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通知 力爭小麥赤黴病統防統治全覆蓋 如何防治看...

2021-01-10 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紅濤

2月12日記者獲悉,省政府辦公廳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加強小麥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把赤黴病預防作為統防統治重點,按照政策要求、技術規範開展統防統治,力爭實現小麥赤黴病統防統治全覆蓋,防治效果達80%以上。

據農業農村部通報,2019年我國小麥重大病蟲害發生程度將重於常年,特別是小麥赤黴病在黃淮南部偏重流行風險高,將對我省夏糧生產構成直接威脅。

小麥赤黴病可防不可治、預防窗口期短、技術要求高,靠一家一戶分散防治難以奏效,只有實行大面積統防統治才能及時有效控制其危害。因此,通知要求各地要把小麥赤黴病預防作為統防統治工作的重點,嚴格按照政策要求、技術規範開展統防統治工作,赤黴病統防統治要實現全覆蓋,防治效果達80%以上。

開展統防統治,離不開資金支持。通知提出,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保障小麥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所需資金。中央財政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資金、植保社會化服務項目資金,要全部用於小麥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不得擠佔挪用。同時,要整合其他涉農資金,採取政府購買植保社會化服務、實行統防統治服務補貼等方式,全面推進小麥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

當前,各地要強化小麥重大病蟲害尤其是小麥赤黴病的監測預警,全面掌握苗情、墒情、菌情,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會商研判病害發生趨勢,明確重點防控區域、關鍵防治田塊和最佳防控時間,準確發布預報預警信息。我省將深入開展「萬名科技人員包萬村」活動,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服務,確保統防統治關鍵技術落實到位,最大限度減少病蟲害帶來的損失,全力奪取夏糧豐收。

相關連結:

今年小麥病蟲害或將偏重發生 聽聽植保專家如何防控赤黴病

據農業農村部通報和專家分析,預測今年我省小麥中後期主要病蟲害發生程度總體將重於上年,特別是小麥赤黴病存在偏重至大流行的風險,防控形勢嚴峻。

為最大程度減輕病蟲危害帶來的損失,2月11日,省植保站印發了《河南省2019年小麥中後期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指導意見》。如何有效防控小麥病蟲害特別是赤黴病,近日記者採訪省植保站相關專家。

小麥病蟲害或將偏重發生,赤黴病可防不可治

春節前,農業農村部通報和專家分析,預測今年我省小麥中後期病蟲害發生程度總體將重於上年,特別是小麥赤黴病存在偏重至大流行的風險。

省植保站研究員呂國強說,我省小麥中後期病蟲種類多,往往多種病蟲混合發生,重疊危害,應以條銹病、赤黴病、紋枯病、白粉病、穗蚜等為重點防控對象。

「特別是小麥赤黴病,可防不可治、預防窗口期短,只有大面積統防統治才能有效控制。」他表示,各地要堅決克服麻痺僥倖心理,科學研判,及早準備,主動出擊,實施全生育期綜合防治,確保預防在發生流行之前。

突出主攻對象,實施科學防控

如何有效防控小麥病蟲害,特別是科學防控赤黴病?呂國強說,各地要把小麥赤黴病預防作為統防統治重中之重,南部常發區應在小麥揚花初期打藥進行全面預防。對高感品種,在小麥抽穗至揚花期遇陰雨、露水和多霧天氣且持續2天以上,首次施藥時間應提前至齊穗期,用足藥液量,施藥後3-6小時若內遇雨,雨後應及時補治。如發現病害流行,第一次防治結束後,需隔5-7天再防治1-2次,確保防治效果。其它麥區要密切關注抽穗揚花期天氣預報,若有2-3天降雨或者連陰雨天氣,必須提前進行大面積噴藥預防。

在藥劑和器械方面,呂國強推薦選用氰烯菌酯、咪鮮胺、枯草芽孢桿菌、多粘類芽孢桿菌、戊唑醇及其復配製劑以及耐雨水衝刷劑型,注重交替輪換用藥,避免或延緩抗藥性產生。要儘量使用自走式寬幅施藥機械、自主飛行無人機等高效植保機械,選用小孔徑噴頭噴霧。

加強病蟲監測,立足統防統治

指導意見提出,各級植保部門要根據我省小麥生長實際情況,重點做好小麥條銹病、赤黴病、麥穗蚜等重大病蟲的監測預報。對赤黴病,應全面掌握苗情、墒情、菌情,密切關注3月下旬到4月中旬天氣變化和子囊殼發育進度,及時會商分析、科學研判病害發生趨勢,明確重點防控區域、關鍵防治田塊和最佳防控時間,準確發布預報預警信息,為科學防控提供科學依據。

「要充分發揮社會化服務組織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統防統治中的主力軍作用。」呂國強建議,各地應加大政府購買病蟲防治服務力度,組織社會化服務組織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統防統治,努力擴大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提高防控效率和效果。

相關焦點

  • 小麥赤黴病爆發省份有哪些?該如何預防?
    01 河南:讓小麥重大病蟲害防治實現全覆蓋截止4月8日不完全統計,河南省小麥病蟲害發生面積8529.98萬畝次,比上周增加2396.98萬畝次,比去年同期增加2099.99萬畝,總體發生程度重於 2019年同期,已防治9542.51萬畝次,佔發生面積的111.87%,其中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1409.24萬畝次,佔14.77%。
  • 小麥赤黴病,可防可控不可治!農民應該怎麼辦?這才是正確答案!
    近期,山東、河南、安徽等多地發布了關於防控小麥赤黴病、條銹病和蚜蟲等病蟲害的通知,尤其是小麥赤黴病的防控形勢非常嚴峻。 小麥赤黴病偏重發生,現在正是防治的關鍵時期! 到底該如何防治?
  • 黑龍江省注意預防小麥赤黴病
    東北網6月24日訊(記者 王亮)24日,記者從黑龍江省植檢植保站獲悉,目前,我省小麥即將進入最易感病的揚花期,也是預防小麥赤黴病的關鍵時期。小麥赤黴病可防不可治。小麥種植區要密切關注當地天氣預報,因地制宜,指導農戶抓住抽穗揚花這一關鍵時期,積極採取預防措施,有效控制小麥赤黴病發生為害。
  • 小麥穗期病蟲害如何正確防治?2019年重點關注蚜蟲和赤黴病!
    小麥在病蟲害防治上,很多農戶還是非常重視的,對於今年的小麥病蟲害防控來說,重點要關注的還是赤黴病和蚜蟲。對於這些病蟲害防控措施,筆者重點來談談。小麥蟲害防控小麥主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吸漿蟲等,其中蚜蟲是主要的,對於蚜蟲的防治,建議還是以速效藥劑和持效期內吸藥劑為主。目前防治蚜蟲使用較多的藥劑有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聯苯菊酯復配吡蟲啉或噻蟲嗪來防治,這些藥劑防治效果還是非常不錯並且菊酯類農藥可以兼防紅蜘蛛等害蟲作用,紅蜘蛛嚴重時可以加入阿維菌素等藥劑。
  • 新聞《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2020年全國小麥赤黴病防控指導意見...
    一、防治策略小麥赤黴病是典型的溫溼氣候型重大流行性病害,可防、可控、不可治,必須立足預防。長江中下遊、江淮、黃淮南部等小麥赤黴病常年重發麥區,堅持「主動出擊、見花打藥」不動搖,黃淮中北部、華北等常年小麥赤黴病偶發麥區,堅持「立足預防、適時用藥」不放鬆,科學防控,有效降低病害流行風險,保障小麥產量和質量安全。
  • 小麥預防赤黴病,什麼時候最好?
    小麥赤黴病是氣候引起的病,主要發生在連陰雨天氣,空氣潮溼,土壤含水量大,土地上農作物秸稈較多的麥田,病菌是通過潮溼空氣傳播,主要發生在小麥齊穗期至揚花期,麥穗發病後,爛穗、白穗,揉開麥穗,籽粒有褐紅色、黑色黴斑,輕則減產10%,嚴重發病減產30%左右。
  • 農業部部署小麥穗期病蟲防控 全力做到"蟲口奪糧"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記者 董峻)農業部有關負責人17日說,當前江淮、黃淮、華北、西北地區小麥陸續進入抽穗、揚花、灌漿階段,正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小麥病蟲害也陸續進入高發期,各地農業部門把穗期病蟲防控作為奪取夏糧豐收的重要任務,全力做到「蟲口奪糧」。
  • 小麥赤黴病防治新突破!攜Fhb7抗性基因的多個新品種開始種植試驗
    種植小麥的農戶都知道,由於往年的暖冬氣候,菌源基數大,小麥條銹病、赤黴病及白粉病等病害預計偏早、偏重爆發,需要及時噴藥防治。這幾種小麥主要病害,均採取「預為主,治為輔」的防治方案。小麥赤黴病防治一直困擾著眾多科學家和農戶,所幸的是,近日該難題的解決方案有了新的突破。
  • 小麥「一噴三防」噴的啥、防的啥?不要再稀裡糊塗啦!
    近期,多地農業農村部門通知要求,要加強小麥「一噴三防」工作,嚴防今年的小麥中後期發生重大病蟲害,奪取夏糧豐收,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以上信息充分說明,小麥主產區及時做好「一噴三防」工作很有必要!什麼是小麥一噴三防?小麥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大,病蟲害也比較多。
  • 小麥一噴三防什麼時候進行?麥農抓緊關鍵時刻,高產在此一舉
    小麥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大,病蟲害也比較多。為了科學防治好小麥病蟲害,上世紀初我國小麥栽培專家就提出了「一噴三防」的概念。所謂一噴三防就是將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葉面肥等混配,一次施藥可以達到防病蟲害、防乾熱風、防倒伏,增加粒重的目的。為什麼要進行小麥一噴三防?
  • 山東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緊急通知
    山東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緊急通知,部署做好抗寒潮、冰凍及次生災害影響的應對準備工作。通知強調,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度重視雨雪寒潮天氣防範應對,堅決克服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確保各項防範措施落實到位,確保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湖北糧食生產「穩」字當頭 力爭小麥播種面積穩定在1600萬畝
    湖北日報訊 (記者胡瓊瑤、通訊員羅昆)9月30日,全省秋冬農業開發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透露,今年全省糧食生產「穩」字當頭,力爭小麥播種面積穩定在1600萬畝,油菜面積較上年擴大80萬畝以上。
  • 織密防護網 「蟲口奪糧」保豐收——河南氣象服務小麥病蟲害防治側記
    「防」字當頭早部署小麥條銹病、赤黴病嚴重影響小麥產量和品質,特別是赤黴病堪稱小麥「癌症」,一旦被感染,麥田通常減產兩成,重病可致絕收。「今年小麥病蟲害呈早發、重發態勢。」河南省農業氣象高級工程師劉忠陽介紹,冬前見病時間比常年提前近100天,為河南歷史上發病最早的一年。
  • 2019年小麥怎麼種、怎麼管?農民只看這一篇
    大部分地區小麥種子數量充足、質量較好。據氣象部門預計,秋季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到偏高,降水呈「北多南少」分布。針對今年天氣的不確定性和小麥生產特點,要樹立「七分種、三分管」「三分在農機、七分在機手」的思想,立足防乾旱、防病蟲、防凍害、防漬害,堅持適期、適墒、適量播種,力爭一播保全苗,強化田間管理,培育冬前壯苗,確保安全越冬,夯實明年夏糧豐收基礎。
  • 省政府下發關於強化煤礦瓦斯防治攻堅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
    為加大煤礦瓦斯防治攻堅力度,進一步夯實煤礦安全生產基礎,促進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省政府近日就強化煤礦瓦斯防治攻堅,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如下意見: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實施六個專項行動強力開展煤礦瓦斯防治攻堅聚焦煤礦瓦斯防治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將2020年作為全省煤礦瓦斯防治攻堅年,重點開展六個專項行動。(一)實施通風系統專項行動。落實煤礦「一通三防」全覆蓋檢查要求,開展通風系統專項整治。強化推動煤礦構建「系統合理、設施完好、風量充足、風流穩定」的通風系統,健全通風專門機構、人員配備、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
  • 元旦春節將至,山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重要措施
    中共山東省委辦公廳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各市黨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和省政府各部門(單位),各人民團體,各高等院校:《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的若干措施》已經省委
  • 齊魯早報|最強寒潮今晚來襲,山東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緊急通知
    最強寒潮+大範圍雨雪今晚來襲,山東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緊急通知一場即將速凍我國的跨年寒潮正在醞釀預計12月28日至31日這股寒潮將自北向南橫掃我國大部帶來「速凍式」降溫和混合式雨雪這將是今冬以來影響我國的最強寒潮過程據氣象部門預測,受強冷空氣影響,12月28日夜間到31日我省將出現寒潮天氣,有大範圍雨雪、強降溫和大風
  • 常見的小麥三種病害,易防難治,如何掌握預防的方法?
    小麥的三種病害,根腐病,全蝕病,赤黴病,對小麥有很大的危害,預防的效果比治療的效果要突出。小麥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小麥粉基本上全部用來作為人們的主食,製作糕點等,下腳料小麥麩又是畜禽的良好飼料。
  • 農業部在內蒙古召開草原鼠蟲害專業化防治現場會
    7月14日至15日,農業部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召開了草原鼠蟲害專業化防治現場會,總結交流近年來草原鼠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成效及經驗,宣傳普及專業化統防統治技術,推進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工作。農業部畜牧業司楊振海副司長強調,各級草原植保部門要清晰地認識到專業化統防統治的重要性,切實加強草原鼠蟲害的監測與防控,全力保障草原生態安全,促進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會議認為,開展草原鼠蟲害防治是加強草原保護建設的重要措施。通過長期實踐,草原鼠蟲害防災減災體系逐步完善,工作機制逐步健全,監測預警能力逐步增強,專業化防治能力明顯提升,草原鼠蟲害防治效果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