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王專家倪泉興:胰腺癌致死率或超肝癌達第二,但有人能活20年

2020-11-28 上海觀察

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是人體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之一。它到底有多可怕,或者說,是不是真的那麼可怕?

 

22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終身教授、胰腺肝膽腫瘤多學科治療協作組首席專家倪泉興,上了一堂《人文與醫學》共享學分課。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直播教室,他告訴現場以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甘肅中醫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醫學生與非醫學生們,如何科學認識胰腺癌等惡性腫瘤,以及由此帶來的腫瘤倫理問題。

 

倪泉興與主持人徐近主任醫師對話。

 

上海地區胰腺癌發病率增長約7倍

 

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權威期刊《Cancer》的測算,去年全美男性腫瘤發病率位居前列的依次為:前列腺癌、肺癌、結腸直腸癌、膀胱癌等;女性除乳腺癌高居第一之外,其後3個癌種也是如此位次,但胰腺癌發病率進入了前十行列。而從死亡率看,無論男女,胰腺癌的死亡率均位於第四。倪泉興表示,不僅這一點值得注意,同時相關研究預計到2030年時,胰腺癌可能超過肝癌成為最致命的第二大癌種,僅次於肺癌。

 

同樣需要關注的是,我國癌症發病率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上升了69%,死亡率增長了29.4%。近10年來,結腸癌、乳腺癌、胰腺癌的發病率逐年均以2.4%左右的速度較快增長。倪泉興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在數十年前,他從事胰腺專病研究時,上海地區的胰腺癌發病率只有十萬分之1.86,後來到3.86;2000年時,已至10.1,目前達到十萬分之14。「作為看胰腺癌的醫生,壓力很大。」

 

17年前的胰腺癌病人還能雙手倒立

 

許多人的印象中,得了胰腺癌,就「走得很快」。對此,有著豐富臨床經驗的倪泉興感受更為辯證。他從一個農村小子讀到城市大學生,後來成為山區醫療隊員,再通過進修、讀研又成為城市醫生,醫學生涯中從事過五官科、內兒科、大外科、普外科、胰腺外科、胰腺腫瘤外科等,在成為復旦大學胰腺腫瘤研究所所長之前,還當過華山醫院大外科主任、普外科主任。「如果因為胰腺癌難治就沒人幹,那是不行的,」他說,「總得有人去攻這個堡壘。」

倪泉興教授

 

倪泉興表示,在上海,胰腺癌治療之後存活時間最長的患者已活過20年。他親手治療的一個患者,是17年前發病的,「再過兩年多,也要20年了」。今年72歲的倪泉興,幾年前還去看望過這個曾經的病人,「他還能雙手倒立,活得好好的」。

 

在臨床實踐中,倪泉興還接觸過一位先後患有6種癌的女病人,在患病第21年做了最近一次手術。籤字時,她已毫無畏懼,「因為她早就成了老運動員,也是一名老戰士了」。老教授說,正是這些人,給了醫生信心、勇氣、自豪。

 

貓鼠實驗與「心理社會腫瘤學」

 

即使對於胰腺癌,也不必有「恐癌症」。根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我國每年新發腫瘤病例約312萬人,差不多每天都有8550個新病例。折合到每分鐘,就有6個人被診斷為癌症——這其實也是平常之事。

 

倪泉興告訴大學生們,公元1170年,《衛濟寶書》第一次用「癌」字來描述惡性腫瘤,「病字頭」以下的部分,意為「山巖」,形容惡性腫瘤形如山巖、堅如山巖。而在西方,惡性腫瘤與「螃蟹」同為一詞,由羅馬皇帝的御醫提出。他在描述乳腺癌時發現癌性淋巴管炎的形狀像螃蟹,就用「crab」給這類疾病命名,後演變至「cancer」。

 

而時至今日,癌症已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生物學概念,而是與心理學、社會學的交叉融合,成為「心理社會腫瘤學」的概念。倪泉興說,癌症絕對與心態有關:他們研究生設計小鼠實驗,將癌細胞轉移至小鼠身上,將其分為3組,都有吃有喝養著。第一組,無任何幹擾;第二組,定期播放貓叫錄音;第三組,定期放貓在籠子邊轉悠——「你們說,哪一組活得最長?」同學們脫口而出的答案,都是第一組。

 

對此,倪泉興給出腫瘤同防共治16字方針:精神振作、營養保證、適當運動、合理治療。多少年來,倪泉興很高興每年都接到老患者打來的問候電話,或者親自到醫院門診來與他打個照面、看他一眼,「沒有別的意思,就是一份心思:嗯,我還在。」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內文圖片: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智慧樹網 供圖  圖片編輯:邵競

相關焦點

  • 聚焦「癌中之王」——胰腺癌
    核心提示:在眾多惡性腫瘤中,胰腺癌因其發病隱匿、高度惡性、極為兇險,被稱為「癌中之王」。4月26日舉行的新民健康大講堂重點聚焦「癌中之王」,邀請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肝膽外科名譽主任、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倪泉興與市民交流防癌之道。
  • 胰腺癌為什麼被稱為「癌中之王」?——關於胰腺癌您需要知道的10件事
    201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獲得臨床醫學學士學位。2018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獲得外科學博士學位。擅長肝膽胰疾病的綜合診療,尤其是肝膽胰疾病的微創治療。 1、什麼是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預後極差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5年生存率不足1%,因此胰腺癌也被稱為「癌中之王」。
  • "癌症之王"胰腺癌治癒率極低 近七成受訪者不關注
    東方網6月27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已位列申城高發癌症第六位。昨天,由上海衛計委和解放日報社等共同主辦的17屆解放健康講壇,公布了最新對1300多名市民的調查,結果發現近70%的人根本不關注胰腺方面的疾病。更讓人擔憂的是,和其他癌症比起來,胰腺癌的治癒率較低。
  • 為何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醫生:三個主要因素,需了解
    提到癌症之王,可能大家會脫口而出兩個字:肝癌!肝癌在我國五年內生存率的確不好,患者總生存率12.%。但是,肝癌和一種癌症比起來,卻要遜色得多;這類癌症患者五年內生存率還不足5%,絕大部分都在確診後的1年內死亡,確診即晚期的患者5年內生存率等於0,它就是真正的「癌王」:胰腺癌!我們日常所說的癌症,指的都是起源於上皮組織的癌變。而胰腺癌是所有上皮組織癌變、實體惡性腫瘤中,死亡和病發率唯一接近1:1的存在。它就像是一個武藝高超的劍客,只要出手往往就箭無虛發!
  • 7種人最易得胰腺癌
    核心提示:胰腺癌是常見的惡性程度很高的消化系統腫瘤,其在世界範圍內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病死率已躍居所有腫瘤的前五位。據報導,美國年發病達42470例,年死亡35240例,居死亡相關病因第五位。   胰腺癌是常見的惡性程度很高的消化系統腫瘤,其在世界範圍內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病死率已躍居所有腫瘤的前五位。
  • 中藥治療胰腺癌,所有人都不抱希望,卻成功活了23年
    雖然現在的醫學水平顯著提高,人們的平均壽命得到顯著延長,但還是有很多重大疾病等待著醫學工作者去攻破,比如,胰腺癌!胰腺癌為什麼被稱之為「癌中之王」呢?主要原因有3點:1.死亡率高、2.早期難發現、3.晚期難治療,沒有特效藥及針對治療手段!
  • 黑龍江省最新癌症分析報告出爐: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肝癌和...
    生活報訊 (實習生楊絮 郭佳鑫 記者呂曉豔) 近日,記者從黑龍江省癌症中心獲悉,2016年黑龍江省腫瘤登記地區惡性腫瘤發病死亡分析報告出爐:結果顯示2016年黑龍江省腫瘤登記地區合計發病率最高的癌種是肺癌,粗發病率為65.23/10萬,佔全部新發惡性腫瘤病例的22.81%。其次為乳腺癌、結直腸癌、肝癌、甲狀腺癌、胃癌、宮頸癌、卵巢癌、胰腺癌和子宮體癌。
  • 胰腺癌患者是否只能等死?不妨試試帶瘤生存,真的有人活了很久
    胰腺癌被人們稱為「癌中之王」,有著低於大部分癌症的生存率,換句話說,患上胰腺癌,基本就意味著死刑!難道胰腺癌真的只能等死?胰腺癌雖沒有肺癌、肝癌、乳腺癌等那麼引人關注,但也已經擠進中國癌症發病前10的行列中,發病率一直在逐年上漲,未來有可能會成為逐漸成為全民關注度最高的癌症之一,不僅是因為胰腺癌的死亡率很高,同樣因為它是晚期最痛苦的癌症之一!
  • 61歲阿姨胃不舒服以為胃疼 卻意外遭遇「癌王」胰腺癌 醫生說手術...
    「胰腺癌,晚期,侵犯到胰頭,看腫瘤大小和位置,手術沒辦法做……」醫生的話如一把利刃直戳沈毅心底,大腦裡湧進無數以前都未曾聽過的新名詞。當天傍晚回到家,沈毅恍神了好一會兒。天色漸漸暗去,他沒有去開燈,蹲在黑漆漆的房間一角,打開手機搜索,打下了這幾個字:什麼是胰腺癌?長在胰頭嚴重嗎,患者能活多久? 新輔助治療後腫瘤縮小了 要不要手術?
  • 有這些習慣的人容易招惹胰腺癌!得了胰腺癌會有什麼徵兆?
    說到「癌王」,有多個版本說法,而其實所謂「癌王」本身也只是相對來說的,而且在動態變化中,以前認為的「癌王」隨著有效治療手段的應用,已經不再是「癌王」,而現在公認的「癌王」也許將來又可能易位給其他癌種。一、胰腺癌為什麼公認為「癌中之王」?目前普遍公認胰腺癌是「癌中之王」,原因主要有三點:1、惡性度高,生存率低。
  • 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多半由這3件事引起!5類人,得格外注意
    胰腺癌因其「致死率高、早期難發現、易轉移」這三大特點被人們稱為「癌中之王」。胰腺位置隱蔽,且人們對它比較陌生。胰腺癌患者生存率低的3大根本原因1、惡性程度高胰腺癌的生物學行為比較惡劣,按我們普通老百姓的話講,就是比較毒。
  • 「癌症之王」胰腺癌真的那麼難治嗎?得了胰腺癌還能活多久?
    今年6月23日,知名腫瘤專家王磊教授,在與胰腺癌抗爭15個月後,不幸逝世,享年50歲。 王磊教授,1969年4月生,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結直腸外科三區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肛腸外科醫師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人狠話不多」的「癌中之王」—胰腺癌,最容易發生在8類人身上
    「說是胰腺癌,發現沒多久人就沒了……」 胰腺——腹部深處有一個非常不顯眼的小器官,卻是人體的第二大消化腺,掌握著消化與調節血糖的兩大特權。 胰腺癌患者預後差,中位生存期短,死亡率高,被稱為「癌中之王」。
  • 「癌中之王」胰腺癌,早期發現難,晚期無法手術
    根據權威數據顯示,有近3/4的胰腺癌患者,都在確診後的一年內死亡! 在中國,胰腺癌還有「三高三低」的說法,所謂三高指的就是發病率逐漸升高、術後復發率升高、死亡率升高。而三低指的則是早期診斷率低、手術切除率低、藥物效果低!
  • 世界胰腺癌日|70歲大伯得了「癌中之王」,確診晚期的他這樣找到...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吳朝香 通訊員 王蕊 胡梟峰每年11月的第三個周四是「世界胰腺癌日」,因為「一發現就是晚期」、死亡率高、無法根治,胰腺癌一直被稱為「癌中之王」。但最近幾年,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治療胰腺癌的方法越來越多。
  • 胰腺癌最多活不過1年?錯!用對方法就能突破5年生存期
    我國每年約有7萬胰腺癌新發病例,大約80%的患者發現時已經是晚期,而且胰腺癌對於放化療不敏感,發病原因一般有以下幾點:1.與長期大量吸菸、飲酒、肥胖、糖尿病史及遺傳因素有關;2.以40-65歲多見;3.發病隱匿、早期無症狀,早期確診率≤3%;4.病情發展迅速,晚期一般會有腹部疼痛、身體逐漸消瘦、黃疸等症狀。
  • 「癌王」發病機理仍不明確 但這八大因素肯定胰腺癌誘因
    來自國內胰腺疾病研究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對胰腺癌、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急慢性胰腺炎的綜合診治進行探討。並分享胰腺徽創手術技術、胰腺放化療及個體化精準治療的前沿資訊。「胰腺癌主要是一種生活方式病,規避掉這些高危因素是預防關鍵。如果不加以幹預,胰腺癌將在2030年成為發病率、死亡率排第二位的惡性腫瘤」。
  • 十年隨訪,20餘萬腫瘤患者5年總生存率達71%,腫瘤醫院抗癌「組合拳...
    20餘萬例腫瘤病例,10年隨訪數據,患者5年總生存率達71%......日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發布的一份腫瘤患者生存報告顯示, 2008年至2017年在該院確診為惡性腫瘤並接受住院治療的20餘萬腫瘤患者,經過長期密切隨訪, 3年和5年的總生存率分別達到了77.4%、71%,整體生存情況可以與歐美頂級腫瘤中心媲美
  • 從確診到死亡不足5個月,為何胰腺癌發展這麼快?有辦法阻止嗎?
    小A的父親退休2年了,平時喜歡跟朋友喝喝小酒,到公園下棋。七月份的時候,小A的父親突然說自己肚子痛得厲害,小A趕緊送父親到醫院,結果卻被診斷為胰腺癌! 匆匆忙忙地入院治療,手術、化療,可是父親還是沒能抵抗病魔,12月10日,小A的父親在醫院去世。
  • 患上癌症還能活多長時間?別道聽途說,或可帶癌生存
    -來自百科2017年,世衛組織公布,數據表明,全球每年大約有880萬人死於癌症,這個數字可謂觸目驚心,現代醫療水平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也有了很大提升,但患病人數依舊逐年增加,這與飲食和生活習慣、環境等密不可分,人群高發癌症包括肺癌、胃癌和肝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