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孫憶冰心 寫不出作文姥姥讓我捉蛐蛐兒

2020-11-28 人民網

▲陳鋼和姥姥冰心及姥爺吳文藻

▲冰心與外孫陳鋼在一起

▲全家福(第一排左為冰心,中為陳鋼,右為吳文藻)

今年2月28日,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冰心先生逝世20周年的日子。這一年,也是冰心走上文壇100周年。日前,北京青年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在她身邊陪伴15年的外孫陳鋼。

她喜歡鮮花

鄧穎超常託人送來牡丹

在北京國貿商圈附近葉聖陶重孫葉剛的公司辦公室,留著短寸的陳鋼紅光滿面,根本看不出是54歲的人。追憶與姥姥姥爺共度的時光,他仿佛回到了小時候。

1980年,15歲的陳鋼隨母親吳青一起與姥爺吳文藻、姥姥冰心住在中央民族大學的教授公寓樓裡。那是一套四居室的房屋,其中一間是書房,擺放著兩張單人床,中間用床頭櫃隔開。柜子裡主要是文學書籍、中英文字典,以及墨盒、筆筒等。

陳鋼說,姥姥冰心愛整潔,70多歲高齡時,仍每天堅持擦拭屋內的玻璃。80歲時,冰心因腦血栓住院,出院後為儘快康復,下樓散步時,給騎單車的小孩子讓路,跌了一跤,骨折後住院治療。出院後,姥姥以「生命從八十歲開始」的心態積極進行康復訓練,很快又投入到創作中。她喜歡淺色的窗簾,這樣清晨醒來時,透過窗簾看到對面樓上漸次亮起的燈光,便激發出創作靈感。

姥姥也很愛鮮花,尤其是紅玫瑰,北方月季花公司會隔三差五地給她送來玫瑰,她將花兒插到花瓶裡,放到床頭柜上,枕著花香入眠;同樣,在客廳的牆上,懸掛著周恩來總理的油畫,每當鄧穎超大姐託人送來牡丹,姥姥總會將花兒供在周總理畫像前。

謝絕小獨樓

提議蓋職工公寓樓

冰心常說,周恩來總理是人民的好總理,是她十分尊敬的一位偉人。1951年,冰心和吳文藻帶著子女從日本回到中國,在周總理親自過問和妥善安排下,有關部門在北京崇文門內洋溢胡同為冰心一家安置了一套房子。這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屋內有衛生設備和熱水管道,以及寫字檯、沙發、書櫥等家具,院內鋪上了磚,還砌了兩個花壇。冰心和吳文藻住進來時,生活極為方便。

1976年1月8日,周總理逝世當日,冰心「筆與淚俱」寫了《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周總理》;1979年2月3日,冰心寫下了此後被收錄進小學生課本的《臘八粥》,以此深切緬懷周總理。

由於曾在日本留學,上世紀80年代,常有日本友人上門拜訪吳文藻夫婦,將狹窄的會客廳擠得滿滿當當;另有費孝通等社會學學者也常來家中探討學術問題。

中央統戰部準備為吳文藻、冰心夫婦單獨修建一幢獨門獨戶的小公寓樓。對此,兩位老人表示,他們+都已80多歲,也活不了幾年,不想這樣白白地浪費了資源。冰心提議,在中央民族大學校內蓋一幢大的公寓樓,這樣一併解決其他教職工的住宿難問題。最終這幢教職工公寓在校內建成,看到自己的學生也搬到公寓樓裡住,吳文藻老兩口很是欣慰。

懲罰小孩子

喝奎寧水嘗嘗苦味

談到家庭教育,陳鋼稱,姥爺吳文藻與姥姥冰心很注重儀表:不讓家人穿拖鞋,也不讓小孩子們喝咖啡。

在他的記憶裡,家裡早餐常常是烤麵包,搭配著牛奶或小米粥;午餐、晚餐則一般是四菜一湯,雪裡紅肉絲、紅燒肉、小白菜,玉米排骨湯,這些都是全家最愛吃的食物。姥姥冰心還會安排家裡的保姆每周末給大家做一頓北京炸醬麵,那時舅舅吳平常常會到家中聚餐。

在陳鋼看來,姥姥冰心待人很平和,喜歡孩子和大自然,充滿童趣和母愛,自然平實,與孩子們平等對話是她的兒童文學作品風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冰心常常坐在寫字檯前,用剪刀拆分全國各地的少兒來信,多則十多封,少則幾封。她揀最重要的,也最棘手的信件回復;其他的信件,則刊在《兒童時代》上,以《三寄小讀者》系列通訊方式公開回復,與少年兒童談理想、談生活、談學習,回憶過去,謳歌新時代。

陳鋼記得,有一次,自己寫作文無處下筆時,便向姥姥冰心討教。姥姥並不直接教他寫作技巧,而是讓他先去草叢裡捉蛐蛐兒,捉完回來後寫這一過程的體會和感受,這種接觸自然、觀察生活,從而有感而發的寫作方式,讓陳剛受益終身。

上學時陳鋼喜歡給同學起綽號,有時還會說髒話,姥姥冰心知道後就毫不客氣地懲罰他,將治療痢疾的奎寧片去除糖衣後,碾成粉末,溶解在開水裡,讓他喝下去,嘗嘗這說髒話換來的苦澀味。陳鋼認為這種很平等的將心比心的教育方式,比他母親吳青當著眾人批評他的方式會好很多。

玫瑰花和濤聲

陪伴走完最後一程

談及姥爺吳文藻與姥姥冰心生前的願望,陳鋼稱,1981年底,姥爺吳文藻寫了《戰後西方民族學的變化》,介紹了西方民族學戰後出現的流派及其理論,這是他最後發表的一篇學術文章。他在1982年發表的自傳裡最後說:「由於多年來我國的社會學和民族學未被承認,現在重建和創新工作還有許多要做,我雖年老體弱,但我仍有信心在有生之年為發展我國的社會學和民族學作出貢獻。」

在陳鋼看來,姥爺的信心是有的,但是精力不濟了。在他的印象中,上世紀80年代初,姥爺和他的研究生們在家裡的討論和談話,聲音微弱而喑啞,但他還是努力參加研究生們的畢業論文答辯,校閱研究生們的翻譯稿件,自己也不斷地閱讀西方的社會學和民族學的新作,又做些筆記。

姥姥冰心從1980年秋因跌倒骨折足有兩年多時間未出戶。她和姥爺吳文藻總是終日隔桌相望,兩個人各寫各的,熟人和學生來了,也就坐在他們中間,說說笑笑,享白頭偕老的樂趣。

1985年7月3日,吳文藻完成對學生的社會學課題研究與論文答辯後,最後一次住進北京醫院,再也沒有出來。陳鋼的父母、舅舅、姨媽,以及他們孫輩均守護在吳文藻身邊;冰心因行動不便,自己還要有人照顧,再也不能像1942年吳文藻患肺炎那樣,日夜守在他旁邊了。同年9月24日早晨6時20分,吳文藻病逝,享年85歲。遵照他的遺囑:不向遺體告別,不開追悼會,火葬後骨灰投海。存款三萬元捐獻給中央民院研究所,作為社會民族學研究生的助學金。陳鋼至今還記得,老人一輩子很節儉,遺體上仍穿著生前的舊衣服;姥爺遺體告別式上,陳鋼把自己床上的褥子供奉給姥爺,姥爺遺體被推去火化後,陳鋼又將原來壓在遺體下的褥子帶回家繼續使用。

1995年,在冰心身邊生活了15年的陳鋼到美國留學;1999年2月,冰心老人去世前夕,遠在美國的陳鋼晚上總是睡不著覺,情緒很煩躁。他隱隱覺得,姥姥冰心的生命已走向終點。2月28日接到姥姥去世的噩耗後,陳鋼趕緊訂機票飛回國內,送姥姥最後一程。

同樣,冰心的遺願也是火化,骨灰撒大海,這樣算是與老伴吳文藻「死同穴」。追憶姥姥冰心這長長的一生,以及她與大海結下的情緣,陳鋼當時特地在冰心的遺體告別式前,精心製作了以大海為主題的背景音樂。告別廳內,冰心遺體安臥在鮮紅的玫瑰花叢中,身上亦滿是玫瑰花瓣,以海濤為背景的音樂緩緩響起……潮起潮落聲中夾雜著海鷗的啼叫聲、海員的小號聲,冰心走完人生最後的歷程。(張恩傑)(老照片均由陳鋼提供)

(責編:李慧博、湯詩瑤)

相關焦點

  • 姥姥帶了3年的外孫要回家,抱懷裡不鬆手,姥姥帶娃的心酸誰能懂
    等到小胡夫婦去姥姥家接孩子回家,姥姥那個不舍啊,一把抱住孩子,就是不捨得撒手。雖然知道孩子不可能一直跟著自己,但這三年是看著孩子一點點長大的,從會爬到會走路、從吃奶粉到吃飯,每一個成長階段都是一段珍貴的回憶。這背後的艱辛,又有誰能懂?
  • 鬥蛐蛐兒:蛐蛐兒是怎麼捕捉餵養的?鬥蛐蛐兒比賽又有什麼講究?
    鬥蛐蛐兒記憶兒時,在農村生活,經常在野外逮蛐蛐兒玩。一直聽說蛐蛐兒可以養,可以鬥,但我一次都沒有成功過,每次逮住蛐蛐兒,我都不知道該餵它什麼,有時候甚至還沒等拿回家,它就已經死在瓶子裡了。電視劇和動畫片裡,經常會有鬥蛐蛐兒的戲碼,我一直都在疑惑,他們究竟是怎麼養的,又是怎麼鬥的,我曾經多次問過父母,但始終沒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他們似乎也都不太清楚,只告訴了我:「蛐蛐兒吃草,喝露水,兩隻蛐蛐兒放在一塊,用草鬥它們就會打架。」對我來說,這樣的答案,就跟沒有一樣。
  • 作文高手與捉蚊高手
    康定市回民小學五年級2班徐煜婷我家有一個作文高手,還有一個捉蚊高手。作文高手就是我。我從小喜愛閱讀,我的寫作水平有很大提高,老師經常把我的作文當作範文來念。漸漸地,作文高手的名號就傳開了。
  • 冰心作文丨書包裡的爭吵
    鉛筆從鉛筆盒裡蹦出來,得意洋洋地說:「小主人考了一百分,沒有我,他怎麼可以把試卷寫完呢?」 橡皮小弟不服氣地說:「如果不是我,他在檢查試卷時發現錯題怎麼把它擦掉呢?」 尺子聽見了,長長癟癟的身子一挺大聲喊:「小主人要是沒有我們,該用什麼連線呢?我才是最有用的!」
  • 姥姥幫女兒帶娃3年,如今要走小外孫抱腿挽留,場面讓人動容
    帶孩子並不是一件輕鬆的活,尤其是嬰幼兒時期的孩子,稍有不留意可能就會出現意外。很多老人都坦言自己幫子女帶孩子,其實心理壓力比身體上的疲勞更加令人覺得疲憊。總擔心帶不好孩子落埋怨,對於老人而言,幫子女帶孩子真的是一件有挑戰性的事。
  • 冰心作文丨第一次當群演
    一放學,我就迫不及待地告訴媽媽這個好消息。 原來電視劇《一枝一葉總關情》劇組要來我們學校取景,我榮幸地被選為小演員之一,可以跟張豐毅伯伯一起拍戲。張豐毅伯伯是我特別喜歡的演員,他參演的《真正男子漢》,我可是看了足足五遍呢!
  • 會玩的老北京人,原來鬥蛐蛐兒也是門學問
    秋蟲的種類很多,有蟈蟈兒、螞蚱、蛐蛐兒(學名蟋蟀)、油葫蘆、金鐘兒等,很多都是善於鳴叫的。作者:何大齊 文並繪我小時候住在四合院兒,院子大,花草樹木也多,在草叢間,磚石的縫隙裡,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有時一起鳴叫起來,再加上樹上的「伏天兒」,上下齊鳴,真是熱鬧大了。
  • 帶了4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做姥姥的寒了心: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姥姥帶外孫,很容易吃力不討好,為什麼? 去年,我舅媽也當了姥姥,但是她只幫著帶了一個月的孩子,就說什麼也不幹了。 原來,舅媽去了以後,就發現只要有她在,女兒女婿就懶得不行。可她覺得自己也上了年紀,憑什麼又要帶孩子,還要伺候他們?而且在孩子的事情上,她還必須聽女兒女婿的安排,哪裡和他們的觀點不一樣,就要看臉色。
  • 「我去照顧外孫,兒媳就不給養老,我每月白給她2000塊錢」
    文|文兒如果孫子和外孫同時都需要人帶,作為老人該選擇去帶哪一個呢?如果帶了一個沒帶另一個,後果是遭埋怨,老人是否能接受?最近,我小姨就遇到這種情況。當初表姐家孩子沒人帶,我小姨去幫她帶孩子了。外孫不滿1歲的時候,表弟家孩子也出生了。
  • 老北京小孩兒是怎麼捉蛐蛐兒蜻蜓的?
    要是暑假還好,寫暑假作業那是開學前三天才幹的事,泡完澡堂子的傍晚,最適合逮蜻蜓和粘知了,和家裡交代一聲,就帶著自己個兒的設備出發了。逮蜻蜓最好是在雨前雨後,弄個小抄子,綁根竹竿,追著低飛的蜻蜓跑,計算好距離,猛的用抄子一抄,一般都會有進項。進項是可比的,逮到紅辣椒的,不管是不是孩子頭,那就算拔了頭份了!
  • 把孩子從1個月帶到4歲,反手就跟奶奶親,姥姥心裡有苦說不出
    就連老人一手帶大的小外孫都跟自己不親了,小外孫總是嫌棄姥姥,說奶奶好,奶奶親。小張和老公,還有小外孫的做法,讓老人滿心的苦楚,卻不知該跟誰說。如今,很多的父母都忙著上班,把孩子託付給老人照顧。而很多的媽媽們都覺得讓姥姥帶孩子,自己才會更放心。其實,姥姥帶孩子,不僅讓老人受累,還更讓老人受委屈,無處說道。
  • 「姥姥找了一上午的假牙,是被外孫塞到了狗的嘴裡」哈哈哈……
    姥姥找了一上午的假牙,是被外孫塞到了狗的嘴裡,還別說狗子戴上了假牙,是有那麼點要成精的意思,網友是打算認個狗狗當自己的親人嗎?哈哈哈哈網絡上的槓精真是不少呢,我猜大家多多少少都會遇到幾個非要和你槓出一個結果來的人吧,遇到這樣的人真是讓人很累啊,不想和他槓他還非要槓,真是讓人受不了呢!現在的年輕人遇到老人上公交車都會給他們讓座,這位大媽至於這個樣子嗎?
  • 說說蛐蛐兒
    ,玩兒家們更是個個兒磨拳擦掌,作為喜歡看熱鬧的我也是跟著心潮澎湃,無比激動。純屬起鬨架秧子,哈哈又是一年鬥蛐蛐兒的火爆時節,憋足了勁的玩兒家們攢了一年的期待,備赴戰場。每每鬥戰開始,圍觀的少則三五成群,多則水洩不通,總比本家要多,有叫好的,也有噓聲的,不過都異常專注,樂此不疲。其實圖個樂子我能理解,但心態要放正,為此下重注賭博都是老年間傳下來的惡習,奉勸玩兒友們就儘量別再沾了。
  • 想寫好一篇作文,要先學會寫好一段話,從兩個方面入手
    字詞組成句子,句子構成段落,段落又形成一篇作文。之前我們講過了句子的重要,今天我們來講一下段落的重要。寫好一段話有多重要我們先從寫作文的角度講。作文由一個個段落組成,段落之間又存在一定的聯繫,通過聯繫構成一篇作文,形成整體性。
  • 小學生寫作文怎樣才能更加具體生動?我是這樣教他們的!
    小學生寫作文,在根子上的問題,實際上就是兩個:「寫什麼?」「怎麼寫?」就是把我們平日所見、所聞、所做、所想的寫出來,為什麼同樣的生活,有人能寫得形象生動,有人抓耳撓腮也寫不出半個字?那就是不知道如何把文章寫具體。
  • 小學生要想寫好作文,首先必須學會寫好小動物的作文
    對於小學生來說,寫人、寫物、寫景、寫小動物這些是小學寫作訓練的一項重要內容。尤其是如何寫好小動物的作文。因為描寫小動物的作文訓練不但可以讓學生學到豐富的寫作知識和寫作技巧,而且可以培養小學生熱愛生命、關心小動物世界的思想感情。
  • 12歲女孩深夜哭著報警:寫不出600字作文,媽媽不讓我睡覺
    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字數要求600字,晚上10點半了,12歲的女孩怎麼也寫不出。一邊是昏昏欲睡的孩子,一邊是嚴格要求的老母親,最後,快要崩潰的女孩拿起電話,向110報警求助:媽媽說我作文寫得不好,不讓我睡覺……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到底是咋回事?
  • 冰心寫「太太的客廳」,諷刺林徽因招蜂引蝶,竟是因為徐志摩?
    不知道大家第一次聽到冰心這個名字是什麼時候,子曰記得是上學的時候,學到了冰心的文章,當時冰心被成為冰心奶奶,除了《繁星春水》,最出名的就是《寄小讀者》系列。當時子曰覺得「一瓶冰心在玉壺」,真美,又覺得她是一個慈祥的奶奶。
  • 兒子寫不出作文,我說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就行了,結果
    兒子要寫作文,翻開本子拿著筆,半天沒動,我說:「趕快寫」,兒子說不知道怎麼寫。我說你看了那麼多書,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不就是一篇作文嗎?兒子半天才動筆。日更群裡說,晚上8:00有直播答疑。今年,我參加了無戒老師的日更寫作營,我是忐忑的,太久時間沒寫文,寫千字文對我來說難度還挺大的。我想先囤幾篇文,想到一個題材,寫幾百字就沒東西可寫了。又想到一個題材,還是幾百字。看看書寫讀後感吧,還是很難寫到一千字。有時腦子裡想的寫出來就不是一回事了。腦子裡想的是一回事,用筆卻表達不出來,詞不達意,越這樣,越得練習寫作。
  • 不說「假話」寫不了作文,語文教育哪裡出了問題?
    2019高考語文全國卷三出的是漫畫材料作文,畫中寫道,畢業前最後一節課,老師說:「你們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網友直呼「回想起師生情」「瞬間淚奔」,然而只有深入學校的人才知道,「多少孩子對老師『恨』得牙痒痒。」韓健開玩笑說。「假話作文」在小學階段就已經出現。