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防護網 「蟲口奪糧」保豐收——河南氣象服務小麥病蟲害防治側記

2021-01-08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 周愛春 通訊員 卜曉娜 賈大如 尹彬

小麥是河南省糧食生產的「重頭戲」。今年氣溫適宜、降雨偏多,極易導致小麥病蟲害暴發流行。河南氣象部門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爭時間、搶速度,助力打贏「蟲口奪糧」攻堅戰,全力保障河南夏糧豐收。

「防」字當頭早部署

小麥條銹病、赤黴病嚴重影響小麥產量和品質,特別是赤黴病堪稱小麥「癌症」,一旦被感染,麥田通常減產兩成,重病可致絕收。

「今年小麥病蟲害呈早發、重發態勢。」河南省農業氣象高級工程師劉忠陽介紹,冬前見病時間比常年提前近100天,為河南歷史上發病最早的一年。4月上中旬,多次出現的全省性降雨又與豫南小麥揚花期高度吻合,防控小麥條銹病、赤黴病成為一場硬仗。

「赤黴病可防不可治。」把握有效預防窗口期、增強防控預見性和精準度,河南省氣象局早下命令,做足「防」字文章——

早在今年2月份,河南省氣象臺、省氣候中心和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建立每周會商機制,滾動預報預測天氣氣候趨勢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和災害風險,及時調整業務服務流程,充分利用高標準農田農業氣象自動觀測技術,精準監測小麥生長情況。河南省氣象局與省農業農村廳通過多種形式加強會商聯動,力求服務更加貼近需求。

「赤黴病是典型的氣候性災害,預防赤黴病,見花打藥是關鍵。」劉忠陽說,針對農業部門對冬小麥揚花期精細化預報產品的需求,省農業氣象中心集中力量,潛心攻關,融合冬小麥花期預報和精細化降水預報產品,編制花期赤黴病流行氣象風險預報。

主動作為服務忙

4月21日,一場春雨剛過,項城市範集鎮種植大戶張為民早早來到自家地裡。當天上午,植保無人機給他家麥地第二次噴灑農藥。「有了氣象部門提供的花期赤黴病流行預報和噴藥指數預報,小麥病蟲害就可以做到『看天』防控。」張為民拿著氣象部門發放的《小麥赤黴病防控氣象服務專報》說,過去,10畝地人工噴藥要忙活半天,現在根據氣象服務信息使用無人機噴藥,1畝地用時不到2分鐘,效率提升80多倍。

「無人機相比傳統的人工噴藥方式具有工作高效、噴灑均勻、作業安全、霧化效果好等優點,但是對作業區域溼度、風力、風向等天氣條件有一定要求。」項城市植保站站長韓景紅說,根據天氣預報和附近氣象站的數據安排生產,可以大大節約病蟲害防控的人工和農藥成本。

自4月13日起,河南省氣象部門進入小麥病蟲害防控氣象服務特別工作狀態。全省各級氣象部門充分利用智能網格預報產品,向地方政府和農業相關部門、種植大戶及時提供精細化小麥病蟲害防控專題服務信息。市、縣氣象部門主動對接農業、植保部門,組織農業氣象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送服務,全程跟蹤小麥病蟲害防治工作。

省氣象局還在河南省現代農業氣象網、河南「氣象微農」平臺開設小麥病蟲害防控專欄,把電視、微博、微信、國突平臺納入防控戰線。鶴壁「呱呱氣象」、許昌「氣象博士」等App變身小麥病蟲害防控新「武器」。「實時查看病蟲害等級預報及防治建議,就像專家手把手教你,心裡別提多踏實。」許昌市北塢村「80後」農民張志凱說。

相關焦點

  • 加強培管 蟲口奪糧 糧食生產抗災保豐收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立足抗災保豐收,加強田間培管,打響蟲口奪糧攻堅戰,確保完成今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當前,是水稻產量形成的關鍵期。全省早稻大部處於孕穗抽穗期,中稻大部分進入拔節孕穗期。針對局部地區水稻受淹,省農業農村廳緊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落實減災補損技術措施,組織植保、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抗災補損。
  • 農業部部署小麥穗期病蟲防控 全力做到"蟲口奪糧"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記者 董峻)農業部有關負責人17日說,當前江淮、黃淮、華北、西北地區小麥陸續進入抽穗、揚花、灌漿階段,正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小麥病蟲害也陸續進入高發期,各地農業部門把穗期病蟲防控作為奪取夏糧豐收的重要任務,全力做到「蟲口奪糧」。
  • 通遼氣象助力草原神鷹完成滅蟲攻堅戰
    此次蟲災發生範圍之廣、面積之大、程度之重、蟲口密度之高屬近20年未遇。  部門應急聯動  合力應對災情  蟲災發生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召開緊急會議,研究部署病蟲害防治工作。根據災情嚴重程度,由市農牧業局、氣象局、農科所和植保站等部門聯合組成的防蟲害、保豐收專題防治玉米三代粘蟲工作組在科爾沁區敖力布皋鎮玉米基地田頭成立。聯合工作組明確要求農牧業部門負責搜集災情、氣象部門負責發布災區適時天氣預報、農科所和植保站要加快研究病蟲害防治辦法,氣象和植保部門需聯合發布病蟲害防治預報服務產品。
  • 大安市織密「五張網」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吉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應急響應啟動以來,大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認真貫徹國家、省和白城市決策部署,織密疫情防控「五張網」,做到嚴陣以待、嚴防死守,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一、織密「責任網」,確保組織領導到位。
  • 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中國農科院發布防控手冊「蟲口奪糧」
    唐華俊表示,發布《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交流研討草地貪夜蛾科學防控的做法和經驗,進一步推動草地貪夜蛾科學防控技術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為『蟲口奪糧』保豐收提供了堅強的科技支撐。」其中提到,今年我國草地貪夜蛾發生形勢嚴峻,防控任務艱巨,要按照早謀劃、早預警、早準備、早防治要求,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持續推進草地貪夜蛾防治,有效遏制大面積暴發成災,努力奪取小康之年糧食和農業豐收。在此之前一天的2月20日,財政部預撥農業生產和水利救災資金14億元,支持各地做好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相關工作。
  • 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出爐,17種病蟲害入列,為什麼是它們?
    9月15日,農業農村部對外公布了《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涉及病蟲害17種,其中,包括草地貪夜蛾、飛蝗、草地螟等10種蟲害和小麥條銹病、小麥赤黴病、稻瘟病等7種病害。農作物病蟲害分類管理為了防治農作物病蟲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2020年5月1日,《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正式實施。
  • 病蟲害科普丨麥蜘蛛的危害與防治
    主要分布於37°以南各省份,如山東、山西、陝西、河南、安徽、江蘇、湖北、浙江、江西、四川等地。2. 麥長腿蜘蛛麥長腿蜘蛛(麥巖蟎),屬蛛形綱蜱蟎目葉蟎科。分布於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陝西、甘肅、內蒙古、青海、西藏等省份。二、危害麥蜘蛛主要危害小麥,還能為害大麥、燕麥、豌豆等多種作物和雜草,兩種麥蜘蛛的寄主有所不同。
  • 蟲口奪糧!最大限度降低草地貪夜蛾危害
    目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等專家團隊的工作都在深入開展和推進中,專家們紛紛表示有信心打好草地貪夜蛾防控戰,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幼蟲防治幼蟲防治是目前草地貪夜蛾幼蟲防治最有效措施,採取該措施時,應該抓住低齡幼蟲防治最佳時期,施藥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注意噴灑在玉米心葉、穗部。幼蟲防治又分為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兩方面。
  • 確保糧食有效供給 堅決打贏「蟲口奪糧」攻堅戰
    人民網北京7月6日電(記者 孟哲)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做好農業防災減災,確保小康之年農業豐收,對於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順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具有特殊重要意義。近日,農業農村部召開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推進落實視頻會議。
  • 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通知 力爭小麥赤黴病統防統治全覆蓋 如何防治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紅濤2月12日記者獲悉,省政府辦公廳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加強小麥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把赤黴病預防作為統防統治重點,按照政策要求、技術規範開展統防統治,力爭實現小麥赤黴病統防統治全覆蓋,防治效果達80%以上。
  • 棉花花鈴期病蟲害防治不可掉以輕心,防治要點看這裡
    我們都知道花鈴期是棉鈴蟲、黃萎病的高發期,如果發生病蟲害應及時針對性進行防治,降低損失。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棉花花鈴期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您。在防治之前,我們要了解棉花花鈴期病蟲害的發生情況  一、經調研,今年棉花病蟲總體中等偏重發生,局部區域將偏重至大發生,特別是花鈴期多種病蟲將交織為害,對棉花產量構成威脅。主要有棉蚜、盲椿象、紅蜘蛛、枯黃萎病和紅葉莖枯病等,一些區域棉鈴蟲仍需防治,特別是自留種不容忽視。
  • 冬小麥返青後防治病蟲害,噴啥藥?常見的病蟲害有哪些?
    冬小麥經過寒冷的冬季,隨著溫度的回升,進入到返青期之後,生長的速度會逐漸加快,各種病蟲害,在溫度的驅使下,也會逐漸復甦,開始了,對冬小麥的危害,病蟲害每年都會發生,如若是防治不及時,對冬小麥的影響會非常的大,冬小麥在受到病蟲害的危害之後,輕則增加防治的成本投入,重則就會導致嚴重的減產減收,冬小麥有哪些主要病蟲害呢?
  • 河南今年麥播基本結束 播種質量較高已出苗小麥苗齊苗全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劉紅濤)11月1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截至當天,我省已播種小麥8328萬畝,佔預計面積的97.6%,已出苗6663萬畝,麥播基本結束。今年全省小麥播種質量較高,已出苗小麥苗齊、苗全、苗勻,冬前麥田管理正陸續展開。
  • 附高清圖和防治方法
    為此,農業部門高度重視,要求加密監測預警,全力做好防控應對工作,努力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草地貪夜蛾俗稱秋黏蟲,是一種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雜食性害蟲。該害蟲食量大,主要為害玉米、水稻、甘蔗、菸草等禾本科植物,而且繁殖力強、遷飛能力強。
  • 小麥穗期病蟲害如何正確防治?2019年重點關注蚜蟲和赤黴病!
    小麥在病蟲害防治上,很多農戶還是非常重視的,對於今年的小麥病蟲害防控來說,重點要關注的還是赤黴病和蚜蟲。對於這些病蟲害防控措施,筆者重點來談談。小麥蟲害防控小麥主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吸漿蟲等,其中蚜蟲是主要的,對於蚜蟲的防治,建議還是以速效藥劑和持效期內吸藥劑為主。目前防治蚜蟲使用較多的藥劑有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聯苯菊酯復配吡蟲啉或噻蟲嗪來防治,這些藥劑防治效果還是非常不錯並且菊酯類農藥可以兼防紅蜘蛛等害蟲作用,紅蜘蛛嚴重時可以加入阿維菌素等藥劑。
  • 防治小麥蚜蟲,不一定見蟲就治!「農藝師講農業」
    小麥蚜蟲是小麥的主要害蟲之一,有的地方叫:油蟲有的地方叫膩蟲還有的地方叫蜜蟲等,對小麥進行刺吸危害,影響小麥光合作用及營養吸收,在小麥拔節後開始出現在植株和葉片上,抽穗後集中在穗部危害,形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減產,發生範圍廣,危害嚴重。
  • 小麥皮薊馬的危害與防治
    但是,近年來,隨著種植結構的調整,小麥種植面積大幅度壓縮,加之氣候變化和耕作制度的變革等多種因素,除個別地方外,新疆天山以北的小麥種植區小麥皮薊馬危害普遍較輕。此外,2000年以來,小麥皮薊馬在我國北方其他一些小麥種植區的發生與危害呈現加重趨勢。據報導,山東濟南的仲宮、天津的靜海等地該蟲發生較為普遍,在小麥黃熟期,一般地塊蟲量達到400~800百株。
  • 無花果不用防治病蟲害?看完文章你就知道啦
    但在種植管理中,因管理粗放,常常會受病蟲害的侵染,導致果農損失慘重,下面我們一起看下哪些病蟲害危害無花果樹,現在小編把它整理出來,供各位果農參考學習。 天寶農業技術服務平臺(ID:tianbaonj)提醒您一般於5月下旬可見發病的新梢和果實,梅雨季節為病害發生高峰期。在田間一般近地面的枝條先發病,隨後擴展到全樹。凡果園地勢低洼,排水不良,樹幹低矮叢生,枝條過密而鬱閉的發病則重。 防治方法在發病前,噴施4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霧,3天一次,連用三次。
  • 小麥一噴三防什麼時候進行?麥農抓緊關鍵時刻,高產在此一舉
    西南和漢水流域小麥條銹病將進入發生高峰期,東部廣大麥區麥蜘蛛、蚜蟲、紋枯病、白粉病等將進一步上升危害。各地應加強病蟲調查監測,及時掌握髮生動態,準確發布病蟲情報,科學指導防治,為奪取夏糧豐收提供技術支撐。針對以上信息,小麥產區及時做好一噴三防工作很有必要!小麥一噴三防正當時,請麥農務必抓緊關鍵時刻!小麥一噴三防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