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典小鎮過年:吃百家菜也抹不去鄉愁

2021-01-08 上觀

艾爾姆胡爾特是瑞典南部的一個小鎮,總人口不超過八千人,卻因為其是宜家(IKEA)的總部而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小鎮。由於小鎮離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距離遠小於它與斯德哥爾摩市的距離,所以我每次過年與妻兒相聚,都是先直飛哥本哈根再搭乘火車前往。

 

愈演愈烈的難民危機讓北歐等國收緊了準入門檻,也給我此次出行帶來了一絲陰雲。正在印度出差的妻子叮囑我:機場車站警察都加強了盤查,如果中途拖延可能要轉車,並給我發了最有可能搭乘的列車時刻表,其中一趟就要在某地換乘。外語只有小學水平的我,甚至還在手機上事先用英語輸入好此行的目的地和來此的理由,免得一問三不知。

 

入境一切順利,跨國車票也妥妥地買了,然後登上了晚上七點四十分到站的火車,正以為兩個小時能準點到艾爾姆胡爾特之時,卻發現此趟列車的方向是西北方的哥德堡,而艾爾姆胡爾特是東北方。我向一位中國女留學生求助,一番詢問後得知,必須在她下車的隆德市(Lund)換乘。

 

就是這麼巧,如果我錯過了在隆德下車換乘,將要再折返換乘,折騰的後果連自己都不敢想像!歐盟國境間哪怕多了道臨檢通關手續,也會讓自由通行變得磕磕碰碰,對我這種語言不好的背包客而言尤甚,唯一的好處是中國護照還比較受待見!

 

這一晚,在同胞的熱情指點下,雖然換乘了三趟車,但內心不再迷茫,也沒有在寒風悽雨中迷失在陌生的國度裡。

 

昏睡一夜後,在嘰嘰喳喳的鳥鳴聲中睜開眼睛,窗外的綠草在陽光照耀下顯得更加透亮。艾爾姆胡爾特鎮處處都是森林與湖泊,自然環境和居民和諧相處。這裡晚上家家戶戶都會打開幾盞燈,給陌生人以光明和溫暖。

 

 

說到過年,西方傳統的聖誕節剛過,和中國人喜歡熱鬧喜慶一樣,這裡也是家家門口高掛著燈飾。聽家人說,平安夜艾爾姆胡爾特的上空也被璀璨的煙花照亮!中國春節在這裡顯然還只是小眾節日,不過大年三十還是有一場由上百位華人舉辦的新春聯歡會。聯歡會的時間放在當地時間中午舉行,為的是在結束之際可以和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銜接。在海外,央視春晚是最受期待的過年選項,沒有之一!

 

從踏進會場的那一刻起,熟悉的旋律、熟悉的語言迎面撲來!由於都是家庭組合,一家老小甚至三代同堂,會場中湧動著濃濃的親情與暖暖春意。大家無論是否相熟,都抱拳拱手相互拜年,不認識的還要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既然是中國人辦的聯歡會,就少不了吃。這兒的規矩是每位大人出200瑞典克朗、小孩出100瑞典克朗,每家還須帶盤涼菜。我做了道酸辣木耳粉絲,但當天涼菜上齊時才發現很多菜都差不多,木耳、海帶絲、生菜、燻魚,也有不知怎麼做的豆腐腦。除了自帶涼菜,再去鎮上的餐館買了點牛肉、炒麵以及匹薩等作為主食,遺憾的是竟然沒有酒!

 

 

當地道的中國菜、實在的中國味都交織碰撞之際,別具中國特色的正午「年夜飯」也就不知不覺地開始了,文藝表演也相繼拉開帷幕,沒有報酬,只憑熱情!當電視劇《西遊記》主題歌響起,美猴王「孫悟空」和身披袈裟的「唐僧」閃亮登場,所有在場的中國人外國人都放下刀叉,站起身來歡呼雀躍!

 

遊戲環節,我聽到了久違的各地方言,甚至有位上海人領著一位非滬籍女士說起了上海話,令人捧腹大笑!

 

表演和抽獎也像公司年會一樣穿插進行,不過特等獎有點「小氣」,才500瑞典克朗,相當於400多元人民幣。如果在上海,估計老闆第二天將收到全體員工的辭職報告吧!不過,由於是自發組織的聚會,大家都攜家帶口穿戴喜慶地來過年,自然也不會出現輪番向領導敬酒以及交織各種頭銜官帽的肉麻吹捧。聯歡會進行時,屏幕上還不時打出了「進村離村」華人的新年祝願,濃濃的鄉音令人頓感聚散隨緣,須珍惜眼前美好。

 

不知不覺,聯歡會接近了尾聲,雖然有些人已迫不及待臨時退場去看央視春晚了,但多數人依然聚在一起有說有笑!其實寥寥數小時的團聚,才是彼此最為看中的環節,身處異鄉,其實大家心裡滿是鄉愁……

 

(編輯郵箱:shguancha@sina.com)

相關焦點

  • 臘八不只喝粥吃遍南北百家菜
    每位市民帶一樣自己家做的拿手菜來,還可以順便嘗嘗別人做的菜,活動持續了一整天,來自天津,蘇州,廈門等地的特色年糕也讓大家有了一次嘗百家菜的美食家體驗。「在臘八節吃臘八粥意味著年年有餘,年糕同樣也是年味濃鬱的食物。我們特地找來了各地不同花樣的年糕,鹹甜都有,蒸煎炸煮各種烹飪方式的年糕風味大不一樣。」活動組織者吳姜告訴記者,「我們經常會舉辦一些美食活動,這次的主題是年貨,大家都把平時過年的食品拿出來品嘗交流,這樣過年過得更有年味。」
  • 綦江冬韻漸濃,你眼中的鄉愁是什麼?
    1鄉愁,是餐桌上的一頓美味每一座城都有其獨特的味道無論離家多遠那味道依舊留存於心綦江美食數不清也道不明小面、米粉、豆花飯、火鍋、北渡魚......便宜大碗、麻辣鮮香如同綦江人的性格那般好爽又大方隨手拍網友「我也不知道要叫啥」攝清晨,來一碗裹滿油辣子的小面或者爽滑勁道的手工米粉瞬間活力滿滿
  • 過年了,想吃農家養的豬肉,抹不掉的記憶,回老家尋找一趟吧
    思緒馬上又回到了現實,那是回不去的記憶啊!生在北方的人,尤其是比較偏僻的地方,原來交通不發達,行走靠兩隻腳。如果路途遙遠,只有藉助畜力——牛拉、驢馱。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類的適應能力很強的。於是,在交易不太發達的地方,人們便發明了醃菜、醃肉等儲藏食物的方法,以便維持特殊食物的長期供應,並且不使食物變質毀壞,有效利用。在北方,有些山區百姓喜歡食用醃豬肉。
  • 山村農閒等過年,自灌香腸有訣竅,3分五花肉勾起鄉愁
    雖然離過年還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年貨市場還在預熱中,但是不少農村村民已經開始準備年貨了。回老家,遊山村,遠離城市的喧囂,帶上小孩去體驗一下我小時候的「鄉愁」。這幾天天氣特別的好,家家戶戶都在準備買肉灌臘腸,菜市場場到處都是排隊用機器灌臘腸,有種年味漸進的感覺了,頓時很期待過年。
  • 在瑞典,去哪裡進行皮划艇之旅?
    只需稍作計劃與適當裝備,瑞典東、西海岸地區都擁有充足、開闊的水域,可以在全年任意時間享受皮划艇的水上美景和樂趣。 (Fj llbacka)小鎮外,有一個名為「氣象島」(V der arna, Weather Island)的島嶼群落。
  • 親愛的,想帶你去秋天的瑞典
    / 旅行計劃 / 自駕旅行 /我第一次去瑞典是2009年,之後去了很多次,把北歐玩兒穿了,卻從來沒分享過。去逛菜市場、美食集市。第二次來馬爾默了,這有新開的家美食集市Saluhallen,每個城市好像都至少有一個這樣的美食市集,這間很時髦,可以買到新鮮的應季食材,也能品嘗各種好吃的。北歐人也本講究飲食的不時不食,應季性很強,好多人對北歐的飲食不太感冒,其實北歐飲食很豐富啦!比如瑞典風格Pizza店,也是跟著食材換各種配方,可能你每天來吃都能吃到不一樣的。
  •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鄉愁,只有回不來的人才懂
    過年對中國人來說,更多的是團聚,是享受那份一家人在一起歡聲笑語的幸福。每個人都有家,都有故鄉。余光中說,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後來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許巍在故鄉裡唱到,在異鄉路上,每一個寒冷的夜晚,這思念,它如刀,讓我傷痛……還記得2002年,我拉著沉重的行李箱離開家去異地求學,在此後的整整十年裡,我便很少看見家鄉春天的花開,冬天的白雪,也很少感受到故鄉的秋風和蟲鳥的鳴叫
  • 小區籌辦「百家宴」 600業主坐一桌爭吃「百家菜」
    600業主坐一桌爭吃「百家菜」  10日晚6點,水岸天際小區廣場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參加製作菜餚的業主端著自己精心烹製的菜餚等待登記、標號,參與活動評比。  七張桌子拼成的宴席上,小區居民烹飪的菜品被擺放了三排,一共有88個家庭參與活動,製作了88道佳餚。
  • 家鄉美食牽鄉愁
    胃是有記憶的,就像人一樣,打小養成的習慣有時一輩子也改不了。就說我吧,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出生在託克託縣,正是最貧困和飢餓的歲月,打小吃的那些飯菜只是尋常的粗茶淡飯,但在我心中是難忘的家鄉美食,這些美食經常會誘惑我想起往日時光裡難忘的生活片斷。先說山藥芥芥酸燜飯。
  • 女兒監控中告知過年不回家,父親轉身落淚
    近日,河南新鄉的楊女士,在老家安裝的監控,拍攝到讓人心酸的一幕↓ ↓ ↓得知女兒今年因為疫情可能不回家過年,父親開始說沒事,可隨後轉身低著頭偷偷抹眼淚,楊女士看著父親的背影,感覺非常內疚。這件事,也讓不少網友想起了自己的家人。
  • 米果果小鎮陳照米:一個現代農業踐行者的「鄉愁」
    陳照米不是農民,也非基層幹部,他是紹興諸暨綜合農業開發綜合體米果果小鎮的創辦者。這身行頭已經陪伴了他五年,他說這五年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我認為我是個『農民』,所以我的名片上面不印董事長、總經理,而是『現代農業踐行者』,這樣更符合現在的一種狀態。」
  • 河南鄭州這個電影主題小鎮過年要搞貓咪主題燈會,你會去麼?
    一到1月,過年的腳步就越來越近了,中國人一直都有過年逛燈會的習俗,所以,春節出遊,看看各大景區的燈會肯定都少不了。位於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的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是以電影場景為形、以歷史文化和城市記憶為魂,集電影場景遊覽、電影文化展示、電影互動遊樂、民俗和非遺體驗、大型系列演出、特色餐飲、主題客棧等於一體的文化旅遊小鎮。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如今已經成為鄭州旅遊代表性的旅遊景點之一,也成為很多遊客到鄭州必打卡的地方。
  • 我在瑞典超市發現謙卑脆麵包,牙膏奶酪,鯡魚罐頭……
    並不是,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可以結合影像去做記錄的主題了,陪伴你住了很久的老房子,一位家人,或者只是去逛一次超市。今天的文章就是童言老師演示,如何從超市中窺探瑞典人的生活飲食習慣,帶著手機或相機逛超市,也可以寫一個好看的故事。如果你也想嘗試用影像講一個故事,文末報名工作坊,我們14日見!
  • 在疫情期間,要多給家人吃蛋白質高的魚,能提高免疫力
    但是黃金鰈魚和豆腐相剋,如果黃金鰈魚和豆腐同吃的話,就等於在吃慢性毒藥了。不知道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嗎?每種魚都有最適合它的製作方法,我今天做的是《清蒸黃金鰈魚》,這種魚產自阿拉斯加,我們國內簡稱它蝶魚,屬於深海魚。它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Ω3和其它營養物質,肉質鮮美嫩滑,含有膠質,入口即化的感覺,且沒有小刺,非常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 要過年了,打餈粑去
    餈粑是一種傳統美食,具有濃濃的鄉村風味,只有打好了餈粑,村民才覺得真正要開始過年了。在懷化市漵浦縣橫坡村,進入臘月,不少居民開始了打餈粑,這裡的白絲糯米種植源於明朝初年,距今已經600多年的歷史了,這裡的白絲糯米做成的餈粑拉如絲、白如雪、軟如棉,十分香軟可口。
  • 勐巴拉雲上鄉愁書院:勤讀書 憶鄉愁
    12月22日,勐海勐巴拉雲上鄉愁書院正式掛牌營業,這是西雙版納州完成建設的第六個「鄉愁書院」。揭牌儀式上舉行了詩歌朗誦、歌舞表演、書法展示等文化活動。據悉,勐巴拉雲上鄉愁書院主題項目是由西雙版納新華書店有限公司和勐巴拉雨林小鎮度假區運營公司合作建設,佔地面積156平方米,累計投入資金45萬元。州文產辦負責人介紹,勐巴拉雲上鄉愁書院可以零距離服務廣大遊客和附近的群眾,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讓遊客和附近的群眾有地方讀書,聞得到書香、記得住勐海的鄉愁。
  • 父親在監控中得知女兒不回家過年低頭不語,轉身那一刻偷偷抹眼淚
    1月8日,河南,楊女士通過監控看到父親在院子裡,就告訴父親今年由於疫情可能就不回家過年了,因為去年也沒有回去,父親聽完之後當時沒有吭聲,後來說沒事。父親轉身低著頭偷偷摸了眼淚。楊女士看到背影心裡邊感覺非常內疚,如果沒有特別情況還是儘量回去。
  • 百家菜「品」出濃濃鄰裡情
    「水果沙拉」、「烤蘋果」、「東北殺豬菜」等等,很多業主感慨,這是他們吃得最香、最有情的宴席。  「烤蘋果」出爐 很多業主誇手藝高   「好香呀!」11月4日上午11時25分,距離金地芙蓉世家小區業主開餐時間還有35分鐘,業主煙女士一家三人就端著「洋芋擦擦」、「烤紅薯」和「羊骨頭湯」來到現場。人還未到桌跟前,菜香就已飄來。   「這是我們一家人忙了一上午做的!」
  • 過年怎麼吃?吃什麼?這七種春節必吃食物,既討喜氣又能吃得健康
    農曆新年是很重視的佳節之一,它既代表新一年的開始,也是家人團聚的絕好機會,很多在外打拼的孩子都會提早返鄉過年,為了趕在除夕夜吃年夜飯。在傳統的華人思想中,單單吃飯無法帶出新年的喜氣氛圍,所以我們才會準備各樣能象徵新年祝福的料理,以下舉出7個春節必吃食物,趕快趁過年前先去採購吧!
  • 就地過年的掌上李白,快戳進來!小時新聞開啟「三行詩線上抒懷大賽」
    1月7日,浙江有關部門已經聯合發文,鼓勵外地員工留浙過年。那麼,為了多一些安全,為了新一年的欣欣向榮,留下過年吧。我們想請你將一腔鄉愁,化為對遠方故鄉的抒懷。【就地過年的你,一起來寫三行詩吧】這幾天,有些年輕人在朋友圈調侃:這不,怕回家被逼婚、攀比、應酬的人,有強大理由留在這兒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