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裡穴:補脾健胃,消除疲勞!

2021-01-08 百年養生

足三裡穴主要掌管腹部上、中、下三個區域的症狀,其影響範圍非常的廣泛,所以被稱為三裡。而這個穴位位於下肢部分,為了和手部的手三裡加以區分,故名足三裡。足三裡穴是胃臟精氣的匯集之地,所以常用於消化器官的病症,同時還是下肢保健經常要用到的穴位。

足三裡穴穴位歸屬經絡:足陽明胃經。經常刺激按摩足三裡穴可以補脾健胃,消除疲勞,可用於頭痛、牙痛、神經痛、鼻部病症、消化器官病症、呼吸器官病症,以及胃下垂、食欲不振、下痢、腹部脹滿、嘔吐等胃腸及腹部不適。

穴位用法:按摩法:消化不良的人可以經常推揉足三裡穴,可以用右手的拇指指腹按揉左側的足三裡穴兩分鐘,再用左手的拇指指腹按揉右側的足三裡穴兩分鐘,每天1-2次,你會發現自己能夠嘗到比吃補品更實惠的甜頭。年紀大的人腿腳不利索,可以每天晚上洗腳的時候用熱水浸足,然後手握空拳,用雙手的掌側輪流輕輕的敲打小腿的前端外側,重點敲打兩側的足三裡穴10分鐘即可。

相關焦點

  • 補「脾氣虛」就選脾俞穴、足三裡穴!
    提起脾氣虛,大家也許會一頭霧水,但如果你有下面這些症狀,比如一天到晚總感到渾身沒有力氣,還懶得動,連說話都懶得說,幹什麼都沒有心情,稍稍活動一下就覺得特別累;而且頭腦不清爽、頭昏,這些症狀就是中醫所說的脾氣虛了。
  • 女人不能肝血虛弱,按血海穴與足三裡穴可調理!
    針對肝血虛弱的問題,按血海穴與足三裡穴兩個穴位可調理。血海穴是人體足太陰脾經上的經穴,是脾經氣血匯聚之地,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引血歸經。經常刺激按摩血海穴,可以化血為氣,運化脾血。血海穴的位置在大腿的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處,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取穴。脾經經氣在每天的9-11點之間是最為旺盛的,我們可以選擇在這個時間段來按揉血海穴,可以取得更好的作用。
  • 足三裡穴——強身健體長壽穴!
    足三裡出自《靈樞》,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本穴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合治內腑」,凡是六腑之病皆可取之。足三裡穴是所有穴位當中最具養生保健價值的穴位之一。經常按摩該穴,對於抗衰老、延年益壽大有裨益,是強身健體的長壽穴!
  • 闌尾炎,取足三裡穴、闌尾穴、陽陵泉穴!
    不管是急性闌尾炎,還是慢性闌尾炎,都可以選擇闌尾穴,如果是慢性闌尾炎可以加上足三裡穴和陽陵泉穴。如果能配合中脘穴和神闕穴,效果更突出。闌尾穴穴位歸經:經外奇穴。經常刺激闌尾穴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功效。適用於急慢性闌尾炎。
  • 艾灸五穴,調節女性痛經情況|穴位|血海穴|足三裡穴|關元穴_網易訂閱
    、女子蓄血處,刺激該穴具有補腎壯陽、理氣和血作用。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凡是和血液相關的病症都可以艾灸此穴。尤其是是痛經出現的時候,艾灸此穴緩解作用還是不錯的    5  足三裡穴  位置:  屈膝90度,外膝眼下3寸,距離脛骨前緣一中指
  • 犢鼻穴 | 人體穴位查詢
    犢鼻穴(胃經) dú bí別名:外膝眼穴取穴方法:屈膝時,犢鼻穴位於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穴位解析:1)犢鼻。犢,小牛也,脾土也。鼻,牽牛而行的上捫之處。該穴名意指流過的胃經經水帶走本穴的地部脾土微粒。
  • 陽陵泉穴、足三裡穴——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絡止痛!
    陽陵泉穴+足三裡穴,這組穴位組合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絡止痛的功效,臨床當中主要用於治療頭痛、耳鳴、目痛、胸脅疼痛、氣喘、咳逆、胃痛、嘔吐、腹脹、腸鳴、黃疸、下肢痿痺、麻木、半身不遂、遺尿等病症。陽陵泉穴陽陵泉穴在小腿的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中。
  • 國醫大師賀普仁-火針臨床常用對穴30組
    4.中脘—內關—足三裡中脘為胃的募穴,又是八會穴之一的腑會穴。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的交會穴。又稱太倉、中管。有健脾和胃、消積化滯、理氣止痛的功效。內關為心包經的絡穴,其支脈走胸腹,別走手少陽三焦。補之,則能養心血,安心神,寧心定志,並且能通心陽,利水道,通瘀塞。
  • 老祖宗傳下來的道家養生秘方,趕緊收藏了|穴位|足三裡|血液循環|...
    一、常按足三裡,健康遍全身  足三裡穴位於膝關節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為「足陽明胃經」主穴,它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溼、扶正祛邪之功能。   足三裡、合谷、內關為歷代醫家強身治病之三大要穴。
  • 醫生不會告訴你,它是補脾佳品,能健胃消積食,孩子尤其要多吃
    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這個做法,老少皆宜,常吃能健胃補脾,春夏換季沒胃口的時候就要多吃。【蒜炒豬脾】豬脾1塊,蒜苗4根,醬油2勺,鹽1克,料酒3勺,胡椒粉2克,薑片5片【製作步驟】1,這個是豬脾,是不是很像豬肝,咱們先去除背部的那條肥油2,然後切成片狀3,燒開一鍋清水,加入2勺料酒,把豬脾放進水裡快速拌勻變色4,撈出瀝乾水分備用,這時候你會發現豬脾的腥味幾乎沒有了5,蒜苗洗淨拍扁切斷
  • 四神湯「消除疲勞」超有效!拍打「腎經」強腎健體、減肥除溼
    對於這種情況給大家推薦一味藥膳,具有極好地消除疲勞的效果,就是「四神湯」。「四神湯」消除疲勞超有效上班族忙起來時,常常不認真吃飯,閒下來的時候又大吃一頓。這樣長期下來,就會造成消化不良、脾胃功能失調,總感覺疲勞、精神體力差。不僅如此,還會引起脂肪肝等疾病。
  • 三個妙招快速消除疲勞
    作為一名朝聖者,在不靠任何外用現代藥的情況下,也有一些傳統「魔法」,可以有效幫助我們緩解身體上的疲勞的。這裡分享三個簡單易行的給大家:魔法一:捏腳--按揉腳部太白穴中醫認為,脾主肌肉。當人突然大量運動時,會導致脾氣一下子耗費過多,使肌肉內部氣虧,腳底會有酸痛的感覺。此時需按揉脾經原穴太白,可以調理疏通經氣,迅速消除肌肉酸痛的症狀。
  • 常按足三裡,勝吃老母雞(深度好文)
    而身體的這些穴位中,有些穴位天生就是長壽要穴,比如足三裡穴。在民間,素有「常按足三裡,勝吃老母雞」之說,可見,足三裡穴對人體的作用非同一般。足三裡這個穴位為何成為人體長壽要穴呢?古今大量的實踐表明,足三裡是一個能防治多種疾病、強身健體的重要穴位,也是一個能夠延緩衰老、益壽延年的有效穴位,經常按摩足三裡,對於身體健康卻有裨益。足三裡為什麼叫三裡?
  • 養肝補脾食物,可健脾補肝,調節氣血運行,防病保健
    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氣血不足百病生,氣血充足百病消,脾通過分泌各種酵素,主掌營養的吸收,和氣血的生成來源,在所有的食療補脾法中,補充長生酵素通過直接補脾補氣血,達到全面提高生理機能和健康的目的,養肝補脾食物,可健脾補肝,調節氣血運行,防病保健,多用於春季,以性溫味甘食物為主,中醫的虛證主要是講功能性的,肝臟虛損主要以肝陰肝血虛為主。
  • 疲勞、失眠、健忘,取百會穴和四神聰穴!
    現實快節奏的生活方式,造成生活當中有許多人經常會出現極度容易疲勞、頭暈、頭痛、肌肉關節疼痛等症狀,這些其實都是慢性疲勞綜合症的主要症候。此時我們可以選取按摩百會穴和四神聰穴,可以有效地緩解以上這些疲勞症候群的症狀。百會穴穴位歸屬經絡:督脈。
  • 脾即脾臟,俞即輸注,本穴是脾氣轉輸於後背的部位,故名脾俞
    1 脾俞:pi shu  脾即脾臟,俞即輸注,本穴是脾氣轉輸於後背的部位,故名脾俞  2 定穴:  脾俞穴位於脊柱區,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俯伏或俯臥取穴。    5 保健養生:  刺激脾俞穴,可以提升脾臟的功能,起到健脾益氣的作用,使脾運化水溼功能正常,將身體多餘的水分轉輸到肺腎,通過肺腎的氣化功能,化為汗液和尿液排洩出體外,令溼濁消散,諸症解除。
  • 足三裡如何按摩才正確,很多人都做錯
    《黃帝內經靈樞本輸》中提及,足三裡是陽陰胃經中的重要穴位,可促進全身健康,並能調養五臟六腑的各種問題。如今的大家健康養生越來越重視,對於足三裡這一重要的養生穴位進行按摩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掌握正確的按摩方法非常重要,否則會適得其反。足三裡在哪?
  • 【每日一穴】犢鼻穴(外膝眼穴)——膝痛、下肢麻痺、屈伸不利、腳氣等
    穴性屬土,在蜂針療法中,該穴應用十分廣泛。【別名】外膝眼穴。    【穴義】胃經經水由此經過並帶走脾土微粒。    (1)「犢」的意思是指小牛、脾土;「鼻」的意思是指牽牛而行的上捫之處。「犢鼻」的意思是說此處穴位的地部脾土微粒被流過的胃經經水帶走。    (2)「外」,外部。「膝」,膝部。眼,凹陷之處。「外膝眼」名意指本穴為膝外凹陷處,無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