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了一個段子,有一個人去酒店訂宴席,服務員問他是紅事還是白事?結果他直接懟回去,說你們家跟閻王爺有親戚啊,白事有提前一個月預定的嗎?雖然只是一個段子,其實真的就反映出了在農村裡面紅白喜事的一種說法叫做紅事叫,白事到。也就是說如果家裡有結婚的喜宴的話,一般是要先自己去通知親戚朋友,到時候到場。但是白事的時候,一般親戚朋友都會主動的上門。而在上門之後都要隨份子,這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也是我們的傳統文化。那麼在農村裡面隨份子的話一般要給多少錢呢?
在我們當地,一般會根據親戚的親疏關係而決定。比如說比較親近的關係,就要多出一點,而相對來說比較疏遠的親戚朋友之間可能就會少一些的。當然紅事和白事又有一定的區別。下面我具體來說一說。
在我們當地如果有親戚家辦喜宴結婚,比如說姐姐或者妹妹家的孩子嫁人或者娶媳婦,作為娘家舅舅,就要出一個大紅包。在結婚之前一般他們都會到家裡來,帶上菸酒等禮儀品,甚至有的還要帶火腿,邀請舅舅去大家參加婚禮。一般情況下,我們要根據他們贈送的禮品的金額,再加上自己需要單獨準備的金額,來隨份子錢。
當然每個人家的經濟水平不一樣,包的錢可能有多有少,但是一般情況至少不會低於2000塊,多的話可能就在5000左右。像今年五一假期的時候,我姑姑家的老表結婚,父親作為舅舅就包了2888塊的紅包。這只能算是中等水平,畢竟家裡也不是很富裕,而且我們娘家這邊幾個兄弟都是一樣的。
而作為相對親近的親戚朋友走動的話,一般在500~1000塊錢左右。而對於一般的親戚,一般是200左右。其實在我們當地農村,紅包分子間相對來說是比較多的,有的人家一年下來至少要出兩三萬塊錢。去年的時候,我父親在年底算了一筆帳,去年有孩子結婚,有孩子考大學,有親戚朋友家人生病有的去世,總共一年下來一共花了25,000塊錢的份子。
如果是白事的話,當然不會包得像紅事那麼多。關係親近的親戚朋友一般會在500塊錢左右,當然也有800~1000的,相對來說比較少。一般的親戚朋友,隨的份子錢一般是在150~200之間。
但是村裡面的鄰居不管是白事也好還是紅事也好,基本上按照鄉村裡面的行情,一般是100~150塊,不會超過200。只有沾親帶故帶一點親戚關係的話,才有可能上200元以上。這就是我們當地的紅包的一個情況,這也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增長的,大概在十幾二十年前的話,紅包分子錢一般都不會超過200,很多時候都是只有幾十塊錢。
不知道你們當地是怎麼樣的情況,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感謝閱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