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免疫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以慢性咳嗽(病程大於 3 月)起病,伴咯血,胸部影像學提示肺結節影和中心性支氣管擴張。慢性肺麴黴菌病(Chronic Pulmonary Aspergillosis,以下簡稱 CPA)能否出現在我們鑑別診斷思路裡面?臨床懷疑 CPA 的線索有哪些?如果懷疑 CPA 又該如何診斷 ?
雖然歐洲微生物與感染協會/歐洲呼吸病學會(ESCMID/ERS)在 2016 年聯合發布了 CPA 診治指南(David W. Denning, et al. Eur Respir J 2016; 47: 45–68)。但是,指南只有和自己病人的診療結合起來,指南才真正成為指南。
病例
患者女性,64 歲,安徽省宿松縣人。2016 年 3 月 10 日因為「間斷咳嗽 1 年,咯血 45 天」以「肺部結節影性質待查」門診入中日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二部住院。
1 年前患者間斷出現咳嗽症狀,偶有白色泡沫樣痰,胸部 X 線診斷「支氣管炎」,止咳、抗感染等治療後症狀稍好轉。45 天前出現咯血,胸部 CT(圖 1)示「左肺下葉近端擴張支氣管腔內球形病灶;左肺下葉靠近胸膜形態規則實變結節影, 結節周圍伴有磨玻璃影」。口服止血中藥、左氧氟沙星後咯血逐漸消失。7 天前勞累後再次出現痰中少量暗紅色血絲,為進一步診治入院。
圖 1 患者 1 月 11 日胸部 CT ,示左肺下葉近端擴張支氣管腔內球形病灶(白色箭頭指向處),靠近胸膜形態規則實變結節影(圖中 * 標記處),結節周圍伴有磨玻璃影
既往周身關節疼痛史數十年,不伴晨僵,雙手第 4、5 近端指關節屈曲畸形,X 線檢查示骨質疏鬆;胃部不適數年,胃鏡檢查示慢性淺表性胃炎。入院後患者痰病原學檢查陰性,血清腫瘤標誌物陰性。
增強肺 CT(圖 2)顯示「左肺下葉不規則結節影,與 2016.1.11 肺 CT 相比,原左肺下葉近胸膜結節影已形成空洞(囊狀支氣管擴張)
圖 2 患者 3 月 15 日增強肺 CT,示左肺下葉不規則結節影圖中 * 標記處,較前相比,原左肺下葉近胸膜結節影已形成空洞(黑色箭頭指向處)
轉歸
患者診斷「慢性肺麴黴菌病(CPA)」,加用伊曲康唑口服液 200 mg Bid 治療,門診隨診中。
體會
胸部 CT 影像學及動態變化對病程大於 3 月的慢性肺麴黴菌病(CPA)有重要提示意義。影像學特徵性改變為肺內/近胸膜空洞內或擴張的支氣管內的真菌球;
其他重要胸部影像改變為:新出現或原有空洞影擴大、胸膜增厚、結節影、上葉局灶性纖維化。
確診 CPA 還需要病原學證據:直接塗片鏡檢、真菌培養和鑑定、組織病理、痰或支氣管灌洗液麴黴菌 PCR、麴黴菌 IgG 抗體、支氣管灌洗液和血清 GM 試驗。
本文由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二部 豐月仿(河北省任丘市人民醫院 進修醫生)、劉智博、萬鈞、曹彬 撰寫,京港感染論壇微信訂閱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