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心協力脫掉「窮帽子」實幹巧幹鼓起「錢袋子」

2021-01-08 四川省人民政府
齊心協力脫掉「窮帽子」實幹巧幹鼓起「錢袋子」
2016年03月31日 07時41分 來源: 四川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編者按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當前,我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正全力以赴投身脫貧攻堅硬仗,埋頭苦幹、攻堅克難,確保省委各項部署落地落實。

  脫貧攻堅要在「精準」上下功夫。各地著力抓實抓細抓具體,探索出種種行之有效的措施辦法。本報記者分赴各地,走近奮戰在脫貧攻堅戰前線的基層幹部,聚焦他們最直接的脫貧思路,觸摸他們最鮮活的脫貧「良方」。小山村的「微信支書」,將貧困戶的土特產「搬到」網上;程章村的「雙陳計」,脫貧計劃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他們在實踐中因人施策、因戶施策、量身定製,使扶貧幫在點子上、扶在緊要處,提高了扶貧實效。人物名片

  程治鈞:通江縣雲曇鄉印頂寨村村支書。針對土特產銷售難等問題,探索電商進村,帶領村民開微店賣特產,拓寬貧困戶的增收渠道。

  人物感言

  鄉親們咋個脫貧?苦幹實幹加巧幹!兩年內全村脫貧,我們有信心!——程治鈞

  開微店賣特產小山村有個「微信支書」

  「今天賣了一隻羊,436元,貧困戶餘洪珍家的。」3月30日,記者見到剛下課的程治鈞時,他正拿著手機翻看「鈞芳原生態農業合作社」微店的銷售情況。這幾天,程治鈞忙著參加巴中市組織的一期電子商務技能培訓班。

  印頂寨村是邊遠貧困村,到去年底,村裡還有56戶貧困戶。餘洪珍的丈夫去世,她一個人拉扯兩個正在讀小學的孩子。如何讓餘洪珍這樣的貧困戶早點過上好日子?從3年前當上村支書起,程治鈞就一直在琢磨。

  去年5月,在上海務工的村民陳勇超需戶口簿複印件,託村民向仕平到鄉上複印後再快遞到上海。程治鈞拿過戶口簿,用手機把頁面拍下來,通過微信將照片傳給陳勇超,以往幾天才能辦好的事現在僅需一兩分鐘。程治鈞從中得到啟發,當天便建起全村微信交流群。不長時間,就有400多名村民加入微信群,他們可從中獲悉村裡動態、了解惠民政策、學習種養技術,更可與其他村民和村幹部隨時交流。

  看到村裡的微信群這麼活躍,程治鈞開始琢磨怎麼利用微信幹更多事。去年10月,他註冊了名為「鈞芳原生態農業合作社」的微店,並與其他村幹部一起,發動貧困戶把家中的土特產「搬到」網上賣。

  餘洪珍是第一個受益者。程治鈞到餘洪珍放羊的山坡,拍照後發到微信群和微店上。不久,就有好幾個人想訂購餘洪珍家養的羊。餘洪珍說,「一隻羊賣給上門的小商販,要比微店的價格少近百元」。

  通過微店,貧困戶向貴勇家賣出550公斤白芷,收入1600元;貧困戶向明志賣出一頭牛,收入3300元,比賣給牛販子多500元……一次次實踐,讓不少貧困戶嘗到甜頭。貧困戶蒲美林今年打算把養牛規模擴大到20頭。

  目前,程治鈞已幫18戶貧困戶和其他村民賣出近5萬元的各類土特產。一個多月前,又有10戶貧困戶加入到鈞芳原生態農業合作社微店。

  「4月1日村裡還要建立一個農村電商服務點,讓更多村民的土特產進入微店、淘寶店銷售,今年脫貧40戶不成問題。」程治鈞說,即將開的淘寶店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印頂寨村脫貧奔康淘寶店」。(記者 龐峰偉)

  人物名片

  彭靈賢,儀隴縣新政鎮九嶺場安溪潮村居聯合黨支部書記。2014年獲「四川省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榮譽稱號。

  人物感言

  脫貧攻堅要真抓實幹,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宣傳好黨的脫貧政策,與百姓齊心協力;二是規劃好產業項目,一個一個紮實推進;三是發動好群眾積極性,帶動大家不等不靠,才能真正甩掉「窮帽子」。——彭靈賢

  養蛋雞種柑橘 來自實幹的「脫貧經」

  3月30日,彭靈賢戴著安全帽,拿著天然氣管網圖紙,和施工單位一起奔赴3號新村聚居點建設現場。「等4月20日正式通氣,老鄉們也能像城裡人一樣生活,徹底告別砍柴燒火的日子了!」彭靈賢高興地說。

  這條5公裡長的天然氣管線,於2月中旬開工,如今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但在修建之初,有的村民並不答應。「管子從地裡過,把我的田地房子佔了咋辦?」73歲的譚仁學老漢一聽說這消息,立馬找到彭靈賢理論。為此,彭靈賢先後三次跑到譚仁學家中,把鋪設天然氣管網的好處和做法以及相關補償政策仔細講給譚仁學聽。最終,譚仁學不但改變了態度,還與村幹部一起,向村民們說道理、講政策。

  「只要肯踏實做事、真抓實幹,就能聚齊人心。」彭靈賢道出自己的「脫貧經」。

  靠著這本「經」,村民的「錢袋子」也一天天鼓起來。

  去年7月,經過反覆考察和論證,村裡選定蛋雞養殖作為致富產業。12月,首批6000隻跑山雞出籠在即,彭靈賢提前找好銷路。聯繫到南充一家公司後,對方經過實地考察,決定全部實行訂單收購。貧困戶譚四海去年養了100隻蛋雞,僅此一項就掙了2萬多元。「今年春節後,書記又聯繫到鎮上兩家酒店收購蛋雞,銷路越來越廣了。」談及未來,譚四海信心滿滿。

  安溪潮村的致富產業還在壯大。

  在現代化蛋雞養殖場項目現場,廠房已基本成型,正在進行機器調試,這裡將採用國內先進的糞便無害化處理和有機肥生產一體化技術,全村48戶精準貧困戶與企業一起組建合作社,預計每戶年增收1.5萬元;在柑橘產業基地,業主正在指導大家除草和嫁接果樹,在此務工的村民不僅有土地和務工收益,還有紅利分成。「下午要召集幾家貧困戶,一起商量成立水產養魚專合社的事情。我們已經請了水產專家一起把把脈。」彭靈賢說。(記者 伍力)

  人物名片

  陳銀軍:雅江縣委宣傳部外宣辦主任,2015年9月,駐村擔任米龍鄉程章村「第一書記」。

  陳樂: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工程師,2016年1月6日前往雅江縣米龍鄉程章村開展幹部駐村幫扶工作。

  人物感言

  扶貧工作應該實實在在做點事,我們未必會讓每個貧困家庭在短期內都富裕起來,但我們首先應該保證的是讓孩子們都能夠公平地接受教育,讓老百姓掌握種養技術,爭取實現脫貧摘帽。——陳銀軍來到程章村,就是程章人。——陳樂

  大規劃小策略 程章村脫貧「雙陳計」

  2015年9月1日,雅江縣委宣傳部幹部陳銀軍來到程章村,第一句話就是——「我是來認『家門』的」。

  2016年1月2日,中國核動力研究院幹部陳樂來到程章村開展對口扶貧,放下行李第一句是——「從今天起,我就是程章人。」

  認準家門後是理清家底。

  程章村兩個組分布在海拔2600米到3500米的高山峽谷地帶,全村有65戶、341人,貧困戶13戶70人。「坡腳喊來坡上聽,走路走得腳抽筋;一年收入無幾何,苦去苦來涼透心。」一首民謠道出了程章村信息閉塞、交通不便、資源匱乏、產業單一的現狀。

  陳銀軍和陳樂找準「病灶」,對症下藥,制定出數十頁的規劃書:一是破除落後觀念的束縛,二是解決發展資金的缺乏,三是尋找致富產業的路徑,四是夯實基礎設施的建設。

  大規劃下有小策略,陳銀軍和陳樂分別對每戶村民制定扶貧計劃,實行「一戶一策」,讓群眾知道脫貧方向。

  制定規劃的同時,陳銀軍和陳樂一直在推動「大手筆」:總投資100萬元的富民藏香豬養殖項目和大蒜種植項目。收完大蒜後種植元根作豬飼料,形成豬糞發酵處理後用於種植大蒜和元根的肥料,建立綠色循環產業,人均純收入預計可增加2000元以上。

  為建成項目,陳銀軍和陳樂沒少跑路。他們向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核工業280所申請幫扶資金30萬元,向甘孜州申請產業扶貧基金30萬元,向縣衛生計生局申請幫扶資金5萬元,向縣農牧科技局申請幫扶資金2萬元,協調村委貸款20萬元,農戶自籌13萬元。

  項目伊始,陳銀軍和陳樂又為藏香豬和大蒜的銷售跑開了。「不能等豬長大了,大蒜出產了,才想到銷路。」目前,藏香豬和大蒜主要是訂單式銷售。隨著規模不斷增大,村裡還將建立自己的品牌,發展電子商務賣向全國。

  憧憬著美好未來,村民勒布說:「『脫貧兄弟』帶來了新希望。」
(謝臣仁 記者 高啟龍)

  人物名片

  肖萍:涼山州衛計委人事科教科科長,涼山州衛生計生和愛滋病防治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長期從事衛生人才工作,多次參與制定涼山衛生計生人才引進、培養等計劃。

  人物感言

  讓老百姓健健康康生活,是衛生計生幹部的本職工作。——肖萍

  投身精準扶貧 從記好每本工作檯帳開始

  3月30日下午,涼山州衛計委人事科教科辦公室,科長肖萍正和同事研究細化涼山州衛計委2016年精準扶貧「六大行動」工作檯帳中涉及到的衛生計生人才培植行動內容。

  去年,涼山制定了《十二個扶貧專項實施方案》,其中衛生計生與愛滋病防治精準扶貧專項方案提出,精準實施「六大行動」,減輕貧困人口治療疾病負擔,助推貧困人口恢復勞動力,擺脫長期貧困。

  但一個問題擺在面前:人才資源緊缺。肖萍多年從事涼山衛生人才工作,在她看來,涼山州醫療衛生計生人才隊伍「量少質弱」,每千人衛技人員和執業醫師等人力資源指標低於全省平均水平。為此,涼山州衛計委專門制定了扶貧「六大行動」工作檯帳。

  接過肖萍遞來的工作檯帳,記者發現,涼山州衛生計生人才培植包括引進人才、培養本地人才和加強基層人才建設三方面,每一項都有當年的工作目標。

  「以引進人才為例,今年部分州直醫療衛生機構將通過公開招考、公開考調等方式招錄臨床醫學、檢驗、院前急救等一些急需緊缺專業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肖萍說。

  目前,各縣市也在積極開展衛生計生專業技術人員引進、培養等工作,充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提高基層衛生計生服務能力。如美姑縣公開考核聘用醫務人員35名,其中就包括鄉鎮衛生院25名。該縣考聘簡章提出,聘用人員合同最低服務年限為6年(含試用期一年)。肖萍認為,「這也是希望這些醫務人員沉在基層,為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幾天前,由肖萍草擬的一份文件剛剛下發,這是涼山州衛計委關於舉辦2016年衛生專業技術資格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考前培訓班的通知。記者注意到,僅3月下旬,從肖萍手中出去的通知就有兩份,另一份是涼山州衛計委與涼山州人社局聯合下發的《關於在西昌等8個縣(市)開展鄉村衛生計生人員一體化管理試點的通知》。「這說明涼山州對衛生計生基層人才建設的力度加強了。」肖萍說。(記者 何勤華)

  人物名片

  李勁東:漢源縣水務局水利股股長。

  人物感言

  把山區群眾吃水用水難題當成己任,是我在這個平凡崗位上奉獻的最大動力。——李勁東

  破解村民用水難 蘋果林裡泉水流

  3月30日晚,從鄉下回到家裡,李勁東的家人早已吃完晚飯,他又沒趕上飯點。

  為搞好脫貧攻堅工作,僅2015年李勁東和縣小農水建設工作組的同事,就紮根基層3個月,深入全縣30多個鄉鎮調研、規劃、落實,新建渠道30公裡、灌溉管道419公裡、蓄水池731口。通過實施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去年全縣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233元。

  李勁東這麼忙碌,是因為近年來漢源縣堅持將扶貧開發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統籌考慮,整合各類涉農資金18億元,啟動實施了交通、水利、產業「三個三年大會戰」,助推脫貧攻堅。

  「水利基礎設施差,群眾用水困難,生產用水難以跟上,這是脫貧攻堅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也是我和同事們義不容辭的工作職責。」李勁東說,「我們要紮根農村,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找出制約村鎮水利發展的劣勢,結合各鄉鎮的特點,因地制宜,做好各鄉水利發展規劃。」

  在工程建設中,李勁東嚴格按相關法律法規組織項目實施,嚴格做到不違法、不違規,不為任何人打招呼、說「好話」。

  2015年漢源縣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啟動後,李勁東連續作戰,白天到各鄉鎮、各堰渠檢查、巡視,指導工程實施,晚上回到辦公室統計數據、填報表,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李勁東說,「能為群眾脫貧致富做點事,再累也值得。」

  皇木鎮巖口村是全縣的蘋果產區,工程性缺水一直是制約當地果林產業發展的最大難題。2015年8月,漢源縣小農水建設項目啟動後,深知巖口村用水困境的李勁東不顧每趟來回坐車要花4個小時的辛勞,連續一個多月每周往巖口村跑兩趟以上,深入農戶家中調查、座談、訪問,進行詳細規劃,並帶領工作組參與村裡的水利設施建設。

  如今,走在巖口村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四通八達的水利渠系,其中不少池塘堰渠已建成蓄水並投入使用,潺潺湧動的清澈泉水成為蘋果林間一道獨特的美麗風景。「灌溉用水有了保證,今年我們家的20多畝蘋果收入20萬元沒問題。」種植大戶胡杰信心十足。(記者 遊飛)

責任編輯: 張競

相關焦點

  • 威寧40萬畝蔬菜:豐富市民「菜籃子」 鼓起群眾「錢袋子」
    威寧40萬畝蔬菜:豐富市民「菜籃子」 鼓起群眾「錢袋子」 2020-12-28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仁懷市茅壩鎮:種好「金葉子」鼓起「錢袋子」!
    「錢袋子」鼓起來了,也讓韋華豔對以後的生活充滿了信心。「我相信致富就是要不斷嘗試、踏踏實實,通過勤勞的雙手去創造美好生活。」日子有了奔頭,致富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嘗到甜頭的韋華豔夫婦倆在鼓足自己「錢袋子」的同時,也不忘帶動周邊貧困戶增收致富。「我在韋華豔大姐家務工,參與神仙豆腐樹、烤菸的種植、管理,不用外出就有事情做。
  • 昭通巧家紅山鄉:培優「蠟蟲」特色產業,鼓起群眾「錢袋子」
    昭通巧家紅山鄉:培優「蠟蟲」特色產業,鼓起群眾「錢袋子」 2020-05-14 0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容鯰魚須鎮:守護「糧袋子」 鼓起「錢袋子」
    鯰魚須鎮通過做大「一隻蝦」、做強「一袋米」,守護好國家的「糧袋子」,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讓鄉親們走上致富之路。
  • 威寧40萬畝蔬菜:豐富市民「菜籃子」 鼓起群眾「錢袋子
    威寧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五步工作法」和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貫穿始終,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中心,以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為主線,持續調減低效作物,發展短、平、快的蔬菜產業,進一步豐富市民的「菜籃子」,鼓起廣大群眾的
  • 【水到渠成共發展】扎牢過濾器,用好體檢儀,鼓起錢袋子
    【水到渠成共發展】扎牢過濾器,用好體檢儀,鼓起錢袋子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8年05月30日 16:34 A-A+   生態產業化鼓起農民錢袋子金銀花、軟籽石榴種植,帶領當地百姓走上富裕路(攝\記者徐輝)
  • 嶽西馬元:特色種養業鼓起貧困戶「錢袋子」
    一直以來,嶽西縣來榜鎮馬元村充分結合自身特色農業資源優勢,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幫扶、精準脫貧」原則,全力推進「一村一品」「四帶一自」產業發展,積極引導當地貧困戶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讓建檔立卡貧困戶「錢袋子」真正鼓起來了。積極推進「一村一品」,全力帶動脫貧致富。
  • 南昌:4.7萬貧困群眾脫掉「窮帽子」過上「好日子」
    47192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據介紹,南昌80個貧困村高標準退出,4.7萬貧困群眾脫掉了「窮帽子」、過上了「好日子」,實現了從「吃穿發愁」到「衣食無憂」的轉變。
  • 開陽縣建強「菜園子」豐富「菜籃子」充實「錢袋子」
    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為市民的「菜籃子」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撐,更讓農村群眾鼓起了「錢袋子」,進一步激發了鄉村發展活力。【來源:開陽縣人民政府】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雲南墨江縣:「酸木瓜之鄉」 的群眾錢袋子鼓起來了!
    據悉,新撫鎮共種植酸木瓜1770畝,產量預計達1200噸,今年酸木瓜產量較往年少,但價格比往年高,最低價3元/公斤,可達產值360萬元以上,鼓起了群眾錢袋子。
  • 千方百計為貧苦戶摘掉窮帽子
    千方百計為貧苦戶摘掉窮帽子  ——記江蘇省鹽城市人大代表、大豐區萬盈鎮文達村黨總支書記李興祥  在江蘇鹽城大豐區萬盈鎮文達村,一提起村支書李興祥,村民們便不由地豎起了大拇指:「咱李書記真是大傢伙兒脫貧致富的好帶頭人,沒有他,咱們的窮帽子不知得戴到啥時候咧
  •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蛇和老鼠在農村裡都是很常見的,一些長的比較醜陋,一個卻讓人討厭。所以說,這兩種動物,農村人喜歡的還不並不是很多。但是凡事也有例外,老祖宗還留下這樣一句俗語,對蛇和老鼠都有很好的印象,並說這:「蛇是錢袋子,鼠是糧食袋子」,那麼為什麼有這樣一句俗語呢?到底是什麼意思,李子來回答:為什麼老祖宗說「蛇是錢袋子」呢:南方暫且不說,南方人吃蛇的很多。
  •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老鼠是糧袋子」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裡有很多的動物我們都是常見的,現在天氣炎熱了起來,很多的動物在這個時候也是開始活動了,就比如現在的蛇來說吧,蛇是一種冬眠的動物,到了夏天之後活動就比較頻繁,蛇在我國也是分布比較廣泛,我國的南北方都有蛇的出現,唯一不同的就是南方的蛇較毒蛇多一點,而北方的蛇基本都是無毒的,其次就是老鼠也是我們常見的動物,但是這兩種動物都是不讓人待見,但是農村裡的俗語卻是說這兩種動物比較好,比如農村有著「蛇是錢袋子
  • 防範「網騙子」 守好「錢袋子」
    原標題:防範「網騙子」 守好「錢袋子」   近年來,我市金融機構高度重視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全力做好金融知識宣傳普及工作,採取「網點內+網點外」「日常宣傳
  • 「脫手辦變樣」系列,可達鴨由蠢萌變呆萌,薩博脫掉帽子直接毀了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脫手辦變樣」系列,脫掉手辦的帽子,外套等部分之後,手辦就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效果。 【可達鴨「脫嘴巴」】 可達鴨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寶可夢,他憨厚的外表也收穫了不少粉絲。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可達鴨,我會使用「蠢萌」,因為可達鴨給人一種蠢蠢的感覺,平時行動的時候也呆頭呆腦。
  • 高臺:養殖業鼓起農民錢袋子
  • 【守住錢袋子之三 】「四看三思等一夜」,防範陷阱要牢記!
    【守住錢袋子之三 】「四看三思等一夜」,防範陷阱要牢記! 編者按:為進一步加強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提升社會公眾風險防範意識,自即日起,山西政法微信公眾號開設【守住錢袋子
  • 爭「窮」之風該剎!可笑:有人想當「窮人」竟把村支書當拳擊袋!
    爭「窮」之風該剎!可笑:有的人想當「窮人」竟然地村支書當拳擊袋!一原創:仙人板板滾刀肉中國是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個政黨,因為中國共產黨把人民的生活疾苦裝在心中,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在全中國範圍內以「舉國之力」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扶貧戰略。
  • 豬飼料和「錢袋子」的故事
    保障好養殖場的「錢袋子」,進而保障好老百姓的「菜籃子」,需要更多金融機構攜手同心。據了解,大商所在加快生豬期貨上市的同時,一直堅持深耕豆粕、玉米等豬飼料品種。2018年11月,大商所豬飼料成本指數指數正式對外發布,為養殖企業提供了一個原料價格標的,也為國內生豬飼料價格相關的保險產品開發提供了基礎。
  • 當她脫掉帽子後,網友:這誰敢娶回家?
    最近在抖音上有一位網紅熊火了起來,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網紅了,而且呢,抖音上的這位網紅熊也是給大家帶來了很大的神秘感,讓我們都感覺到這位網紅熊應該是一位超級大美女,畢竟她在抖音中是一隻戴著帽子的,真實面目我們也是看不清的,但是,當她脫掉帽子的時候,我們也是看到了網紅熊的真實面目,可以說是有點慘不忍睹啊,難怪她一直都是戴著帽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