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村薦書:人生十讀

2021-01-09 荊楚網

發布時間: 2012-08-17 16:33   來源: 荊楚網   

進入電子報

  我認為最偉大的作家就是最單純的作家,像託爾斯泰這樣「最不具備文學家氣質的文學家」,比較易於達到這種單純的地步。———北村

  第一讀我當舉《聖經》,這是一本奇妙的書。串珠《聖經》中每頁的註解表示相應經文彼此呼應,這對一本由多人在千餘年間寫成的書是很奇怪的,如果不是一位聖靈在默示先知,便很難達到如此高度的統一性。

  默示並不神秘,作家能創作也有默示,只是前者出乎於最高權柄和啟示,而非人自己。故而《聖經》中的語式是權柄的語式,如「我就是」、「你必定」如何如何。細細讀《聖經》便會發覺,裡面沒有似是而非的語言,耶穌的話中從來沒有出現徵詢和疑問。這是一部具有高度結論性的書,像是對已經成功的某種經綸的發布。更奇怪的是,它可供學者研究,也可供鄉野老嫗閱讀,它不像一本教科書,倒更像一種有生命的主體,帶著生命氣息的呼出。第一讀裡面可包括《聖經》的派生讀物,如奧古斯丁的《懺悔錄》、考門夫人的《荒漠甘泉》、班揚的《天路歷程》和愛默生的相關著作等。

  第二讀是《復活》。這是一本很單純的小說,像一個中篇小說的結構,卻寫了人類最重要的主題:懺悔。我認為最偉大的作家就是最單純的作家,像託爾斯泰這樣「最不具備文學家氣質的文學家」,比較易於達到這種單純的地步。《復活》寫了聶赫留朵夫因為良心覺悟而懺悔的過程。它探討了懺悔是如何發生的,並且它對一個人的心靈———有罪的心靈起著什麼作用,一種恢復它的正常功能、滋養它、培育它的能力,即一種向歡樂的幸福新境界飛躍的能力,從而完成了人之所以為人的真正意義。

  第三讀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陀氏與託氏相似,在於他們都認同宗教是最後的拯救。他們的不同,是經歷過程的不同。託氏好像一個得勝的聖徒,所以他寫了一個已經解決了的故事《復活》;陀氏好像一個掙扎的聖徒,所以寫了一個未獲解決的故事《卡拉馬佐夫兄弟》。有人曾評論兩者如何不同,其實他們很相似。但顯然陀氏把過程寫得非常複雜,《卡》似乎是在建造人類精神的巨大宮殿,卡拉馬佐夫一家的每個人,包括佐西馬長老等,凡書中出現者都擔負一個角色,代表一種出路,陀氏探求每一種可能性,並在巨大的辯論和詰難中前進,它得出的結論是「我們會在天國相逢」。這與託氏無異,只是託氏讓人預嘗了天國的快樂。這兩部作品是人類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第四讀要推卡夫卡。他有幾部作品值得注意,一是《變形記》,它第一次完整描述了失去上帝庇護後的狀況,即卑微性。這種非人性化的體驗在另一部《地洞》中得到了深入和加強,我欣賞它超過了《變形記》,因為只有這種如老鼠一樣(連老鼠的名也不復存在,是一種不知名的小動物)的莫能名狀的體驗,才能揭示人喪失人的意義後的恐懼,它得出了《變形記》體驗的結果。《在流放地》也是精彩的一章,它主要寫人的被放逐感,即現代人的身分是什麼。最後,就要提到卡夫卡的《飢餓藝術家》,這部作品主要寫卡氏的態度:反抗。飢餓是反抗的手段也是代價。《變形記》是寫人的地位,《地洞》寫人的體驗,《在流放地》寫人的身分,《飢餓藝術家》寫人的反抗。在揭示人的境遇上面,二十世紀無另一作家能出其右。

  第五讀我要談到裡爾克的詩。他的情況與卡夫卡類似,這兩個同操德語的奧地利人的確十分相似,只不過裡爾克用了詩歌的方式。他和卡夫卡氣質上十分相似的是,他們都像一個十分冷靜的外科醫生,因為現實的殘酷性迫使他們運用了超常的理性來切開人類精神的傷口,如果痼疾太深,醫生也不免害怕的,因而需要超常的理性,需要裡爾克詩中所說的「最遠的石頭臉」。我們觀察到,裡爾克在詩中為了承受過分殘酷的人性之慟,使用了幾乎超越詩歌語言邊界的危險方式,然而仍維持了理性的基本面貌,這需要何等的平衡!

  第六讀我要提到加繆的《鼠疫》。有人把加繆看成一個存在主義者,我從來不這樣認為。薩特是一個存在主義者,他是這樣寫的,也是這樣生活的。加繆不是,克爾凱戈爾也不是。加繆的「自由選擇」是反抗,《鼠疫》就是二十世紀人類反抗卡夫卡揭示的那境遇的輝煌篇章。明知這一場幾乎無法抵抗的人性的巨大災難,裡厄醫生仍領導市民進行一場「困獸猶鬥」的動人戲劇,這不是理想主義是什麼?我們不能要求二十世紀的裡厄醫生像十九世紀的雨果一樣喊出那麼嘹亮的口號,至少他們還在反抗,這些沉默的人們可能像帕盧神甫那樣對宗教信仰發生動搖以至於「死因不明」,但他們仍憑藉人自身的力量在反抗人性的荒誕。

  這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神話」。至今尚無一部作品在表達這種反抗的完整性時超過《鼠疫》。

  第七讀就有了辛格的《傻瓜吉姆佩爾》。過去的英雄,到現代便成了傻瓜。至少在《堂吉訶德》時代,堂還是騎士,雖然行為可笑卻還威風凜凜,而現在的吉姆佩爾則成了四處被人騙的傻瓜。到底是什麼起了變化?我認為《傻瓜吉姆佩爾》是現代文學史上惟一成功地描寫英雄的小說。因為現代社會只有這樣的英雄,英雄一到現在就是吉姆佩爾,他就是英雄,因為他相信一切應該相信的,背負一切應該背負的,忍受一切應該忍受的,最後他享受他的果實:快樂一切應快樂的。他是英雄,因為他是良知的代表,忠誠的象徵,英雄是具有神聖性的,吉姆佩爾身上就有這種神聖性,像忠誠、忍耐、愛、寬容,相信這些神聖要素都是簡單的,所以人叫吉姆佩爾為傻瓜。我至今還為辛格用短篇寫出巨著而百思不得其解。

  第八讀要說一說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伊豆的舞女》在充分描寫了「我」與藝妓產生愛戀的過程後,到結尾才寫到兩人在碼頭點破感情,於是「我」被愛情充滿,上了船看見一船友鋪好的蓆子,「我」便連道謝也沒有便享受了。因為一切都是美好的了。我至今難以忘懷川端如此的神來之筆,他寫了愛是什麼,它是怎麼樣的一種情感,他是洞察情感奧秘的作家。魯迅是把美澆鑄在理智中,川端則教會我們如何把體驗投射在感覺中的外在事物上,使之人性化,這是一個作家之所以成為一個作家的原因。我常閱讀川端是為了重獲這種感覺。他也是一個把東方哲學背景成功滲透到作品中的優秀作家。

  第九讀我要提舍斯託夫的《約伯的天平》。像託爾斯泰一樣,舍斯託夫也是一個「最不具備理論家氣質的理論家」。以前,我很喜歡閱讀哲學,現在,我比較喜歡閱讀諸如柏拉圖評價的蘇格拉底以及尼採的某些篇章,包括舍斯託夫這樣的理論家之作。舍斯託夫不希望建立體系,他甚至好像沒有自己的基本邏輯框架,他更像一個評論家,他好像在做《聖經》的學習筆記,做陀斯妥耶夫斯基和託爾斯泰的作品分析,他幾乎拋棄了理性的所有局限,這一點上他的氣質和尼採相類似。其實,舍氏充滿了思想,但我要指出的是,要使這些思想成為重要的思想,而非無用的思維垃圾,就必須找到一種類似《聖經》的簡單語式,通常是辯詰式的「爭戰」語式,尼採、克爾凱戈爾、蘇格拉底等偉大哲學家都採用過類似的方式。

  最後一讀不能漏過帕斯捷爾納克的《日瓦戈醫生》。其實這是一部在技術上有問題的小說,無論在結構上、語言上都有問題。使我們忽略這些問題的魅力來自於書中透射出來的心靈的力量,即以詩人、醫生日瓦戈飽含正義情感和良知的心靈如何穿過專制時代的力量。我不認為這是一部政治小說,只是它的內容涉及政治。本書的最成功之處是寫出了專制對人類的人性所能達到的危害程度。日瓦戈與其說是一個反抗者,更像一個觀察者,所以他獲得了一個醫生的身份。他又是一個詩人,使得作品在揭示現實的不合理性中同時發出了理想的聲音,這就是詩人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年終薦書:多讀點書,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
    前幾天隨手寫了一篇薦書的文章,沒想到深受大家喜愛,誠惶誠恐。其實那一篇只介紹了最近一兩個月看到幾本書,很不全面,既然大家喜歡,那就把我最近一年讀過的書都整理一下,一次奉獻給大家。在這裡做個說明,這些書都是本人最近一年完整讀過並認真寫過讀書筆記的,堅持原創,杜絕搬運。
  • 薦書丨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肯定不止我一人在盤算「要是鐵籠子被它踢斷,我該往哪兒跑」這個問題……昨天應該發書薦,但回來後「感覺身體被掏空」,所以只能割了書薦(說的好像很有道理)。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書名如題,《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是一本短詩小集,薦書人是清華才女洪敦樂,雖然年紀不大,但卻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了我們的榜樣。
  • 每周薦書 | 新的一年,讓孩子讀懂家人的愛!
    每周薦書 | 新的一年,讓孩子讀懂家人的愛!在為他感到開心的同時,讀故事的我們也頓悟了,小時候,父母是我們最崇拜的榜樣,而未來某天,曾經在我們眼裡高大能幹、無所不能的父母,可能也需要我們去成為他們堅實的依靠。
  • 「百本好書送你讀」第9期|冬雪時節 走進書中銀裝素裹的清寧世界
    冬雪時節,「百本好書送你讀」活動第九期推薦的10本送讀圖書新鮮出爐。這其中,有充滿人生智慧的《吾國與吾民》,有將中國史置於世界史大背景之下書寫的《簡讀中國史:世界史坐標下的中國》,有生動講述經典物理和量子力學相碰撞的《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等等。捧一杯香茗,讓好書溫暖平凡的日子吧!
  • 薦書 | 《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五十七卷》
    最近買了些新書,簡單拍照發了友圈,心裡也動過「何不寫個薦書欄目?」的念頭,可是立馬退縮了。太懶,事多,不給自己再挖坑。
  • 當當網書香節「我是薦書官」 一篇文章賺上萬佣金
    當當網423書香節期間,在今日頭條和抖音上發起了「我是薦書官」活動,平臺用戶把自己喜歡的書用微頭條或者視頻的形式分享出來,被分享者通過分享連結進入當當網小店購買,分享者就可產生銷售分傭。
  • 毛主席如何讀書:蔣介石的書也讀 逝世前仍看書
    恰恰是因為讀書、編書、薦書、講書,形成了毛澤東鮮明而獨特的文化個性,從而散發出一種令人折服的文化氣息和智慧力量。通過毛澤東的讀書生涯,我們可以從一個角度了解他的智慧源流,了解他對前人和同時代人創造的思想,提供的知識,積累的經驗,是如何吸收、揚棄和發展的。毛澤東留存世間的功業,多多少少也可以從他倘佯的書籍世界裡找到一些伏線。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如何通過讀書實現人生逆襲
    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還是過不好自己的人生?和我們有同樣困擾的人還有一位韓國的小夥子,他名叫二志成。他從小就想當作家,於是從20歲起,他用了7年時間讀了2500本書,結果他成功了嗎?答案是並沒有。更讓人震驚的是,他27歲的時候,還住在貧民區的筒子樓裡,欠著400萬的債,處境相當悽慘。但是正因為如此,他開始反思自己的閱讀方式,並終於在28歲時找到了正確的方法。
  • 精品不厭百回讀 熟讀深思方自知
    在2021年即將來臨之際,「百本好書送你讀」活動第十期送讀圖書書單新鮮出爐。在本期推薦的10本好書中,既有享譽全球的生物學著作《昆蟲記》,又有觀照當下的《張文宏說傳染》,還有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的同名原著小說,以及婦孺皆知的《伊索寓言》等多部精品圖書。精品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方自知。
  • 市領導和多個單位負責人為市民薦書
    本屆讀書月,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讀書月組委會主任王強和多個單位「一把手」熱情向市民薦書,推薦了一系列融合思想性藝術性又具有時代特色、引人深思的好書,分享書中思想精華和自己的閱讀心得,在這個書香滿溢的時節,讓市民暢遊書海,讓城市流淌知識,讓閱讀無處不在。
  • 薦書|怎樣學好英語?(暢銷近40年的名刊,集合中外頂尖的86位名家)
    原標題:薦書|怎樣學好英語?(暢銷近40年的名刊,集合中外頂尖的86位名家) 許國璋、李賦寧、王佐良、周珏良、楊憲益、趙蘿蕤、蕭乾、薄冰……匯集了這些英語界名宿畢生治學經驗的,就是新中國第一家英漢對照英語閱讀學習類刊物:《英語世界》。
  • 【今日薦讀】冬日短鏡頭:馬首回歸及其它/馬 達
    【今日薦讀】冬日短鏡頭:馬首回歸及其它/馬 達 預示著一批老兵就要返鄉 值得慶幸的是你們趕上了 一部「保障法」的出臺亮相 真心希望今後的日子 你們個個享受到新法的陽光 不過我還是想悄悄告訴士兵兄弟 出彩人生更多要靠自己的步履丈量
  • 劉鹹炘《推十書·左書五·四書雜說》讀記
    劉鹹炘《四書雜說》,見於《推十書·左書五》,成都古籍書店影印《推十書》之一六四頁至一七〇頁。「道在倫常,故修身不可不侍親。道非師不傳,故事親不可不知人。率性為道,天命為性,故知人不可不知天。」「仁道在恕,恕道在推。推與兼,儒、墨之本異也。」
  • 雨果獎得主郝景芳拼多多直播薦書 百億補貼正品好書低至五折
    中新網12月1日電 11月30日,第74屆雨果獎得主郝景芳走進拼多多百億補貼直播間,向平臺網友傾情薦書,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曆程和寫作思維訓練,通過直播與書迷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交流與互動。11月30日,第74屆雨果獎得主郝景芳(右)走進拼多多百億補貼直播間,向平臺網友傾情薦書。據介紹,這場直播是由拼多多百億補貼聯合中信出版集團共同發起,直播間搭建在北京中信出版社內。拼多多圖書類目相關負責人稱,活動旨在通過電商平臺與頭部出版社持續合作的方式,在圖書行業打造「正品好書全網最低價」,切實讓閱讀愛好者買得實惠、買得放心。
  • 企業家在獄中都讀什麼書?陳九霖讀了6遍《聖經》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借著這個契機來聊聊在獄中的企業家都讀哪些書。在羈押的第二年,張海曾接受媒體採訪,在採訪中他說:「在看守所裡,每天讀8小時書,沒浪費一分鐘時間。」據張海表示,這兩年的時間,他讀了幾百本書,每天早上讀《史記》。其中看到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從史記中,看到的這些事例,刺激了張海的某條神經。那兩年期間,他寫了兩部,加起來80萬字的小說。
  • 我早已讀不進去書了,讀那麼書有什麼用?有用!
    3月10日,受朋友草莓新蒂的邀請,我有幸參加了西北首家【有書】空間落地儀式暨蔣勳讀唐詩書友會,活動進行的很順利,大家的熱情就如這陽春三月的風,溫和不做作,堅定不踟躕。初次接觸到有聲書,是在前年,我被它那像精靈般的文字、如琴般的瑟瑟音頻所吸引,於是便關注了APP,早上起床時、洗漱間、上班路上、下班路上都會進入APP主頁,點擊音頻收聽。
  • 夏日消暑,讀偵探小說吧
    最近家屬整理舊書,翻出幾冊頗有年代感的小冊子,全是江戶川亂步的「少年大偵探」系列,有《地底下的魔術王》《宇宙怪人》《少年偵探團》《怪奇四十面相》等,零零總總十來本,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於2000年前後,譯者是葉榮鼎。每冊書定價7.3元,據他回憶,小學時囊中羞澀,但每次去上海曹楊的新華書店,總會帶回一本,一晃20年了。
  • 書該怎麼讀,老師該怎麼教
    愛讀書的人把書當作夥伴,當作知已,當作導師,當作自己的精神食糧,他們把讀書看作人生最快樂的事,在苦讀中享受著人生的樂趣。 讀書更是一種創造。勤讀苦讀乃至樂讀自然是一種境界,而創造性地閱讀更是成才與成功的秘訣。據說索尼從十幾年前的日本小公司一躍成為全日本屈指可數的大公司之 一與他們學習並創造性地運用中國的《孫子兵法》有重大關係。所以讀書,更提倡會讀、善讀。
  • 薦書|那些動物骨骼告訴我的事
    開始本期薦書前,先來公布下上期的獲獎名單↓↓恭喜「火炎焱燚」「不聽不看不知道」各獲得一本《與宇宙對話》,快到後臺聯繫蝌蚪君(留下你的姓名+電話+地址),把書寄給你。圖自出版社除了千姿百態的動物骨骼照片,書中還以優美的文字介紹了骨骼的特質、骨骼的組成、骨骼的作用、骨骼的進化、骨骼的鑑賞、生命的檔案,以及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等動物類群不同骨骼的特點。對於每個物種則介紹了該種動物的中文名、學名、分類地位、體形大小、分布等,而關於各個物種骨骼的特殊意義和生物學特徵則當仁不讓地成為介紹的重點。
  • 薦書|如果相信故事的力量
    勇讀者-文漫 推薦———————————————————《書之子》《圓月照著打瞌睡的房子》《全都睡了100年》精裝三冊適讀年齡:3歲聽讀  5~8歲自主閱讀/男女通讀這或許是《書之子》封面為何要在書本上畫一個鎖的原因,因為《書之子》本身就是一把記憶的鑰匙。而中文版加入經典繪本的摘文,則讓尚未讀過經典文學的孩子也覺得可親,當他們打開這本書,也能再次提取有限的閱讀經驗,並且回味。讀這本書,也別忘了和孩子一起在蝴蝶頁佇足片刻。密密麻麻的書與作者,你們讀過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