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麴黴菌病診斷:肺部 CT 與病原學缺一不可

2020-11-25 丁香園

一個免疫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以慢性咳嗽(病程大於 3 月)起病,伴咯血,胸部影像學提示肺結節影和中心性支氣管擴張。慢性肺麴黴菌病(Chronic Pulmonary Aspergillosis,以下簡稱 CPA)能否出現在我們鑑別診斷思路裡面?臨床懷疑 CPA 的線索有哪些?如果懷疑 CPA 又該如何診斷

雖然歐洲微生物與感染協會/歐洲呼吸病學會(ESCMID/ERS)在 2016 年聯合發布了 CPA 診治指南(David W. Denning, et al. Eur Respir J 2016; 47: 45–68)。但是,指南只有和自己病人的診療結合起來,指南才真正成為指南。

病例

患者女性,64 歲,安徽省宿松縣人。2016 年 3 月 10 日因為「間斷咳嗽 1 年,咯血 45 天」以「肺部結節影性質待查」門診入中日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二部住院。

1 年前患者間斷出現咳嗽症狀,偶有白色泡沫樣痰,胸部 X 線診斷「支氣管炎」,止咳、抗感染等治療後症狀稍好轉。45 天前出現咯血,胸部 CT(圖 1)示「左肺下葉近端擴張支氣管腔內球形病灶;左肺下葉靠近胸膜形態規則實變結節影, 結節周圍伴有磨玻璃影」。口服止血中藥、左氧氟沙星後咯血逐漸消失。7 天前勞累後再次出現痰中少量暗紅色血絲,為進一步診治入院。


圖 1   患者 1 月 11 日胸部 CT ,示左肺下葉近端擴張支氣管腔內球形病灶(白色箭頭指向處),靠近胸膜形態規則實變結節影(圖中 標記處),結節周圍伴有磨玻璃影

既往周身關節疼痛史數十年,不伴晨僵,雙手第 4、5 近端指關節屈曲畸形,X 線檢查示骨質疏鬆;胃部不適數年,胃鏡檢查示慢性淺表性胃炎。入院後患者痰病原學檢查陰性,血清腫瘤標誌物陰性。

增強肺 CT(圖 2)顯示「左肺下葉不規則結節影,與 2016.1.11 肺 CT 相比,原左肺下葉近胸膜結節影已形成空洞(囊狀支氣管擴張)


圖 2   患者 3 月 15 日增強肺 CT,示左肺下葉不規則結節影圖中 * 標記處,較前相比,原左肺下葉近胸膜結節影已形成空洞(黑色箭頭指向處)

轉歸

患者診斷「慢性肺麴黴菌病(CPA)」,加用伊曲康唑口服液 200 mg Bid 治療,門診隨診中。

體會

胸部 CT 影像學及動態變化對病程大於 3 月的慢性肺麴黴菌病(CPA)有重要提示意義。影像學特徵性改變為肺內/近胸膜空洞內或擴張的支氣管內的真菌球;

其他重要胸部影像改變為:新出現或原有空洞影擴大、胸膜增厚、結節影、上葉局灶性纖維化。

確診 CPA 還需要病原學證據:直接塗片鏡檢、真菌培養和鑑定、組織病理、痰或支氣管灌洗液麴黴菌 PCR、麴黴菌 IgG 抗體、支氣管灌洗液和血清 GM 試驗。 

本文由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二部 豐月仿(河北省任丘市人民醫院 進修醫生)、劉智博、萬鈞、曹彬 撰寫,京港感染論壇微信訂閱號授權轉載


相關焦點

  • 這種間斷咳嗽 有可能是肺麴黴菌病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斷咳嗽,且CT檢查出肺部結節和陰影,不免讓人產生恐慌和警惕。近日,泰康仙林鼓樓醫院發現一例此症狀患者,經查既不是新冠肺炎,也不是肺癌,而是肺麴黴菌病。
  • 昆明男子患上肺麴黴菌病 專家提醒這3類人要當心
    醫生診斷  患者得了肺麴黴菌病  入院一檢查,劉先生的肺部CT提示,兩肺瀰漫性病變,為重度感染,並有空洞。住院治療後,醫生在劉先生的膿痰標本中發現,他感染了一種罕見的真菌——煙麴黴菌。  怎麼就會得了肺麴黴菌病呢?「你回憶下,發病前做過什麼事?」
  • 老人大掃除後高燒不退險喪命 肺部感染罕見麴黴菌
    今年64歲的杭州人老王最近中招,咳嗽、高燒持續了好幾天,經過常規肺炎治療不見好轉,反而病情急轉直下,最後不得不用上人工肺,來替代自己的肺功能。  疾病的禍首是肺部感染了一種少見的麴黴菌。感染源竟是家裡大掃除清理出來的廢舊物品。
  • 專題報導丨宏基因二代測序技術對慢性肺麴黴病病原學診斷的價值
    SIFIC團隊特此專欄報導,昨天已為大家帶來兩篇精彩文章,今天繼續為大家帶來《宏基因二代測序技術對慢性肺麴黴病病原學診斷的價值》,看中山醫院感染團隊為我們解讀二代測序技術在慢性肺麴黴病診斷中的應用,希望您能從中獲益。
  • 71歲男性,胸痛,肺部孤立性腫塊。這個診斷不常見!
    可能有助於診斷的其他檢查:鑑定真菌病原體分子診斷,即真菌18S rRNA PCR,隨後測序以鑑定屬和種 診斷:少根根黴引起的局限性肺毛黴菌病(既:米根黴) 討論 在任何成人患者中,肺部腫塊均可懷疑為癌症或肺轉移及某些感染
  • 肺部感染 CT 太難學?看完這篇不信你還不會!
    胸部 CT 是我們診斷、評估肺部感染的重要手段。認識、鑑別不同類型肺部感染的 CT 徵象,也是呼吸科醫生需掌握的基本功之一。鑑別診斷:乾酪性肺炎 男 50 ,CT 表現為雙肺上葉大片實變內不規則蟲蝕樣空洞,支氣管壁增厚,管腔擴張。
  • 肺部CT基礎讀片——認識樹芽徵
    病灶雖然不在結核好發部位,但結合較多樹芽徵,則可基本診斷活動性肺結核。非結核分枝桿菌的影像學與肺結核無明顯差異,從胸部CT上很難區分,鑑別點是這個病相對少見,發展比結核更緩慢,常規抗結核無效。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會有樹芽徵嗎?支氣管擴張症的患者合併感染容易出現樹芽徵,其他類型的肺部感染也可能引起樹芽徵,但相對少見。
  • 患者反覆發熱,兩肺廣泛感染,抗感染治療不佳,該如何診斷?
    查血常規+CRP+PCT:WBC 2.10×109/L、N 90.4%、CRP 85.75mg/L、PCT 0.28ng/ml;肺部CT:兩肺廣泛感染,兩肺廣泛小粟粒狀結節,兩側胸膜增厚(圖1)。3次痰找抗酸桿菌均陰性,先後予頭孢曲松針、頭孢哌酮舒巴坦針、美羅培南針抗感染治療效果不佳。
  • 總結丨肺部疾病常見的CT徵象
    CT徵象在肺部疾病診斷中發揮重要作用。空氣新月徵(air crescent sign)肺內空洞或空腔內的球形病灶與洞壁之間形成的新月形透亮影。鑑別診斷:麴黴球暈徵(Halo Sign)磨玻璃影圍繞結節或腫塊的CT 表現。鑑別診斷:侵襲性麴黴病、肉芽腫性血管炎、結節病、澱粉樣變性。
  • 249.Invasive aspergillosis(侵襲性麴黴菌病)
    在 臨床診斷中CT出現「暈環徵」(結節周圍磨玻璃密度影,表示出血)常提示侵襲性麴黴菌病。 半數患者在感染15天後病灶形成空洞,伴中性粒細胞計數升高1000以上。 空洞壁即侵襲性麴黴菌病的部位。 壁內的軟組織腫塊代表壞死的肺組織。 部分患者可在病灶偏心位置出現「半月空氣徵」。 該徵象雖與「足分支菌病」相似,但病因卻完全不同,其是因為真菌在先前存在的空洞中繁殖導致。
  • 真菌性肺炎該如何診斷?這篇文章就夠了!丨臨床必備
    病史 真菌性肺炎患者的病史可能包括以下表現:➤發熱➤咳嗽,通常是乾咳 ➤胸膜炎性胸痛或鈍痛➤進行性呼吸困難引起的呼吸衰竭➤地方性真菌病中,由縱膈淋巴結腫大引起的氣道阻塞症狀➤咯血(侵襲性麴黴菌病或毛黴菌病
  • 地下室走一趟肺部發黴
    醫生在他肺裡,發現一個外殼堅硬的黴菌球。經診斷,原來是麴黴菌惹的禍。還好救治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人的肺部竟然會發黴,究竟什麼原因誘發,什麼行業,哪些工種容易滋生此類病症?昨日,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部門。 咳嗽總不好,原來是肺部發黴 高先生這幾天正在醫院進行抗黴菌治療,不少病人聽到他患病的原因後,都大吃一驚。
  • 疑似呼吸機相關肺炎患者感染麴黴菌的風險有多高?
    侵襲性肺麴黴菌病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多發於免疫功能嚴重低下的患者,尤其是那些長期中性粒細胞減少的患者。由於缺乏疾病定義和有限的敏感診斷檢查,疑似呼吸機相關肺炎患者的麴黴菌感染仍然沒有特徵性。
  • 福建男子肺部長毛 專家稱發黴地下室是誘因
    醫生在他肺裡,發現一個外殼堅硬的黴菌球。經診斷,原來是麴黴菌惹的禍。還好救治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人的肺部竟然會發黴,究竟什麼原因誘發,什麼行業,哪些工種容易滋生此類病症?昨日,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部門。  咳嗽總不好,原來是肺部發黴  高先生這幾天正在醫院進行抗黴菌治療,不少病人聽到他患病的原因後,都大吃一驚。
  • 首個肺麴黴病指南震撼登場
    通過建立專家共識,旨在改善CPA的早期診斷和增進對疾病的認識,並最終改善患者預後。雖然在過去10年間,對CPA的了解有了改善,但由於歐洲、印度和日本的研究,歐洲藥監局並未批准任何CPA療法。幾乎很少有研究比較診斷檢測和療法。全球範圍內CPA的患病率約為300萬,歐洲約240,000。
  • 吸菸的人,上半身有4個跡象,肺或已「奄奄一息」,早點查肺ct!
    吸菸有害健康,尤其對肺部損傷極大。而肺作為一個"嬌髒",如果長期受到菸草的汙染,那麼不僅會影響人們的呼吸,也會對造血等功能產生影響。而吸菸的人,一旦染上菸癮,那麼戒掉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吸菸的人,要注意了解肺部受損信號,做好肺部保護工作!
  • ATS指南:真菌感染,是這樣診斷的!
    IPA(愛屁A):侵襲性肺真菌病 先記住這個縮寫,會經常用到!現在的專家比較喜歡縮寫,一般的老百姓看了肯定一頭霧水、雲裡霧裡、霧裡看花、雲霧繚繞、霧慘雲愁、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