要病原菌,隸屬於葡萄球菌屬(Staphylococcus),有「嗜肉菌"的別稱,是革蘭氏陽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許多嚴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