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三亞4月13日消息(南海網見習記者 葉俊一)連日來,三亞一碼頭捕撈、宰殺、售賣近百條雙髻鯊(錘頭鯊)的消息引起網友廣泛關注。那麼,除了雙髻鯊,還有哪些動物也屬於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呢?
13日上午,南海網記者從三亞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處了解到,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此前編制了一份《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海南區域品種》圖譜,詳細列入了46種在南海區域較為常見的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其中包括中華白海豚、鸚鵡螺、中華鱘、紅珊瑚、綠海龜、三線閉殼龜、灰海豚等。
在採訪中,南海網記者了解到,漁民在海上作業時不可避免地會誤捕、誤撈到一些重點保護動物,比較常見的有綠毛龜、三線閉殼龜等。當發生這種情況時,漁政部門等有關單位將會立即進行救助,待脫離危險後再將其放生至大海中。
南海網記者注意到,雙髻鯊並未列入該圖譜。三亞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處有關負責人對此表示,在2013年3月泰國舉辦的CITES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貿易保護公約)第16次締約方大會上,經過投票,已經將3種雙髻鯊列為附錄II瀕危種類,分別是路氏雙髻鯊、錘頭雙髻鯊和無溝雙髻鯊。該公約有18個月延緩期,2014年9月14日正式生效。該負責人表示,有關部門正在更新圖譜,下一步針對圖譜及其他海洋知識進行宣傳科普,讓更多的社區居民、漁民認識到保護海洋的重要性,參與到保護海洋的行動中。
南海網報導>>
瀕危錘頭鯊三亞碼頭被賤賣 據稱到國外觀測需數萬元
4月9日,微信朋友圈中發出圖文消息:三亞水產碼頭當街低價售賣瀕危保護動物錘頭鯊,數量達近百條。消息迅速在朋友圈引發關注和熱議。詳細>>
三亞近百條錘頭鯊被宰殺每斤僅售15元 部門介入調查
下午五點左右,南海網記者從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該局有關工作人員已到達現場,發現並封存了所有鯊魚肉,將對其做無害化處理。下一步,該局將邀請專家鑑定這批鯊魚的品種,調查其來源,了解由誰捕撈、在哪捕撈,然後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責任。詳細>>
三亞封存600公斤錘頭鯊 將加強海洋野生動物保護力度
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接到相關舉報後,第一時間派出工作人員到現場進行調查。目前,該局工作人員已將查獲魚類進行封存,對相關涉事人員進行筆錄。該局還邀請專家依照現場情況和投訴附件圖片進行鑑定,初步斷定為路氏雙髻鯊。詳細>>
專家認定:三亞碼頭宰殺售賣的鯊魚為瀕危保護動物
南海網記者從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該局工作人員於當日下午2時走訪三亞水產碼頭現場、派出所,經諮詢微信圈反饋人員後,找到網友反映的鯊 魚並立即進行了封存,對購買當事人作了詢問筆錄。期間該局邀請專家對魚進行鑑定,依照現場情況和投訴附件圖片,初步斷定為路氏雙髻鯊。該鯊魚被列入第16 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保護動物,於2014年9月生效。詳細>>
新華社關注>>
緣何瀕危鯊魚成為15元一斤商品? 三亞錘頭鯊遭宰殺追蹤
海南省三亞市一間零下30攝氏度的冷庫裡,百餘條瀕危保護動物路氏雙髻鯊(俗稱錘頭鯊)變成600公斤腥臭撲鼻的魚肉塊,白色泡沫箱成了它們生命的最終歸宿。
珍稀錘頭鯊慘遭屠戮的圖片在網上引發強烈反響,新華社記者12日探訪鯊魚封存地,調查追問這一曲鯊魚悲歌背後的原因。詳細>>
責任編輯:邱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